⑴ 水貂的養殖
小型養殖場投入比較少的,購種、基建、後期養殖成本等綜合大概在20萬左右。 水貂的養殖技術:
水貂的生活習性
水貂在動物分類學上屬於哺乳綱、食肉目、鼬屬的小型珍貴毛皮動物。在野生狀態下,有美洲小貂和歐洲水貂兩種。現在世界各國人工飼養的均為美歐水貂的後代。
水貂的食物品種來源:
動物性飼料:包括畜禽肉、魚類、乳品、蛋類、蠶蛹及其它小動物。
植物性飼料:包括穀物類、豆類、果菜類。
維生素飼料:常指魚肝油、VE、VB、VC等。
礦物類飼料:多指骨粉、食鹽等。
代替食品:為了降低成本,可採用大豆粉、花生餅代替部分肉食,用地瓜秧代替部分蔬菜,搭配新鮮豬血、蛋、奶拌和,以增強適口性。
水貂養殖場設備和建造:
設備:貂棚、貂籠、小室、食碗、水杯、捕捉網及貂箱等。
水貂籠舍要求結實、耐用,多採用電焊網或鐵絲編織而成。
一般長70厘米、寬50厘米、高40厘米,大小與貂籠相似的小室,多數做成水箱,也可用磚砌成
仔貂育成期的飼養管理技術
從斷奶分窩到冬季取皮為仔貂育成期。從分窩到9月末為仔貂個體發育最快時期,這一時期應保證幼貂吃飽、喝足,但不要剩食。 幼貂常見的疾病有飼料腐敗中毒、慢性胃腸炎、佝僂病等。這些病多因飼料質量差、搭配不合理引起。預防讓述病症首先應把好飼料質量關和衛生關。在炎熱夏天要認真防暑,細心觀察發現問題及時處理。 在飼養好仔貂的同時,要注意恢復母貂的體質。當體況普遍恢復之後,再轉入常規飼養。 水貂抗病能力很強,可能發生的傳染病有狂犬病、犬瘟熱、病毒性腸炎。這些病目前都有疫苗,一年防疫一次即可。另外平時要注意場地衛生、飼料衛生、食具衛生。 2、水貂的繁殖管理技術 A、配種 一般從9月份開始到翌年2月止。這一時期要供給足夠的全價飼料,滿足生長發育、換毛、生殖器官發育所需的營養。特別是要保證蛋白質、脂肪、礦物質、酵母及維生素的供應。動物性飼料要佔65%,穀物性飼料佔10%~15%,果菜佔10%~12%,同時每隻要補給麥芽10克,棉油0.5克、酵母粉3克,魚肝油500 國際單位~1000國際單位,VE25毫克。同時要認真選留種貂,選毛色好、食慾旺盛、性情溫順的留種 從配種開始到配種結束,時間一般在3月上中旬。在配種季節母貂可以出現2~3個發情周期。一個發情周期通常是6~9天,發情持續1~3天,間情期是5~6天。 從冬至後70天左右,當日照延長到11小時以上時,就具備了配種能力。 日照在11.5~12小時是發情旺期,即3月上中旬。在這一時期配種的母貂空懷少,產仔多, 仔貂死亡率低,此時要做到適時配種。發情鑒定要做到看、檢、放。「看」是觀察母貂發情表現。發情的母貂往往興奮、活躍,常在籠內來回走動,時而在籠網上攀立四望,時而坐蹭外陰部,尿液呈綠色。性情溫和,捕捉時溫順。「檢」是檢查母貂外陰部的變化和陰道分泌物的變化。正常情況下,發情母貂外陰部變化可分三個階段:第一階段,陰毛略分開,陰唇微開張,呈淡粉紅色;第二階段,陰毛明顯分開倒向兩側,陰唇腫脹突出,有的外翻,有的呈現幾瓣,呈乳白色;第三階段,陰唇腫脹,但有皺紋,較乾燥,呈蒼白色。鏡檢陰道分泌物,發情的母貂與公貂放在一起,觀察它們的表現。發情的母貂願意進入公貂籠,當公貂追逐時,興奮地與其周旋嬉戲,且發出咕咕的叫聲。水貂的配種方式有兩種,即在兩個或兩個以上發情周期內達到2個或2個以上交配。周期復配可以分為;第一,兩個周期兩次配種。即前一個周期達成初配,間隔6~9天達成復配;第二,兩個周期三次配種。即第一個發情周期達成初配,間隔6~9天連續2天達成2次交配。 交配期的公、母貂食慾下降,應喂給營養水平較高的飼料。飼料要新鮮、適口性強,盡量使其多吃,保持體力 B、妊娠 從最後一次受配到產仔, 這段時期營養水平應是全年最高的。要求飼料新鮮、多樣,而且搭配合理,供應相對穩定。日糧中蛋白質供給應達到25~30克。在孕期前10~15天里供給配種期的飼料量,以後逐漸增加。除保證蛋白質供給外,每日還要供給VA750國際單位~1500國際單位,VD75~100國際單位,VE5毫克,VC10~20毫克。這一時期,飲水要清潔衛生、充足,環境力求安靜,早防產後缺奶;減少捕捉母貂,防止驚恐。在小室內墊草做窩,注意場地消毒防疫。 C、產仔 產仔泌乳期是從產仔開始,到仔貂斷奶分窩這一時期。即從4月下旬到5月中旬。在臨產前, 要注意識到臨產前徵兆。 母貂臨產前2-3天外陰腫脹,在仰卧曬太陽時,可看到母貂腹部胎兒活動;產前出現尿頻、活動減少,時時發出咕咕的叫聲,騷動不安,並叼草做窩。這時應及時觀察其是否產仔。母貂在產仔後2-4小時排出油黑色胎便,說明產仔結束,這時通過聽、看來判斷貂健康與否。仔貂叫聲粗短、洪亮者為健康仔。聲音嘶啞、有氣無力者為弱仔,對吃不上的弱仔要進行代養。 對母貂要保證飲水供給,認真護理,防止母貂將仔貂叼出小室。在仔貂15-20日齡開始吃食時,要注意適當給母貂補飼。仔貂到25日齡時母貂泌乳能力下降,要適當對仔貂補食。到40-50日齡時要及時分窩。 3、水貂的飼料配製 水貂的飼料包括動物性飼料、植物性飼料、維生素和礦物質。動物性飼料包括畜禽肉、魚類、乳品、蛋類、蠶蛹及其它小動物。植物性飼料包括穀物類、豆類、果菜類。維生素飼料常指魚肝油、VE、VB、VC等。礦物飼料多指骨粉、食鹽等。水貂繁殖期要求動物性飼料不能少於60%。商品貂育成期和種貂非繁殖期動物性飼料可適當降低,植物性飼料可適當增加。 日糧配製:以種母貂妊娠中期為例,每隻日糧總量為300克, 其中含可消化蛋白質30克左右。日糧配方:肉類15%、奶蛋10%、穀物10%、菜類15%、水15%。按以上日糧比例分別計算出每種飼料的重量。根據自己飼養只數算出每種飼料總量。總量稱量後開始加工。鮮肉、鮮魚及副產品要洗凈,除去過多的脂肪。凍魚、凍肉化凍後去脂除污。對不新鮮的動物性飼料,要用0.1 %的高錳酸鉀溶液浸泡消毒後,洗凈再加工,一般應煮熟飼喂,以防染病。肉粉、魚粉、骨肉渣、蠶蛹等,需用清水浸泡4~6小時,待軟化後與穀物麵粉調和製成窩窩頭蒸熟再打成糊狀喂貂,牛、羊奶要經煮沸消毒後再拌入飼料。蛋類要對水打勻,蒸成嫩糕狀拌入飼料。菜類要去雜、洗凈、打成漿拌入飼料。 4、水貂的生活習性 水貂在動物分類學上屬於哺乳綱、食肉目、鼬屬的小型珍貴毛皮動物。在野生狀態下,有美洲小貂和歐洲水貂兩種。現在世界各國人工飼養的均為美歐水貂的後代。 水貂的主要商品部分是皮。水貂皮、狐狸皮與波斯羔羊皮,為世界裘皮市場的三大支柱商品。目前,水貂皮在國內供不應求,發展前景很好。 在野生狀態下,水貂主要棲息在河邊、湖畔和小溪,利用天然洞穴營巢,巢洞長約1.5米,巢內鋪有鳥獸羽毛和乾草,洞口開設於有草木遮掩的岸邊。 食物以撲捉小型嚙齒類、鳥類、兩棲類、魚類、以及鳥蛋和某些昆蟲為食。水貂聽覺、嗅覺靈敏,活動敏捷,善於游泳和潛水,常在夜間以偷襲的方式獵取食物,性情兇殘。除交配和哺育仔貂期間外,均單獨散居。 水貂每年繁殖1次,2~3月交配,4~5月產仔,一般胎產仔5~6隻。仔貂9~10月齡性成熟,2~10年內生育能力,壽命12~15年。每年春秋季各換毛一次。
疫病防治
嚴格執行獸醫衛生要求,預防育成期的常見病。要把好飼料關,保證新鮮、清潔,堅決杜絕用腐敗發酸的飼料喂貂,以免造成後患。有條件的貂場(養殖戶)要定期為水貂進行犬瘟熱、巴氏桿菌、副傷寒等疫苗接種。
水貂換毛長絨期的飼養管理及調控
換毛長絨期指的是冬毛生長期,水貂換毛長級期是水貂全年生產環節中的一個十分關鍵和重要的生產環節。了解和掌握水貂換毛長絨期的飼養管理和調控技術,目的是為了在尊重水貂生產客觀規律的前提下,採用科學的飼養管理和人工調控技術,促進水貂的生產向著有利於提高毛皮質量、降低飼養成本的方向發展。
一、 換毛長絨期的時間概念
在自然光照條件下水貂的換毛長絨期一般為9月上、中旬至11月中、下旬,在人工控制條件下,老獸6月上旬至9月上旬,小獸7月上旬至10月上中旬。金州水貂場根據水貂不同時期的生理特點、繁殖情況、生長發育和換毛規律,結合本場多年的生產實踐,將水貂一年的生活周期化分為以下不同飼養管理時期:准備配種期,12月11日至3月4日;配種期,3月5日至3月20日;妊娠期,3月21日至4月20日:產仔泌乳期,4月21日至6月20巳 老獸恢復期,公獸3月21日至9月20日,母獸6月21日至9月20日;幼獸育成期,6月21日至9月20日;冬毛生長期,9月21日至11月15已取皮期,11月16日至12月10日。
水貂的飼養管理工作是分階段進行的,但各時期都不是獨立的,而是密切相關互相影響的,每一個時期都是以前一個時期為基礎的,各個時期都是有機聯系一環緊扣一環的,只有重視每一個時期的各項日常管理工作及關鍵時期的重點管理工作,水貂生產才能獲得成功,其中的任何一個環節出現失誤,都將給生產造成無法彌補的損失。
二、換毛長絨期飼養管理重要性及主要任務
水貂換毛長絨期是全年生產管理中一個十分關鍵的時期,換毛期飼養管理的重要性不亞子甚至高於繁殖期的飼養管理。毛皮動物講的是貨賣一張皮,水貂繁殖期飼養工作搞得好與壞,主要決定當年產品數量的多少,而換毛長成期的飼養管理工作搞的好與壞,確決定產品質量的優劣,關繫到皮張賣價的高低,企業經濟效益的好壞。在生產實踐有很多飼養場因為忽視換毛期的飼養管理,而導致豐產不豐收,致使全年的生產管理工作前功盡棄。毀於一旦。
水貂是一種經濟價值很高的小型食肉性毛皮動物,每年繁殖一次,換毛兩次,夏毛無利用價值,冬毛具有很高的利用價值。人工飼養水貂的主要目的是為了多產仔,獲得數量多、質量好的毛皮。要達到這個目的,就必須根據水貂的生物學特性和生理需要,全面科學地做好水貂繁殖及各期飼養管理工作,創造一個有利於水貂繁殖和換毛的飼料條件和自然環境條件。冬穆長期飼養管理的主要任務就是滿足換毛期的營養需要,創造一個有利於水貂換毛的飼養管理條件,促進冬毛正常生長發育,並獲得質量好等級高尺碼大的毛皮。
三、水貂皮膚的概念及冬毛生長發育規律
(一)毛和皮膚
水貂的皮膚由表皮和真皮構成,皮膚的主要衍生物是毛。毛皮是毛和皮膚的統稱。水貂的被毛主要分為觸毛、針毛、絨毛三類。皮膚覆蓋干整個體表,毛被覆蓋於全身,有保護和調節體溫的作用。
(二)毛皮的季節變化
水貂的被毛生長到一定時期就會漸漸從毛囊中脫出並被新毛代替,稱為換毛。水貂一年兩次脫換毛.春季脫冬毛長夏毛,秋季脫夏毛長冬毛,屬於周期性季節換毛。
春季換毛:隨著配種季節的到來,夏毛的胚胎毛在真皮下開始形成。春分後,隨著配種季節的結束,冬毛開始脫落,夏毛長出。換毛順序是先從頭部和足開始,逐漸由前向後擴展,臀部與尾部最後脫換。新生的夏毛也按此順序先後長出。
秋季換毛:隨著日照時間的逐漸縮短,一般在八月下旬,日照時間約為13.5~12.5小時,皮膚中冬季胚胎毛開始生長發育,秋分後,夏毛脫落,冬毛長出。秋季換毛比春季換毛快。換毛順序與春季換毛順序正好相反,先從尾部開始,經臀部、軀干向頭部擴展。由於前部毛被短,生長期也短:臀、尾部毛被長,生長期也長,因此,毛皮還是前部先成熟,臀、尾部最後成熟。
採納哦謝謝
⑵ 水貂養殖
水貂養殖技術
1、仔貂育成期的飼養管理技術
分窩到9月末為仔貂個體發育最快時期,這一時期應保證幼貂吃飽、喝足,但不要剩食。幼貂常見的疾病有飼料腐敗中毒、慢性胃腸炎、佝僂病等。這些病多因飼料質量差、搭配不合理引起。預防上述病症首先應把好飼料質量關和衛生關。在炎熱夏天要認真防暑、細心觀察,發現問題應及時處理。
在飼養好仔貂的同時,要注意恢復母貂的體質。當體況普遍恢復之後,再轉入常規飼養。水貂抗病能力很強,可能發生的傳染病有狂犬病、犬瘟熱、病毒性腸炎。這些病目前都有疫苗,一年防疫一次即可。另外平時要注意場地衛生、飼料衛生、食具衛生。
2、水貂的繁殖管理技術
A、配種一般從9月份開始到次年2月為止。這一時期要供給足夠的全價飼料,滿足生長發育、換毛、生殖器官發育所需的營養。特別是要保證蛋白質、脂肪、礦物質、酵母及維生素的供應。動物性飼料、要佔65%,穀物性飼料佔10%-15%,果菜佔10%-12%,同時每隻要補給麥芽10克、棉油0.5克、酵母粉3克、魚肝油500-1000國際單位、VE25毫克。要認真選留種貂,選毛色好、食慾旺盛、性情溫順的留種,從配種開始到配種結束,一般在3月上中旬。在配種季節母貂可以出現2-3個發情周期。一個發情周期通常是6~9天,發情持續1-3天,間情期是5-6天。從冬至後70天左右,當日照延長到ll小時以上時,就具備了配種能力。日照在11.5~12小時是發情旺期,即3月上中旬。在這一時期配種的母貂空懷少,產仔多,仔貂死亡率低,此時要做到適時配種。發情鑒定要做到看、檢、放。」看」是觀察母貂發情表現。發情的母貂往往興奮、活躍,常在籠內來回走動,時而在籠網上攀立四望,時而坐蹭外陰部,尿液呈綠色。性情溫和,捕捉時溫順。」檢」是檢查母貂外陰部的變化和陰道分泌物的變化。正常情況下,發情母貂外陰部變化可分三個階段:第一階段,陰毛略分開,陰唇微開張,呈淡粉紅色;第二階段,陰毛明顯分開倒向兩側,陰唇腫脹突出,有的外翻,有的呈現幾瓣,呈乳白色;第三階段,陰唇腫脹,但有皺紋,較乾燥,呈蒼白色。鏡檢陰道分泌物,發情的母貂與公貂放在一起,觀察它們的表現。發情的母貂願意進入公貂籠,當公貂追逐時,興奮地與其周旋嬉戲,且發出咕咕的叫聲。水貂的配種方式有兩種,即在兩個或兩個以上發情周期內達到2個或2個以上交配。周期復配可以分為:第一,兩個周期兩次配種。即前一個周期達成初配,間隔6-9天達成復配;第二,兩個周期三次配種。即第一個發情周期達成初配,間隔6-9天連續2天達成2次交配。交配期的公、母貂食慾下降,應喂給營養水平較高的飼料。飼料要新鮮、適口性強,盡量使其多吃,保持體力。
B、妊娠從最後一次受配到產仔,這段時期營養水平應是全年最高的。要求飼料新鮮、多樣,而且搭配合理,供應相對穩定。日糧中蛋白質供給應達到25-30克。在孕期前10-15天里供給配種期的飼料量,以後逐漸增加。除保證蛋白質供給外,每曰還要供給VA750~1500國際單位, VD75-100國際單位,VE5毫克,VCl0-20毫克。這一時期,飲水要清潔衛生、充足。環境力求安靜,早防產後缺奶,減少捕捉母貂,防止驚恐。在小室內墊草做窩,注意場地消毒防疫。
C、產仔:產仔泌乳期是從產仔開始到仔貂斷奶分窩這一時期,即從4月下旬到5月中旬。在臨產前,要注意臨產前徵兆。母貂臨產前2-3天外陰仲脹,在仰卧曬太陽時,可看到母貂腹部胎兒活動。產前出現尿頻、活動減少,時時發出咕咕的叫聲,騷動不安,並叼草做窩。這時應及時觀察其是否產仔。母貂在產仔後2-4小時排出油黑色胎便,說明產仔結束,這時通過聽、看來判斷仔貂健康與否。叫聲粗短、洪亮者為健康仔。聲音嘶啞、有氣無力者為弱仔,對吃不上的弱仔要進行代養。對母貂要保證飲水供給,認真護理,防止母貂將仔貂叼出小室。在仔貂15-20日齡開始吃食時,要注意適當給母貂補飼。仔貂到25日齡時母貂泌乳能力下降,要適當對仔貂補食。到40-50日齡時要及時分窩。
3、水貂的飼料配製
水貂的飼料包括動物性飼料、植物性飼料、維生素和礦物質。動物性飼料包括畜禽肉、魚類、乳品、蛋類、蠶蛹及其它小動物。植物性飼料包括穀物類、豆類、果菜類。維生素飼料常指魚肝油、VE、VB、VC等。礦物飼料多指骨粉、食鹽等。水貂繁殖期要求動物性飼料不能少於60%。商品貂育成期和種貂非繁殖期動物性飼料可適當降低,植物性飼料可適當增加。
日糧配製:以種母貂妊娠中期為例,每隻日糧總量為300克,其中含可消化蛋白質30克左右。
日糧配方:肉類15%、奶蛋10%、穀物10%、菜類15%、水15%。按以上目糧比例分別計算出每種飼料的重量。根據自己飼養只數算出每種飼料總量。總量稱量後開始加工。鮮肉、鮮魚及副產品要冼凈,除去過多的脂肪。凍魚、凍肉化凍後去脂除污。對不新鮮的動物性飼料要用0.1%的高錳酸鉀溶液浸泡消毒後,冼凈再加工,一般應煮熟飼喂,以防染病。肉粉、魚粉、骨肉渣、蠶蛹等,需用清水浸泡4-6小時,待軟化後與穀物麵粉調和製成窩窩頭蒸熟再打成糊狀喂貂,牛、羊奶要經煮沸消毒後再拌入飼料。蛋類要對水打勻,蒸成嫩糕狀拌入飼料。菜類要去雜、洗凈、打成漿拌入飼料。
⑶ 貂怎麼人工養殖
貂 diāo,形聲。從豸,召聲。本義:哺乳動物。又稱「貂鼠」(學名貂Martes)。體細長,色黃或紫黑,種類很多貂屬是食肉目鼬科動物中的的一屬。
大部分貂屬動物都居住在樹上,以松鼠為食,它們的食物還包括小鳥和蛋。貂在中國主要產於東北地區,有多個品種。屬珍貴毛皮動物。
小型養殖場投入比較少的,購種、基建、後期養殖成本等綜合大概在20萬左右。 水貂的養殖技術。
水貂的生活習性,水貂在動物分類學上屬於哺乳綱、食肉目、鼬屬的小型珍貴毛皮動物。在野生狀態下,有美洲小貂和歐洲水貂兩種。現在世界各國人工飼養的均為美歐水貂的後代。
水貂的食物品種來源:動物性飼料:包括畜禽肉、魚類、乳品、蛋類、蠶蛹及其它小動物。
植物性飼料:包括穀物類、豆類、果菜類。
維生素飼料:常指魚肝油、VE、VB、VC等。
礦物類飼料:多指骨粉、食鹽等。
代替食品:為了降低成本,可採用大豆粉、花生餅代替部分肉食,用地瓜秧代替部分蔬菜,搭配新鮮豬血、蛋、奶拌和,以增強適口性。
⑷ 水貂可以家養嗎
水貂的養殖方法 水貂屬食肉目、鼬科、鼬屬的小型珍貴毛皮獸類。其毛皮具有針毛挺直、靈活華麗、絨毛豐厚、保暖性強、皮板輕薄、柔韌結實等諸多優點,因而成小毛細毛類毛皮中的當家品。水貂皮、狐皮和羔羊皮已成為國際裘皮貿易的三大支柱產品。全世界水貂皮的貿易量每年已達5000萬張以上。我國的水貂飼養業始於20世紀50年代,至80年代中期已發展到年出口500萬張的規模。進入20世紀90年代以後,水貂皮等珍貴毛皮由統一外貿出口變為放開經營向國內市場銷售,因而更刺激了我國水貂養殖業的發展。當前,我國水貂飼養業正面臨著良好發展機遇和發展前景。 一、水貂皮是國際珍貴毛皮市場的主要產品之一。 從國際市場裘皮貿易歷史上看,水貂皮始終是支柱產品之一,國內外珍貴毛皮動物飼養,必然要形成以水貂為主的態勢和格局。 二、貂皮的市場前景優於狐、貉等大毛細皮產品。 從水貂皮的品質和價值看,其利用率也高於狐、貉皮等大毛細皮,尤其是國內市場潛力很大。水貂皮以其毛絨齊短、光亮華貴而著稱,是製作衣服、衣領、帽子、袖口和飾口的主要原料皮,利用較廣,需求量亦大。而狐、貉皮等大毛細毛,由於毛絨較水貂皮粗長,不及水貂皮華麗,國內市場不適合制大衣,而只適台製作衣領、袖口、披肩等飾品,故利用率較水貂皮低。由此可見,以水貂為主的小毛細皮動物的發展前景,要優於狐、貉等大毛細皮動物。 三、水貂皮的市場穩定,價格穩中有升。 水貂皮的市場秩序良好,市場行情一直較狐、貉穩定,近年來又呈出穩中有升的趨勢。水貂皮市場所體現的優質優價規律使彩色水貂皮價格大幅度攀升,也給水貂皮養殖者創造了加速種群品種改良,生產市場適銷對路的優質毛皮,提高經濟效益的契機。 四、水貂生產具有很大的發展潛力。 目前國內水貂飼養量少於狐狸,更說明了水貂養殖所具有的發展潛力。國內養狐尤其是北極狐的養殖數量高於水貂飼養量,這是受目前市場行情短期效益驅動的結果。隨著狐、貉皮市場行情變化,不久的將來,養殖重點肯定要向水貂轉移,這將進一步增強水貂養殖的發展潛力。 五、水貂養殖是農民致富的好項目。 水貂養殖技術成熟,飼料來源廣泛,水貂對環境要求不嚴格,適應性強,農民朋友可根據資金、場地等情況來確定飼養規模,只要加強飼養管理,都可以收到比較好的經濟效益。與養蠍、娛蚣、野豬、水蛭等特種養殖項目相比,市場穩定、經營風險小、經濟效益好。 六、抓住機遇,加快水貂養殖業發展。 為把握機遇,加快水貂養殖業的發展,轉變觀念,提高產品質量是關鍵。 1.毛皮獸皮養殖重點應由大毛細皮向小毛細皮轉移。毛皮獸養殖的種類歷史是以水貂為主,今後發展也必然是這一趨勢。國內狐、貉養殖多於水貂養殖,這是一個不正常的短期行為,今後必須向水貂養殖重點轉移。 2.是迅速改良提高種獸品質。國內目前所飼養的水貂種獸品質參差不齊,總體看與國際先進水平相比質量偏低。很多養殖場已經引進高質量的種獸養殖,為改良品種開了好頭。1997年至2003年初,中國農科院和遼寧金州珍貴毛皮動物公司引進了美國短毛漆黑水貂。還有遼寧金州黑色標准水貂、山東濰坊虞鑫黑色水貂、山東蓬萊劉家旺黑色水貂等,均為國內優良種獸。老的飼養場戶種獸品質較低,特別是以飼養原蘇系長摶水貂的,要通過雜交選育的方法,改進原有種群毛色不深,背腹毛長和毛色不一致,針毛粗長等缺點,從而迅速改良提高種群的品質。 3.擴大彩貂生產,提高經濟效益。近年來,彩色水貂皮市場走俏,售價較黑褐色高於0.5~l倍。因此擴大彩貂養殖,生產市場對路毛皮,可明顯提高經濟效益。目前,丹麥紅眼白貂、藍寶石貂、銀藍色水貂、鐵灰色水貂等都是市場走俏類型。 4.科學飼養,提高產品質量。國內水貂種獸和產品質量欠佳,除種獸品種的直接原因外,也與缺乏科學飼養技術有關。國內水貂飼養普遍存在的飼料投入不足、營養供給不全、養殖環境不良(如無棚舍、無小室、飼料環境不衛生等)、取皮技術欠佳等同題。養殖水貂必須改進上述不足之處,生產出優質皮毛產品,才能增強市場的競爭能力。
⑸ 水貂養殖成本
水貂的飼養成本一般包括直接成本和間接成本;直接成本主要包括飼料和人工,間接成本主要是管理成本。由於地域的不同,各地的成本不盡相同。目前每隻貂的飼料成本一般在0.6元/天左右。人工費和管理費用各地的差異比較大,可根據當地清況酌情而定。
不同地區和不同品種的種貂成本相差很大,一般的貂在1000—1200元/組(1公4母),好一點的2200元/組(一公4母),再好一點的新進口貂在4500元/組左右。
⑹ 水貂養殖的利潤如何
近來在樂亭縣和昌黎縣的皮毛交易市場上,貉皮價格上漲幅度較大,市場呈現明顯的賣方主導態勢。
普通色澤偏上皮質每張售價為400~420元,一般皮質每張售價350~370元,偏下皮質每張售價300元,較劣質皮張每張也達250元以上。白貉皮皮質上乘的每張500元,一般皮質每張售價420元及以上。
整體貉皮價位均比前期提升三成以上,且下貨較快。
此次貉皮價格產地市場上漲的原因有三個:
一是正常的季節性需求所致,每年的7月份至8月下旬,是各類貉皮半成品加工企業和服裝生產企業生產補倉原材料的季節,對原材料的需求較旺。
二是今年這一時期存有貉皮的農戶大多正在進行大棚或果樹的管理工作,對皮毛市場無暇顧及,而產地的二道販子卻能掌握了市場動向,提前入戶采購囤貨,他們有較為統一的利潤期望,與外地采購人員達成共識的價格較高。
第三個因素就是因為近年來皮市的低迷影響,養殖戶大多飼養的貉子均是上乘品種,導致注射激素葯物的活體幾乎沒有,而過去每年這一時間段過後,就是激素皮上市的時候,從而制約現階段的皮價,今年幾乎不存在激素皮交易,因此,現實皮價高也就不難理解了。
盡管時下皮價較高,但支撐整個皮毛市場價格升高的市場基礎沒有變化,國際市場對珍稀毛皮皮張、尤其是貉皮的需求依然不旺,僅僅依靠國內市場的加工需要遠遠不能達到消耗積壓皮張和從根本上去庫存的程度,更何況國內皮毛市場的情況並不樂觀。
因此,基於現狀形勢和市場預期,存有貉皮的養殖戶應抓住時機,適時出手皮張
⑺ 水貂養殖應該注意什麼
⒈經常梳理寵物貂的皮毛, 定期洗澡,剪指甲,刷牙以及清耳朵。
⒉寵物貂非常愛玩,所以必須配備玩具以避免無聊, 但玩具不結實可是容易被分解或吞食的。
⒊檢查環境中有無會引起對寵物貂造成意外傷害的物品,以免寵物貂吞食。
⒋每年給寵物貂做定期檢查腸內寄生蟲以及牙齒。
⒌每年給寵物貂做定期注射犬瘟熱以及狂犬病疫苗。
⒍每月作心絲蟲預防葯的投葯。
⒎飼主有流行性感冒時應避免接觸寵物雪貂, 因為它會感染人的流行性感冒。
⒏籠子內應用木屑或舊報紙或碎布當墊料。
⒐准備像貓用的尿盆給寵物水貂當廁所。
⒑適當的室溫,濕度不要超過55%。
⒒經常供給寵物貂新鮮飲水。
⒓禁止給寵物貂喂人的食物尤其是纖維過高或鹹的食物。
⒔室內溫度不能超過30°,溫度過高貂兒可能會猝死。
⑻ 水貂怎麼養殖
水貂的養殖
水貂屬食肉目、鼬科、鼬屬,是一種小型珍貴的毛皮動物。在自然界中有美洲水貂和歐洲水貂兩種,目前人工飼養的水貂主要是美洲水貂。
一、水貂的生物學特徵和生活習性
野生水貂多為淺褐色,下頜有白斑,人工飼養的水貂毛色較深,多為黑褐色或深褐色,經過多年的選育和白色變種,彩貂的數量越來越多。
水貂身體細長,頭小頸發達,四肢短,尾細長,尾毛蓬鬆;肛門兩側有一對肛門腺,分泌有強烈的刺激性氣味的物質。水貂性兇猛,攻擊性強,晝伏夜出,聽覺靈敏,奔跑和游泳速度較快,也能潛水。水貂為肉食性動物,主要採食各種鼠類、蛇、兩棲類、魚蝦、鳥類和昆蟲等。水貂每年繁殖1次,2月至3月上、中旬發情交配,4~5月產仔,妊娠期平均為46天,每胎產仔5~8隻,9~10月齡性成熟,第二年春季即可參加配種,繁殖年限可長達8~9年,壽命為12~15年。人工飼養情況下,使用年限要相對縮短。
二、人工飼養技術
1.棚舍建設
棚舍是供水貂防寒、避暑的設備,可因地制宜,就地取材。規格一般為長25~50米,寬3.5~4米,棚檐高為1.1~1.2米。有的增加單棟棚舍跨度(8米左右),兩邊養種貂,中間養皮貂,可提高單棟棚舍的利用率,並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毛皮質量。
籠舍是水貂活動,採食、排泄和繁殖的場所。籠是鐵絲網編制的,小室多用1.5~2厘米木板製成,其規格有多種。單層籠舍:籠欄為70×30×40立方厘米(長×寬×高)。小室為30×30×30立方厘米或45×35×45立方厘米。雙層籠舍:下層為種貂,上層為皮貂或幼貂。種貂籠為65×60×45立方厘米,小室為45×40×40立方厘米,皮貂籠舍為50×45×40立方厘米,小室56×30×23立方厘米,一個小室連成兩間。
2.飼料的種類
(1)動物性飼料
①魚類飼料魚類飼料是水貂動物性蛋白質的重要來源之一,資源廣泛,價格低廉。魚的種類較多,概括起來可分為海雜魚類和淡水魚類兩種。這些魚除了河豚有毒魚外,都可以做為水貂的飼料。
新鮮的海雜魚可以生喂,這樣適口性強,蛋白質消化率高,對有輕度變質的海雜魚需蒸煮消毒後熟喂。少數海雜魚和大多數淡水魚含有硫胺毒酶,對維生素B1(硫胺素)有破壞作用,生喂後常引起維生素B1缺乏,也應經過蒸煮後熟喂。
水貂日糧中全部以魚類為動物性飼料時,可占日糧重量的70%~75%,並且要多種魚混合飼喂,同時注意維生素B1和維生素E的供給,才能保證良好的生產效果。如果魚、肉及副產品搭配時,魚類可占動物性飼料的40%~50%。魚類飼料中不飽和脂腦酸含量較高,極易氧化酸敗,魚類的蛋白質也極易腐敗。某些必需氨基酸的比例含量也與肉類有明顯不同,所以完全採用魚類養貂效果不如魚肉混合,特別是魚類品種太單一時,效果更差。
②肉類飼類肉類飼料是全價蛋白質飼料的重要來源。它含有與水貂機體相似數量和比例的必需氨基酸,同時還含有脂肪、維生素和礦物質。肉類飼料種類多,適口性強,各種動物的肉,只要新鮮、無病、無毒均可被利用。
肉類飼料在日糧中可占動物性飼料15%~20%,最多不超過動物性飼料的50%。利用肉類飼料時,需經衛生檢疫,無病害者可生喂,可利用的病畜禽肉或污染的肉需高溫無害處理後方可食用,不可利用的應禁止食用。痘豬肉除需高溫高壓處理外,要盡量去掉部分脂肪。同時增加維生素E的喂量,並搭配一定比例的低脂小雜魚、兔頭、兔骨架或魚粉等。
肉類營養價值較高,但價格也較高,因此,要合理利用。在繁殖期和幼獸生長期,可以適當增加肉類飼料比例,以提高日糧中蛋白質的生物學價值。
③肉類副產品肉類副產品包括畜禽的頭,骨架內臟和血液等,在生產實踐已被廣泛應用。這些產品除肝臟、心臟、腎臟和血液外,蛋白質的消化率和生物學價值較低。因此,利用這些副產品喂貂數量要適當,並注意同其他飼料搭配。繁殖期注意不喂含激素的副產品。
肉類副產品一般占動物性飼料的30%~40%。
④干動物性飼料常用的干動物性飼料有魚粉、干魚、血粉和羽毛粉等。
魚粉含蛋白質40%~60%、鹽2.5%~4%,用新鮮優質魚粉喂貂,幼獸生長期,在日糧中占動物性蛋白質的20%~25%,在非繁殖期,占動物性蛋白質的40%~45%。魚粉含鹽量高,使用前必須用清水徹底浸泡。浸泡期間換2~3次水。
干魚用干魚養貂關鍵在於干魚的質量。優質干魚可占日糧動物性飼料的70%~75%,但在水貂繁殖期,必須搭配25%~30%的全價蛋白質飼料(新鮮肉、蛋、奶和豬肝等)。幼貂育成期和冬毛生長期,必須要搭配新鮮的痘豬肉或添加植物油,以彌補干魚脂肪的不足。
血粉含蛋白質80%以上,其中含賴氨酸、蛋氨酸、精氨酸、胱氨酸較多,對幼貂生長和毛絨生長有良好的作用。質量好的血粉可以喂貂,但不易消化,所以用量不易太高,一般占日糧動物飼料20%~25%。飼喂時應逐漸增加喂量,並經過蒸煮處理後與其他飼料搭配。
羽毛粉羽毛粉蛋白質中含有豐富的胱氨酸,對水貂冬毛的形成有良好影響。春秋兩季換毛前1個月,日糧中加喂2~3克羽毛粉,連續3個月,有緩解自咬症和食毛症之效。羽毛粉應與穀物飼料混合蒸熟食喂。
⑤乳類乳類飼類是水貂全價蛋白質的來源之一,一般只在繁殖期和幼貂生長期利用,對母貂泌乳及幼貂生長發育有良好的促進作用。妊娠期一般每天可喂鮮奶30~40克,最多不能超過50~60克,其他時期可給15~20克。使用鮮乳一定要加熱處理,一般在70~80℃條件下加熱15分鍾即可。無鮮乳可用全脂奶粉代替。
⑥蛋類飼料各種家禽的蛋及鳥蛋,都是生物學價值較高的飼料,在繁殖期利用效果較好。蛋類飼料應熟喂,否則由於抗生物素蛋白的存在,將使水貂發生皮膚炎、脫毛等症。在准備配種期間,公貂每隻用量10~20克,可提高精液品質,妊娠和哺乳母貂日糧中給20~30克鮮蛋,不僅對胚胎發育和提高仔貂的生命力有利,還能促進乳汁的分泌。
(2)植物性飼料植物飼料包括穀物、餅(粕)、果蔬類等,可為水貂提供豐富的碳化物和多種維生物。
穀物飼料一般占水貂日糧重的10%~15%,主要由玉米、大豆、大麥及副產品組成。其中豆類一般占日糧穀物類的20%~30%,喂量過大易引起消化不良。實踐中大豆粉與玉米粉、小麥粉的混合比為1∶2∶1。將大豆加工成豆漿代替乳類飼料效果也較好。穀物類應熟喂,發霉變質的穀物易引起水貂黃麴黴毒素中毒,嚴禁食喂。
餅、粕類飼料含豐富的蛋白質,但水貂對其消化率低,在日糧中比例不宜過大,一般不超過穀物的20%,否則會引起消化不良和下痢。
果蔬類飼料常見的蔬菜有白菜、甘藍、油菜、胡蘿卜、菠菜等。蔬菜含有豐富的維生素,是維生素E、K、C的主要來源。蔬菜一般占日糧總量的10%~15%。利用時最好兩種或兩種以上的蔬菜搭配,同時要注意其新鮮程度,腐爛的蔬菜含有亞硝酸鹽,喂後可導致水貂亞硝酸鹽中毒。噴撒了農葯的蔬菜必須待葯效消失後才能喂。未腐爛的瓜果類也可以代替部分蔬菜。
(3)添加劑飼料維生素、礦物質添加劑可補充飼料中維生素A、B、C、E和鈣、磷及微量元素的不足,對保證水貂的營養需要,促進正常生長和繁殖起著重要作用,應常年供給。繁殖期可依情況增加喂量。
抗生素和抗氧化劑對抑制有害微生物和防止飼料腐敗具有重要作用。夏季和幼貂生長期利用,能預防胃腸炎,並促進幼貂的生長發育。
3.不同生長期的飼養管理
(1)配種前的飼養管理
准備配種期飼養管理的中心任務是促進生殖器官的正常發育,調整適宜體況,保證水貂適時進入配種期。為飼養管理方便,通常又將水貂准備配種期分為前期(9~10月)、中期(11~12月)和後期(1~2月)。
①准備配種期的飼養要點准備配種前期,主要是增加營養,提高膘情,為越冬做准備。
由於水貂夏季食慾差,體況普遍偏瘦,進入此期後,氣溫漸降,食慾恢復。為了使種貂安全越冬,此期應增加日糧標准,提高水貂膘情。
日糧標准:代謝能250~300大卡、可消化蛋白質30~35克、脂肪10克以上、動物飼料70%左右、日糧量300~350克。
准備配種期主要是維持營養,調整膘情。此時可因地制宜,沒有固定模式。北方氣候寒冷,應當在維持前期營養的基礎上向上調整膘情,主要防止過瘦,以保證越冬貯備和代謝消耗的需要。在天氣不太寒冷的地區,則應在維持營養的情況下,向中調整體況,主要是防止出現過肥和過瘦的兩極體況。
准備配種後期,一方面調整營養,平衡體況,另一方面促進生殖器官盡快發育。
實踐證明,種貂體況與繁殖力密切相關,過肥或過瘦都嚴重影響繁殖。所以此期應隨時調整種貂體況,嚴格控制兩極發展。日糧中應逐漸減少脂肪量。2月中、下旬要求公貂普遍達到中上等體況,母貂則以中等稍偏下為宜。
為了促進生殖器官的迅速發育和性細胞的形成。此時需要全價蛋白質和多種維生素,熱量標准可適當降低。由於公貂在配種期起主導作用,所以此期公貂飼養標准可高於母貂。
日糧標准:代謝能240~280千卡,可消化蛋白質,公貂25~30克、母貂20~25克,可消化脂肪5~7克,動物性飼料75%左右,日糧量250~300克。在公貂日糧中,應當增加蛋、肝、腦等營養價值高,對生殖器官發育有促進作用的飼料。
這期間每隻每天還應供給魚肝油1U含維生素A1500IU),酵母4~6克,麥牙10~15克。
②體況的鑒定與調整,一般採用逗引水貂直立觀察體況。過肥體況,頸部粗圓,腹部明顯下垂,鼠蹊部積聚大量的脂肪,行動遲緩。過瘦體況,鼠蹊部凹陷成溝,軀體纖細,脊背隆起,肋骨明顯突出,多作跳躍式運動。中等體況,軀體均稱壯實,肌肉豐滿,後腹平展,行動靈活,食慾正常。此法每周鑒定1次。
2月下旬稱重,公貂體重在1800~2200克,母貂達800~900克,但由於種貂體型大小不同,所以不能單憑體重來衡量體況,往往採用體重指數(單位體長的重量)鑒定水貂體況。實踐表明,體重指數在24~26克/厘米的母貂繁殖力高。
對於過肥體況的種貂,要設法使其加強運動,消耗體脂肪;減少或去掉小室箱內的墊草,增加寒顫產熱;調整日糧,減少熱量標准,對明顯過肥者,適當減少日糧量或每周斷食1~2次。
【詳細資料】《水貂的養殖技術》
http://wenku..com/view/98afb82ecfc789eb172dc8b6.html
⑼ 水貂適合在哪些地方養殖
水貂的繁殖和換毛呈現明顯的季節性,影響水貂繁殖和換毛的主要因素是光照條件。四季分明的光周期變化規律,有利水貂的繁殖和換毛,水貂祖先生活在北緯45以上的地區,所以水貂比較適合在緯度較高、光照和溫度季節性較為明顯的地區飼養,這樣其毛被質量和光澤比較理想。在我國的東北、華北、華中的長江以北地區。比較適宜水貂養殖;我國北緯30度以南地區不適宜水貂養殖。在低緯度地區水貂繁殖機能將受到抑制,生產性能和毛皮質量也會逐年下降。
⑽ 水貂養殖技術
水貂的養殖方法
水貂屬食肉目、鼬科、鼬屬的小型珍貴毛皮獸類。其毛皮具有針毛挺直、靈活華麗、絨毛豐厚、保暖性強、皮板輕薄、柔韌結實等諸多優點,因而成小毛細毛類毛皮中的當家品。水貂皮、狐皮和羔羊皮已成為國際裘皮貿易的三大支柱產品。全世界水貂皮的貿易量每年已達5000萬張以上。我國的水貂飼養業始於20世紀50年代,至80年代中期已發展到年出口500萬張的規模。進入20世紀90年代以後,水貂皮等珍貴毛皮由統一外貿出口變為放開經營向國內市場銷售,因而更刺激了我國水貂養殖業的發展。當前,我國水貂飼養業正面臨著良好發展機遇和發展前景。
一、水貂皮是國際珍貴毛皮市場的主要產品之一。
從國際市場裘皮貿易歷史上看,水貂皮始終是支柱產品之一,國內外珍貴毛皮動物飼養,必然要形成以水貂為主的態勢和格局。
二、貂皮的市場前景優於狐、貉等大毛細皮產品。
從水貂皮的品質和價值看,其利用率也高於狐、貉皮等大毛細皮,尤其是國內市場潛力很大。水貂皮以其毛絨齊短、光亮華貴而著稱,是製作衣服、衣領、帽子、袖口和飾口的主要原料皮,利用較廣,需求量亦大。而狐、貉皮等大毛細毛,由於毛絨較水貂皮粗長,不及水貂皮華麗,國內市場不適合制大衣,而只適台製作衣領、袖口、披肩等飾品,故利用率較水貂皮低。由此可見,以水貂為主的小毛細皮動物的發展前景,要優於狐、貉等大毛細皮動物。
三、水貂皮的市場穩定,價格穩中有升。
水貂皮的市場秩序良好,市場行情一直較狐、貉穩定,近年來又呈出穩中有升的趨勢。水貂皮市場所體現的優質優價規律使彩色水貂皮價格大幅度攀升,也給水貂皮養殖者創造了加速種群品種改良,生產市場適銷對路的優質毛皮,提高經濟效益的契機。
四、水貂生產具有很大的發展潛力。
目前國內水貂飼養量少於狐狸,更說明了水貂養殖所具有的發展潛力。國內養狐尤其是北極狐的養殖數量高於水貂飼養量,這是受目前市場行情短期效益驅動的結果。隨著狐、貉皮市場行情變化,不久的將來,養殖重點肯定要向水貂轉移,這將進一步增強水貂養殖的發展潛力。
五、水貂養殖是農民致富的好項目。
水貂養殖技術成熟,飼料來源廣泛,水貂對環境要求不嚴格,適應性強,農民朋友可根據資金、場地等情況來確定飼養規模,只要加強飼養管理,都可以收到比較好的經濟效益。與養蠍、娛蚣、野豬、水蛭等特種養殖項目相比,市場穩定、經營風險小、經濟效益好。
六、抓住機遇,加快水貂養殖業發展。
為把握機遇,加快水貂養殖業的發展,轉變觀念,提高產品質量是關鍵。
1.毛皮獸皮養殖重點應由大毛細皮向小毛細皮轉移。毛皮獸養殖的種類歷史是以水貂為主,今後發展也必然是這一趨勢。國內狐、貉養殖多於水貂養殖,這是一個不正常的短期行為,今後必須向水貂養殖重點轉移。
2.是迅速改良提高種獸品質。國內目前所飼養的水貂種獸品質參差不齊,總體看與國際先進水平相比質量偏低。很多養殖場已經引進高質量的種獸養殖,為改良品種開了好頭。1997年至2003年初,中國農科院和遼寧金州珍貴毛皮動物公司引進了美國短毛漆黑水貂。還有遼寧金州黑色標准水貂、山東濰坊虞鑫黑色水貂、山東蓬萊劉家旺黑色水貂等,均為國內優良種獸。老的飼養場戶種獸品質較低,特別是以飼養原蘇系長摶水貂的,要通過雜交選育的方法,改進原有種群毛色不深,背腹毛長和毛色不一致,針毛粗長等缺點,從而迅速改良提高種群的品質。
3.擴大彩貂生產,提高經濟效益。近年來,彩色水貂皮市場走俏,售價較黑褐色高於0.5~l倍。因此擴大彩貂養殖,生產市場對路毛皮,可明顯提高經濟效益。目前,丹麥紅眼白貂、藍寶石貂、銀藍色水貂、鐵灰色水貂等都是市場走俏類型。
4.科學飼養,提高產品質量。國內水貂種獸和產品質量欠佳,除種獸品種的直接原因外,也與缺乏科學飼養技術有關。國內水貂飼養普遍存在的飼料投入不足、營養供給不全、養殖環境不良(如無棚舍、無小室、飼料環境不衛生等)、取皮技術欠佳等同題。養殖水貂必須改進上述不足之處,生產出優質皮毛產品,才能增強市場的競爭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