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主營業務稅金及附加包括哪些內容
營業稅金及附加:反映企業經營主要業務應負擔的營業稅、消費稅、城市維護建設稅、資源稅和教育費附加等。填報此項指標時應注意,實行新稅制後,會計上規定應交增值稅不再計入「主營業務稅金及附加」項,無論是一般納稅企業還是小規模納稅企業均應在「應交增值稅明細表」中單獨反映。根據企業會計「利潤表」中對應指標的本年累計數填列。
城市維護建設稅和教育費附加屬於附加稅,是按企業當期實際繳納的增值稅、消費稅和營業稅三稅相加的稅額的一定比例計算。
營業稅金及附加反映企業經營的主要業務應負擔的營業稅、消費稅、資源稅、教育費附加、城市維護建設稅等。
❷ 主營業務稅金及附加包括哪些
執行《企業會計准則》和《企業會計制度》的,主營業務稅金及附加包括營業稅、消費稅、城市維護建設稅、資源稅、土地增值稅和教育費附加及地方教育費附加等。
執行《小企業會計准則》的,科目更名為「營業稅金及附加」,《小企業會計准則》第六十五條「費用的定義和分類」相關規定:營業稅金及附加,是指小企業開展日常生產經營活動應負擔的消費稅、營業稅、城市維護建設稅、資源稅、土地增值稅、城鎮土地使用稅、房產稅、車船稅、印花稅和教育費附加、礦產資源補償費、排污費等。
需要提醒大家注意的是,《小企業會計准則》的該條規定與《企業會計准則》規定不同,《企業會計准則》規定,營業稅金及附加,是指企業開展日常生產經營活動應負擔的消費稅、營業稅、城市維護建設稅、資源稅、土地增值稅、教育費附加等。而企業開展日常生產經營活動應負擔的城鎮土地使用稅、房產稅、車船稅、印花稅、礦產資源補償費和排污費等應計入管理費用。
❸ 主營業務稅金及附加怎麼計算
營業稅=營業務收入*5.%
城市維護建設稅=營業稅*5%
教育費附加=城市維護建設稅*3%
以上三項稅費相加,便是本期應交稅費的總額了.
❹ 主營業務稅金及附加如何算
1)城建稅一般1-7%不等,主要看你們當地地稅給你們的稅率是多少,一般都是7%
2)河道管理費應該不屬於稅費一種,這種稅費在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叫法,切是按照營業收入的0.1%徵收的
3)主營業務稅金及附加主要有三種= 1.—城建稅
2.—教育費附加
3.-地方教育費用附加
這幾種稅都是根據三稅合計即(應交增值稅,應交消費稅,應交營業稅)的合計來計算的。通常情況下
1.—城建稅 (三稅合計剩7%)
2.—教育費附加 (三稅合計剩3%)
3.-地方教育費用附加((三稅合計剩1%)
根據你給出的資料那麼當月應交的城建稅=2026.33+545.52=2571.85
按照你給的稅率=25.72
還有教育費附加=77.16
地方教育費附加=25.72
河道管理費,就按照你們當地的稅收政策來算了呵呵我不是很清楚!
❺ 主營業務稅金及附加和營業稅金及附加有什麼區別
主營業務稅金及附加和營業稅金及附加其實是一樣的,只是因為新舊會計制度的原因,導致稱呼不一樣而已。
1、「主營業務稅金及附加」和「營業稅金及附加」,這兩個會計科目的核算內容都是一樣的。主營業務稅金及附加是企業會計制度的規定;而營業稅金及附加是新會計准則的規定。核算的內容基本一致,只是科目名稱叫法不同而已。
2、它們的核算內容都是核算應交營業稅、消費稅、城建稅和教育費附加
等內容。
3、如果還在執行企業會計制度的,在計提上述稅費時,其會計分錄和所用的科目如下,假如計提城建稅和教育費附加:
借:主營業務稅金及附加
貸:應交稅金-應交城建稅
貸:其他應交款-教育費附加
4、如果執行新會計准則:
借:營業稅金及附加
貸:應交稅費-應交城建稅
貸:應交稅費-應交教育費附加
4、這個科目不涉及到應交增值稅的問題,所以涉及不到所謂進項和銷項的問題了。只是用你單位當期應交的增值稅為基礎,計算應交城建稅和教育費附加等地方稅費。
❻ 主營業務稅金及附加包括哪些稅種
主營業務稅金及附加包括:城建稅
教育費附加
地方教育費附加
❼ 主營業務稅金及附加和營業稅金及附加有什麼區別
一、這兩個會計科目的核算內容都是一樣的。
1、主營業務稅金及附加是企業會計制度的規定;
2、而營業稅金及附加是新會計准則的規定。
二、科目名稱叫法不同而已。
它們的核算內容都是核算應交營業稅、消費稅、城建稅和教育費附加等內容。
三、如果還在執行企業會計制度的,在計提上述稅費時,其會計分錄和所用的科目如下,假如計提城建稅和教育費附加:
1、借:主營業務稅金及附加。
2、貸:應交稅金-應交城建稅。
3、貸:其他應交款-教育費附加。
四、如果執行新會計准則:
1、借:營業稅金及附加。
2、貸:應交稅費-應交城建稅。
3、貸:應交稅費-應交教育費附加。
這個科目涉及不到所謂進項和銷項的問題了。只是用你單位當期應交的增值稅為基礎,計算應交城建稅和教育費附加等地方稅費。
(7)主營業務稅金及附加擴展閱讀
審計程序:
1、營業稅金及附加,獲取或編制營業稅金及附加明細表,復核加計是否正確,並與報表數、總賬數和明細賬合計數核對是否相符。
2、根據審定的本期應納營業稅的營業收入和其他納稅事項,按規定的稅率,分項計算、復核本期應納營業稅稅額,檢查會計處理是否正確。
3、根據審定的本期應稅消費品銷售額(或數量),按規定適用的稅率,分項計算、復核本期應納消費稅稅額,檢查會計處理是否正確。
4、根據審定的本期應納資源稅產品的課稅數量,按規定適用的單位稅額,計算、復核本期應納資源稅稅額,檢查會計處理是否正確。
5、檢查城市維護建設稅、教育費附加等項目的計算依據是否和本期應納增值稅、營業稅、消費稅合計數一致,並按規定適用的稅率或費率計算、復核本期應納城建稅、教育費附加等,檢查會計處理是否正確。
6、結合應交稅費科目的審計,復核其勾稽關系。
7、根據評估的舞弊風險等因素增加的審計程序。
8、檢查營業稅金及附加是否已按照企業會計准則的規定在財務報表中作出恰當列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