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中國工人是不是勞動力的出賣者
這個很難界定。或許你是對的。你當然有拒絕工作的權力,但失業在家,估計日子也不好過。所以,不要考慮那麼多無法解釋的概念名詞,用自己付出的勞動獲取相應的報酬就可以了。
Ⅱ 中國的工人究竟有多少人
中國工人的數量還是很多的,可以說中國是沒有工人階級的,中國很多工人或者是打工者都是直接從農民放下鋤頭直接轉為普通的工人階段。
Ⅲ 中國的工人在社會是什麼地位
你如果的確是有心想知道這個問題而不是隨便提問加分的話,我對你說工人、農民階級在我們這個國家都是幾乎最底層的,農民:種的糧食價格十分低賤,如果不是大庄園農戶的話,在昂貴的農葯和化肥價格下,厄爾尼諾現象造成的氣候異常農作物收成不良,就不算那些洪水、乾旱這種極端了,普通農民一年到頭只有很薄的利潤,雖然你看到某些糧食價格暴漲,但錢都是進了那些糧販子的口袋,真正的農民還是這些收入。你想想你1000元錢可以買的大米可以吃多少時間就知道了。工人:國有企業他們的工資不僅被國家嚴格控制著,還要被上級腐敗剝削著,承受著工廠里最危險的崗位風險,保險還遠遠不如那些坐辦公室的。現在,稅收在不斷提高,工資卻一直不漲,物價一直在暴漲,政府還要推遲退休年齡,延長工作年齡,80後和90後的一代人會工作到70歲退休的。(富士康什麼之類的我們暫且不談,但類似富士康的在我國絕對是挺多的,想想煤礦工人吧)
Ⅳ 中國工人的法定勞動時間是多少
國家規定員工一個法定工作日的時間是8個小時,如果超過8個小時,超過的時間應該算作加點時間,你可以要求單位給付正常工資的150%
超過8個小時的時間後,企業還按照前8個小時的待遇來算,那麼你的合法權益就受到了侵犯,此時你可以起訴該企業,起訴的理由就是他沒履行支付工資。你可以找律師給寫訴狀的
Ⅳ 中國工人的事件評論
具有諷刺意味的是,精英雲集的華爾街引發的金融危機,最終居然要由默默無聞、身份平凡的中國工人來力挽狂瀾,創造復甦奇跡。
中國工人意外獲得了美國影響最大的新聞周刊《時代》的關注,當選2009年年度人物亞軍,而且還是今年榜單上的唯一一個群體。《時代》在評價時說,中國經濟順利實現「保八」,在世界主要經濟體中繼續保持最快的發展速度,並帶領世界走向經濟復甦,這些功勞首先要歸功於中國千千萬萬勤勞堅韌的普通工人。
勤勞、堅韌,這是《時代》眼中中國工人的性格,同時也正是數億中國工人的真實寫照。他們可能沒有意識到自己肩頭上的重任,更不敢把自己抬高到拯救全球經濟的地位,但恰恰是他們,「拋妻離子,背井離鄉,進入城市裡辛苦地勞作,他們堅毅的目光,照亮了人類的未來」。
《時代》年度人物被認為是時代最重要的「領導者」,中國工人獲得認同的背景是,《時代》周刊把今年的年度話題鎖定為「經濟衰退」,而中國工人通過「中國製造」引領了世界經濟的復甦,一定程度上阻止了經濟的再衰退。具有諷刺意味的是,精英雲集的華爾街引發的金融危機,最終居然要由默默無聞、身份平凡的中國工人來力挽狂瀾,創造復甦奇跡,兩者之間的反差實在是太大了。
然而,中國工人僅僅只是獲得了《時代》的認同,卻並沒有獲得社會的普遍認同。一項調查顯示,中國僅有1%的人願意做工人,人才就業意向根據頻率高低依次為政府機關、事業單位、壟斷性企業、金融保險和競爭性企業等。工人,越來越不被人看好,究其實質,與當前社會的利益分配和身份認同有關。
工人,現在基本上成了流水線操作者的代名詞,是不需要多高技術的作業者,於是工人們的「低工資」就被理所當然地視為勞動力的成本優勢。而且多年來,工人的勞動報酬幾乎不見增長,欠薪時有發生。同時,社會保障、福利待遇等和其他社會階層存在不少差距。這樣一個利益分配現狀,決定了工人的社會地位相當低下。
計劃經濟時代,工人「老大哥」的身份得到所有人的認同,一曲《咱們工人有力量》唱出了那個年代的工人的優越感和自豪感。然而,隨著社會的轉型,工人雖然仍是財富的創造者,但社會地位卻今非昔比。盡管很多城市高級技工一「工」難求,但很多人仍羞於做工人。
工人不被社會認同,實際上是個相當危險的信號。我們正處在一個向現代工業化國家轉型時期,這決定了工人是不可或缺的社會力量,畢竟城市化、現代化的推進都離不開工人的勞動和創造,他們過去是、現在依然是實體經濟和社會財富的主要創造者。《時代》的評價——「在金融危機時代,中國工人帶領世界走向經濟復甦」就是一個例證。
中國工人需要時代的認同,這不僅僅是善待「時代領導者」的情感需要,更是實現經濟長期增長的理性需求。但要重拾工人的身份認同,又談何容易。它需要的不只是利益分配機制的變革,包括建立持續的工人收入增長機制,在社會保障上向工人傾斜;還需要縮小社會的階層差異,消除附著在身份之上的各種觀念、文化。
如何從美國《時代》對中國工人的評價中獲得啟示,給予中國工人應有的時代認同,社會當有所反思。
Ⅵ 中國工人的介紹
《時代》刊載的「中國工人」影響和個人故事,全部來自深圳市寶安區石岩鎮的一家LED企業。在中國,有那麼多聚集了外來務工人員的城市,為什麼是深圳?為什麼是她們代表「中國工人」?因為「普通」,但「普通」之中保存了很多閃光的特質。每年能夠入選《時代》年度人物多是世界上經濟、政治領域的超重量級人物。作為美國影響力最大的新聞周刊,美國以外的國家很看重《時代》周刊年度人物評選,其中包括中國。2009年世界經濟萎靡不振的背景下,中國工人的形象在《時代》年度人物榜上有名。
Ⅶ 中國工人的工資為何這么低
因為我國人口多,勞動力多。
Ⅷ 中國工人的平均工資是多少呀
那麼,我們就不妨以這個底線來算出中國工人的平均月薪是多少。中國工人創造的12642美元,按一美元7.9人民幣來算(2006年人民幣兌美元破八),就是99872人民幣,接近十萬塊。按照39%的比例,工人的平均年薪應該是38950元;平均到月,就是3246元(注意,這只是全國平均數,沿海大城市自然要比這一數字高得多)。同時,每個職工還應該額外享受退休金、全家醫療保險等等。看病除了繳十塊二十塊的門診費、拿葯再繳十塊、二十塊外,一切都應該免費。自然,孩子上學,也應該免費,上大學至少享受部分獎學金。這才應該是中國工人的最基本生活水平。
而根據我看到的資料,2006年中國在崗職工年工資為21001元,平均為月薪才1750元;在醫療保險、孩子上學等等福利上,比「應該」的水平恐怕更落後。就在不久以前,張五常還在抱怨,說他的朋友在廣東東莞開工廠,月薪六百多基本找不到人。要知道,東莞是中國最發達的地區,生活費用甚高。美國最發達的地區,工人的平均年薪遠在五萬美元以上。要這么算,東莞地區工人的月薪,至少也要在四千塊錢以上了。怎麼能把工人的工資壓到這個數的六分之一呢?
我從來不主張政府出面指導企業制定工資標准。健康的市場經濟,能創造出高薪。美國固然有最低工資線。但是,這一最低工資線兩年後也不過是七美元多一點,多是為保護打零工的人。而美國工廠的全職工人的工資水平遠比最低工資線高得多,每小時達到二十多美元;政府的最低工資線的升降,和他們無關。相反,1942年羅斯福總統下令限制企業給工人加薪;但是,企業為了競爭,明著不加薪,暗裡猛加福利,其中最重要的一項就是給職工提供醫療保險。到了1952年,美國稅務總署裁定職工的福利不屬於需要納稅的收入。由僱主承擔的福利制度,就是這么形成的。我們傳統上講「福利國家」,一談福利就聯想到政府幹預。從美國福利制度的這個歷程看,福利也是市場自由競爭出來的,甚至是抗拒政府幹預的結果。
Ⅸ 中國工人階級是( )
第一、中國工人階級身受三種壓迫(帝國主義的壓迫、官僚資產階級的壓迫、封建勢力的壓迫),而這些壓迫的嚴重性和殘酷性,是世界各民族中少見的;因此,他們在革命斗
工人階級
爭中,比任何別的階級來得堅決和徹底。在殖民地半殖民地的中國,沒有歐洲那樣的社會改良主義的經濟基礎,所以除極少數的工賊之外,整個階級都是最革命的。
第二、中國無產階級開始走上革命的舞台,就在本階級的革命政黨——中國共產黨領導之下,成為中國社會里比較最有覺悟的階級。
第三、由於從破產農民出身的成分佔多數,中國無產階級和廣大的農民有一種天然的聯系,便利於他們和農民結成親密的聯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