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青藏地區雪山冰川眾多其主要原因是
青藏地區的主體是青藏高原,該高原由於海拔高,氣溫低,形成高寒的地理環境,雪線很低,地表很多地方覆蓋著終年不化的積雪,形成了雪山連綿,冰川廣布的地貌特徵.
故選:C.
㈡ 青藏高原冰川如果都融化了,對我國和世界氣候將產生什麼影響
青藏高原被稱為世界「第三極」,平均海拔達到了4000米,又被稱為「世界屋脊」,這上面還承載著地球上除南北兩極之外最大的冰川群,如果它上面的冰川都融化了,那麼將會對我國以及整個亞洲乃至全世界氣候造成重要影響。
就在幾天前的7月11-12日,來自世界各地的50位相關領域知名科學家出席了在北京舉行的「亞洲水塔國際研討會」,會上還發出了「第三極水塔計劃」項目倡議,號召相關國家從觀測、模擬和影響三個方面對亞洲水塔的變化進行研究,並以此為基礎制定國際合作方案。
㈢ 青藏高原上為什麼會有冰川
在過去200萬年的第四紀時期,全球冰覆蓋曾大幅擴張,當時地球表面的三分之一被冰覆蓋。隨著氣候的演化,漸漸消融,到現在只有極寒地區才有冰川存在,除了南北極是終年嚴寒的,在其它地區只有高海拔的山上才能形成冰川。青藏高原具備這些條件,所有有冰川存在。隨著全球氣候的變暖,青藏高原的冰川也在逐年退縮,逐年減少。
㈣ 青藏高原的特徵冰川廣布又有什麼之稱
青藏高原位於我國西南部,面積約230萬平方千米,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是世界上最高的高原,被稱為「世界屋脊」.海拔高,氣溫低,由「高」隨之而來的另一個顯著自然特徵是「寒」,許多山峰終年積雪,冰川廣布.
故答案為:世界屋脊;寒.
㈤ 青藏地區冰川廣布
分析: 青藏地區由於海拔較高,氣溫較低,其牧草矮小,畜牧能力較低,並且不利於農作物的生長,農業主要分布在海拔較低,氣溫較高的河谷地帶. 青藏高原地勢高聳,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海拔高,氣溫低,因此其特徵是雪山連綿,冰川廣布.故選項C符合題意.故選:C. 點評: 本題主要考查影響氣候的主要因素.
㈥ 青藏高原的冰川會融化晚完嗎
據中國科學院青藏高原研究所長期的遙感及地面觀測顯示:過去約30年間,青藏高原及其相鄰地區的冰川面積由5.3萬平方公里縮減至4.5萬平方公里,退縮了15%。我國有46000多條冰川,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
一些研究人員預測,青藏高原上絕大部分的冰川和永凍層不久就將消失殆盡,這將影響亞洲各地的淡水供應。「世界屋脊」青藏高原是長江、黃河、瀾滄江、雅魯藏布江等多條大河的源頭,向亞洲近20億人供應著淡水。但受氣候變化影響,這里的冰川迅速消退,草原面積不斷減小,荒漠化面積不斷增加,區域降水反常,幾條大河的水位不斷下降,永凍層也在持續融化。
最新的《西藏高原環境變化科學評估》報告於去年11月份發布,報告顯示:西藏高原環境變化的突出特徵是變暖和變濕。過去五十年,西藏高原氣溫平均每10年升高0.32攝氏度,增幅約為全球同期平均升溫幅度的兩倍。隨著氣候變暖,水循環加強,冰川整體退後,但西藏高原生態系統總體趨好,生態環境仍然得到了較好保護。
㈦ 青藏高原真的有大冰蓋嗎
科學考察結果表明,青藏高原進入第四紀以來曾發生過四次冰期(冰川大規模發育時期)和三次間冰期(冰川發育相對停滯或退縮時期)的冷暖交替。冰川作用給高原上留下了眾多的古冰川遺跡,類型多種多樣,而且後一次的冰川作用常常改變了前一次冰川的遺跡,加之受到現代地貌外營力的改造,使冰川地貌更加豐富多彩。
自19世紀末期以來,先後來青藏高原考察和探險的地理、地質學家對高原上廣泛分布的第四紀冰川遺跡很感興趣。對青藏高原第四紀冰期中是否存在統一的大冰蓋有不同的認識。
空中看到的雅魯藏布江
早期的青藏高原大冰蓋論者主要根據局部的地貌考察資料以及北歐斯堪的那維亞高原大冰蓋的冰川作用,因此亨廷頓、欣克勒、西尼村這些西方學者將青藏高原上眾多的湖泊和各種侵蝕地貌的成因與古冰川聯系起來,提出青藏高原曾被冰川覆蓋的假設。20世紀80年代,德國科學家庫勒推測「末次冰期雪線高度降到西藏高原平均海拔5000米以下,如此之低的平衡線只能導致重建大冰蓋的理論,冰蓋面積可達200萬到240萬平方公里,厚度達1200—1700米」。中國地質科學院的韓同林根據青藏公路和中巴公路附近等地區觀察,推論早更新世冰期中除柴達木盆地外均被大陸冰蓋所佔據,雪線高度降低到2000米。
然而,在大冰蓋論者提供的證據中,除了其中一些地貌類型是否為古冰川遺跡尚存爭議外,更為重要的是,研究者沒有給出這些古冰川遺跡形成的時代。
㈧ 我國青藏高原冰川融化,為何科學家都束手無策呢融化原因是什麼呢
環境問題是人類一直都在關注的問題,隨著人類的不斷發展,人類對地球環境也造成了巨大的負擔,這幾年地球環境已經變得越來越惡劣了,氣候環境也是越來越極端的,在這兩年中地球環境給人類帶來的傷害也是巨大的,但這一切都是人類自討苦吃。
全球氣候變暖的問題已經越來越嚴重了,世界各地的氣溫都在不斷上升,促使冰川加速消融。而人類也必須要注重對環境的保護,減少對溫室氣體的排放,否則人類最終只能自食惡果,我們還是好自為之吧。
㈨ 青藏高原冰川逐漸融化,為什麼會看到大量骸骨
青藏高原冰川逐漸融化,看到大量骸骨其實就是在野外遇難的人的骸骨。
青藏高原作為中國最有名的山峰之一,自然吸引了很多到這里來探險和研究的學者,不僅有登山的運動員,而且也有考察的學者。但是青藏高原畢竟充滿了危險,不是那麼好征服的。登山的難度大,而且還會遇到各種惡劣的天氣,越往上溫度越冷,就很容易出現意外。
再加上這么多年的雨雪和地殼運動,慢慢的就被雪和冰川所覆蓋。如果冰川不融化的話,可能這些人的骸骨永遠都不會有人知道,這就是大自然的魔力。
㈩ 青藏高原冰川發現28種新病毒全球變暖會釋放病毒嗎可能造成哪些後果
一份研究報告發表在了生物學預印本網站上,這份報告是來自於美國和中國科學家組成的團隊,在2015年,美國和中國科學家組成的團隊在青藏高原冰川中鑽取冰核樣本,他們鑽進了 50 米,期望能找到一些東西。
在我國西部,歐亞大陸與印度板塊擠壓形成了驚人的「世界屋脊」青藏高原景觀,青藏高原及其周邊山脈是全球中低緯度冰川分布最為集中的地區,我國有46000多條冰川,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這些冰川形成於15000年前,被認為是「全球水塔」——積累起來的冰雪融化形成河流並流向其他地方,成為亞洲長江、湄公河、印度河、恆河等多條河流的發源地。
長期從事冰川研究的中科院寒旱所冰凍圈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康世昌多次科學考察表明,珠峰地區東絨布冰川與上世紀90年代相比,冰塔林的下限上移,冰川邊緣一些高大的冰塔林已經消融崩潰;在海拔6300米以上,增加了一些新的冰裂隙,而且冰裂隙的寬度也在擴大。康世昌表示,這些都是冰川強烈消融的表現,表明氣候變化對珠峰地區的影響很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