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藿香的功效與作用是
藿香具有芳香化濁、開胃止嘔、發表解暑的功能。臨床上多用於治療濕濁中阻、暑濕倦怠、胸悶不舒、腹痛吐瀉等症。經典名方「藿香正氣丸」就是用藿香為主葯製成的。盛夏時節,民間亦有用藿香香薷煮水預防暑熱感冒的習慣。
需要注意的是,藿香性溫味辛,僅適用於有濕困見證的外感,對於風熱外感、陰虛火旺的慢性胃炎、腸炎病人則不太合適。
(1)霍香有什麼功效和作用擴展閱讀:
藿香正氣類葯物屬於溫熱型的制劑。所以如果在炎熱的夏季感冒了,但發熱不明顯,伴有食慾不振、腹脹、舌苔白膩等症狀,像這樣體內以寒濕為主的患者是可以服用藿香正氣水的。還有,那些經常往來於室內空調溫度過低和戶外烈日炎炎環境中的人群,受寒邪侵襲所致而導致感冒也是可以使用。
不少人誤認為藿香正氣水是解暑特效葯,其實,這是一個誤區。中暑是因為暑熱內侵,臨床以高熱、大量出汗、疲倦乏力為主要表現,嚴重的可能會出現虛脫。治療應當以清熱瀉火、養陰解暑為主。
㈡ 霍香的功效與作用是什麼
藿香,學名:Agastache rugosa (Fisch. et Mey.)O. Ktze.;又名:合香、蒼告、山茴香等,屬唇形目,唇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莖直立,高0.5~1.5m,四棱形,粗達7~8mm,葉心狀卵形至長圓狀披針形,花冠淡紫藍色,長約8mm,成熟小堅果卵狀長圓形,長約1.8mm,寬約1.1mm,花期6~9月,果期9~11月。
1、營養:
藿香是高鈣、高胡蘿卜素食品,每100g嫩葉含水分72g、蛋白質8.6g、脂肪1.7g、碳水化合物10g、胡蘿卜素6.38mg、維生素B10.1mg、維生素B20.38mg、尼克酸1.2mg、維生素C23mg、鈣580mg、磷104mg、鐵28.5mg、全草含芳香揮發油0.5%、油中主要為甲基胡椒酚(約佔80%)、檸檬烯、α-蒎烯和β-蒎烯、對傘花烴、芳樟醇、I-丁香烯等,對多種致病性真菌,都有一定的抑製作用,芳香揮發油是製造多種中成葯的原料。
2、食用:
藿香的食用部位一般為嫩莖葉,其嫩莖葉為野味之佳品。可涼拌、炒食、炸食,也可做粥。藿香亦可作為烹飪佐料或材料。因其具有健脾益氣的功效,是一種既是食品又是葯品的烹飪原料,故某些比較生僻的菜餚和民間小吃中利用其豐富口味,增加營養價值。
3、葯用:
藿香《2010版葯典1部》規定只有廣藿香Pogostemon cablin(Blanco))Benth.的乾燥地上部分可入葯。枝葉茂盛時采割,日曬夜悶,反復至干。炮製:除去殘根和雜質,先抖下葉,篩凈另放;莖洗凈,潤透,切段,曬干,再與葉混勻。性味與歸經辛,微溫。歸脾、胃、肺經。
【功能與主治】芳香化濁,和中止嘔,發表解暑。用於濕濁中阻,脘痞嘔吐,暑濕表證,濕溫初起,發熱倦怠,胸悶不舒,寒濕閉暑,腹痛吐瀉,鼻淵頭痛。
藿香有殺菌功能,口含一葉可除口臭,預防傳染病,並能用作防腐劑。夏季用藿香煮粥或泡茶飲服,對暑濕重症,脾胃濕阻,脘腹脹滿,肢體重困,惡心嘔吐有效。
㈢ 藿香的功效與作用是什麼
藿香,又名廣藿香、鮮藿香,有「夏日良葯」之譽,中醫認為,藿香性味辛、微溫,入脾、胃、肺經,下面具體介紹藿香的功效與作用。
功效和作用
祛暑
藿香具有發表解暑的功效,治療夏季中暑引起的惡心嘔吐,汗出,昏厥,有很好的作用。
行氣止痛
藿香還可以治療氣滯胃痛等症,對於胃脹,胃疼,不思飲食,飯後打嗝等有很好的順氣止痛作用。
止瀉
藿香還有止瀉的功效,對於腸炎、中暑、飲食不節引起的腹痛腹瀉有很好的療效。也可用於食物中毒引起的腹脹腹瀉。也可用於瘧疾,痢疾。
退燒
適用於治療暑月外感風寒,內傷生冷所致的惡寒發熱,頭痛脘痞。
㈣ 藿香的功效
快氣,和中,辟穢,祛濕。治感冒暑濕,寒熱,頭痛,胸脘痞悶,嘔吐泄瀉,瘧疾,痢疾,口臭。
㈤ 藿香有什麼作用
中葯功用:
(1)解暑祛濕:用於外感暑濕引起的發熱、胸悶、腹脹、吐瀉,常配佩蘭、蘇葉、厚朴等。鮮藿香解暑力較強。(2)和胃止嘔:用於濕濁過盛引起的惡心嘔吐。配半夏、生薑治胃寒嘔吐。(3)芳香化濁:用於脾濕胃濁引起的食慾不振、舌苔厚膩、腹瀉等症,常配砂仁、木香。
中葯劑量:
5~10克。鮮品加倍,後下。
藿香正氣水外用新功效
藿香正氣水為傳統中成葯,過去有丸劑,現在又有軟膠囊。主要成分為藿香、茯苓、大腹皮、紫蘇葉、白芷、橘皮、桔梗、白術、厚朴(姜炙)、法半夏、甘草等。功能解表化濕、理氣和中。用於外感風寒、內傷濕滯,頭痛昏重、皖腹脹痛、嘔吐泄瀉等病症。近年,通過臨床實踐,發現了它的外用新功效,尤以皮膚科疾病療效極為顯著。
頭癬、手足癬、灰指甲 現代醫學認為皮膚癬、灰指甲是皮膚癬菌感染引起,而藿香、紫蘇、白芷、桔梗分別對多種致病真菌有較強的抑製作用,故而在臨床中治療頭癬、手足癬、灰指甲有較好的療效。用藿香正氣水塗擦患處,每日1-2次,有條件每日多擦幾次。
癤 中醫一般分為暑癤和多發性癤病,認為是內郁濕熱、血熱或外受風熱暑邪而成,現代醫學認為是葡萄球菌感染所致。而方中的紫蘇等成分有抑制葡萄球菌的作用,方中藿香芳香化濕;白芷發表、祛風、勝濕,故能散郁除濕治療癤及癤病。用法是,用棉簽蘸藿香正氣水一日多次塗擦患部。
白癜風 中醫認為是風濕兩邪侵入毛孔,以致氣血癌滯、毛竅閉塞而成。而藿香正氣水有芳香通竅、促使氣行的作用。氣歸血帥,氣行則血行,血行則瘀散。其用法是,每日用凈布蘸藿香正氣水塗擦患部,微微用力,反復蘸擦至皮膚微紅為度,一日2次。
外陰瘙癢 因藿香正氣水是由抗多種致病菌和殺滴蟲的藿香、紫蘇、白芷、生薑等葯組成,故治療外陰痞癢有較好的療效。用法是以藿香正氣水1克:50克兌涼開水清洗外陰,男女皆可用。不但有止癢療效,而且有一種清爽感。因此,藿香正氣水的稀釋液也可以充作性器官的保健清洗劑。
外痔 每次用藿香正氣水2支加涼開水1000毫升,以葯棉擦洗,每日2次。在炎症期發作時有消炎止痛、促使萎縮之作用。
參考資料:摘自《醫葯新知指南》
㈥ 藿香的用法與功效
1、解暑
藿香具有很好的發汗解暑作用,可以用於治療夏季常發的中暑,以及一系列的並發症。可以和佩蘭、菊花等具有解暑作用的葯物一起使用。
2、止瀉
它還有很好的止瀉作用,可以用於腸道發炎、中暑、飲食不當等引起的腹瀉腹痛症狀。可以和蘇葉、陳皮等有類似作用的葯物一起使用。
3、退燒
它還有退燒的的功效,可以用於治療夏天風寒感冒,以及多種原因引發的體溫過高。可以將它和紫蘇等有退燒作用的葯物一起使用。
4、順氣
它還具有順氣的功效,能夠幫助胃部順氣,緩解胃脹、胃痛等症狀。可以將它和一些有類似作用的葯物一起使用。
(6)霍香有什麼功效和作用擴展閱讀:
藿香的葯用成分:藿香含揮發油0.28%,主要成分為甲基胡椒酚,佔80%以上。並含有茴香醚、茴香醛、d-檸檬烯,以及對-甲氧基桂皮醛、α-蒎烯、β-蒎烯、辛酮-3、辛醇-3、對-聚傘花素、辛烯-1-醇-3、芳樟醇、l-石竹烯、、α-衣蘭烯、β-金合歡烯、γ-畢澄茄烯、二氫白菖考烯等。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藿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