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股票資訊 » 廣東代表團
擴展閱讀
多氟多股票上市價格 2025-08-21 23:13:49
特變電工股票配股如何買 2025-08-21 22:29:56

廣東代表團

發布時間: 2021-09-25 15:40:04

1. 兩會焦點是什麼

直擊兩會焦點

委員稱我國成財富向少數人集中最快國家之一
「有統計說,2003年,在中國擁有超過100萬美元金融資產的人有23.6萬。這些人佔有的財富已經超過了9690億美元。而2003年中國的GDP是1.4萬億美元。這是個驚人的數字。」原中華全國總工會全總書記處書記李永海委員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一開始就用數字說話。

他說,「這是《2004年度全球財富報告》上的統計。這個報告的統計不見得非常准確,但貧富差距拉大,中國已成為當今世界上財富向少數人手中集中最快的地區之一,卻是不爭的事實。」

「貧富差距、分配不公」是今年兩會上代表委員們最關注的問題之一。根據財政部5日提交十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審議的2006年度財政預算報告草案,中國政府今年將投入數千億元,幫助欠發達地區發展經濟和社會事業,救助社會弱勢群體和經濟困難的城鄉居民,直接受益者逾億人。

政協全國委員會社會和法制委員會曾專門就收入分配製度改革問題做過調研,並提交了有關報告。李永海委員是這個調研小組的成員之一。去年7月,在全國政協與國務院的一次專題對話上,他和一些委員專門談到了這個問題。

李永海說,「貧富差距是很可怕的,是造成社會不穩定的根源。要解決這一問題,必須調整國民收入分配格局。」他建議,要特別重視保護中低收入群體的利益。應該繼續提高個人所得稅的起征點,不同地區制定不同的標准。

「要加大對養老、醫療、失業、工傷及生育等方面的保險投入比例。現在的比例太低。只有1.7億人有養老保險,有醫療保險的也只有1.3億人。要提升養老、醫療等社會保險財政投入占整個GDP的百分比。2004年我國社會保障的財政投入佔GDP的3%,而美國是5.4%。」他建議,在「十一五」期間,將社會保障、公共教育和公共衛生與保健投入佔GDP的百分比逐年調升到4%~5%。中央財政應建立企業退休職工補償基金,以解決部分企業退休老職工待遇過低的問題。

多年來一直從事工會工作的李永海委員強調,要特別重視保護新出現的「工人階級新群體」的利益。「我不用農民工這一稱呼,因為他們本身就已經是工人階級群體。目前,勞動力人口7.6億,來自第一產業的佔46.9%,來自第二、第三產業的佔53.1%,約39900萬,其中大部分是所謂的農民工。而目前他們的工資和社會保障都太低了。應該調高他們的工資標准,實現他們與城鎮工人同工同酬。這部分人的養老也是個問題,必須解決。否則他們老了又沒養老金,吃飯怎麼辦?」

「高考錄取線應全國統一」

本報訊 (記者 田霜月)「這是我代表廣大考生的一個『兩會』心願,不知道代表能否滿足?」本月5日,一名在校大學生在奧一網發帖,希望「兩會」代表能反映高考地域歧視問題。

該帖引起了廣東代表團代表徐源遠的關注。她已根據網溫及其他材料提交了建議,建議高考由國家統一命題,所有省市區納入統考范圍,錄取時取消地域界限,按照分數高低統一錄取。
本月5日兩會召開之際,一名大學生在網上發布了名為《一名大學生對「兩會」的期待》的帖子,希望本次「兩會」代表能夠反應高考制度的不合理,消除高考招生中的地域歧視,真正做到考試、招生面前人人平等,為還有幾個月就要參加高考的考生們獻上一份有分量的「大禮」。

前幾天,本報記者將這封信轉給了廣東代表團代表、汕達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徐源遠。「好幾年前,我就覺得這個事情不公平。」徐源遠一聽這個事,就表示深有同感,很願意幫助學生網友們反映這個問題。接下來的幾天,徐源遠進行了進一步的調查和取證。昨日,她已完成了建議稿。

「高考各地指標分配不公」

在建議中,徐源遠先是提出高考各地指標分配不公。她認為,高考指標分為兩類,一類是國家部委直屬高校的錄取指標,一類是地方所屬高校的錄取指標。地方高校是地方投資,基本上只招當地考生,無可非議;但部屬高校則屬國家所有,招生時應遵循各地平等的原則。然而,辦在北京、上海等地的部屬院校也大幅度地向北京考生傾斜。「恢復高考20多年來,北京的高招錄取分數線大大低於其他省,多的達100多分,在其他省只能上一般本科的分數,在北京竟能被北大、清華錄取!」

不同省(市、區)之間的「錄取分數線不統一」,導致出現不少「高考窪地」,即錄取分數線低的地區。「有人說,因為我國教育水平存在明顯的地區差異,所以要分地區劃線。但是教育上的地區差異在同一個省市區內同樣存在,比如珠三角地區很發達,而粵北地區卻比較落後。這樣是不是也要為粵北這樣的地區劃一個保護性的低分數線呢?

對此,她建議高考由國家統一命題,全國所有省市區全部納入統考范圍,錄取時取消地域界限,按照分數高低對所有考生一視同仁。同時取消保送生、特長生和定向生的名額,取消高校的機動名額和點招資格。對欠發達地區,由國家財政轉移支付時加大的教育投入,幫助他們發展基礎教育。

國家所辦高校應統一分數線

全國政協委員、廣東省政府參事、中山大學教授方積乾:我也很關注高考錄取分數線「因地而異」的問題。北京、上海保護本地考生有一定的道理,它的很多高校是由本市納稅人出錢辦的,它們對本地考生有所袒護也可以理解。但像北大、清華這些由中央出錢辦的大學,未在全國范圍內統一分數線是不公平的。我認為,可把高校分成兩類,一類是由國家出錢辦的,一類是由地方財政出資辦的。前者應劃定全國統一分數線,否則外省考生很難考取。

統一分數線也會產生不公平

全國人大代表深圳團張代表:理論上講,應該考卷面前人人平等,但各地教育水平不一樣,如果全國統一分數線,對經濟欠發達地區又不公平,很可能出現能讀好學校的全來自經濟發達地區,而經濟欠發達地區的一個都沒有。 本報記者 嚴艷

「起跑線不公平等於允許部分人可以吃興奮劑」

2. 現行的全國人大代表團共多少個

現行的全國人大代表團共35個。

35個代表團分別為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內蒙古、遼寧、吉林、黑龍江、上海、江蘇、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東、河南、湖北、湖南、廣東、廣西、海南、重慶、四川、貴州、雲南、西藏、陝西、甘肅、青海、寧夏、新疆、香港、澳門、台灣、解放軍和武警部隊代表團。

(2)廣東代表團擴展閱讀

代表組成: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由省、自治區、直轄市、特別行政區和軍隊選出的代表組成。各少數民族都應當有適當名額的代表。

代表權力:

(1)出席本級人民代表大會會議,參加審議各項議案、報告和其他議題,發表意見;

(2)依法聯名提出議案、質詢案、罷免案等;

(3)提出對各方面工作的建議、批評和意見;

(4)參加本級人民代表大會的各項選舉;

(5)參加本級人民代表大會的各項表決;

(6)獲得依法執行代表職務所需的信息和各項保障;

(7)法律規定的其他權利。

參考資料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名單

網路--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

    3. 廣州有多少個全國人大代表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在2015年2月27日發布的〔十二屆〕第十號《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公告》顯示全國人大代表廣東代表團共有161人,免去了兩位代表資格,有三位新的人大代表,其中增補代表為鄧偉根、張泉。

    4. 廣東的人文特色是怎樣的

    廣東文化歷史悠久,是嶺南文化的主體。它在中國民族文化發展史上佔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它是中華民族燦爛文化中最具特色、最具活力的地域文化之一。

    嶺南文化由四個部分組成:根文化(即語言認同文化)、百越文化(即固有的地方文化)、中原文化(即中原南移的中華文化)、海外文化(即外國文化),它們都具有豐富的文化內涵。

    涵蓋嶺南建築、嶺南園林、嶺南畫派、戲曲音樂、工藝美術、民間節日、宗教文化、飲食文化、語言文化、華僑文化等。區域上可分為廣福文化、廣東客家文化和潮汕文化。

    早在十萬年前就有"曲江馬壩人"在此活動生息。相傳古為百越民族居地,故簡稱粵(古語粵與越相通)。據傳周夷王八年(公元前887年),廣州建有"楚庭",秦始皇統一中國後,於公元前214年在今廣東境內設置南海郡,治所在番禺(今廣州)。


    (4)廣東代表團擴展閱讀:

    廣東語言文化:

    廣東語言狀況復雜,除粵北、粵東、粵西有瑤語、壯語、畲語、標話及歸屬不明的漢方言舊時正話、軍話、韶州土話(粵北土話)等。

    主要流行3種保留了豐富的古漢語特點、又各有特色的漢語方言廣東本土漢語方言粵語(包括能古話)、客家語(包括涯話)、閩語(包括潮州話、雷州話、福佬話、學佬話、海話、隆都話等)。

    5. 廣東兩會召開,主要說了什麼

    對疫情的防控和在嚴峻的環境下發展經濟。廣東是一個製造大省,解決了全國很大一部分的就業問題。

    6. 五四運動中的廣東代表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日本借口對德宣戰,攻佔青島和膠濟鐵路全線,控制了山東省,奪去德國在山東強占的各種權益。1918年大戰結束,德國戰敗。1919年1月18日,戰勝國在巴黎召開「和平會議」。北京政府和廣州軍政府聯合組成中國代表團,以戰勝國身分參加和會,提出取消列強在華的各項特權,取消日本帝國主義與袁世凱訂立的二十一條不平等條約,歸還大戰期間日本從德國手中奪去的山東各項權利等要求。巴黎和會在帝國主義列強操縱下,不但拒絕中國的要求,而且在對德和約上,明文規定把德國在山東的特權,全部轉讓給日本。北京政府竟准備在「和約」上簽字,從而激起了中國人民的強烈反對。
    月19日,北京各校學生同時宣告罷課,並向各省的省議會、教育會、工會、商會、農會、學校、報館發出罷課宣言。天津、上海、南京、杭州、重慶、南昌、武漢、長沙、廈門、濟南、開封、太原等地學生,在北京各校學生罷課以後,先後宣告罷課,支持北京學生的斗爭。
    6月,由於學生影響不斷擴大,《五七日刊》和學生組織宣傳,學生抗議不斷遭到鎮壓。3日,北京數以千計的學生湧向街道,開展大規模的宣傳活動,被軍警逮捕170多人。學校附近駐扎著大批軍警,戒備森嚴。4日,逮捕學生800餘人,此間引發了新一輪的大規模抗議活動。
    6月5日,上海工人開始大規模罷工,以響應學生。上海日商的內外棉第三、第四、第五紗廠、日華紗廠、上海紗廠和商務印書館的工人全體罷工,參加罷工的有兩萬人以上。6日、7日、9日,上海的電車工人、船塢工人、清潔工人、輪船水手,也相繼罷工,總數前後約有六、七萬人。上海工人罷工波及各地,京漢鐵路長辛店工人,京奉鐵路工人及九江工人都舉行罷工和示威遊行。

    7. 易鳳嬌的介紹

    易鳳嬌,女,漢族,湖北松滋人,1983年06月出生,畢業於廣東省深圳廣播電視大學物流管理專業,在職大學專科學歷。2005年開始在深圳國威電子有限公司打工,是一名車間副主任。是第十二屆全國人大代表(廣東代表團),是農民工代表,2013年參會帶來的建議之一是加大對新生代農民工的培訓力度。

    8.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一個代表團有多少人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一個代表團人數最多為175人,人數比較少的代表團為30人以下。
    每年全國人大開會,通常只舉行4次全體會議(換屆年除外),近3000名代表濟濟一堂。這4次會議分別是開幕式(聽取政府工作報告),聽取全國人大常委會工作報告和兩院工作報告和閉幕式。
    除此之外,代表們都是在各自的代表團開會。例如北京選出的全國人大代表,在北京團審議、開會,一般不到其他代表團去發表意見。
    全國人大代表由各省(區、市)、香港、澳門,以及解放軍選舉產生,並分別組成代表團。目前,全國人大代表的代表團,共有35個。
    代表團成立之後,要舉行全體會議,推選團長和副團長。按照慣例,團長一般由各省、區、市黨委書記或人大常委會主任擔任,副團長一般由人大常委會主任或副主任擔任,他們也都是人大代表。團長要負責召集和主持全團會議,副團長協助工作。
    比如:十二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人數最多的是山東團,為175人,人數上百的代表團還有河北、河南、廣東、江蘇、四川、遼寧、安徽、湖北、湖南及解放軍代表團。人數在30人以下的代表團有海南、寧夏、西藏、青海、澳門和台灣。

    9. 廣東省運動會的歷屆省運

    廣東省第一屆運動會:1956年舉行
    廣東省第一屆運動會:1956年舉行 1956年1月1日至3日在廣州市舉行(1955年12月31日開賽)。有粵東、粵中、粵西、粵北、海南、廣州市、欽州區、華僑8個代表團共452名運動員(其中女運動員188名)參加了田徑、體操、自行車3個項目的比賽和排球、 足球、籃球的表演賽。有2人打破4項全國紀錄,25人打破17項全省紀錄,廣州和粵中區分獲團體總分第一、二名。德意志民主共和國田徑隊參加了開幕式,2日作了表演。香港足球隊參加了表演賽。
    廣東省第二屆運動會:1959年舉行
    廣東省第二屆運動會:1959年舉行 1959年3月22日至3月29日,第二屆廣東省省運會在廣州市舉行。來自廣州市、湛江專區、佛山專區、汕頭專區、江門專區、韶關專區、海南行署、香港、澳門、廣州軍區等10個單位的2537名運動員參加了田徑、自行車、舉重、體操、射擊、航海多項、水上摩托、航空模型、武術、摔跤、象棋、足球、籃球、排球、手球、乒乓球、羽毛球、游泳、跳水、水球等20個項目的比賽。球類、體操項目的比賽提前於3月9日開賽,游泳、跳水、水球項目的比賽延至5月份進行。
    從項目設置、參賽人數乃至比賽安排來看,第二屆省運會已經初步具備了大型綜合性運動會的規模,而且經過建國後10年的培養,廣東選手已經逐漸具有專業水平,創造出不少優異的成績。在本屆省運會上,有27人6隊打破12項全國紀錄,112人5隊打破52項全省紀錄。為了吸引更多的地區積極組隊參加比賽,本屆運動會不計團體總分名次。
    每一屆省運會均有不同的特色,第二屆省運會的項目設置中,一些軍事領域內的比賽都被列入其中,例如航海多項、航空模型等項目。這充分體現了當時鍛煉身體和國防緊密掛鉤的時代特色。其中航空模型項目一直是我國比較重視的體育項目之一,該項目運動起步於上世紀40年代,於1947年已經舉行首屆全國比賽。新中國成立後,在黨和政府的關懷下,於五十年代初建立了組織指導機構,培養了一批骨幹,群眾性的航空模型運動蓬勃發展,運動水平迅速提高。廣東作為航空模型的發展基地之一,在省運會中加入航空模型項目也是必然的。
    本屆省運會還有一個時代特點,就是在省運會結束後半年,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一屆全國運動會在北京勝利召開。因此本屆省運會很多項目設置都是和全運會接軌的,比賽同時也肩負起為全運會練兵、選拔運動員的重任。正因為有了第二屆省運會作為奠基石,廣東選手才在第一屆全國運動會上以31枚金牌的成績名列各代表團第4名,這個成績雖然比不上九運會上廣東軍團創造的「三個第一」的輝煌,但畢竟為廣東作為體育強省打響了頭炮。
    廣東省第三屆運動會:1964年舉行
    廣東省第三屆運動會:1964年舉行 1964年10月18日至25日在廣州市舉行。有廣州、汕頭、海南、湛江、韶關、肇慶、佛山、惠陽、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州9個專區的1954名運動員(其中女子732人)參加了田徑、游泳、體操、籃球、排球、足球、乒乓球、羽毛球、射擊、航空模型、航海模型、無線電收發報、棋藝、跳水、水球、舉重、武術17個項目的比賽和團體操、舉重、武術、水球、跳水、摩托車、航空模型、滑水8個項目的表演賽。結果,東莞的舉重選手葉浩波以108.5公斤的成績打56公斤級抓舉的世界紀錄。另有11人10 次破9項全國紀錄,42人56次破39項全省紀錄。本屆運動會不計團體總分名次。
    廣東省第四屆運動會:1974年舉行
    廣東省第四屆運動會:1974年舉行 1974年9月15日至22日在廣州舉行,比賽在廣州和佛山兩地進行。部分項目提前於9月6日開賽。有廣州、汕頭、梅州、湛江、韶關、肇慶、佛山、海南、惠陽、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州10個代表團2290名運動員,其中工人437人,農民170人,幹部139人,教工104人,學生1440人,共有女運動員961人,參加了田徑、游泳、舉重、射擊、籃球、排球、足球、水球、乒乓球、羽毛球、體操、跳水、棋類、武術14個項目的比賽。結果有2人3次打破2項全國紀錄,8人28次打破9項全國青少年紀錄,1人1次打破1項全國少年甲組紀錄,5人9次打破6項全國少年乙組紀錄,5人10次打破4項全國兒童甲組紀錄;49人1隊89次打破24項全省紀錄,11人44次打破10項省青少年組紀錄,31人4隊65次打破21項省少年甲組紀錄,37人126次打破20項省少年乙組紀錄,16人49次打破11項省兒童甲組紀錄,1人1次打破1項省兒童乙組紀錄。此外,還有1人1次平1項全國紀錄,10人10次平5項全省紀錄,2人2次平兩項省青少年組紀錄,3人3 次平3項省少年甲組紀錄,1人1次平1項省少年乙組紀錄。本屆運動會不計團體總分名次。
    廣東省第五屆運動會:1978年舉行
    廣東省第五屆運動會:1978年舉行 1978年9月17日至24日舉行。部分項目提前於9月7日開賽,分廣州、佛山、東莞、江門、順德、四會6個賽區。有廣州市、韶關市、汕頭地區、佛山地區、海南行政區、海南自治州、梅州地區、湛江地區、惠陽地區、韶關地區、肇慶地區11個代表團2319多名運動員(其中女運動員904人),參加了田徑、游泳、舉重、射擊、籃球、排球、足球、乒乓球、羽毛球、水球、跳水、體操、武術、棋類、航空模型、航海模型16個項目的比賽。結果有2人2次打破2項全國紀錄,3人7次破3項全國少年甲組紀錄;16人20次打破8項全省紀錄,21人3隊68次破20項省少年甲組(舉重青少年)紀錄,8人28次破5項省少年乙組紀錄。獲團體前8名的是:廣州,佛山,湛江,汕頭,海南,惠陽、肇慶、韶關並列第六名,自治州、韶關地區並列第七名,梅州地區第八名。
    廣東省第六屆運動會:1982年舉行
    廣東省第六屆運動會:1982年舉行 1982年2月4日在廣州市舉行開幕式,10月10日在佛山市舉行閉幕式,有廣州市、汕頭地區、佛山地區、肇慶地區、海南自治州、海南行政區、湛江地區、梅州地區、韶關地區、惠陽地區、韶關市、深圳市、珠海市13個單位,5000名運動員參加了分散在13個縣市舉行的比賽。設有田徑、游泳、舉重、跳水、體操、乒乓球、羽毛球、籃球、排球、足球、水球、棋類、武術、射擊、航空模型、航海模型、無線電17個項目。結果有3人5次超3項世界紀錄,1人1次超1項世界少年紀錄;6人7次破6項全國紀錄,5人1隊8次破6 項全國少年紀錄,1人1次破1項全國兒童甲組紀錄;37人43次打破24項全省紀錄,2人2次破2項省青年紀錄,20人6隊49次破23項省少年甲組紀錄,4人6隊18次破10項省少年乙組紀錄,10人1隊22次破11項省兒童甲組紀錄。獲獎牌數前8名的代表團依次是:廣州、惠陽、佛山、 肇慶、湛江、汕頭、海南、韶關。
    廣東省第七屆運動會:1986年舉行
    廣東省第七屆運動會:1986年舉行 1986年6月1日在江門市舉行開幕式,9月21日在韶關市舉行閉幕式。有廣州、汕頭、佛山、珠海、深圳、茂名、湛江、韶關、海南、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州、梅州、惠陽、肇慶、高校、江門15個代表團6000名運動員參加了分散在17個縣市舉行的田徑、游泳、跳水、舉重、射擊、足球、籃球、排球、水球、乒乓球、羽毛球、體操、技巧、武術、棋類、帆板、潛水、航空模型、航海模型19個項目的比賽。結果1人1次超1項世界紀錄,4人5次超4項亞洲紀錄,4人6次超5項全國成年紀錄,1人1次超1項全國青年紀錄,6人8次超6項全國少年甲組紀錄,4人2隊21次超8項全國少年乙組紀錄,2人2次破2項全國兒童甲組紀錄;24人42次破23項省成年紀錄,1人1次超1項省最高成績,28人10隊47次破28項省青少年紀錄,10人10次破7項省兒童甲組紀錄。獲代表團總分前8名是:廣州、汕頭、惠陽、佛山、湛江、肇慶、海南、江門。
    廣東省第八屆運動會:1990年舉行
    廣東省第八屆運動會:1990年舉行 1990年7月15日在汕頭市舉行開幕式,8月31日在湛江市舉行閉幕式。有廣州、深圳、珠海、汕頭、韶關、河源、梅州、惠州、汕尾、東莞、中山、江門、佛山、陽江、湛江、茂名、肇慶、清遠、潮州、高校20個單位,5742名運動員參加了分散在22個縣市舉行的田徑、游泳、舉重、跳水、足球、籃球、排球、手球、水球、乒乓球、羽毛球、體操、技巧、擊劍、摔跤、柔道、武術、棋類、保齡球、賽艇、皮劃艇、蹼泳、帆板、航海模型、航空模型、射箭、射擊27個項目的比賽。結果有14人1隊37次超18項世界紀錄,1隊1次超1項世界少年紀錄,3人5次超3項亞洲紀錄;2人2次超2項全國紀錄,1人3次超1項全國青年紀錄,5人28次超9項全國(青)少年紀錄;76人202次破42項省成年紀錄,40人21隊92次破41項省少年甲組紀錄。獲得團體總分前8名的是:東莞、廣州、汕頭、肇慶、湛江、佛山、深圳、韶關。
    廣東省第九屆運動會:1994年舉行
    廣東省第九屆運動會:1994年舉行 廣東省第九屆運動會於1994年11月4日,在肇慶市體育中心開幕,於11月27日在東莞閉幕。自當年4月份開始比賽以來,共進行了30個大項、661個小項的角逐,有20個市和高校共21個代表團的6366名運動員參加了比賽,創出了一大批好成績,共有23人61次超26項世界紀錄,2人2次超2項全國紀錄,41人110次超41項全國青少年紀錄,24人28次破20項省成年紀錄,29隊231人493次破166項省青少年紀錄。各代表團總分分依次排列順序為:廣州、東莞、汕頭、佛山、肇慶、湛江、中山、深圳、珠海、江門、茂名、韶關、惠州、梅州、潮州、汕尾、高校、揭陽、河源、清遠、陽江。各代表團金牌總數依次順序為:廣州、東莞、汕頭、深圳、肇慶、湛江、中山、佛山、珠海、茂名、江門、潮州、惠州、汕尾、韶關、揭陽、梅州、河源、清遠、高校、陽江。
    廣東省第十屆運動會:1998年舉行
    廣東省第十屆運動會:1998年舉行 廣東省第十屆運動會,於1998年10月18日在珠海市新落成的體育中心隆重開幕,11月1日在中山市閉幕。本屆省運會共設36個比賽項目(有673個小項),其中30項是奧運會項目,1項是全運會項目,5項為本省非奧運、全運會強項,另外還有兩個群眾基礎較濃厚、普遍開展的表演項目(體育舞蹈和門球)。36個比賽項目在本省29個賽區進行。全省有21個地級市和高校22個代表團的436支代表隊共6136名運動員參加比賽。還有1372名領隊、教練,1566名仲裁和裁判員。大會設獎勵金牌688枚(實發金牌1109枚),8420個獎勵名次,旨在激勵參賽運動員公正、公開競爭,頑強拼搏,勇創佳績。在59名優秀運動員因參加第13屆亞運會集訓而未能參加省運會的情況下,有4人6次超4項世界紀錄、1人1隊2次超2項全國少年紀錄、9人1隊9次破6項省成年紀錄、127人11基237海外僑胞悲觀96項省少年紀錄;9個代表團、606名運動員、166名裁判員、63支運動隊獲"體育道德風尚獎",29個賽區全被評為"優秀賽區"。此外,在省運會期間對1995年以來在群眾體育工作方面做出成績的250個單位授予"廣東省群眾體育先進單位"稱號和對197位同志授予"廣東省群眾體育先進工作者"稱號。
    廣東省第十一屆運動會:2002年舉行
    廣東省第十一屆運動會:2002年舉行 廣東省運動會是省規模最大的綜合性運動會,每四年舉行一次。由於省運會歷來規模大、規格高,一直以來在全省乃至全國范圍都有較大的影響,素有「小全運會」之稱。廣東省第十一屆運動會於2002年12月3日在深圳體育場隆重開幕,16日在寶安體育館勝利閉幕。深圳市是有史以來首次舉辦如此大型的運動會,意義重大,影響深遠。這是新世紀廣東省舉辦的第一次省運會,是對新世紀廣東體育事業的一次大檢閱和全省特別是深圳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成就的一次大展示。
    本屆省運會共進行田徑、游泳、花樣游泳、跳水、水球、賽艇、皮劃艇、激流迴旋、帆船、帆板、舉重、國際式摔跤、柔道、拳擊、跆拳道、擊劍、體操、藝術體操、蹦床、射擊、射箭、足球、籃球、排球、沙灘排球、乒乓球、羽毛球、網球、手球、棒球、壘球、曲棍球、現代四項(射擊、擊劍、游泳、越野跑)、自行車、武術、武術散打、蹼泳、技巧、棋類、保齡球、高爾夫球等共41個比賽項目和門球、馬術、體育舞蹈、檯球、成年棋類5個表演項目。其中自行車、武術散打、蹦床、激流迴旋、沙灘排球等是省運會首次設立的項日。各項目比賽分布在廣州、深圳、汕尾、東莞、河源、肇慶、順德7個市的28個比賽場館進行。有來自廣州、深圳、汕頭、珠海、中山、東莞……等22個市的代表團8376名運動員、1576名領隊、教練員、2278名裁判員以及體育官員等l3000人參加了盛會。
    本屆省運會是歷屆省運會運動水平最高的一屆,在41個正式比賽項日中,共設獎牌2520枚,其中金牌870枚,總分41058分。列代表團成年組、少年組金牌前三位是廣州、深圳和中山:列代表團成年組總分前三位是廣州、深圳和中山:少年組總分前三位是廣州、深圳和佛山。本屆省運會有1人1次超一項世界紀錄:11人11次破10項省紀錄;89人13隊168次破92項廣東省青少年紀錄。涌現出一大批年齡小、條件好、有技術、沖勁大的新秀,有的達到或接近全國先進水平。有85支運動隊、801名運動員、222名裁判員、18個代表團榮獲廣東省第十一屆運動會「體育道德風尚獎」,有7個承辦市的29個場館被評為「優秀賽場」。
    廣東省第十二屆運動會:2006年舉行
    廣東省第十二屆運動會:2006年舉行 2006年11月25日晚上,廣東省第12屆運動會在佛山市新落成的嶺南明珠體育館,舉行了隆重的閉幕儀式,並由廣東省人民政府省長黃華華主持,由佛山市將省運會旗幟,交給將於2010年承辦下一屆省運會的惠州市。廣東省第十二屆運動會是以青少年為主的一屆綜合性運動會,共設游泳、跳水、田徑等31個大項、583個小項,共產生656枚金牌。設代表團獎牌獎、代表團總分獎、突出貢獻獎、體育道德風尚獎、代表團少年四類五項團體總分獎等五大獎項。與往屆相比,本屆省運會有兩個突出特點:取消成年組比賽,比賽全部由青少年參加,主要檢驗各地市青少年訓練工作和選拔高水平體育後備人才;二是取消表演項目,項目設置與奧運會、全運會接軌。
    本屆省運會共有2人2次打破2項廣東省紀錄(射擊),31人2隊42次打破28項廣東省青少年甲組紀錄(舉重7人11次打破10項;游泳5人1隊6次打破3項;射箭2人1隊4次打破2項;射擊11人14次打破7項;田徑6人7次打破6項)。本屆省運會,將意示著廣東體育運動走向一個新紀元,為2008北京奧運和2009第11屆全運會以及2010年第16屆亞運會培養和鍛煉了一大批南粵體育英才。
    廣東省第十三屆運動會:2010年舉行
    廣東省第十三屆運動會:2010年舉行 廣東省第十三屆運動會在幕式在惠州奧林匹克體育場舉行。閉幕式在惠州體育館舉行。本屆省運會的賽事從5月5日開始至7月15日結束。共有7179名運動員參加了27個大項、33個分項、616個小項的比賽,產生了713枚金牌,有1人1次破1項廣東省成年紀錄,16人24次破18項廣東省青少年甲組紀錄,多人次破省青少年乙組、丙組紀錄。比賽中涌現了一大批年齡小、條件好、有技術、沖勁大的新人,體現了廣東體育後繼有人的喜人局面。
    廣東省第十四屆運動會:2015年舉行
    廣東省第十四屆運動會:2015年舉行 廣東省第十四屆運動會於2015年7月25日至8月16日在湛江舉行。
    廣東省第十五屆運動會:2018年舉行
    廣東省第十五屆運動會:2018年舉行 廣東省第十五屆運動會於2018年將在肇慶舉行。

    10. 全運會廣東代表團旗手是誰

    雷聲,擊劍隊隊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