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重慶農轉非醫保怎麼辦
保險小編幫您解答,更多疑問可在線答疑。
重慶辦新參保就可以辦社保卡,不過你交兩份只能報銷一次,重復交沒意義
醫保只能在繳費地報銷,你農合應該不是重慶的,異地都需要轉診證明
最好先把農合停掉,如果失業回老家再繼續交
㈡ 關於重慶農轉非(必須轉)
如果可不轉,建議不要轉了…畢業後又轉不回原藉,即使可以轉好像也是在農村的集體戶口了,現在非轉農好難嘛
㈢ 重慶農轉非如何轉需要提交什麼材料哪裡轉
為什麼要轉呢???很多人都不願意轉的!!!
現在農轉非政策還不完善,建議最好以後轉!
只要帶上戶口本到當地派出所就行啦。
農轉非非常簡單,但以後要轉回來那就非常麻煩了!!!
三思哦.....
㈣ 重慶市農轉非政策
是的,可以直接到當地民政部門咨詢。
㈤ 重慶農轉非
沒什麼鄙視你的,我們學校也強迫轉,不過好像還沒到拿不到畢業證的地步吧,頂多獎學金不要了,還能把你怎麼樣。至於能不能拿到,我不敢說,但我總覺得要是好事,他們這么強迫干嗎,還不是他媽的給自己撈政績,政策是那樣,那到時候變卦了,你誰都找不了了,政府是主謀,就是是買彩票,是國家坐莊一樣,你能說人家違法嘛,所以自己看著辦,要是沒什麼希望拿獎學金,就別轉了、
㈥ 重慶農轉非醫保怎麼辦理
保險小編幫您解答,更多疑問可在線答疑。
1、根據當地的城鄉居民醫保政策的規定,城鄉居民的繳費標准如下:
(1)城鄉居民、大學生參保個人繳費標准分為一檔和二檔,具體繳費金額按市政府或市政府授權部門批准發布的標准執行;
(2)從2013年起,每年度6月底前參加當年居民醫保的納入當年財政補助,凡是從7月1日起參保的需全額繳納參保費(個人繳費+財政補助);
(3)屬於重慶市城鄉居民醫療保險參保資助的居民、大學生在集中參保期內參保的,屬於全額資助的不需繳納個人繳費,其他資助對象只需繳納個人繳費標准扣除資助金額後剩餘的部分;
(4)村委會(居委會)、鎮(街)社保所、在渝高校在收取參保居民(大學生)繳納的醫療保險費後應開具社會保險費徵收專用票據,並按規定繳入城鄉居民合作醫療保險基金專戶。
2、以上參考資料來源:《重慶市城鄉居民合作醫療保險業務經辦規程(試行)》。
㈦ 重慶農轉非政策
農轉非政策
記者在派出所現場了解到,要登記為重慶市主城九區的城鎮居民,具備3個條件之一即可:購買商品住房;務工經商五年以上,具有合法穩定住所;投資興辦實業,三年累計納稅10萬元或一年納稅5萬元以上的,具有合法穩定住所。
重慶市農村籍未成年子女投靠父母、夫妻投靠、父母投靠子女「三投靠」人員,自願登記為城鎮居民的,不受其他條件限制。
重慶市農村籍成年子女自願投靠城鎮身邊無子女的父母,登記為城鎮居民的,不受其他條件限制。
重慶市高等學校、中等學校學生可遷入學校集體戶或就地轉為城鎮居民。
重慶市籍優秀農民工及其共同居住生活的配偶、子女、父母自願轉戶的,可登記為城鎮居民(優秀農民工證明指的是區縣級以上政府頒發的優秀農民工證書或者表彰文件;或者年產值在500萬元以上的規模以上企業年度的表彰文件)。
重慶市農村籍「五保」對象自願轉戶的,可登記為城鎮居民。
重慶市農村籍義務兵和服役期未滿10周年的士兵退役時自願轉戶,可登記為城鎮居民。
記者注意到,重慶市主城入戶政策這些年來呈現愈發寬松的趨勢:以購房入戶為例,2003年的政策要求具有大專及其以上學歷、人均建築面積30平方米以上等;2009年的政策中,凡一次性在主城區購買建築面積90平方米以上成套商品房,購房人及家人遷入購房地入戶時,取消了學歷限制;而今,已沒有學歷和面積的要求。
轉戶農民退地可獲補償
重慶允許「農轉城」居民最長3年內繼續保留宅基地和承包地的使用權及收益權。在3年過渡期內,轉戶居民可錯位錯時退出宅基地和承包地,既可以全部退出,也可以部分退出;既可以保留收益權和經營權,也可以保留收益權、流轉經營權;既可以個人轉戶,也可以整戶轉戶,以避免進入無地、無房、無業的「三無」行列。
對轉戶居民自願退出宅基地使用權及農房的,參照同時期區縣征地政策對農村住房及其附著物給予一次性補償,並參照地票價款政策一次性給予宅基地使用權補償及購房補助,今後征地時不再享有補償權利。對自願退出承包地的,按本輪土地承包期內剩餘年限和同類土地的平均流轉收益給予補償。
轉戶農民還將獲得「三項保留」:一是保留林地使用權,不要求退出,轉戶居民可根據自身實際情況選擇流轉或自主經營。二是保留計劃生育政策,農轉非人員在享受城鎮居民社會保障和福利待遇後5年內,繼續執行原戶籍地生育政策,享受農村計生獎勵扶助及特別扶助政策。三是保留農村各項補貼,農民目前享受的農村種糧直補、農機具補貼等與土地相結合的惠農政策,在農民自願退出承包地經營權之前繼續保留。
一、調整征地補償安置方式和標准(一)土地補償費和安置補助費土地補償費和安置補助費分別計算補償。土地補償費不分地類,按被徵收土地面積計算,一類地區(3個街道辦事處轄區)的土地補償費標准為每畝14000元,二類地區(27個鎮轄區)的土地補償費標准為每畝13000元。安置補助費按轉非安置的農業人口數計算,每個轉非安置的農業人口的安置補助費標准為27000元。土地補償費為被征地的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所獲得的補償,被征地土地補償費總額的80%首先統籌用於被征地農轉非人員參加城鎮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由區土地行政管理部門代為劃撥到區勞動保障部門;其餘20%支付給被征地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用於發展集體經濟和安排集體經濟組織成員的生產、生活。安置補助費的支付按被征地農轉非人員的不同年齡段確定,對未年滿16周歲的被征地農轉非人員,其安置補助費全額支付給個人;對年滿16周歲及以上的被征地農轉非人員,其個人按照有關規定應繳納參加城鎮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費用總額的50%,由區土地行政管理部門從其安置補助費中代為劃撥到區勞動保障部門,專項用於該征地農轉非人員的基本養老保險,安置補助費的其餘部分支付給個人,用於安排其生產、生活。土地補償費80%部分和個人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用之和尚不能滿足被征地農轉非人員參加基本養老保險資金需要的,其差額部分由征地單位補足,直至滿足被征地農轉非人員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資金需要。
(二)建立基本養老保險制度被征地農村居民依法登記為城鎮居民後,按有關規定納入城鎮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體系。被征地農轉非人員的基本養老保險辦法按照《重慶市人民政府關於印發重慶市2007年12月31日以前被征地農轉非人員基本養老保險試行辦法和重慶市2008年1月1日以後新征地農轉非人員基本養老保險試行辦法的通知》(渝府發〔2008〕26號)的規定執行。2008年1月1日後征地的,不再實行儲蓄式養老保險辦法。(三)建立生活困難救助制度對被征地農轉非人員建立多渠道、多形式的生活困難救助制度。對生活困難、符合城鎮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條件的被征地農轉非人員家庭,由區民政部門按照城鎮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的有關規定辦理。五、加強領導,明確責任20100901合川區發改委主任熊邦文
就戶籍制度改革問題答記者問
記者:我想問一下,我區的戶籍制度改革做了哪些工作,有何成效?
熊邦文:自7月29日喬明佳區長組織召開全區戶籍制度改革工作動員會議後,在區委常委葉華的親自牽頭組織下,區發改委會同區公安局、區國土房管局、區人力社保局、區農委等相關部門,認真開展了戶籍制度改革的調研、籌備、政策制定和啟動工作。目前的成效主要有兩個方面:一是制定了政策框架。8月16日,合川區統籌城鄉戶籍制度改革的「1+3」系列文件經區政府常務會研究通過,目前已提交區委常委會研究,通過後即可全面展開實施。二是全面啟動了「農轉城」辦理工作。8月15日,我區戶籍制度改革全面啟動,當天全區30個鎮街都設置了「農轉城」辦理窗口。截止8月29日,我區已辦理「農轉城」45戶,330人。
記者:我區的轉戶農民具體能得到哪些實惠?
熊邦文:主要包括經濟補償、住房、養老、低保、醫療、入學、就業七個方面的好處:
一是轉戶居民退出承包地、宅基地使用權和農房的,我們根據合川實際情況擬定了補償標准,7個辦事處范圍內可獲得補償大約11.5萬元/戶、23個鎮范圍內可獲得補償大約10萬元/戶(按戶均3.08人計算,具體補償金額視農戶房屋、土地面積而定)。
㈧ 重慶農轉非 值得嗎 到底是什麼政策
如果你以後能在城市生存就可以吧 基本上就是你放棄你家的土地 政府給你一點補償
一、農村籍學生轉戶後,可享受如下優惠政策:
1.納入城鎮就業扶持政策范圍。提供就業服務,強化職業指導,搭建大中專畢業生與用人單位的對接平台;享受免費技能培訓,引導農村籍和農轉非的中職畢業生到基層、工業園區、中小企業等實現穩定就業;提供政策咨詢、創業培訓、項目推薦、開業指導、小額擔保貸款、跟蹤服務等創業扶持,幫助其通過創業實現就業。
2.畢業時未就業學生可參加城鎮居民社會保險,同等享受社會保險(包括養老、醫療、失業、工傷和生育保險)及最低生活保障待遇。
3.今後子女上學實行免試劃片就近入學,在城市接受義務教育。
4.轉戶後的畢業生,可參加報銷范圍和標准都高於城鄉居民合作醫療保險的城鎮職工醫療保險。
5.符合條件的畢業生納入公租房保障范圍。
6.今後符合條件的,其配偶、子女、父母可隨遷入戶。
二、農村籍學生轉戶後,還可保留其以下基本權益:
1.保留其在以後整戶轉戶時獲得宅基地及農房、承包地的相應補償或收益的權利。
2.保留其林地使用權。農村集體林權已經確權到戶,轉戶後不要求退出,可根據自身實際情況選擇流轉或自主經營。
3.保留享受原有計劃生育政策的權利。農村戶籍學生轉戶後,5年內繼續享受原戶籍地計劃生育政策。
4.保留農村各項補貼。目前農民享受的農村種糧直補、農機具補貼等與土地相結合的惠農政策,在其自願退出承包地經營權之前繼續保留。
5.符合資助條件的學生仍可繼續享受學費、生活費資助。
6.在校期間辦理農轉城手續,並隨家庭一起退地的,可參照被征地農轉非人員養老保險辦法參加養老保險,建立養老保險關系,工作後接續參保。
以上政策詳見《重慶市人民政府關於統籌城鄉戶籍制度改革的意見》(渝府發〔2010〕78號)、《重慶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印發重慶市統籌城鄉戶籍制度改革農村居民轉戶實施辦法(試行)的通知》(渝辦發〔2010〕204號)、《重慶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印發重慶市統籌城鄉戶籍制度改革社會保障實施辦法(試行)的通知》(渝辦發〔2010〕202號)等文件,可登陸重慶市政府公眾信息網(http://www.cq.gov.cn)查詢。
三、農村籍學生轉戶有利於同學們體面地有尊嚴地融入城鎮學習、工作和生活。
1.作為新生代群體,進入學校學習、生活的農村籍大中專學生,絕大多數將來還要在城鎮工作、生活,只有極少數畢業後回鄉繼續從事農業生產和勞動。因此,農村籍學生轉戶有利於早日實現其與城鎮學生享受平等待遇,幫助同學們更好地融入城鎮。
2.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相關政策,農村學生轉戶並不影響其原有權利和權益,同時保障其進城後的權利權益,能保證同學們實現由農村向城鎮的平穩轉換。
3.經濟增長、城鎮發展、社會進步,迫切需要大批的新生力量進入城鎮作為新市民和生力軍。比如重慶建設的筆記本電腦基地,未來幾年就需要40萬現代產業工人和科技人才。
因此,我們建議同學們在自願的基礎上積極轉戶,早轉早平等、早轉早受益、早轉早做城市新主人!
㈨ 重慶農轉非政策具體是什麼,有什麼條件
PS我建議,去您當地的官網查詢,或電話咨詢。
農轉非原則——1、鞏固與促進社會穩定、繁榮、發展的原則。 2、重點支持與照顧邊遠貧困地區和艱苦崗位的原則。 3、向貢獻突出、業績優秀人才傾斜的原則。 4、指標與政策雙重控制原則。 5、條塊結合、以塊為主、統一協調的原則。
事系統農轉非工作共分為二種類型。 (一)機關事業單位職工農轉非,指鄉鎮公務員、工勤人員、企事業單位管理人員、專業技術人員、事業單位艱苦崗位人員農轉非及按系統開展的各種專項農轉非。 (二)黨政機關公務員家屬及企事業單位管理人員、專業技術人員家屬農轉非。
機關事業單位職工農轉非人員條件、范圍
機關事業單位農轉非人員一般應具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年齡45歲以下,身體健康,在本崗位能夠堅持正常工作並還需要符合下列條件之一。 1、在鄉鎮農機、水利、經營、林果、蔬菜、畜牧、養殖等部門第一線工作的職工。 2、在民政系統殯葬、精神病院、光榮院、福利院、烈士陵園工作的職工。 3、在農田水利系統從事農業技術推廣、水庫河道管理、水文勘測、農林灌溉、防汛抗旱、造林、護林、植保、育種工作的職工。 4、在市政工程建設系統從事公路建設與維護、市政基礎設施施工與維護工作的職工。 5、在園林、環衛、旅遊系統工作的職工。 6、獲得市專業主管部門或區縣委、政府獎勵以上的人員。 7、獲得國家或市自然科學、社會科學獎勵、包含星火獎或與之同等獎勵的人員。 8、錄用或者過渡為鄉鎮機關的國家公務員。 9、普通高校農業戶口自費生(包括高職畢業學生)。 10、鄉鎮重點支持發展,並達到年利稅40萬元以上的企業正副職領導成員。 11、其他專項農轉非人員。
公務員、專業技術人員家屬農轉非的條件
、獲得高、中級專業技術職務並聘任在崗位工作的專業技術人員和管理人員。 2、高等院校畢業後在鄉鎮連續工作五年以上的公務員、管理人員和專業技術人員。 3、高等院校畢業後在其他系統連續工作七年以上的公務員、管理人員和專業技術人員。 4、在國家機關、企事業單位工作的留學回國人員。 5、國家黨政機關副處級以上(含非領導職務)公務員。 6、在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領域獲得部級、省(市)級以上國家發明獎、科技成果獎、科技進步獎、自然科學獎、星火獎和獲得部級、省市級及以上勞動模範稱號以及與之相等同的先進個人光榮稱號的公務員、管理人員和專業技術人員。 符合上述條件之一者可辦理其配偶及與配偶在同一居住地的子女農轉非。隨轉子女一般不超過18歲,如果子女超過18周歲,且不屬在校中學生,而本人身邊又無其他子女的,允許隨轉一名超齡子女(含配偶)。如果本人系獨生子女、其父母已經喪失勞動能力且戶口同其配偶在同一居住地的也可辦理。對違反計劃生育政策規定的本人及家屬不予辦理。
㈩ 重慶市農轉非戶口的政策
一、農轉非政策:
1、要登記為重慶市主城九區的城鎮居民,具備3個條件之一即可:購買商品住房;務工經商五年以上,具有合法穩定住所;投資興辦實業,三年累計納稅10萬元或一年納稅5萬元以上的,具有合法穩定住所。
2、重慶市農村籍未成年子女投靠父母、夫妻投靠、父母投靠子女「三投靠」人員,自願登記為城鎮居民的,不受其他條件限制。
3、重慶市農村籍成年子女自願投靠城鎮身邊無子女的父母,登記為城鎮居民的,不受其他條件限制。
4、重慶市高等學校、中等學校學生可遷入學校集體戶或就地轉為城鎮居民。
5、重慶市籍優秀農民工及其共同居住生活的配偶、子女、父母自願轉戶的,可登記為城鎮居民(優秀農民工證明指的是區縣級以上政府頒發的優秀農民工證書或者表彰文件;或者年產值在500萬元以上的規模以上企業年度的表彰文件)。
6、重慶市農村籍「五保」對象自願轉戶的,可登記為城鎮居民。
7、重慶市農村籍義務兵和服役期未滿10周年的士兵退役時自願轉戶,可登記為城鎮居民。
8、重慶市主城入戶政策這些年來呈現愈發寬松的趨勢:以購房入戶為例,2003年的政策要求具有大專及其以上學歷、人均建築面積30平方米以上等;2009年的政策中。
9、凡一次性在主城區購買建築面積90平方米以上成套商品房,購房人及家人遷入購房地入戶時,取消了學歷限制;而今,已沒有學歷和面積的要求。
二、轉戶農民退地可獲補償:
1、重慶允許「農轉城」居民最長3年內繼續保留宅基地和承包地的使用權及收益權。在3年過渡期內,轉戶居民可錯位錯時退出宅基地和承包地,既可以全部退出,也可以部分退出。
2、既可以保留收益權和經營權,也可以保留收益權、流轉經營權;既可以個人轉戶,也可以整戶轉戶,以避免進入無地、無房、無業的「三無」行列。
3、對轉戶居民自願退出宅基地使用權及農房的,參照同時期區縣征地政策對農村住房及其附著物給予一次性補償,並參照地票價款政策一次性給予宅基地使用權補償及購房補助,今後征地時不再享有補償權利。
4、對自願退出承包地的,按本輪土地承包期內剩餘年限和同類土地的平均流轉收益給予補償。
5、轉戶農民還將獲得「三項保留」:
(1)、保留林地使用權,不要求退出,轉戶居民可根據自身實際情況選擇流轉或自主經營。
(2)、保留計劃生育政策,農轉非人員在享受城鎮居民社會保障和福利待遇後5年內,繼續執行原戶籍地生育政策,享受農村計生獎勵扶助及特別扶助政策。
(3)、保留農村各項補貼,農民目前享受的農村種糧直補、農機具補貼等與土地相結合的惠農政策,在農民自願退出承包地經營權之前繼續保留。
(10)重慶農轉非擴展閱讀:
一、重慶轉戶條件:
1、按照寬嚴分級的原則,適度放寬主城區,進一步放開區縣,全面放開農村居民點條件,積極引導本市農村居民向城鎮轉移,鼓勵符合條件的農村居民整體轉為城鎮居民。
2、主城區:
(1)、本市農村居民在主城區務工經商5年多。他們和配偶、子女、共同生活的父母可以合法、穩定地申請入住。
(2)、本市農村居民購買商品房時,可以與配偶、子女、共同居住的父母一起入住。
(3)、本市農村居民投資興業,三年內累計繳納10萬元以上稅款或者一年內累計繳納5萬元以上稅款的,可以與配偶、子女、父母共同居住,遷入依法穩定的住所。
3、31個市郊區縣:
(1)、本市農村居民在31個市郊區縣工作、經商3年多。
(2)、本市農村居民投資興辦產業,三年累計納稅5萬元,一年累計納稅2萬元以上。
4、其他鄉:
(1)、按照自願原則,本市農村居民可以就近轉為城鎮居民。
(2)、本市農村未成年子女轉為父母、夫妻或者老年父母自願轉為城鎮居民子女的,可以入戶。
(3)、城鎮的老父母身邊沒有孩子,他們從城市農村來的孩子可以遷到家裡。
(4)、本市優秀農民工及其配偶、子女自願轉為城鎮居民的,不受居住時間限制。
參考資料來源:
網路-重慶戶籍改革
網路-農轉非戶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