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股票資訊 » 每股
擴展閱讀
電熱水器電死人幾率 2025-08-21 11:16:46
怎麼看股票哪個基金持有 2025-08-21 10:38:43
上海a股大盤股票行情 2025-08-21 10:31:23

每股

發布時間: 2021-09-26 14:30:58

㈠ 每股收益是什麼意思

你好,每股收益即EPS,又稱每股稅後利潤、每股盈餘,指稅後利潤與股本總數的比率。它是測定股票投資價值的重要指標之一,是分析每股價值的一個基礎性指標,是綜合反映公司獲利能力的重要指標,它是公司某一時期凈收益與股份數的比率。該比率反映了每股創造的稅後利潤,
比率越高, 表明所創造的利潤越多。
若公司只有普通股時,凈收益是稅後凈利,股份數是指流通在外的普通股股數。如果公司還有優先股,應從稅後凈利中扣除分派給優先股東的利息。
每股收益=利潤/總股數

並不是每股盈利越高越好,因為每股有股價:
利潤100W,股數100W股 10元/股,總資產1000W
利潤率=100/1000*100%=10%
每股收益=100W/100W=1元

利潤100W,股數50W股 40元/股,總資產2000W
利潤率=100/2000*100%=5%
每股收益=100W/50W=2元

收益指標計算公式

傳統的每股收益指標計算公式為:

每股收益=期末凈利潤÷期末總股本

使用該財務指標時的幾種方式

一般的投資者在使用該財務指標時有以下幾種方式:

一、 通過每股收益指標排序,是用來尋找所謂「績優股」和「垃圾股」;

二、 橫向比較同行業的每股收益來選擇龍頭企業;

三、 縱向比較個股的每股收益來判斷該公司的成長性。

本信息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投資者不應以該等信息取代其獨立判斷或僅根據該等信息作出決策。

㈡ 每股收益和基本每股收益有什麼區別

基本每股收益是指企業應當按照屬於普通股股東的當期凈利潤,除以發行在外普通股的加權平均數從而計算出的每股收益。如果企業有合並財務報表,企業應當以合並財務報表為基礎計算和列報每股收益。

基本每股收益的計算

計算公式

普通股每股利潤=(稅後利潤-優先股股利)/發行在外的普通股平均股數

企業應當按照歸屬於普通股股東的當期凈利潤,除以發行在外普通股的加權平均數計算基本每股收益(Primary Earnings Per
Share)。

收益公式∪基本每股收益 = 凈利潤/總股本

發行在外普通股加權平均數按下列公式計算:

發行在外普通股加權平均數=期初發行在外普通股股數+當期新發行普通股股數×已發行時間÷報告期時間-當期回購普通股股數×已回購時間÷報告期時間

稀釋每股收益(Fully Diluted Earnings Per
Share)稀釋每股收益是以基本每股收益為基礎,假設企業所有發行在外的稀釋性潛在普通股均已轉換為普通股,從而分別調整歸屬於普通股股東的當期凈利潤以及發行在外普通股的加權平均數計算而得的每股收益。

計算公式解釋

從公式中可以看出,計算基本每股收益,關鍵是要確定歸屬於普通股股東的當期凈利潤和當期發行在外普通股的加權平均數。在計算歸屬於普通股股東的當期凈利潤時,應當考慮公司是否存在優先股。如果不存在優先股,那麼公司當期凈利潤就是歸屬於普通股股東的當期凈利潤。如果存在優先股,在優先股是非累積優先股的情況下,應從公司當期凈利潤中扣除當期已支付或宣告的優先股股利;在優先股是累積優先股的情況下,公司凈利潤中應扣除至本期止應支付的股利。在我國,公司暫不存在優先股,所以公司當期凈利潤就是歸屬於普通股股東的當期凈利潤。

㈢ 每股作價是什麼意思

每股作價這個詞一般是港股中經常聽到的,是指每一股用多少的價格作為代價的意思。
對於補充問題的回答:當然有區別了,每股作價一般是用一個交易雙方約定的特定的價格來進行的,無論這股票的市價怎樣變動都會用這個價格進行該次交易,而每股市價是經常變動了。

㈣ 每股凈利潤和每股收益的區別

每股收益=歸屬於上市公司普通股股東的凈利潤/發行在外普通股的加權平均數
從這個公式可以很清楚的看出,每股收益的影響因素,上市公司的股本的變化對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沒有影響,對每股收益有影響。每股收益計算時用的凈利潤是歸屬於普通股股東的凈利潤,因為如果存在優先股,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會大於歸屬於普通股股東的凈利潤。存在優先股的上市公司基本上沒有,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就等於歸屬於普通股股東的凈利潤。如果股本不變,凈利潤下降50%,則每股收益也下降50%,股本變了,每股收益就不是下降50%了。

㈤ 股票每股是多少是怎麼定的呢

保薦人和承銷商參考已經上市的類似公司的平均市場價格,以及發行的股票數量和該公司的財務數據和未來預期等多方面因素來確定股票的發行價

㈥ 每股股價和每股市值是什麼意思

市值和股價的關系:

  • 市值等於總股本乘股價。市值高是因為總股本太大了,股價自然就低,也就沒有成長空間了。也不是股本太大的股不能買,只要價格夠低,也還是可以買的。

  • 市值是指一家上市公司的發行股份按市場價格計算出來的股票總價值,其計算方法為每股股票的市場價格乘以發行總股數。整個股市上所有上市公司的市值總和,即為股票總市值。

  • 股價是指股票的交易價格,與股票的價值是相對的概念。股票價格的真實含義是企業資產的價值。

㈦ 每股收益怎麼算

凈利潤/總股本。

股收益是綜合反映公司獲利能力的重要指標,可以用來判斷和評價管理層的經營業績。每股收益的計算公式為:每股收益=凈利潤/年末普通股股份總數。

在分析每股收益指標時,應注意公司利用回購庫存股的方式減少發行在外的普通股股數,使每股收益簡單增加。另外,如果公司將盈利用於派發股票股利或發行股票,就會使公司流通在外的股票數量增加,這樣將會大量稀釋每股收益。

每股收益注意事項

要留意企業的股本變化和潛在的可轉化為普通股的構成情況,在對比分析時一定要將這些因素考慮進去,不然每股收益就會失去真實性。對於股本結構簡單的公司,或者在財報期間內股本沒有任何變化的公司,可以直接用全面攤薄每股收益。

對於期間內股本發生改變的公司,要採用加權平均每股收益計算方法,而對於那些有著多元化、復雜的資本結構的公司,比如公司發行的權證、可轉債、即將執行的股權激勵等,這些項目意味著公司股份有潛在的增加可能,為了准確評估每股收益,就應該採用稀釋每股收益。

㈧ 「每股面值」和「每股發行價」有什麼區別

股票的面值,是股份公司在所發行的股票上標明的票面金額。
在我國上交所和深交所流通的股票,其面值基本都統一定為壹元,即每股一元(少數也有低於1元的,如紫金礦業0.1元)。股票票面價值的最初目的,是在於保證股票持有者在退股之時能夠收回票面所標明的資產。同時表明股票的認購者在股份公司投資中所佔的比例,作為確認股東權利的根據。
面值還有個作用就是在首次發行股票時,將股票的面值作為發行定價的一個依據。發行價多由承銷銀團和發行人根據市場情況協商定出。 一般來說,股票的發行價都會高於面值。
當股票進入二級市場流通後,股票的價格就與股票的面值相分離了,彼此之間並沒有什麼直接的聯系,股民愛將它炒多高,它就會有多高,股票的價格不管多高,但其面值也就僅為一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