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三體死神永生中歌者文明為什麼會為了毀滅人類文明而選擇同歸於盡
並不是同歸於盡,根據原文,我們從歌者和長老的對話中發現,歌者文明當時在和另外一個文明交戰,為了勝利,歌者文明准備將整個宇宙二維化,二維地球其實只是順手為之。
2. 歌者文明vs歸零者文明
是黑暗森林的維護者,超級文明
3. 三體中,歌者文明為什麼那麼輕易就使用二向箔
看的各種星體和星系已經宇宙空間對比視頻,當畫面放縮到銀河系之後,地球和太陽系隱沒在一片片的星子之中,真的覺得人或許只是生活在地球這粒灰塵上,而這個宇宙也是附著著灰塵的沙礫而已。無窮無盡未知的黑暗令人窒息,但是也令人目眩神迷。要光速才能逃離二向箔,以及二向箔的危害,書里好像都有提過。歌者還是誰,在用之前還疑惑說,以前不是不給用嗎?回答說,現在大家都在用。有點破罐破摔的味道。
說不定這只是歌者文化負責銀河系這一塊的某類似事業單位員工的日常操作,專門負責宇宙滅蟲工作,發現有蟲子,就順手從單位抽出一張二向箔小卡片丟過去,滅掉一個文明沒有感覺,因為自己的工作前途,家庭或者婚姻還有更多發愁的問題。問題是歌者文明也生活在宇宙里,而人不住在螞蟻窩里。二相箔最終會使整個宇宙二維化,包括歌者文明自身。而你搗爛螞蟻窩對你自己沒有任何影響。假如毀掉螞蟻窩有可能會引起你自己住的房子同時毀壞,你大概也會三思而行。我想這才是提問者的初衷。歌者之所以會輕易使用一是因為二相箔已經在宇宙中被多次使用了,宇宙全盤二維化是早晚的問題,不差歌者這一張;而是歌者文明已經掌握了二維化生存技術,所以也不在乎。
原著中一再提到,二向箔對於歌者所在類文明而言,是個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武器。人類地球和螞蟻窩沒啥區別,螞蟻窩垮了,有可能導致一個長堤的毀滅,就是所謂的千里之堤潰於蟻穴。
4. 歌者文明的古老童謠
吟唱古老的歌謠基本是歌者的唯一樂趣,以下是歌者吟唱的詩:
我看到了我的愛戀我飛到她的身邊我捧出給她的禮物那是一小塊凝固的時間時間上有美麗的條紋摸起來像淺海的泥一樣柔軟
她把時間塗滿全身然後拉起我飛向存在的邊緣這是靈態的飛行我們眼中的星星像幽靈星星眼中的我們也像幽靈
......
5. 能大概說說《三體》中的歌者文明嗎
歌者文明從文中的描述來說,應該屬於宇宙中的中上等科技文明,仍然沒有達到頂級文明得程度,因為歌者仍然處於清理敵人,藏好自己的程度,也就是說,他們仍然處於黑暗森林法則中,歌者有一句話,神們不屑於隱藏自己,也就是說,神們才是宇宙中頂級文明得象徵,他們不屑於隱藏自己,也不屑於對其他人動手。歌者在隱藏自己的同時,也與另外一個叫做邊緣世界的文明進行曠日持久的戰爭
6. 歌者文明的介紹
歌者文明是出現在劉慈欣所著的《地球往事》科幻系列作品第三部《死神永生》中的一個文明程度遠高於地球文明的外星種族。基於黑暗森林法則的存在,歌者文明在途經太陽系旁的星際空間時,隨手投擲了一片二向箔將地球文明毀滅,並摧毀了存在於三維宇宙中的太陽系。歌者文明的真正名稱並不是歌者,歌者只是該文明的一個個體的名稱,他的工作不過是隨手清理那些被發現的文明罷了,但是由於無從得知關於該文明的具體資料,歌者便成為了這一文明的代名詞。
7. 三體中歌者這樣的文明,在現實中是何等級
《三體》是令所有科學愛好者以及科幻迷愛不釋手的佳作,也是迄今為止所有讀者都反對將其拍成電影的小說,原因很簡單,三體宏大的科幻場景以及人文環境,很難通過影視得以完美呈現,書迷們自然不希望自己的愛書變成爛片。
喜歡《三體》的人很多,但各種彩蛋並非所有人都能夠發現,比如在劉老師所寫就的時間線之中就蘊含著一個彩蛋。原書中,歌者文明發現了地球文明的存在,並預見到通過質量點無法徹底清除地球文明,於是向地球發射了一片二向箔,二向箔在到達太陽系之後,解除了力場封存,對太陽系實施了降維打擊,整個太陽系逐漸二維化,也就是變成了一個平面,從此人類文明徹底滅絕了。歌者文明摧毀了太陽系,這是很多人對三體的認知。
其實不僅是歌者這樣的文明,任何一個能夠來到地球的外星文明,人類都是無法應對的。
人類要想發現外星文明,就必須要能進行遠距離的星際航行,而這可能還需要上萬年,同樣,一個外星文明如果能夠到達地球,就說明它已經領先了地球文明萬年以上,這是地球所無法比擬的。有些人喜歡宣揚眾生平等,而事實上不平等才是真正的平等。
雄獅不捕獵,卻先吃,因為雄獅負有保護獅群的責任,人類相對於其它地球生命而言,占據了更多的地球資源,也搶佔了更多的生存空間,但從另一個角度來講,人類只有占據更多資源才能夠趕快地促進文明的進步,提高地球文明的等級,當來自宇宙的危險出現時,人類才能夠肩負起保衛地球的責任。當然,危險並不僅限於外星文明,還有小行星撞擊等來自宇宙的自然危險。所以人類不需要追求絕對的平等,更不需要為占據更多資源而感到愧疚,人類真正需要的是正視自己的責任,謀求文明的發展與進步。
8. 黑暗森林法則的歌者文明
歌者文明是出現在劉慈欣所著的《地球往事》系列叢書的第三部《死神永生》中的一個文明程度遠高於地球文明的外星種族。
由於黑暗森林法則的存在,歌者文明在途經太陽系的時候,隨手扔了一塊二向箔將地球人類文明毀滅。
歌者文明的名稱並不是歌者,歌者只是該文明的一個個體的名稱,他的工作不過是隨手清理那些發現的已經暴露的文明罷了,地球就是其中之一。吟唱古老的歌謠基本是歌者的唯一樂趣,以下是歌者吟唱的詩:
我看到了我的愛戀
我飛到她的身邊
我捧出給她的禮物
那是一小塊凝固的時間
時間上有美麗的條紋
摸起來像淺海的泥一樣柔軟
她把時間塗滿全身
然後拉起我飛向存在的邊緣
這是靈態的飛行
我們眼中的星星像幽靈
星星眼中的我們也像幽靈
......
以下絕大部分是網友的猜想,其中絕大部分原文中並未提及,僅供參考 據猜測,大約在宇宙中處於中上水平 ,在其之上還有至少二個等級。在其之下就是地球三體等較原始落後的文明。
作戰能力:星系級
航行范圍:宇宙可見區域
武器:利用宇宙規律 這是歌者文明所有所追求的一切,就像法律書寫在石塔上那樣,「意義之塔」上記錄一個文明的追求和價值觀。在歌者文明的塔上,最高的是生存。
我們已知的歌者文明的塔上的內容:生存,樂趣,在不斷熵增的宇宙中保持和提高自己的低熵水平。其中樂趣是最不重要的。在開戰之後,樂趣因為意義地位較低,很大程度上被遺忘了。
在意義之塔的更高處,在歌者文明看不到的高處,還有更高的意義。但這不是這個層次的文明所能考慮和理解的事情。
這個文明層次最大的矛盾和任務,是生存。為了生存,他們必須戰爭、隱藏和清理。 母世界,即歌者所在的文明陷入與周遭邊緣文明的戰爭。戰爭正在陷入逐步不利的局面。邊緣文明正在逐步擴大他們的成果。母世界陷入戰績後撤、文明萎縮的境地。
戰爭的范圍大小:大約涉及十到二十個銀河系的大小。
母世界由大約二到三個星系組成。是宇宙該區域最大最亮、最繁華的星系群。周遭的小星系體積很小,最小的只有銀河的三分之一。因此稱為邊緣世界。但從這些小星系崛起的文明現在變的非常強大。 歌者文明的生物是一種海陸兩生生物。在陸地上,生物能夠更好的用聲音來表達自己的意思與情感。因此,歌者文明是一種用音樂聲來交流和表達的文明。由於音樂表達含義是一種冗長而不精準的過程 ,在早期歌者文明的科技發展的很慢。
在原始時期的末期,歌者文明全面改用了新的語言體系,大大縮短了音樂交流的節奏和速度,確定了一些音符的精準含義。語言體系的改進使得歌者文明進入了科技時代。
科技時代的主要發明:超級決策 。由於歌者文明使用的是音樂語言,因此,自古開始歌者文明的群體決策就有一種獨特的類似於大合唱的方式來進行。當需要進行一次群體決策時,所有參與決策的人,如果是公民大會就有幾萬甚至十幾萬人,在一個廣場上一起唱歌。每個人用自己的歌聲把自己的意思表達出來。當這樣的歌唱持續了幾個小時後,就會發現漸漸的,所有雜亂無章的音符漸漸的變得開始統一,有一些人的意見成為了主流,人們開始跟隨那個聲音。到最後 全民的決策作出的時候,上萬人會同時開始吟唱同一段音符。這種決策過程 類似於上萬個神經元在大腦中作出一個決定一樣。歌者文明的第一台電腦就是根據類似的原理來研製的。這種原理研製出來的電腦,從一開始就是多核多線程的,隨著機器 的不斷進步,歌者文明擁有極為強大的計算力。且這樣的電腦在很大程度上還具有創造力。
根據猜測,歌者文明強大的計算能力不是基於主頻速度的不斷提升來實現的,而是在現有計算結構上不斷增加更多更高速的神經元來實現的。因此歌者文明的中央計算器從誕生的那一天起,就在不斷的增大和擴建。直到上億個時間顆粒過去了,第一個神經單元還存在於那台古老的機器的中央,而機器還在使用中,雖然那些古老的單元已經實在貢獻等於零了,但它們被後來的神經元擠壓在中央,是不可能再取出來的了。
在文明發展的高度成熟時期,最龐大的超核——即中央計算機,有一個行星之大,這種巨型的計算機器需要巨量的能源,通常一台計算機需要幾顆恆星為其提供運行所用的能源。越大的計算機越靠近星系的中央,因為那裡越是恆星密集,能源更加充沛。
這種巨型的計算系統幫助歌者文明實現了高速度 的發展。計算機不但能夠完成海量數據 的計算,還能進行虛擬 的物理實驗,甚至能夠獨立進行科學項目研究——這種計算機有思考能力。當你給它一個命題之後,它可以設定假想上百個解決方向,然後分成上百個線程去跟進這一百個方向,不斷的進行推演去證明,失敗的證明就回收進程 ,成功的繼續。
依託這種高級計算成長起來的文明,不斷的建設更大更強的計算機器 . 同時在航天和物理學技術爆炸的時代,迅速的統治了自己的星系。然後把范圍擴大到周邊的其它星系。 在歌者文明占據了三個星系,繼續向外擴張的過程 ,遭遇到了邊緣世界的抵抗 .
邊緣世界的生物體系是一種無機的生物。他們由某種岩石星球上誕生,在那個貧瘠的星系缺少有機生物誕生的環境 . 當歌者文明遭遇他們的時候,他們剛剛才完成技術爆炸,還沒有來得及擴張自己。
當兩種文明初次相遇的時候,彼此都認不出來對方竟然是一種生命。歌者文明認為只有有機體才是生命,而對方則從來沒有見過有機物質。
剛開始,歌者文明認為只要用很簡單的方式就能消滅對方,然而,讓他們萬萬沒有想到的是,無機生命的運作方式,以及對生命的概念與有機生命是完全不一樣的。
初期戰爭:化學戰和物理戰。歌者文明採取物理上毀滅對方行星的方式。而邊緣世界則改變了大量歌者文明星球上的化學特質。許多歌者生物患了氧化病 。
中期戰爭:大量毀滅邊緣世界的恆星,這一階段對邊緣世界是最難熬的時期。然後很快歌者文明發現,那些失去恆星的行星上,無機生物並未死掉,無機生物並不需要太陽、陽光和水。有些失去恆星的生物只不過由於寒冷被凍住了,只要邊緣世界重新回去解凍他們,這些生物仍然能夠回到戰場上。
白熱化戰爭:歌者文明開始用激活星系黑洞的方式對邊緣世界實施打擊。每一個星系的中央都存在著一個黑洞,通過向黑洞投送大量物質的方式,黑洞將出現猛烈的噴發,這種噴發放射出的射線可穿過極遙遠的宇宙 ,消滅一切路上存在的生物。在這個階段邊緣世界開始了向其它周邊小星系的全面移民過程 . 周邊世界有五六個較小的星系,邊緣世界的居民像蒲公英一樣的漂向每一個可以觸及的星球。黑洞打擊之後,一個星系消滅了,卻出現了若干個敵人佔領的星系,真正的邊緣星系諸國形成了。
反轉戰爭。在移民 的過程當中,邊緣世界出現了再一次的技術爆炸。有些邊緣世界人全面改造了自己的物理和化學特質。無機生物由於 存在的原理與有機生物截然不同,使得他們可以完全的改造自己。他們的戰術包括:攻擊行星磁場,使行星裸露在宇宙輻射中,有機體全面死亡。攻擊恆星,使恆星猛然爆發、或失去外殼變成一團火熱的星雲。
在反擊的後期,邊緣世界開始准備一項浩大的工程,讓那顆離歌者文明最近的黑洞捲入歌者文明的星系裡。當兩個星系中央 的黑洞發生互相吸引的時候,兩個星系都會被捲入黑洞的互相糾纏的過程 中。黑洞在互相糾纏中最終將融為一體,但星系裡的所有星星都會像被勺子攪過一遍的湯一樣。
在這個情況下,歌者文明開始局部使用降維武器。 使用二向箔這樣的工具,在星系尺度的戰爭上是沒有什麼用的。因為一個太陽系針對一個銀河來講,太小了。如果要將整個銀河系都降成二維,需要相當巨大的二維武器,也需要相當長的時間。
在未來遙遠可見的時代,三維的歌者文明仍將存在。但文明二維化的准備工作已經開始。邊緣世界尚未掌握這項技術 。當十個星系二維化的進程 一開始,毀滅與勝利也就基本上寫下了結局。一些敵人可能逃逸到別的地方,但這些逃跑的傢伙,會像家養的兔子一樣,逃進黑暗森林。在這場戰爭之外的敵人,可能更加凶險。 維度武器在這一層級的文明中,是最高級的武器。歌者文明在這一層級的文明中,尚不算最先進的。雖然它的探索和飛行可以超出十個星系,但尚且無法擴張到十個星系之外。還有比它強大的多的文明。
比它更高一級的文明,將不僅僅是「利用」物理規律而已,而將是制定和更改物理規律的傢伙。也被低級文明稱為,神一樣的文明。
9. 科幻小說《三體》中毀滅銀河系的歌者文明是什麼級別的文明
《三體》是令所有科學愛好者以及科幻迷愛不釋手的佳作,也是迄今為止所有讀者都反對將其拍成電影的小說,原因很簡單,三體宏大的科幻場景以及人文環境,很難通過影視得以完美呈現,書迷們自然不希望自己的愛書變成爛片。
喜歡《三體》的人很多,但各種彩蛋並非所有人都能夠發現,比如在劉老師所寫就的時間線之中就蘊含著一個彩蛋。原書中,歌者文明發現了地球文明的存在,並預見到通過質量點無法徹底清除地球文明,於是向地球發射了一片二向箔,二向箔在到達太陽系之後,解除了力場封存,對太陽系實施了降維打擊,整個太陽系逐漸二維化,也就是變成了一個平面,從此人類文明徹底滅絕了。歌者文明摧毀了太陽系,這是很多人對三體的認知。
其實不僅是歌者這樣的文明,任何一個能夠來到地球的外星文明,人類都是無法應對的。
人類要想發現外星文明,就必須要能進行遠距離的星際航行,而這可能還需要上萬年,同樣,一個外星文明如果能夠到達地球,就說明它已經領先了地球文明萬年以上,這是地球所無法比擬的。有些人喜歡宣揚眾生平等,而事實上不平等才是真正的平等。
雄獅不捕獵,卻先吃,因為雄獅負有保護獅群的責任,人類相對於其它地球生命而言,占據了更多的地球資源,也搶佔了更多的生存空間,但從另一個角度來講,人類只有占據更多資源才能夠趕快地促進文明的進步,提高地球文明的等級,當來自宇宙的危險出現時,人類才能夠肩負起保衛地球的責任。當然,危險並不僅限於外星文明,還有小行星撞擊等來自宇宙的自然危險。所以人類不需要追求絕對的平等,更不需要為占據更多資源而感到愧疚,人類真正需要的是正視自己的責任,謀求文明的發展與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