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階梯電費一般是怎麼算的
第一檔:每月每個用戶的使用電量不超過210度,總累計電量不超過2520度,正常按規定的電價收取。
第二檔:每月每個用戶的使用電量在210和400度之間,總電量不累計超過4800度,在現行電價基礎上每度加價0.05元。
第三檔:每月每個用戶的使用電量在400度以上,累計電量在4800以上,在現行電價基礎上每度加價0.3元。
省電注意事項
電飯鍋:煮飯至水干飯熟時應立即拔下插頭,否則當鍋內溫度下降到70攝氏度以下時,會斷斷續續地自動通電。
電視機:不看時應該拔掉電源插頭,有些電視機插入電源,就會預熱顯像管,功耗約5~10瓦,電視機亮度不宜開得很亮,如51厘米彩色電視機最亮時功耗為85瓦,最暗時功耗只有55瓦。音量不宜過大,因為每增加1瓦音頻功率,就要增加3~4瓦電功耗。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階梯電費
2. 居民電費怎麼計算按照階梯電價
1.
根據階梯電價政策,階梯電價劃分為3檔,第1檔電量,不分季節,為每戶每月200千瓦時及以內的用電量,第2、3檔用電量分季節。
2.
4、5、9、10、11月為春秋季,
第2檔電量為200千瓦時以上350千瓦時及以下,第3檔電量為350千瓦時以上。
3.
2、6、7、8、12月為冬夏季,第2檔電量為200千瓦時以上450千瓦時及以下,第3檔電量為450千瓦時以上。
4.
鑒於供電企業抄表周期與日歷月不一致,當月抄表電量實際為上一月周期的用電量,因此,按抄表月份的季節劃為:春秋季為4、5、6、10、11、12,冬夏季為1、2、3、7、8、9月的抄見電量。
5
【分檔電價標准】
第1檔電量以內,基準電價仍按價格主管部門批復的現行居民生活用電(不滿1kV)執行,基準電價0.588元/千瓦時。
第2檔電量區間,在基準電價的基礎上,每千瓦時加價0.05元。
第3檔電量區間,在基準電價的基礎上,每千瓦時加價0.3元。
6
此外,階梯電價政策對「一戶多人口」用電進行了說明。居民階梯電價的執行按「一戶一表」執行,但對戶籍人口5人及以上的「一戶一表」居民用戶,各檔電量基數每月增加100千瓦時。對符合戶籍「一戶多人口」用電政策的居民用戶,應攜帶戶口簿、房產證等相關證件到當地電力營業廳辦理認定手續,「一戶多人口」政策自受理的次月執行。居民用戶每兩年應到當地營業廳辦理「一戶多人口」用電政策續期手續。逾期未辦理的,將不再按「一戶多人口」用電政策執行。
3. 階梯電價是怎麼算出來的呢
計算示例:
夏季標准第一檔電量為0-260度,第二檔電量為261-600度,第三檔為601度及以上電量;第二檔加價標准為0.05元/度,第三檔加價標准為0.3元/度。
假設原居民電價為0.64元/度,某用戶某夏季月居民生活用電量為650度,則其階梯電價電費計算如下:
第一檔電費=260×0.64 =166.4元;
第二檔電費=(600-260)×(0.64+0.05)=234.6元;
第三檔電費=(650-600)×(0.64+0.3)=47元;
總電費=166.4+234.6+47=448元。
(3)階梯電價怎麼算擴展閱讀:
階梯式電價是階梯式遞增電價或階梯式累進電價的簡稱,也稱為階梯電價,是指把戶均用電量設置為若干個階梯分段或分檔次定價計算費用。對居民用電實行階梯式遞增電價可以提高能源效率。通過分段電量可以實現細分市場的差別定價,提高用電效率。2012年6月14日,發改委表示居民「階梯電價」將於7月1日在全國范圍內實施。
階梯式電價的具體內容是:
第一階梯為基數電量,此階梯內電量較少,電價也較低;
第二階梯電量較高,電價也較高一些;
第三階梯電量更多,電價更高。
隨著戶均消費電量的增長,每千瓦時電價逐級遞增。對居民用電實行階梯式遞增電價可以提高能源效率。通過分段電量可以實現細分市場的差別定價,提高用電效率。並且能夠補貼低收入居民。
實行這種電價制度主要基於以下原因:
(1)為了保障低收入群體維持基本生活水平的用電需求,設置第一檔電量和電價,這一檔的電價一般低於單位供電成本。
(2)按照絕大多數居民的戶均用電量或全部居民用戶的戶均用電量設置第二檔電量,此檔電價基本涵蓋單位供電成本,並保證供電企業的應得利潤。
(3)為了促進居民節約用電,設置第三檔及以上分檔電量,此檔電價水平除了涵蓋單位供電成本,並保證供電企業應得利潤外,還要彌補第一檔用戶沒有承擔的供電成本及其他管理成本。
階梯式電價制度適用於政府定價且電力供不應求或供需基本平衡的市場條件,用以引導居民用戶節約用電,促進節能減排。
4. 居民用電階梯電價怎麼算
居民用電階梯電價分三檔劃分:
第一檔:每月每個用戶的使用電量不超過210度,總累計電量不超過2520度,正常按規定的電價收取。
第二檔:每月每個用戶的使用電量在210和400度之間,總電量不累計超過4800度,在現行電價基礎上,每度加價0.05元
第三檔:每月每個用戶的使用電量在400度以上,累計電量在4800以上,在現行電價基礎上,每度加價0.3元
(4)階梯電價怎麼算擴展閱讀:
2011年11月30日,國家發改委宣布上調銷售電價和上網電價,其中銷售電價全國平均每千瓦時3分錢,上網電價對煤電企業是(每千瓦時)2分6,所有發電企業平均起來是2分5。同時,發改委還推出了居民階梯電價指導意見,把居民每個月的用電分成三檔。
第一檔是基本用電,第二檔是正常用電,第三檔是高質量用電,第一檔電量按照覆蓋80%居民的用電量來確定,第二檔電量按照覆蓋95%的居民家庭用電來確定。第一檔電價保持穩定,不做調整,第二檔電價提價幅度不低於毎度5分錢,第三檔電價要提高3毛錢。
參考資料:居民階梯電價 網路
5. 階梯電價的標準是多少
夏季標准(5月-10月):
第一檔電量為每戶每月0-260度的用電量,其電價不作調整;
第二檔電量為每戶每月261-600度的用電量,其電價每度加價0.05元;
第三檔電量為每戶每月601度及以上的用電量,其電價每度加價0.30元。
計算公式:
總電費=第一檔電費+第二檔電費+第三檔電費
第一檔電費=第一檔標准以內的電量×第一檔電價
第二檔電費=超出第一檔標准並且在第二檔標准以內的電量×(第一檔電價+0.05元/度)
第三檔電費=超出第二檔標準的電量×(第一檔電價+0.3元/度)計算。
實行這種電價制度主要基於以下原因:
(1)為了保障低收入群體維持基本生活水平的用電需求,設置第一檔電量和電價,這一檔的電價一般低於單位供電成本。
(2)按照絕大多數居民的戶均用電量或全部居民用戶的戶均用電量設置第二檔電量,此檔電價基本涵蓋單位供電成本,並保證供電企業的應得利潤。
(3)為了促進居民節約用電,設置第三檔及以上分檔電量,此檔電價水平除了涵蓋單位供電成本,並保證供電企業應得利潤外,還要彌補第一檔用戶沒有承擔的供電成本及其他管理成本。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階梯式電價
6. 階梯式電費該怎麼算
一、根據電費表可知:本月750度,其中有180度是0.56元一度的,180至260的這80度是0.61元一度的,剩下的490度是0.86元一度 ,具體計算如下:
180*0.56+80*0.61 +(750-180-80)*0.86
=100.8+48.8+421.4=571元
所以這個月的總電費是571元
二、如果是電費2月沒算,總表是750度,出租房為550度,所以你的是:750-550=200度,
可以按照用電比例進行計算:
你所用比例=200/750=0.27.出租房所用比例為:550/750=0.73
按照這2個月平均每月用電375度,可知:其中有180度是0.56元一度的,180至260的這80度是0.61元一度的,剩下的115度是0.86元一度 ,具體計算如下:
180*0.56+80*0.61+115*0.86=248.5元
2個月電費一共是:248.5*2=497元
所以2個月應該給出租房要電費:497*0.73=362.81元
(6)階梯電價怎麼算擴展閱讀:
居民階梯電價制度是利用價格杠桿促進節能減排的又一次實踐。由於歷史的原因,我國長期實行工業電價補貼居民電價的交叉補貼制度。
從我國居民電力消費結構看,5%的高收入家庭消費了約24%的電量,這就意味著低電價政策的福利更多地由高收入群體享受。這既不利於社會公平,無形中也助長了電力資源的浪費。
通過劃分一、二、三檔電量,較大幅提高第三檔電量電價水平,在促進社會公平的同時,也可以培養全民節約資源、保護環境的意識,逐步養成節能減排的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