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股票資訊 » 霄壤之別
擴展閱讀
支付寶花唄有利息嗎 2025-08-16 02:51:18
怎麼在手機上看全部股票 2025-08-16 01:57:00
怎樣買股票杠桿基金 2025-08-16 01:48:24

霄壤之別

發布時間: 2021-10-04 11:21:08

⑴ 天淵之別與天壤之別的區別

淵之別的中文解釋 以下結果由漢典提供詞典解釋【解釋】:天和地,一極在上,一極在下。比喻差別極大。
【出自】:《抱朴子·內篇·論仙》:「趨舍所尚,耳目之欲,其為不同,已有天壤之覺(較),冰炭之乖矣。」
【示例】:這華得夫客店,是紐約第一個著明客店,比起日本帝國大客店來,有~了。(清·李寶嘉《文明小史》第五十一回)
【近義詞】:天壤之別、天差地別
【反義詞】:千篇一律
【語法】:偏正式;作賓語;比喻差別極大
【解釋】:壤:地。天和地,一極在上,一級在下,比喻差別極大。
【出自】:《抱朴子·內篇·論仙》:「趨舍所尚,耳目之欲,其為不同,已有天壤之覺(較),冰炭之乖矣。」
【示例】:按照一般人的生理機能來說,聰明與不聰明雖有差別,但並不存在~。
【近義詞】:天堂地獄、天差地別
【反義詞】:相差無幾
【語法】:偏正式;作賓語;指事物差別極大

⑵ 霄壤之別是什麼意思

一個倚在舒適的靠背椅子上,腹中滿滿吃什麼都不香,滿桌的佳餚竟然無下箸處。一個衣不蔽體飢腸轆轆蜷縮在街頭角落裡想著:哪管有一個涼燒餅也行啊

⑶ 霄壤之別的意思

【解釋】:天和地,一極在上,一級在下,比喻差別極大。
【出自】:《抱朴子·內篇·論仙》:「趨舍所尚,耳目之欲,其為不同,已有天壤之覺(較),冰炭之乖矣。」
【示例】:比起先前用皂莢時候的只有一層極薄的白沫來,那高底真有~了。 ◎魯迅《彷徨·肥皂》
【近義詞】:天差地別、天壤之別、霄壤之殊
【語法】:偏正式;作賓語;比喻差別極大

⑷ 為井上織姬和日向雛田的設定如此相似,風評及人氣卻有霄壤之別


⑸ 什麼什麼之別的成語

天壤之別 [tiān rǎng zhī bié]
生詞本
基本釋義
壤:地。天和地,一極在上,一級在下,比喻差別極大。
出 處
晉·葛洪《抱朴子·內篇·論仙》:「其為不同;已有天壤之覺;冰炭之乘矣。」
例 句
這兩個人寫的詩真有~。一個是想像豐富,比喻奇妙,一個是東拉西扯,胡編亂造。
近反義詞
近義詞
一丈差九尺 天懸地隔 雲泥之別 大相徑庭 天冠地屨 霄壤之別一龍一豬 何啻天壤 千差萬別 天壤之隔 天差地遠 天淵之別截然不同
反義詞
不相上下 半斤八兩 伯仲之間 大同小異 毫無二致 一概而論勢鈞力敵 工力悉敵 並無二致

⑹ 雲泥之別的意思及成語解釋

雲泥之別
象天上的雲和地上的泥那樣高下不同。 比喻地位的高下相差極大。
[拼音]
yún ní zhī bié
[出處]
北魏·荀濟《贈陰梁州》:「雲泥已殊路。」
[近義]
天懸地隔 天差地別 天壤之別 霄壤之別

⑺ 「何啻霄壤」是什麼意思蛤 、、

【使用頻度】很少使用
【產生年代】古代
【語法結構】偏正式
【感情色彩】中性詞【成語解釋】霄:雲霄,也指天。壤:土地。天和地般不同。形容差別很大。亦作「霄壤之別」。
【英文解釋】poles apart <a great difference as that between heaven and earth>
【典故出處】宋·胡仔《苕溪漁隱叢話後集·醉吟先生》:「善惡智愚,相背絕遠,何啻霄壤之殊。」
【語法用法】作賓語;用於書面語
【同義語 近義詞】天壤之別 霄壤之別
【反義詞】彼此彼此
【相關成語】霄壤之別
【成語接龍】響徹雲霄 聳壑凌霄 聳壑昂霄 平步青霄 聳入雲霄 瓦解冰消 骨瘦形銷 膽喪魂消 唯妙唯肖 吳市吹簫 一筆勾銷 玉碎香消 吳市之簫 雨斷雲銷 骨化形銷 殊形妙狀 殊塗同會 殊方絕域 殊形詭狀 殊路同歸 殊塗同歸 殊方異域 殊言別語 殊勛異績 殊塗同致 書不盡言 舒頭探腦 書讀五車 書不盡意 書不釋手 淑質英才 書缺有間 淑人君子 書通二酉 書生之見

⑻ 雲泥之別和天壤之別的區別

雲泥之別和天壤之別的主要區別
1、詞語讀音不同
雲泥之別:[yún ní zhī bié]
天壤之別:[tiān rǎng zhī bié]
2、詞語解釋不同
雲泥之別:象天上的雲和地上的泥那樣高下不同。比喻地位的高下相差極大。

例句:這些弘大精深的作品,不但與自己先前的風格大異其趣,與傳統的漆畫製作更有雲泥之別。
天壤之別:壤:地。天和地,一極在上,一級在下,比喻差別極大。
例句:我們兄弟倆的性格,簡直是天壤之別,他溫順靦腆,我耿直剛烈。
3、詞語出處不同
雲泥之別:北魏·荀濟《贈陰梁州》:「雲泥已殊路。」
譯文:天上的雲和地上的泥高下相差極大。
天壤之別:晉·葛洪《抱朴子·內篇·論仙》:「其為不同,已有天壤之覺(較),冰炭之乖矣。」

譯文:他們大為不同,已經有天上的雲和地上的泥的差距,冰雪和炭火之前的區別。

⑼ 翻譯全文,。

小題1:
「邀」邀請,這里運用擬人手法,賦予明月以人的情感,月在天上,影落船中,就好像是詩人邀來同眠似的,充分寫出來詩人夜泊沙渚、望月懷人、倍感思家的孤寂之情。(5分)
小題2:
情感:思家之情和亡國之痛。(1)融情與景(借景抒情)。詩歌的前六句通過描寫「日暮」之景,渲染出了一種空寂、蒼茫的氛圍,表達了詩人念家而不得歸的落寞與悵惘之情。(2)直抒胸臆。詩歌的後兩句直言詩人的「離懷」和想家的孤寂情懷,再聽到「不如歸去」的杜鵑聲,更令人難堪,暗用杜鵑啼血的典故,寄寓亡國之痛。(6分)

小題1:
試題分析
這是一道煉字題,煉字類題目一般從以下幾方面著手:該字的字典義+臨時語境義,該字使用的表達技巧+表達效果,該字所傳遞的作者的情感、態度。
小題2:
試題分析:
「移舟泊煙渚,日暮客愁新。」孟浩然這一聯詩和首聯如出一轍,而這兩句還多了王維「渡頭余落日」的意境,且不直接出現「愁」字,也顯得更為含蓄。頷聯抒發了詩人決不仕元的民族氣節。故人雲,從鷗鳥游者,必置身江湖,且無機心;而「邀月」與李白之痛飲則大相徑庭。詩人與鷗為鄰,與月為友,必然與世隔絕,遠離異族的政權,這與陶淵明、孟浩然的隱逸生活有著霄壤之別。頸聯寫詩人難眠的不平之心。漆黑的夜晚,雖有燈火,卻遠在舟外,並非「江楓漁火」;而「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必然濤如雷鳴,詩人不只是一般的「對愁眠」,難眠的詩人自然是思潮翻滾,憂心如焚。「杜鵑聲里斜陽暮」,「杜鵑何苦勸人歸」,「杜鵑休向耳邊啼」,「料不啼清淚長啼血」,這些前人寫杜鵑的名句,共同熔鑄成「況復聽杜鵑」的意境,只是真山民寫得更委婉、更隱晦,含不盡之意,見於言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