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非洲坦尚尼亞有哪些特產
1、坦桑石
坦桑石也稱黝簾石(Zoisite),為硅酸鹽礦物。早期被用作裝飾材料,自1967年在坦尚尼亞發現了藍紫色的透明晶體之後,它在寶石業中的地位日益提高。為紀念當時新成立的坦尚尼亞共和國,被命名為坦桑石(Tanzanite),它在國外還被稱為丹泉石。
2、烏木雕
木雕是非洲大陸原生民族特有的藝術表現形式之一,而烏木雕又是東部非洲特有的木雕形式,以坦尚尼亞、肯亞和烏干達的烏木雕最為出名。烏木雕是木雕中的極品。
「烏木」也叫「黑檀」,英語是ebony,法語是ébène.在法語中,ébène的衍生詞是ébénier(烏木樹)、ébéniste(高級精細木工)、ébénisterie(高級木器工藝),由此可見,烏木是木中之王,烏木工藝是木器工藝中的頂尖技藝。
3、醉花
在坦尚尼亞的山野中,生長著一種木菊花又稱「醉花」。其花瓣味道香甜,無論是動物或者是人,只要一聞到它的味道,立即就會變得昏昏沉沉。如果是摘一片嘗,用不了多久,便會暈到在地。
(1)塔桑尼亞擴展閱讀
坦桑石為區域變質和熱液蝕變作用產物,寶石級黝簾石的產地有坦尚尼亞、格陵蘭、奧地利、瑞士等。
Ite在英文中有從屬物之意,因而四天王的名字均可照此拆分解讀。Zoisite可拆分為Zois和Ite,Zois出自該寶石的發現者——Baron Sigismund Zois von Edelstein,斯洛維尼亞一名貴族的名字。
據說,閃電點燃了一場草原大火,火後這種本來同其他石頭混雜在一起的、呈土黃色的礦石變成了藍色。放牛路過此地的馬賽游牧民便把這可愛的藍晶體收藏起來。
消息傳出後,四處尋找新品種的珠寶商便來打探。1969年,紐約的Tiffany公司就以出產國的名字來命名這種寶石——Tanzanite,並把它迅速推向國際珠寶市場。喜歡追求新奇的美國婦女們立刻成了它的買主。
原來,黝簾石是一種鈣鋁硅酸鹽礦物。這些藍色至青蓮色的透明黝簾石晶體,經過人們的琢磨和加工製作,成為一種寶石,雖很美,但不被世人所承認。
1967年,美國成立了泰芬尼寶石公司,該公司注意到坦尚尼亞的藍色黝簾石是可以開發的寶石資源,遂即刻意開采,並融入先進的寶石加工工藝,推薦到世界寶石市場,立刻身價倍增,供不應求,現已成為世界流行的一種飾用寶石。
② 坦尚尼亞的電壓
230v,英國標准,帶個萬能轉換街頭過去,以後去其他地方還能用
③ 坦尚尼亞在哪裡
自然地理:面積94.5萬多平方公里。由大陸、桑給巴爾島及20多個小島組成。位於非洲東部、赤道以南,大陸東臨印度洋,南連尚比亞、馬拉維和莫三比克,西鄰盧安達、蒲隆地和剛果(金),北界肯亞和烏干達。大陸海岸線長840公里。西北高,東南低,呈階梯狀。東部沿海為低地,西部內陸高原面積占內陸總面積一半以上,東非大裂谷從馬拉維湖分東西兩支縱貫南北。東北部的乞力馬扎羅山的基博峰海拔5895米,是非洲最高峰。主要河流有魯菲季(長1400公里)、潘加尼、魯伏、瓦米等。湖泊眾多,有維多利亞湖、坦噶尼喀湖和馬拉維湖等。東部沿海地區和內陸的部分低地屬熱帶草原氣候,西部內陸高原屬熱帶山地氣候,涼爽而乾燥。
④ 坦尚尼亞的傳統食物是什麼
除了在坦尚尼亞生活了數百年的120多個民族部落之外,印度,葡萄牙,英國和德國的影響都為坦尚尼亞的烹飪風味增添了異國情調。古老的非洲傳統烹飪和歐洲風情完美地融合在一起,創造出獨特的東非味覺旅程,狂熱的美食家必須嘗試。
1. Wali na maharage
makubi是坦尚尼亞最傳統和最美味的食物之一,結合了當地種植和易於發現的菠菜,西紅柿,洋蔥和甘薯葉的成分。所需要的只是一個大鍋來烹飪配料,然後加入一些花生醬來製作光滑的奶油醬。 Makubi也被認為有健康益處。
⑤ )坦尚尼亞怎樣對待中國人
應該還是不錯。
《非洲晴雨表》2015年最新調查報告顯示,中國在坦尚尼亞的影響力超過了南非、印度等與坦桑淵源深厚的區域大國,也超過了英國、美國等西方發達國家以及聯合國、世界銀行等國際組織。中國的發展模式、影響力、經濟實力、對坦援助效果等指標均位居前列。有多達71%的受訪者認為中國對坦尚尼亞政治和經濟的影響是「正面」和「非常正面」的,至少有35%的受訪者把中國作為坦尚尼亞的發展榜樣。
根據《非洲晴雨表》所作的問卷調查,對於中國成為最受坦尚尼亞民眾歡迎和認可的原因,31%的人認為是因為中國人在坦尚尼亞所做的商業投資,22%的人認為是中國產品的價格,而16%的人則認為應當歸功於中國對坦尚尼亞基礎設施的投資。
友好、穩定的中坦關系符合在坦中資機構和華僑華人的根本利益。目前在坦工作、生活和學習的中國公民總人數已超過3萬。大家充分發揮各自優勢,通過不同方式、不同渠道積極參與使館倡導或組織的公共外交活動,向坦尚尼亞政府和人民積極傳遞中國和平發展的政治理念,宣傳中國發展為世界尤其是非洲和坦桑帶來的重大機遇。在坦中資機構和華人華僑的努力增進了中坦之間的政治互信,有效抵消了「中國威脅論」、「中國掠奪資源」以及「新殖民主義」等不實言論在坦尚尼亞的蔓延。大家在投資興業過程中特別注重為當地創造就業,逐步增強社會責任意識,熱心參與各種形式的公益活動,在產品質量、環境和野生動物保護、工程承包市場競爭等老大難問題上主動、自覺地革自己的命。比如,卡利亞扣商會組織會員開展質量月活動,主動打假,讓當地客戶和媒體認識到中國人同樣也是假冒偽劣產品的堅決反對者,在坦的中國商人也在積極努力確保並提高產品質量。
值得一提的是,各僑團和中資企業有幾次重大活動特別成功。其中一次是2013年3月達市一所在建樓房垮塌事故發生後,大家積極參與救援,基奎特總統後來為每個參與單位都頒發了紀念證書。另一次是去年春節期間摩洛哥羅發生水災,中土公司參與恢復被沖毀的橋梁,僅用兩天就完成了其他企業4天也完不成的任務,保證了主幹公路的暢通。各僑團在災情發生後,行動迅速,捐贈帳篷、水和食物等救災物資。中國朋友的援助成為第一筆流向災區的外國援助。總額雖然只有2萬多美元,實際效果比期間正在訪問坦尚尼亞的某國總理捐贈的200多萬美元的效果還要好,還要得民心。
⑥ 坦尚尼亞有好多省份
坦尚尼亞全國共有26大區(Region), 26大區名如下:
阿魯沙、達累斯薩拉姆、多多馬、伊林加、卡蓋拉 、基戈馬、乞力馬扎羅、林迪、曼亞拉、馬拉、姆貝亞、莫羅戈羅、姆特瓦拉、姆萬扎、北奔巴、濱海、魯誇、魯伍馬、欣延加、辛吉達、南奔巴、塔波拉、坦噶、南桑給巴爾、北桑給巴爾、西桑給巴爾。
⑦ 非洲坦尚尼亞怎麼樣
坦尚尼亞是游獵之旅的天堂,那裡有在平原上奔涌的角馬,在河流里推搡的河馬,還有季節性的在遷徙之路上濺起塵土的龐大的大象,以及掛在樹上盪來盪去的黑猩猩。
不過,讓遊人陶醉的不僅僅是野生動物,坦尚尼亞的印度洋海岸線才叫神奇,那裡有靜謐的小島,綿長的海灘,以及沉浸在斯瓦西里文化中昏然欲睡的海邊村莊。椰子樹在微風中搖曳,獨桅帆船在地平線上滑行,色彩繽紛的魚在碧藍的海水中掠過壯觀的珊瑚。
比這些更加重要的是,坦尚尼亞人民才是坦尚尼亞最令人難忘的,他們人情而禮貌的性格,高貴而美麗的文化是坦尚尼亞的最迷人之處。當你來過這里,就很有可能還想再來一次,而大部分坦尚尼亞人也會對你說「karibu tena」(歡迎再來)。
▎整個國家就是一個天然野生動物園
坦尚尼亞旅遊資源豐富,非洲三大湖泊維多利亞湖、坦噶尼喀湖和馬拉維湖均在其邊境線上,海拔5895米的非洲第一高峰乞力馬扎羅山世界聞名。坦尚尼亞的著名自然景觀包括恩戈羅戈羅火山口、東非大裂谷、曼雅拉湖、塔蘭吉雷國家公園、塞倫蓋蒂國家公園等,另外還有桑島奴隸城、世界最古老的古人類遺址、阿拉伯商人遺址等歷史人文景觀。
距離坦尚尼亞最大城市達累斯薩拉姆300公里有一個著名的國家公園——米庫米國家公園。是十大國家野生動物園之一,動物全是自然放養,並且以動物種類眾多著稱。有獅子,大象,河馬,長頸鹿等動物。園內群山疊翠、灌木叢生、牧草豐盛、是在達累斯薩拉姆的人最常去的國家公園。去米庫米一般都是凌晨出發,早上7點左右到達米庫米,然後在裡面轉上一天,下午4點返回,晚上回到達累斯薩拉姆。因為動物一般都在早上涼快的時候出來覓食。
坦1/3國土為國家公園、動物和森林保護區。共有塞倫蓋提、恩戈羅戈羅等12個國家公園、19個野生動物保護區和50個野生動物控制區。
▎坦尚尼亞最美八大靚點 -- 獅子來了推薦
恩戈羅恩戈羅火山口(Ngorongoro crater)是世界上最大、最完美的火山口,是世界第六大破火山口。
非洲最可愛的地方—曼雅拉湖(Lake Manyara),是坦尚尼亞野生動物園的虛擬微縮景觀。
非洲大裂谷特殊地形地貌,超自然景觀瀑布雲。
在塞倫蓋蒂平原(Serengeti Plains)及坦尚尼亞北環線(Northern circuit)的任何地方感受大自然的韻律和驚奇。
攀登梅魯山(Mt.Meru)和乞力馬扎羅山(Mt Kilimanjaro),或者去他們的低坡遠足。
欣賞月亮在印度洋上升起,在桑尼巴爾群島(Zanzibar Archipelago)的石頭城(Stone Town)放鬆自己。
在多彩多姿的市場淘寶,徒步穿越連綿起伏的丘陵,在坦尚尼亞南部高地的魯阿哈公園看大象。
探索斯瓦希里文化,乘船在咕嚕作響的河馬身邊經過,在坦尚尼亞東南部潛水和浮潛。
⑧ 坦尚尼亞在非洲的地理位置
坦尚尼亞,位於非洲東部、赤道以南,大陸東臨印度洋,南連尚比亞、馬拉維和莫三比克,西鄰盧安達、蒲隆地和剛果(金),北界肯亞和烏干達。
大陸海岸線長840公里。西北高,東南低,呈階梯狀。東部沿海為低地,西部內陸高原面積占內陸總面積一半以上,東非大裂谷從馬拉維湖分東西兩支縱貫南北。東北部的乞力馬扎羅山的基博峰海拔5895米,是非洲最高峰。
主要河流有魯菲季河(長1400公里)、潘加尼河、魯伏河、瓦米河等。湖泊眾多,有維多利亞湖、坦噶尼喀湖和馬拉維湖等。
東部沿海地區和內陸的部分低地屬熱帶草原氣候,西部內陸高原屬熱帶山地氣候,涼爽而乾燥。大部分地區平均氣溫21~25℃。桑給巴爾的20多個島嶼屬熱帶海洋性氣候,終年濕熱,年平均氣溫26℃。
⑨ 坦尚尼亞
5.11.1 坦尚尼亞木化石分布
坦尚尼亞木化石分布見圖5.0.0。
5.11.2 化石屬種類型
裸子植物木材化石
Dadoxylon (Araucarioxylon) dallonii Boureau,1948,420頁,圖版1;時代:侏羅紀—白堊紀;產地:坦尚尼亞。
Dadoxylon(Araucarioxylon) termieri Attires,1965,29頁,圖版3,圖1~4;時代:侏羅紀—白堊紀;產地:坦尚尼亞。
Ginkgomyeloxylon tanzanii Giraud and Hankel,1986,3頁,圖版1~3,插圖2~4;時代:早侏羅世;產地:坦尚尼亞南部Luwegu盆地。
Protochamaecyparixylon klitzschii Giraud(Giraud and Hankel,1985),5頁,圖版1,圖a—d,插圖2;時代:早侏羅世;產地:坦尚尼亞。
Prototaxodioxylon choubertii(Attims) Vogellehner emend.Giraud,1985,16頁,圖版3,圖a—f,插圖4;時代:侏羅紀;產地:坦尚尼亞。
Guibouritia coleosperma Giraud and Hankel,1985,17~21頁;插圖2~10;時代:早更新世;產地:坦尚尼亞Olvai Gorge。
5.11.3 出現在本地區的新屬特徵及模式種
Ginkgomyeloxylon Giraud and Hankel,1986 (圖5.11.1,5.11.2)
模式種 Ginkgomyeloxylon tanzanii Giraud and Hankel,1986,3頁,圖版1~3,插圖2~4。
屬征 髓很小;木質部中有很多硬壁組織塊;在薄壁組織細胞中有纖維和很多儲藏細胞;原生木質部內始式;次生木質部銀杏型。
時代 早侏羅世。
產地 坦尚尼亞南部Luwegu盆地。
Protochamaecyparixylon Giraud,1985 (圖5.11.3,5.11.4)
模式種 Protochamaecyparixylon klitzschii Giraud(Giraud and Hankel,1985),163頁,圖版1,圖a—d,插圖2。
屬征 次生木質部木材同質型。生長輪清楚,從早材到晚材漸變;無正常樹脂道,有創傷樹脂道;管胞橫切面方形或長方形,管胞壁很薄;管胞徑壁紋孔圓形,排列緊密,單列,弦向壁上無紋孔;木質部射線同質型,水平和弦向射線細胞壁皆光滑,壁薄;交叉場紋孔柏木型;軸向薄壁組織不豐富,散生,橫向壁較光滑。
時代 早侏羅世。
產地 坦尚尼亞。
圖5.11.1 Ginkgomyeloxylon tanzanii Giraud and Hankel,1986
⑩ 坦尚尼亞地理位置
坦尚尼亞全稱:坦尚尼亞聯合共和國(英文:The United Republic of Tanzania),是古人類發源地之一。位於非洲東部、赤道以南。英聯邦成員國之一,公元前即同阿拉伯、波斯和印度等地有貿易往來。北與肯亞和烏干達交界,南與尚比亞、馬拉維、莫三比克接壤,西與盧安達、蒲隆地和剛果(金)為鄰,東臨印度洋。國土面積945087平方公里,截止2013年全國總人口4490萬人。
坦尚尼亞國土面積945087平方公里,其中桑給巴爾2657平方公里。由大陸、桑給巴爾島及20多個小島組成。位於非洲東部、赤道以南,大陸東臨印度洋,南連尚比亞、馬拉維和莫三比克,西鄰盧安達、蒲隆地和剛果(金),北界肯亞和烏干達。大陸海岸線長840公里。
地形
坦尚尼亞全境地形西北高,東南低,呈階梯狀。東部沿海為低地,西部內陸高原面積占內陸總面積一半以上,東非大裂谷從馬拉維湖分東西兩支縱貫南北。東北部的乞力馬扎羅山的基博峰海拔5895米,是非洲最高峰。
氣候
坦尚尼亞東部沿海地區和內陸的部分低地屬熱帶草原氣候,西部內陸高原屬熱帶山地氣候,大部分地區平均氣溫21-25℃。桑給巴爾的20多個島嶼屬熱帶海洋性氣候,終年濕熱,年平均氣溫26℃。
降雨類型分為雙峰態分布和單峰態公布。具有雙蜂態分布降雨的區域包括維多利亞湖盆地周邊省份,東北部高地,沿海及內陸的東北部,雙峰態分布降雨區域的特點是有長短兩個雨季,短雨季出現於9月至12月,總降雨量可達200-500毫米,長雨季出現於3月至5月,降雨量達300-600毫米;雙蜂態分布降雨區域之外的區域均屬單蜂態分布降雨區域,降雨時間從11月至4月,降雨量達500-1000毫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