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婦好事跡
婦好,商朝國王武丁的妻子,中國歷史上有據可查(甲骨文)的第一位女性軍事統帥,同時也是一位傑出的女政治家。她不僅能夠率領軍隊東征西討為武丁拓展疆土,而且還主持著武丁朝的各種祭祀活動。因此武丁十分喜歡她,她去世後武丁悲痛不已,追謚曰「辛」,商朝的後人們尊稱她為「母辛」、「後母辛」。婦好墓於1976年於河南安陽發現,墓中的謎團目前正在不斷發掘之中。
❷ 婦好三聯甗的簡介
高44.5厘米,器身長103.7厘米,寬27厘米,重量138.2千克。全器由長方形器身和三件甑組成。器身有底和六條方足,上有三個高出的喇叭狀圈口,口周飾三角紋和勾連雷紋。案面繞圈口有三條盤龍紋,四角飾牛頭紋,四壁上飾夔紋和圓渦紋,下飾三角紋。三個圈口內置三件大甑,甑敞口收腹,底微內凹,有扇面孔三個,口下飾兩組大饕餮紋,每組均由對稱的夔龍組成,甑內壁和兩耳際外壁均有銘文「婦好」兩字。因長方形器身和三件甑的花紋風格一致,甑底和器身圈口大小相當,此器應是一套。且其腹足有煙炱痕,當為實用之器。此器可以同時蒸煮幾種食物,是前所未見的商代大型炊具,迄今國內僅發現這一件,故而更是彌足珍貴的青銅之寶,被列為國寶級的文物。
❸ 婦好墓的介紹
婦好墓位於河南省安陽市,於1976年被考古工作者發掘,是殷墟唯一保存完整的商代王室墓葬。該墓五米多長,約四米寬,七米多深,無墓道,墓上建有被甲骨卜辭稱為「母辛宗」的享堂。據說享堂原是商王武丁為祭祀妻子婦好而修建的宗廟建築,尊其廟號為「辛」。婦好墓雖然墓室不大,但保存完好,隨葬品極為豐富,共出土青銅器、玉器、寶石器、象牙器等不同質地的文物1928件。
❹ 武則天與婦好兩人的生平比較
中國歷史上有據可查(甲骨文)的第一位女性軍事統帥是婦好,同時也是一位傑出的女政治家。她不僅能夠率領軍隊東征西討為武丁拓展疆土,而且還主持著武丁朝的各種祭祀活動。
是一個有勇有謀女性
其功績不亞於武曌(武則天);
武則天簡介(624~705年)
武則天是我國歷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本名曌,並州文水(今山西文水東)人。14歲被唐太宗選入宮內為才人Z(嬪妃的稱號)。太宗死後一度不尼。高宗時又被召入宮為昭儀(嬪妃的稱號),655年立為皇後。高宗多病,武則天替他處理政事,逐漸掌握大權,高宗死,中宗繼位,尊為皇太後,臨朝稱制。後廢中宗立睿宗。690年廢睿宗,自稱「聖神皇帝」,改國號為「周」,改年號為「天授」,史稱「武周」。執政期間,她開設殿試制度,親自考貢生;修《姓氏錄》,進一步打破士族制度,擴大統治基礎。她獎勵生產,使社會經濟繼續向前發展;重視邊防,設北庭都護府,鞏固了唐帝國在西域地區的統治。為貶逐政敵,她任用酷吏,屢興文字獄。晚年豪奢專斷,頗多弊政。705年,病重,大臣擁中宗復位,尊她為「則天大聖皇帝」,同年冬病死。
❺ 婦好墓的簡介
婦好墓位於河南省安陽市境內。1976年由殷商考古專家鄭振香、陳志達二位先生主持發掘的婦好墓,被列為當年全國十大考古成果的前列。出土青銅器468件,刻有銘文的青銅器有近200件。有「婦好」或「好」銘文的就有109件,其中的兩件大銅鉞最為引人注目,一件以龍紋為飾,一件以虎紋為飾,每件重達八九千克,學者據甲骨文判定它們曾是婦好生前使用過的武器。據考證,這銅鉞在商代也是王權和軍權的象徵,看到它們彷彿可以看到當年婦好馳騁疆場的颯爽英姿。
甲骨文資料中關於「婦好」的記載亦有200多條,其中一片卜辭曰:「辛巳卜,貞,登婦好三千、□旅萬,乎伐羌」。兩相印證,可以確定該墓為婦好之墓。
❻ 求對婦好的介紹,以及個人見解
婦好 ,商朝君主武丁的妻子,中國歷史上有據可查(甲骨文)的第一位女性軍事統帥,同時也是一位傑出的女政治家。她不僅能夠率領軍隊東征西討為武丁拓展疆土,而且還主持著武丁朝的各種祭祀活動。因此武丁十分喜歡她,她去世後武丁悲痛不已,追謚曰「辛」,商朝的後人們尊稱她為「母辛」、「後母辛」,。 婦好墓於1976年於河南安陽殷墟發現 ,墓中的謎團目前正在不斷發掘之中.
商代雖為中國歷史上第二個奴隸制王朝,但畢竟是上古世紀,去原始社會不遠,商貴族尤其是商朝所屬的一些方國部落中,尚存有一絲原始母系社會的殘余。這樣在商代,其女性,尤其是貴族女性,在社會中的地位遠不如後世封建儒家學說昌盛的朝代那麼低下。
另外,商貴族不同於夏貴族和後來取而代之的周貴族,商貴族善於畜牧,是個更近似於游牧民族的王朝,因此商人好武之風比較濃厚,『國之大事,在祀與戎』這句話最早便出自商代。因此在這樣的朝代中,只要具有一定的軍事才華,不論男女都會在社會上獲得很高的地位。在這點上,婦好是商代婦女中的姣姣者。
還有一點純屬個人猜測,未得考古證實。在商代時宗法制度遠沒有如後來的周代那麼嚴格。因此商王武丁所娶的妻子婦好,恐怕並不一定是武丁屬下的貴族大臣的女兒,很大可能是一個很有勢力的龐大的部落方國的女首領甚至是女王。因為婦好本族勢力的強大,再加上她本人確有不錯的軍事政治才幹,因此她在商王武丁一朝中,並不僅僅象後世那樣僅是一個國王的妻子而已,而是還具有一定的國家軍事甚至政治的決策權。
❼ 想了解安陽婦好墓,還有婦好的一生簡介
生卒年月不詳。
婦好是商王武丁60多位妻子中的一位,即祖庚、祖甲的母輩「母辛」,生活於公元前12世紀的前半葉武丁重整商王朝時期,是我國最早的女政治家和軍事家。
中國歷史上第一位有據可查的女英雄。
從其墓中挖掘推斷她的名字應該是叫「好」,「婦」則是一種親屬稱謂,就好比我們今天叫某人「大姐頭」一樣。而她的另一個稱號是「母辛」。
商朝的武功以商高宗武丁時代最盛。武丁通過一連串戰爭將商朝的版圖擴大了數倍。而為武丁帶兵東征西討的大將就是他的王後婦好。甲骨文記載,有一年夏天,北方邊境發生戰爭,雙方相持不下,婦好自告奮勇,要求率兵前往,武丁猶豫不決,占卜後才決定派婦好起兵,結果大勝。此後,武丁讓她擔任統帥,從此,她東征西討,打敗了周圍二十多個方國(獨立的小國)。那時作戰,出動的人數都不多,一般也就上千人,和大規模械鬥差不多。但是根據記載婦好攻打羌方的時候一次帶兵就有一萬三千多人。也就是說差不多全國一半以上的軍隊都交給她了。
婦好不但能帶兵打仗,而且還是國家的主要祭司,經常受命主持祭天、祭先祖、祭神泉等各類祭典,又任占卜之官。商朝是個迷信鬼神的國家,所謂「國之大事,在祀與戎」。婦好又會打仗,又掌握了祭祀與占卜的權力,可能連武丁都要怕她三分。
商高宗武丁前後立過三個王後,婦好是他的原配。不過武丁有六十多個妻子,婦好只是其中之一。值得注意的是婦好並不和武丁住在一起,而是經常待在自己的封地里。這種現象在後來的中國歷史上再也沒有出現過。不過在當時這似乎是個普遍的現象。武丁手下的老婆兼女將除了婦好至少還有好幾個,有名字記載的還有一位婦邢(她的名字是左井右阝,這個字在字型檔里找不到,但通邢,所以用邢代替了。)地位僅次於婦好,也曾多次率師遠征,同時為武丁管理農業和內政。她被封在井方,也就是今天的河北邢台。
在古時商朝都城之一現在的河南安陽掘出的婦好墓,有關於婦好的生卒年代和死因各種資料中都語焉不詳。有一種資料說婦好死於公元前1200年,但是死因不明。因為那時作戰和大規模械鬥差不多,婦好雖然貴為主將恐怕也要上陣作戰。在作戰中陣亡,或負傷後回到安陽創發而死也未可知。婦好墓出土的數件武器中有一把龍紋大銅鉞和一把虎紋銅鉞。因為上面刻有「婦好」字樣,所以斷定是其生前曾使用過的武器。這兩件武器一件重8.5公斤,另一件重9公斤。婦好使用如此重的兵器,可見其武藝超群,力大過人。而在婦好之後的中國女將,就再也沒有使用大斧的了。(甚至還曾有學者考證古希臘的神話中的阿瑪宗女戰士的標准武器因為也是大斧,所以阿瑪宗女戰士的傳說其實源自亞洲的女戰士部落,說不定這些女戰士與商朝人的後裔有關
商朝把祭祀和軍事,視為國家的兩件大事,所謂「國之大事,在祀與戎,」由於婦好有較高的文化修養,商王武丁經常令她主持祭祀,育讀祭文,並被任命為卜官,刻寫卜辭,在保存下來的甲骨文中,有些是出於婦好的手刻,她通過主持祭祀,而參與朝中的政治活動,成為武丁埋藏的一位女政治家。
婦好還是一位軍事家,她多次帶兵出征,立下赫赫戰功,卜辭有「登婦好三千,登旅萬乎伐羌」的記載,意思是說,商王武丁征發婦好所屬三千軍隊和其他士兵一萬人,前往征伐羌國,在出土文物中發現有兩把「婦好」的銅鉞,每把重達八、九公斤,這在商朝是王權和軍權的象徵,有一次,武丁親征巴方,令婦好設伏兵,巴軍中伏,為婦好所殲滅,據殷墟出土的甲骨文卜辭記載,婦好曾多次主持各種類型和名目的祭祀活動,利用神權為商王朝統治服務。此外,婦好還多次受武丁派遣帶兵打仗,北討土方族,東南攻伐夷國,西南打敗巴軍,為商王朝拓展疆土立下汗馬功勞。武丁對她十分寵愛,授予她獨立的封邑,並經常向鬼神祈禱她健康長壽。然而,婦好還是先於武丁辭世。武丁十分痛心,把她葬在今河南安陽小屯村西北約100米處。墓葬被發掘,保存完好。除發掘出大量青銅器外,其中所出玉器共755件,是商代玉器出土最多、最集中的墓,另有63件石器、47件寶石器及象牙雕刻等物。
婦好死後,武丁十分悲痛,每有軍事行動,常通過祭祀祈禱婦好在天之靈助戰,這也反映出婦好生前的名字,確足以威懾敵人,婦好死後,有獨葬的巨大墓穴,而且享受獨祭的隆禮,這在商朝也是少見的。
一九七六年在河南安陽殷墟發現的「婦好」墓,使這位湮滅三千多年的婦政治家和軍事家的事跡,重見天日,考古學家和歷史學家,認為應該給予這位古代的傑出婦女以應有的歷史地位。
公元前十二世紀時,正是中國殷商之期。由於頻繁的戰亂,商王朝留給今人的痕跡已經非常稀少,但是就在這些為數不多的遺物中,卻有相當一部分屬於一位特殊的女人。
武丁見於史料的「諸婦」多達六十多位,其中只有三人擁有王後的地位,婦好則是第一位。而且也是偉大的商朝中興之王武丁一生中唯一真正愛過的女人。
在現存於世的甲骨文獻中,「婦好」的名字頻頻出現,僅在安陽殷墟YH127甲骨穴中出土的一萬余片甲骨中,她就出現過兩百多次!而且武丁在這些占卜中向上天祈告的內容,包括婦好的各個生活側面:征戰、生育、疾病,甚至包括她去世後的狀況如何。足見武丁對婦好用心之深。
婦好並不姓婦,她的父姓是一個亞形中畫兕形的標志,當她嫁給武丁成為王妻之後,武丁給了她相當豐厚的封土和士民,在她的封地上,她得到了「好」的氏名,尊稱為「婦好」,或者「後婦好」。
婦好的廟號為「辛」,商王朝的後人們尊稱她為「母辛」、「後母辛」。
❽ 婦好的介紹
婦好1,好姓(即子姓, 中國古姓多從女,為母系氏族余留),先秦時期我國女性的姓多寫在後(如太姒、文姜、息媯、孟嬴),故稱婦好,商朝君主武丁的妻子,中國歷史上有據可查(甲骨文)的第一位女性軍事統帥,同時也是一位傑出的女政治家。她不僅能夠率領軍隊東征西討為武丁拓展疆土,而且還主持著武丁朝的各種祭祀活動。因此武丁十分喜歡她,她去世後武丁悲痛不已,追謚曰「辛」,商朝的後人們尊稱她為「母辛」、「後母辛」。2婦好墓於1976年於河南安陽殷墟發現3,墓中的謎團目前正在不斷發掘之中。
❾ 商朝婦好介紹 婦好的兒子是誰
從已經翻譯過來的甲骨來看,婦好的死因有好幾種可能。有甲骨卜辭上,有這樣的記載:「婦好要分娩了,不好。三旬又一日,甲寅日分娩,一定不好。女孩。」婦好是因為難產而去世的嗎?還有一塊甲骨上的記載則是:「出貞……王……於母辛……百宰……血。」又忍不住讓人揣測,婦好是因為戰役而亡,至少也是戰傷復發而逝——那年頭的戰爭,其實就是大規模的械鬥,想要不負傷,恐怕不可能。所以武丁才為她復仇而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