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股票資訊 » 王翠翹
擴展閱讀
國美去年股票行情 2025-08-15 21:26:35
怎麼在深市買股票 2025-08-15 20:50:31

王翠翹

發布時間: 2021-10-05 04:54:45

『壹』 歷史上的王翠翹是個怎樣的人 王翠翹簡介

王翠翹

    王翠翹,明朝山東臨淄(今山東淄博)人,明朝江南地區的著名傳奇女子,她的悲劇故事廣泛流傳。事跡最早見於茅坤的《紀剿除徐海本末》,後被寫入多部文學作品與大量民間傳說中。

    歷史

    出身貴族世家,家道中落,入臨淄馬秀媽妓院,是秦淮名妓,初嫁羅龍文,後改嫁海盜徐海為妻,飄泊海上,聽從胡宗憲勸說徐海歸順胡宗憲。徐海為陳東所逼,跳水自盡,王翠翹為官兵所押返,至錢塘江,亦跳水自殺。

    余懷的文言小說《王翠翹傳》寫作時間約在明崇禎年間,似早於《三刻拍案驚奇》。

    主要寫妓女王翠翹,實際上涉及當時明代諸多政治、軍事人物,其間最主要是徐海和羅龍文,前者是西湖邊的無賴僧人,後者是任俠江湖的安徽財主。他們在王翠翹處相識,一見如故。徐海後來投奔倭寇,成為海盜大頭目,王翠翹被擄,成了徐的壓寨夫人。

    羅龍文借機進見當時明兵部右侍郎總督胡宗憲,自薦招降徐海,並建議行賂翠翹,王氏說服了徐海歸降朝廷。胡宗憲乘機進兵,自行棄信背約,擒殺了徐海。羅龍文出賣朋友依附權貴目的告遂。王翠翹則被胡宗憲送給另一降者。王翠翹痛哭悲號,思念徐海,投水殉情。

    余懷十分同情王翠翹的凄涼遭遇。他在文章中嘆惜:「嗟呼!翠翹以一死報徐海,其志亦可哀也!」對於翠翹之死,他認為是「猶鴻毛之於泰山也」。並在文末對當時士大夫們的品德發出呼籲:「人當自重其死,彼倡且知之,嘆士大夫乎?乃倡且知之,而士大夫反不知者,何也,悲夫!」

    王翠翹的悲劇故事在明末清初流傳頗廣,被寫進多種文學作品中。余懷此篇小說似乎是根據明徐學謨所撰的《王翹兒》改寫而成,比原作較為豐滿、增飾。到了清代康熙年間青心才人將余懷的這篇故事內容擴大、改寫為長達二十回的長篇通俗白話小說《金雲翹傳》,在民間廣為流傳。

    約在十八世紀末至十九世紀初,越南詩人阮攸嚮往中國傳統文化,到南京游學。他寄寓南京近十年,被這個悲劇故事所感動,後將余懷的《王翠翹傳》及青心才人的《金雲翹傳》攜回本國,花了一年時間,改寫為越南「喃傳」《金雲翹傳》,並搬上了越南舞台。該悲劇故事對越南近代文學的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故事

    版本一

    明嘉靖年間,我國東南沿海開始遭受「倭寇」的侵擾,這些日本人與當地的盜匪串通一氣,禍害百姓。當時秦淮河上有一位名妓叫王翠翹,她軟語溫存,柔媚無比,而性格中又有一點堅毅與直率。由於她不聽鴇母的話,鴇母就把她賣給了一個年老的富商為妾。王翠翹表面上答應得好好的,卻在夜裡收拾細軟和丫環綠珠溜走了。

    她們逃到嘉興,為了隱瞞身份不敢重操舊業,只是每日徘徊於南湖岸邊。一日在湖畔,遇到了桐城富家子弟羅龍文。羅龍文見王翠翹姿色不凡,神采奕奕,覺得此人大有可用之處,於是上前搭話,王翠翹也急著想找個人「依靠」,沒有多久就嫁給了羅龍文為妾。羅龍文在交際場上有了她幫助周旋,真是如魚得水。羅龍文家還有一個清客——西湖凈慈寺的明山和尚,明山和尚並不耐心修行,是個很有野心的人,但不久羅龍文就把綠珠送給他,他帶著綠珠遠走他鄉,再無音信。

    第二年,羅龍文在京城謀到了官職,並成了權臣嚴嵩的心腹,嘉靖三十三年,倭寇進犯,兵部尚書張經帶兵

    剿寇,大破敵軍,但因得罪了嚴嵩而遭殺害,功勞被安在嚴嵩的親信趙文華頭上。

    過了兩年,趙文華與羅龍文再次剿寇,因為他們根本不懂戰術而慘遭失敗,羅龍文逃走,王翠翹被抓,關在一座廟里。原來這里有許多被抓的女子。當一個倭寇頭目前來巡視時,王翠翹驚訝地發現這人竟是明山和尚。原來明山當年走後,生活無計,與盜匪結交,加入了倭寇一夥。他早就看中了王翠翹,只是法時沒機會。如今真是天上掉餡餅,立即娶王翠翹為妻。王翠翹此時別無他計,只得依命。好在明山對她恭敬有加,還肯聽她的話,她每日見明山幫倭寇掠人財物,欺人妻女,心下不安。就常常溫言軟語地勸他,讓他不要幫著倭寇殘害自己的同胞。明山漸漸被她感化,決心棄暗投明。於是殺了倭寇的兩個小首領前往桐城請降。不料趙文華言而無信,當下殺了明山,提他頭去就城請功。

    王翠翹得知之後,後悔不已,認為是自己害了他,正在悲恨交加之際,剩餘的倭寇又把她掠上船去,王翠翹萬念俱灰,跳海而死。

    版本二

    山東貧民王姓有幼女,被賣與娼門馬姓,授以歌彈唱,取名馬翹兒。技藝學成,養母帶她到上海,獻歌鬻藝。

    翹兒姿色中平,但唱得出類拔萃,且彈的一首好琵琶。顧曲者趨之若鶩,紅極一時。尤其可貴的是,她對客人從不曲意奉承。富商巨賈厚贈金銀,希望博得青睞,但她只要不高興,便不理不睬。日常得到闊人的增金,都毫不吝嗇的用來周濟窮人。養母為此,經常對她斥責毆打。她不堪忍受,毅然以私蓄贖身,改名王翠翹,別立門戶,不時前往蘇、杭獻藝。技藝被公認為「絕世無雙」,逐漸「名滿江南」。

    嘉靖三十三年五月,海盜大舉入寇。王翠翹被擄回海島,獻給徐海。她自彈琵琶,清歌一曲,受到這位海盜首領賞識,從此留居海上,成為徐海言聽計從的王夫人。

    浙江巡按胡宗憲,繼派人誘降汪直之後,另遣一個名叫華老人的使者,前來招撫徐海。此人剛到島上說明來意,勃然大怒的徐海便喝令予以捆綁,擬加殺害。翠翹急忙趨前勸解,親釋其縛,事後並贈以重金,送之歸國。

    華某回到杭州,向胡宗憲匯報了出使經過,建議利用王夫人,繼續誘降。胡氏因另派羅仲書前往。在翠翹勸說下,徐海答應投順,決定帶領部屬,到大陸相機行事。

    嘉靖三十五年四月。徐海攜帶翠翹,和陳東、麻葉各率所部回國。上岸後分兵掠瓜洲、上海,徐海則攻下浙江東北海邊的乍浦,接著西下圍攻桐鄉。

    胡宗憲當時依靠嚴嵩黨羽、督察浙江軍務的兵部侍郎趙文華薦舉,已升任總督軍務。他即命還留在身邊的汪滶,寫出勸降信,派指揮夏正持書前往徐營,勸徐海和來犯諸部歸順。許海表示,他和陳東,麻葉不相統屬,無能為力。夏正乘機進行反間,假稱已和陳,麻有約。而陳本人也探知官軍有使臣留在徐營,雙方互相產生了猜忌。

    王翠翹一再勸說徐海就撫。徐海因而釋放了明軍俘虜200多人,撤了對桐鄉的包圍;接著還用計捉獲陳、麻,獻給明軍;一面把隊伍移駐於乍浦。總兵俞大猷乘虛進擊,徐海失利,只得到乍浦附近的平湖請降。胡宗憲假意勉慰,聽憑他帶領余部,在縣郊沈庄附近駐扎。

    沈庄分東、西兩庄,中隔河渠。明軍大營駐東庄,西庄則為陳東殘部的收容地。胡宗憲繼續進行反間,讓受到優待的陳東寫信通知黨羽,偽稱徐海已奉命乘夜對他們襲擊,藉以挑動內訌。當夜,陳部為求生存,果然向徐營發動突襲。徐海倉猝無備,攜帶翠翹出走,被明軍包圍。徐海投河自殺,翠翹被捉。

    次日午間,胡宗憲在轅門大擺慶功宴。席間,強令翠翹以歌侑酒。酒酣耳熱,竟當眾調戲翠翹。酒醒以後,為了掩飾宴席上的失態,遮人耳目,便把翠翹賞賜給福建永順前來協剿的土兵頭目。

    王翠翹隨之去到錢塘江口的海船上,一連串意外的事變,使她的心態失卻平衡。思前想後,找不到出路,深夜乘人不備,投海自盡。

    陳東、麻葉等人,連同徐海的首級,被送往北京告捷。逃到舟山的徐海殘部,被俞大猷乘勝進軍,全部解決。

『貳』 俠女王翠翹是誰為何王翠翹在東南亞特別有名

十四世紀中葉,日本國進入南北朝封建割據戰爭時期,他們互相攻戰,爭權奪利。後來在一次次戰爭中,南方政權失敗,在戰爭中失敗了的一些南朝封建主,就組織武士、商人和浪人到中國沿海地區進行武裝走私和搶劫燒殺的海盜活動,歷史上稱之為「倭寇」。

日本進行分裂的時候,明朝剛剛建立,倭寇的隱患自明朝而起,一直到清朝都仍然存在。不過據史料記載,實際上真正禍亂百姓的倭寇,大部分都是活躍於沿海一帶的中國盜匪,真正的日本浪人很少。《明史·外國傳三·日本》:「有捕倭寇數十人至京者,廷臣請正法。」郁達夫《游於山戚公祠》詩:「但使南疆猛將在,不教倭寇渡江涯。」《明史》稱:「大抵真倭十之二三,從者十之七八。」

倭寇活躍的年代,正是本文主人公王翠翹生活的年代,她的故事就是自倭寇而起。王翠翹是秦淮河畔上的一位名妓,生的漂亮,身子綽約,軟語溫存,柔媚無比,具有女兒家的溫柔小意的同時,還有那麼一點豪氣,堅毅而又直率,因此在秦淮河畔頗具名氣。

名聲打起來了,最高興的莫過於鴇母,畢竟名氣越大,她得的銀錢就越多。後來王翠翹被一個富商看中,願意出大價錢將她帶回家,鴇母見錢眼開,遂答應了這門生意。雖說從良是任何一個青樓女子都想要的事情,但是那個富商實在年老,王翠翹哪裡甘心嫁給一個都可以當自己爺爺的人為妾,因此得知這個消息後,半夜尋了機會,百年帶著自己的丫鬟綠珠溜走了。

『叄』 求詩聖阮攸的《金雲翹傳》全詩!

《雙和歡》又名《金雲翹傳》

今日偶在網上讀之,頗感動,

看其介紹,乃明末作家據嘉靖年間真人真事寫成。王翠翹本出身良門,貌美而才高。卻家遭橫禍,為救父兄,剛決果斷,自願賣身為人妾,卻不料陷入娼門,糟踐凌丨辱被騙至於再三,被贖之後復被賣為娼,之後一段時間,幸而遇得倭寇大盜徐海,徐海對他真心敬愛,娶她作為夫人,幫助她報得恩仇。而她為國利民生,協助官兵設計誆騙徐海,將徐海剿滅。

據說越南詩人阮攸(1765—1820)根據此書寫成的長篇敘事詩《金雲翹傳》被推為越南文學中的經典作品。



縱觀小說,人物辛酸經歷,悲慘遭遇,真情真性實能感人,非生編硬造白日夢可類比

小說雖以團圓收場,實為悲劇。驚心痛心處,一而再,再而三,刺心反復 。感念處,令人涕下;心寒處,如入冰窟,渾身起栗。

女主人公,平生遭遇,實堪嗟嘆。人如浮萍,身不由已。性本清傲剛強,卻偏遭凌丨辱作踐再三;質本冰清玉潔,卻偏淪落齷齪骯臟之地;情本專一不移,卻偏被迫朝三暮四隨人俯仰。

嗚呼!所恃以自珍自愛者,皆遭摧毀碎滅。如美玉之陷於污泥,花瓣之蹂以糞土。心頭滴血精神煎熬,如烈火灼烤萬針攢刺,不言而明。五內郁悶如焚,腸曲曲九回,可想而見。忽忽如狂,自暴自棄,亦必然之勢。

倭寇大盜,卻為知己,肝膽相照,真情相愛。脫之苦海,予之尊重,始能揚眉而抬頭,挺身而做人。恩仇得報,略舒憤懣,可謂快哉。頃刻之間,卻又置大恩於不顧,陷知己於死地。雖利國民,內心之痛又何如哉?

悲乎,何以至此,時也?命也?個人之悲劇,其慘痛悲愴有過於此乎?
然天地茫茫,命運悲慘者,正不知多少。王翠翹有事跡流傳於世,數百年後之讀者尤能感其命運而發同情之聲,其他湮沒無聞者又何如之?

此小說,文辭通達而流暢,語言清新而雅麗。描摹人物個性,栩栩如生,躍然紙上。有韻致而收斂,非一味鋪張而直露。雖偶有支離矛盾錯漏處,亦白璧微瑕,無妨大體

尤可提者,小說中設計迫害王翠翹之宦小姐,其剛勁手段、沉穩氣度
、心機城府,實堪佩服。若為男子,必為能臣英雄。泰山崩於前而色不變,忍耐長時而行若無事,擇定時機而施展迅雷手段,不動聲色制人於無形。臨危難,尚且從容自若,鎮定應對,不卸責於他人。因其為女子,桎梏於閨閣之中,無所施展,故只能發泄於同輩女流,行事有乖張狠毒處,然論其實際之胸襟氣魄膽略手段,實非俗流女子可以比擬。比之《紅樓夢》中王熙鳳尤有勝之。或可視為薛寶釵與王熙鳳之結合體。而紅樓夢一書出於這本小說之後,則人物塑造未嘗不借鑒於此也!

其和王翠翹雖為仇敵,然實可並列為此小說里女中豪傑,巾幗奇才。但皆為時勢所迫,不得舒展也

原文地址: http://www.tianya.cn/publicforum/Content/culture/1/133063.shtml

此書下載地址: http://www.eshuba.com/soft/2976.htm

『肆』 明朝倭寇徐海做了什麼徐海老婆是誰

徐海的老婆是明朝江南名妓王翠翹,山東人。王翠翹原出生在官宦人家,父親被人陷害,家破人亡,自己流落青樓。

胡宗憲想著聯合倭寇進行內亂,以此打擊沿海倭寇的實力。他把目光投向了徐海。一方面,胡宗憲送給徐海禮物,其中還有不少珠寶玉器;另一方面,他挑動徐海和手下之間的關系。胡宗憲的珠寶玉器到了王翠翹手中。王翠翹得知禮物出自胡宗憲之手,對胡宗憲要求的幫忙一口應下。什麼忙呢?說服徐海與胡宗憲合作。徐海早年聽了王翠翹不少的枕邊風,不要對人這么殘暴,要對同胞寬容,整個人漸漸的被感化。這次,王翠翹對安居樂業、榮華富貴不斷的招安之路給予厚望,力勸徐海歸順。

歸順當天,徐海公告天下,稱無條件投降。來到胡宗憲的駐地時,徐海屈膝行禮。胡宗憲接受徐海的跪拜禮,對徐海諄諄教導,勸其莫再作惡。夜晚,徐海做著美夢的時候,他的手下前來襲擊。但是徐海沒有逃出去,精明如胡宗憲,也不會讓他逃出去。徐海眼看自己已經困獸之斗,投水自盡。王翠翹看到自己的枕邊風害死了丈夫,愧疚不已,也在之後投水隨丈夫而去。



『伍』 明朝沿海倭寇燒殺搶掠,無惡不作,傳奇美女王翠翹為何卻為倭寇首領殉情

因為倭寇首領對王翠翹一片深情有非常寵愛她,所以最終為了他而殉情。王翠翹也可以說是一個非常美麗的曾經是書香門第出身管家但因為家道中落被抄斬所以淪為風塵女子,也可以說是非常不幸了。最後又被迫嫁給了倭寇首領但兩人殉情卻感動了後世很多人。

嫁給徐海後王翠翹受盡了寵愛因此對徐海也是一片深情。徐海雖然是倭寇但是卻對王翠翹是真心實意的所以在遭遇了丈夫拋棄之後王翠翹的一顆心都被徐海暖化了。但因為徐海是倭寇當然會有朝廷之人來抓他,所以也是危機四伏。因此王翠翹就說服徐海歸降朝廷徐海也答應了,但沒想到朝廷那邊出爾反爾殺了徐海。王翠翹知道後痛哭不止覺得是自己害了徐海因此殉情。兩個人的這段感情也讓很多人為之動容。

『陸』 王翠翹的故事

明嘉靖年間,我國東南沿海開始遭受「倭寇」的侵擾,這些日本人與當地的盜匪串通一氣,禍害百姓。當時秦淮河上有一位名妓叫王翠翹,她軟語溫存,柔媚無比,而性格中又有一點堅毅與直率。由於她不聽鴇母的話,鴇母就把她賣給了一個年老的富商為妾。王翠翹表面上答應得好好的,卻在夜裡收拾細軟和丫環綠珠溜走了。
她們逃到嘉興,為了隱瞞身份不敢重操舊業,只是每日徘徊於南湖岸邊。一日在湖畔,遇到了桐城富家子弟羅龍文。羅龍文見王翠翹姿色不凡,神采奕奕,覺得此人大有可用之處,於是上前搭話,王翠翹也急著想找個人「依靠」,沒有多久就嫁給了羅龍文為妾。羅龍文在交際場上有了她幫助周旋,真是如魚得水。羅龍文家還有一個清客——西湖凈慈寺的明山和尚,明山和尚並不耐心修行,是個很有野心的人,但不久羅龍文就把綠珠送給他,他帶著綠珠遠走他鄉,再無音信。
第二年,羅龍文在京城謀到了官職,並成了權臣嚴嵩的心腹,嘉靖三十三年,倭寇進犯,兵部尚書張經帶兵剿寇,大破敵軍,但因得罪了嚴嵩而遭殺害,功勞被安在嚴嵩的親信趙文華頭上。
過了兩年,趙文華與羅龍文再次剿寇,因為他們根本不懂戰術而慘遭失敗,羅龍文逃走,王翠翹被抓,關在一座廟里。原來這里有許多被抓的女子。當一個倭寇頭目前來巡視時,王翠翹驚訝地發現這人竟是明山和尚。原來明山當年走後,生活無計,與盜匪結交,加入了倭寇一夥。他早就看中了王翠翹,只是法時沒機會。如今真是天上掉餡餅,立即娶王翠翹為妻。王翠翹此時別無他計,只得依命。好在明山對她恭敬有加,還肯聽她的話,她每日見明山幫倭寇掠人財物,欺人妻女,心下不安。就常常溫言軟語地勸他,讓他不要幫著倭寇殘害自己的同胞。明山漸漸被她感化,決心棄暗投明。於是殺了倭寇的兩個小首領前往桐城請降。不料趙文華言而無信,當下殺了明山,提他頭去就城請功。
王翠翹得知之後,後悔不已,認為是自己害了他,正在悲恨交加之際,剩餘的倭寇又把她掠上船去,王翠翹萬念俱灰,跳海而死。 山東貧民王姓有幼女,被賣與娼門馬姓,授以歌彈唱,取名馬翹兒。技藝學成,養母帶她到上海,獻歌鬻藝。
翹兒姿色中平,但唱得出類拔萃,且彈的一首好琵琶。顧曲者趨之若鶩,紅極一時。尤其可貴的是,她對客人從不曲意奉承。富商巨賈厚贈金銀,希望博得青睞,但她只要不高興,便不理不睬。日常得到闊人的增金,都毫不吝嗇的用來周濟窮人。養母為此,經常對她斥責毆打。她不堪忍受,毅然以私蓄贖身,改名王翠翹,別立門戶,不時前往蘇、杭獻藝。技藝被公認為「絕世無雙」,逐漸「名滿江南」。
嘉靖三十三年五月,海盜大舉入寇。王翠翹被擄回海島,獻給徐海。她自彈琵琶,清歌一曲,受到這位海盜首領賞識,從此留居海上,成為徐海言聽計從的王夫人。
浙江巡按胡宗憲,繼派人誘降汪直之後,另遣一個名叫華老人的使者,前來招撫徐海。此人剛到島上說明來意,勃然大怒的徐海便喝令予以捆綁,擬加殺害。翠翹急忙趨前勸解,親釋其縛,事後並贈以重金,送之歸國。
華某回到杭州,向胡宗憲匯報了出使經過,建議利用王夫人,繼續誘降。胡氏因另派羅仲書前往。在翠翹勸說下,徐海答應投順,決定帶領部屬,到大陸相機行事。
嘉靖三十五年四月。徐海攜帶翠翹,和陳東、麻葉各率所部回國。上岸後分兵掠瓜洲、上海,徐海則攻下浙江東北海邊的乍浦,接著西下圍攻桐鄉。
胡宗憲當時依靠嚴嵩黨羽、督察浙江軍務的兵部侍郎趙文華薦舉,已升任總督軍務。他即命還留在身邊的汪滶,寫出勸降信,派指揮夏正持書前往徐營,勸徐海和來犯諸部歸順。許海表示,他和陳東,麻葉不相統屬,無能為力。夏正乘機進行反間,假稱已和陳,麻有約。而陳本人也探知官軍有使臣留在徐營,雙方互相產生了猜忌。
王翠翹一再勸說徐海就撫。徐海因而釋放了明軍俘虜200多人,撤了對桐鄉的包圍;接著還用計捉獲陳、麻,獻給明軍;一面把隊伍移駐於乍浦。總兵俞大猷乘虛進擊,徐海失利,只得到乍浦附近的平湖請降。胡宗憲假意勉慰,聽憑他帶領余部,在縣郊沈庄附近駐扎。
沈庄分東、西兩庄,中隔河渠。明軍大營駐東庄,西庄則為陳東殘部的收容地。胡宗憲繼續進行反間,讓受到優待的陳東寫信通知黨羽,偽稱徐海已奉命乘夜對他們襲擊,藉以挑動內訌。當夜,陳部為求生存,果然向徐營發動突襲。徐海倉猝無備,攜帶翠翹出走,被明軍包圍。徐海投河自殺,翠翹被捉。
次日午間,胡宗憲在轅門大擺慶功宴。席間,強令翠翹以歌侑酒。酒酣耳熱,竟當眾調戲翠翹。酒醒以後,為了掩飾宴席上的失態,遮人耳目,便把翠翹賞賜給福建永順前來協剿的土兵頭目。
王翠翹隨之去到錢塘江口的海船上,一連串意外的事變,使她的心態失卻平衡。思前想後,找不到出路,深夜乘人不備,投海自盡。
陳東、麻葉等人,連同徐海的首級,被送往北京告捷。逃到舟山的徐海殘部,被俞大猷乘勝進軍,全部解決。

『柒』 王翠翹為什麼在東南亞那麼出名

王翠翹,明末清初江南地區的著名傳奇女子,她的悲劇故事在明末清初廣泛流傳,被寫入多部文學作品與大量民間傳說中。
關於王翠翹故事,在明代嘉靖年間至清初年間好幾種書中都有所記述和演變為小說。
明崇禎年間周楫的《西湖二集》第三十四卷中曾有這個故事,但僅是全篇中的一部分。
明崇禎年間夢覺道人的《三刻拍案驚奇》(原名《幻影》)在第七回「生報華萼恩,死謝徐海義「也有專門記述王翠翹的故事。
余懷的文言小說《王翠翹傳》寫作時間約在明崇禎年間,似早於《三刻拍案驚奇》。
文言小說《王翠翹傳》主要寫妓女王翠翹,實際上涉及當時明代諸多政治、軍事人物,其間最主要是徐海和羅龍文,前者是西湖邊的無賴僧人,後者是任俠江湖的安徽財主。他們在王翠翹處相識,一見如故。徐海後來投奔倭寇,成為海盜大頭目,王翠翹被擄,成了徐的壓寨夫人。
羅龍文借機進見當時明兵部右侍郎總督胡宗憲,自薦招降徐海,並建議行賂翠翹,王氏說服了徐海歸降朝廷。胡宗憲乘機進兵,自行棄信背約,擒殺了徐海。羅龍文出賣朋友依附權貴目的告遂。王翠翹則被胡宗憲送給另一降者。王翠翹痛哭悲號,思念徐海,投水殉情。
余懷十分同情王翠翹的凄涼遭遇。他在文章中嘆惜:「嗟呼!翠翹以一死報徐海,其志亦可哀也!」對於翠翹之死,他認為是「猶鴻毛之於泰山也」。並在文末對當時士大夫們的品德發出呼籲:「人當自重其死,彼倡且知之,嘆士大夫乎?乃倡且知之,而士大夫反不知者,何也,悲夫!」
王翠翹的悲劇故事在明末清初流傳頗廣,被寫進多種文學作品中。余懷此篇小說似乎是根據明徐學謨所撰的《王翹兒》改寫而成,比原作較為豐滿、增飾。到了清代康熙年間青心才人將余懷的這篇故事內容擴大、改寫為長達二十四回的長篇通俗白話小說《金雲翹傳》,在民間廣為流傳。
約在十八世紀末至十九世紀初,越南詩人阮攸嚮往中國傳統文化,到南京游學。他寄寓南京近十年,被這個悲劇故事所感動,後將余懷的《王翠翹傳》及青心才人的《金雲翹傳》攜回本國,花了一年時間,改寫為越南「喃傳」《金雲翹傳》,並搬上了越南舞台。該悲劇故事對越南近代文學的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捌』 如何評價胡宗憲

後世評價:

胡宗憲主持的抗倭斗爭,是他人生中最大的亮點。他所表現出的膽略和智謀的確可圈可點,稱得上是一位能臣,也是一個不可多得的人才。但是他交結權貴、趨炎附勢、揮霍無度,也使他的人品備受爭議。

世宗的為人行事一向不能以常理來推斷,他給了這個問題一個簡單乾脆的答案,就是:能重用,但對曾經做錯的事也要付出代價,尤其是觸犯皇權的行為,更要嚴懲。世宗對胡宗憲屢次保全,讓他盡展其才。胡宗憲大功告成之日,也就是他的厄運降臨之時。

胡宗憲的死,雖然是政治斗爭的結果,但是這也是他自己親手埋下的禍根。困擾明王朝多年的倭患終於在胡宗憲的手中得到控制,這對胡宗憲的才幹來說是最大的肯定,但他的為人的確不夠光明磊落。首先,胡宗憲與趙文華及嚴氏父子有著千絲萬縷的關系。

其次,胡宗憲侵吞軍餉、生活奢侈,好色,這是不爭的事實。胡宗憲通過在浙江加派「提編」等額外稅賦和請求留存浙江鹽銀等手段,聚斂了數額巨大的錢財,有「總督銀山」之稱。其中,有一些花費是用在招撫倭寇上。

以胡宗憲微薄的俸銀根本無法維持如此奢靡的生活,他的所作所為自然會引起朝中大臣們的非議。胡宗憲成為眾矢之的,也就不足為怪了。

不過,明代官員貪污的非常多,雖說胡宗憲貪污的錢財有些用於抗倭斗爭,有些用於與上級搞好關系,這也是應該考慮的。不過胡宗憲貪污數額確實過於巨大,加上嚴嵩一倒,無人保他,他厄運也確實該降臨了。

軼事典故

1、東南御倭戰爭

胡宗憲在主持東南御倭戰爭期間,推薦戚繼光任參將,俞大猷為胡宗憲部將。並允許戚繼光招募新軍,使戚家軍成為浙江御倭的主力。

胡宗憲聽取幕僚徐渭(徐文長)的建議與策略,又以剿撫兼行及反間計,對汪直採用招撫策略,對徐海、陳東、葉麻等海盜首領採用剿滅的策略,利用徐海之妻王翠翹使其上岸投降,而後胡宗憲為了斬草除根,用反間計促使陳東殺死徐海,最後自己再將陳東處決。

胡宗憲之後為了招撫汪直,讓他去杭州旅遊,但是卻被死腦筋的御史王本固殺掉,胡宗憲面對倭寇的憤怒侵襲,只得採取戰爭手段。

他使俞大猷、戚繼光克岑港,又提拔戚繼光,使他得以大展宏圖,創造多次大捷。但他為減輕浙江壓力,曾經有意放走倭寇,縱其寇掠福建,並嫁禍於俞大猷等,使他們蒙冤下獄。

2、金雲翹傳

相傳,王翠翹被俘後曾向胡宗憲請求埋葬徐海,胡宗憲不許;請求去做尼姑,還是不許,而是要將她許配給一個小兵。

王翠翹對胡宗憲說道:「你誅殺歸順的人,你把天道放在什麼地方了?」 她面對大海痛哭,喊道:「明山,我辜負了你呀!」遂寫詩一首,投水而死。她的詩寫道:建旗海上獨稱尊,為妾投誠拜戟門。十里英魂如不昧,與君煙月伴黃昏。

『玖』 有哪些名將因「殺降不祥」難得善終

文/格瓦拉同志

本文為作者原創,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處

中國自古便有「殺降不祥」的說法,兩軍一決勝負後,最忌諱對已經繳械投降的敵軍再行殺戮,並視此「下三濫」手段為極其不祥的舉動,認為會損人陰德,導致行凶者橫死。翻閱史冊,因「殺降不祥」難得善終的名將為數不少,其中較著名者有以下八位:

1.白起(?-前257年)

秦將白起是戰國頭號「戰神」,平生大小70餘戰未嘗敗績,其最得意的三場戰役分別是:伊闕之戰殲滅韓魏24萬聯軍,徹底掃平秦軍東進之路;攻佔楚國都城郢,使得楚國一蹶不振;長平之戰坑殺趙軍45萬,幾乎全部解除趙國武裝。三戰而摧毀四個強國,白起功莫大焉!

白起晚年與丞相范睢不合,加之對發動邯鄲之戰頗有微詞,在范睢的誣陷下,被秦昭王賜死。白起自殺前曾說:「長平之戰,趙軍降卒幾十萬人,我用欺騙的手段把他們全部活埋,這就足夠死罪了!」說完自殺。

2.項羽(前232-前202年)

項羽身高八尺多,力能扛鼎,才氣過人,年僅23歲便隨叔父項梁起兵,渡江擊秦復楚。項梁被殺後,項羽奪取楚國兵權,通過背水一戰,在巨鹿擊潰秦軍主力,一舉奠定滅秦的基礎。秦朝滅亡後,項羽自稱西楚霸王,分封天下諸侯,儼然成為天下共主。後來與漢王劉邦混戰四年,兵敗自殺於垓下。

項羽在巨鹿之戰中曾降服秦軍士卒20餘萬,行至新安時,因擔心他們會作亂,於是採取偷襲方式,將他們全部坑殺。如此損陰德之事,也難怪最後不得善終。

3.李廣(?-前119年)

「飛將軍」李廣長期為漢朝鎮守北部邊疆,平生與匈奴大小七十餘戰,建功極多,但卻一直未能實現封侯的夙願。李廣的最後一戰是追隨大將軍衛青進擊漠北,卻由於迷路錯過會師的日期,因不堪刀筆吏的污辱,最終自刎而死。

當初,李廣曾因不被封侯之事向術士王朔請教,並坦誠自己曾在隴西太守任上誘降過800名羌族士兵,隨後又背信棄義地將他們殺死。王朔聽後大為感慨,認為「殺降不祥」正是李廣不得封侯的原因。其實李廣的悲劇,何止是不得封侯呢?

4.拓跋?(371-409年)

淝水之戰後,前秦大敗,北方陷入混亂之中,原代國王孫拓跋?在部族的擁戴下復國。386年拓跋?自稱代王,同年改國號為魏,時年才15歲!拓跋?復國後,對內征服叛亂各部,對外討伐柔然等異族,並通過參合陂一戰嚴重削弱勁敵後燕。參合陂之戰後,拓跋?聽取大臣建議,將投降的後燕士兵5萬餘人全部坑殺。

拓跋?中年以後沉溺於酒色,又因服用寒食散變得異常殘暴、多疑,常以殺人立威,最終被兒子拓跋紹所殺,時年38歲!

5.李存勖(885-926年)

後唐庄宗李存勖在滅亡前蜀時,曾答應不殺後主王衍君臣,並命其率家屬臣屬一並入朝。但當王衍一行到達秦川驛時,庄宗卻又下令將王衍一行全部處死,幸好負責審核詔書的樞密使張居翰有惻隱之心,將詔書中的「行」字改為「家」字,使得被屠戮的對象只限王衍一家,而其他兩千餘人得以活命。

庄宗背信棄義地殺掉王衍一家後不久,便遭遇宮廷政變,被自己的侍衛大將郭從謙圍攻,身中流箭而死,時年才41歲。

6.劉知遠(895-948年)

契丹滅晉後曾入主中原,但因為中原軍民抵抗,最終狼狽北還。此時河東節度使劉知遠趁機進佔中原,稱帝建國。劉知遠攻佔開封後,曾把投降的1500名契丹士兵全部斬殺。在北上攻佔鄴都後,先是誘降守將張璉,在入城後卻背信棄義地處死張璉和數十名將官。

劉知遠稱帝不滿一年便暴卒,三年後帝國便滅亡,是史上最短命的王朝。司馬光在《資治通鑒》中曾評論到:「漢高祖殺幽州無辜千五百人,非仁也;誘張璉而誅之,非信也。不仁不信,何以守國!其祚運不長,宜哉!」可謂一語中的!

7.常遇春(1330-1369年)

常遇春是朱元璋手下第一猛將,經常宣稱能將十萬軍橫行天下,故軍中有「常十萬」之稱。常遇春生平大小百餘戰,從未嘗過敗績,為明朝的肇建立下奇功,常被朱元璋贊許為「雖古名將,未有過之」。

常遇春雖然作戰勇猛,但卻有一個令人不齒的性格缺陷-喜歡殺降,在1359年的池州之戰中,曾一口氣坑殺陳友諒3000餘降卒。其實常遇春不僅喜歡殺降,還經常屠城,為此曾遭到朱元璋的斥責,但依舊劣性不改。1369年,常遇春暴卒,只活了39歲。

8.胡宗憲(1512-1565年)

胡宗憲擔任直浙總督期間,負責清剿為患東南地區的倭寇。當時倭寇分為數個集團,都由明朝海盜擔任首領,其中實力極強者有汪直、徐海、陳東、葉麻等人。其中為對付徐海,胡宗憲利用徐妻王翠翹成功說服其投降,但在徐前來投降時,卻又下令將其圍殺。王翠翹在痛斥胡宗憲的背信棄義後,也投海自盡。

胡宗憲在政治上依附於嚴嵩,待到嚴嵩倒台後,馬上便遭到清算,最終在獄中自殺身亡。

『拾』 著名倭寇徐海老婆名妓王翠翹是他搶來的嗎

徐海,明代徽州人,是嘉靖年間有名的倭寇。少時曾出家為僧,法號普靜,後經叔叔徐惟學影響,參與搶劫及海上貿易。在組織方面極具天賦,能力卓絕,靠著自己的努力建成了上萬人的團隊。娶江南名妓王翠翹為妻,雙雙投河而死,後人以夫妻倆的事跡編寫《金雲翅傳》。徐海是個有幾分傳奇色彩的人物。他的妻子十分有才情,傳說徐海與官府往來的書信都是王翠翹所寫,言情得體。而他本人經過佛教的洗禮,整個人應該有異於常人的風度。他有個老鄉羅龍文,在他的生命中扮演著不好的角色,心裡陰暗,喜歡鬧事,離間他和陳東、葉麻。說到這兩人,徐海不像汪直一樣一家獨大,他聯合陳東、葉麻進行合夥,做事三個人商量著來。徐海腦子比較聰明,他負責整個搶劫活動的安排以及細節補救;陳東、葉麻二人原是老老實實的商人,知道什麼東西值錢,什麼東西有市場。就是這個鐵三角,因為有了羅龍文,被分解了。之後俞大猷大敗徐海,汪直勸降徐海,胡宗憲利用王翠翹勸服徐海歸順。徐海原以為歸順後會有太平日子、榮華富貴,沒想到等來的是自己的合夥人的反響操戈,自己的每一步都在胡宗憲的眼皮底下。徐海不願束手就擒,他高喊聲「翠翹誤我!」後投水而亡。

徐海的老婆是明朝江南名妓王翠翹,山東人。王翠翹原出生在官宦人家,父親被人陷害,家破人亡,自己流落青樓。關於王翠翹、徐海和羅龍文的關系,眾說紛紜。有人說徐海和羅龍文之間是認識的,有人說兩個人沒有什麼聯系。

王翠翹是個外表柔弱細語,內心卻有些堅毅耿直的人。傳說她得知鴇母將她賣給了一個年老的財主,連夜逃走。王翠翹逃到嘉興後,偶然碰到了羅龍文。羅龍文見王翠翹貌若天仙,對其十分喜愛。而王翠翹那時剛到嘉興,人生地不熟,急需有個依靠。於是兩人結為夫妻,王翠翹還認識了一個在羅龍文家的清客。

當時的沿海地區常發生倭寇之亂,羅龍文對倭寇進行圍剿,可是因為沒有經驗,反而陷入困境。王翠翹被倭寇抓起來後發現其中有一個人是之前認識的清客,如今已經下海做了倭寇。清客把王翠翹當作壓寨夫人,王翠翹只能面對現實。另外也有人說,王翠翹和徐海之前是不認識的,因為王翠翹被倭寇擄了回去,獻給了徐海,成為了徐海的壓寨夫人。王翠翹十分善良,經常對徐海進行勸導,讓他不要殘害自己的同胞。久而久之,徐海也漸漸的被感化。當時倭寇的勢力已經讓朝廷頭疼不已,再加上朝廷腐敗,民不聊生。
胡宗憲對海盜進行招安,旨在共同抗倭。王翠翹為了大局,說服徐海與官兵一起抗擊倭寇。徐海殺了兩個倭寇的小首領對朝廷表示合作之心。不料朝廷過河拆橋,將徐海殺害。王翠翹覺得有愧於徐海,拒絕了朝廷的賞賜,投河自盡。
徐海事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