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股票資訊 » 楊令公
擴展閱讀
國美去年股票行情 2025-08-15 21:26:35
怎麼在深市買股票 2025-08-15 20:50:31

楊令公

發布時間: 2021-10-05 04:56:54

㈠ 「楊令公」楊業之死真相,罪魁禍首究竟是誰

楊家將的英雄故事,早在北宋中葉就已經在民間開始流傳。北宋歐陽修稱贊楊業、楊延昭“父子皆名將,其智勇號稱無敢”。

從以上史料而言,逼楊業於死路的“奸臣”,總指揮潘美罪責難逃,但更重要的罪魁應該是凌駕於總指揮之上的監軍王侁。

㈡ 在宋朝是楊令公在百官面前口稱什麼

楊令公,是對北宋名將楊業的譽稱。
業初為五代北漢將領,善騎射,人稱「無敵」。歸宋後,任知代州兼三交駐泊兵馬都部署。屢敗契丹 ,戰功卓著。 雍熙三年(公元986年)宋軍北征,業因矢盡援絕,被俘,絕食死。
楊業(?—986年),原名重貴,戲說中又名楊繼業,並州太原(今山西太原)人,北宋名將。官至雲州觀察使、判代州,贈太尉、大同軍節度使。楊業的父親楊信,曾任後漢的麟州刺史(今陝西神木)。
少時倜儻任俠,善於騎射,喜好打獵,獵獲總比他人多。讀書不多,但忠烈武勇,甚有智謀。後漢被後周所滅,後漢河東節度使劉崇建立北漢。楊業弱冠即跟隨劉崇,為保衛指揮使,以驍勇遠近聞名。屢立戰功,遷升建雄軍節度使。宋太宗北征,素聞楊業之名。北漢投降之後,派使者召見楊業,即授右領軍衛大將軍。班師回朝後,又授鄭州 刺史。宋太宗以楊業「老於邊事」,拜其為代州刺史兼三交駐泊兵馬部署。
太平興國五年三月,在雁門關大破遼軍,威震契丹。雍熙三年,隨軍北伐,因監軍王侁威逼,毅然要求帶兵出征。結果在狼牙村中伏大敗,並且沒有得到支援,最後被包圍於陳家谷(今山西寧武),楊業見無人支援,拊膺大慟,再率帳下士兵回身力戰,全身受到數十處創傷,士卒死傷殆盡。楊業面無懼色,手刃數十百人。馬匹重傷不能前進,力竭為契丹軍所擒。楊業無限悲憤,為表白忠心,絕食三日而死。

㈢ 楊令公的真實生平

楊業或楊繼業(?—986年),謚忠武,五代時期後漢及北宋軍事家,楊家將第一代人物,又被稱作楊老令公。原名重貴,麟州新秦(今陝西神木)人。

他的父親楊信在後漢曾任麟州刺史。楊業青少年時代為後漢河東節度使劉崇的部屬。後周廣順元年(951年)劉崇在太原建立北漢,楊業為建雄軍(今山西代縣)節度使,並賜名劉繼業,讓他長期鎮守北方重鎮代州抵禦遼軍。後來北漢君主劉繼元降於宋太宗之後,楊業依舊堅持戰斗,直至劉繼元親自招降。後楊業歸降北宋,任左領軍大將軍,鄭州防禦使,主要負責與潘美共同防禦北方的遼國南下。

宋太宗太平興國五年(980年)三月,遼景宗發兵10萬攻雁門,楊業出奇兵繞到雁門關以北突襲遼軍,與潘美前後夾擊,大敗遼兵,殺死遼國駙馬侍中蕭咄李,活捉馬步軍都指揮使李重海,楊業因此被提升為雲州觀察使。自此楊業在遼軍中聲威大震。

雍熙三年(986年),宋太宗決定北伐遼國。潘美、楊業為西路軍主將。途中由於曹彬於歧溝關戰敗,田重進、潘美蔚州戰敗,導致遼軍的優勢兵力正面與其決戰。耶律斜軫大軍來追,楊業主張避其鋒芒,但遭到王侁的譏諷,並詆毀他懷有二心。楊業作為從前朝歸降的武將,最忌諱他人的猜測。於是在明知前景不妙的情況下,毅然要求帶兵出征。結果在狼牙村中伏大敗,並且沒有得到支援,最後被包圍於陳家谷(今山西寧武),楊業見無人支援,拊膺大慟,全軍覆沒。其子楊延玉也在這次戰役中戰死,楊業無限悲憤,決心以絕食來表白忠心,最後死於押解途中。

楊業死後,宋太宗削潘美三級,把王侁除名流金州,劉文裕除名流登州。

㈣ 什麼是「令公」,如楊家將中的楊令公謝謝

"令公"

古代對中書令的尊稱。《魏書·高允傳》說:「於是拜允為中書令……高宗重允,常不名之,恆呼為令公。」唐郭子儀為中書令,亦被稱為令公。唐末,武將多加中書令銜,故「令公」之稱極濫。

㈤ 楊令公有幾個子女

老俗話說:
一、「七郎八虎」是八個兒子。
二、「八姐九妹」是兩個女兒。

㈥ 中國古代被稱楊令公的有幾個

一個
楊令公,是對北宋名將楊業的譽稱

楊業初為五代北漢將領,善騎射,人稱「無敵」。歸宋後,任知代州兼三交駐泊兵馬都部署。屢敗契丹 ,戰功卓著。
雍熙三年(公元986年)宋軍北征,業因矢盡援絕,被俘,絕食死。

㈦ 楊令公全稱是什麼。

楊令公全稱是楊繼業
楊袞之子楊繼業,娶妻余賽花。夫妻二人歸宋後,南征北戰,威名遠震。楊繼業為邊關八大令公之一,人稱楊令公;佘賽花生有七子,並收一義子,人稱余太君。遼兵犯境,潘仁美掛帥,楊繼業為前部先鋒。他帶領七郎八虎大戰金沙灘,救駕立功,連傷三子。潘仁美官報私仇,害死楊七郎,楊令公被困兩狼山,碰碑而死。

㈧ 楊家將楊令公在歷史上有幾個兒子

楊業或楊繼業(?—986年),謚忠武,五代時期後漢及北宋軍事家,楊家將第一代人物,又被稱作楊老令公。原名重貴,麟州新秦(今陝西神木)人。
雍熙三年(986年),宋太宗決定北伐遼國。潘美、楊業為西路軍主將。途中由於曹彬於歧溝關戰敗,田重進、潘美蔚州戰敗,導致遼軍的優勢兵力正面與其決戰。耶律斜軫大軍來追,楊業主張避其鋒芒,但遭到王侁的譏諷,並詆毀他懷有二心。楊業作為從前朝歸降的武將,最忌諱他人的猜測。於是在明知前景不妙的情況下,毅然要求帶兵出征。結果在狼牙村中伏大敗,並且沒有得到支援,最後被包圍於陳家谷(今山西寧武),楊業見無人支援,拊膺大慟,全軍覆沒。其子楊延玉也在這次戰役中戰死,楊業無限悲憤,決心以絕食來表白忠心,最後死於押解途中。

楊業死後,宋太宗削潘美三級,把王侁除名流金州,劉文裕除名流登州。

楊業妻,姓折。據清光緒年間續修《岢嵐州志[》卷九《人物·節婦》條記載:「楊業『娶折德扆女』,『折性敏慧,嘗佐業立戰功,號楊無敵』」。

《宋史》卷二五二《折德扆傳》也記載說,「折德扆,世居雲中」,折德扆的父親「折從阮,自晉漢以來獨據府州」。折家歸附後周之後,「父子俱領節鎮,時人榮之」。折德扆的弟弟折德願、子折御勛、折御卿、玄孫折克行都是擔任武官。可知折、楊兩家同是山西人,折從阮與楊信都是地方上的豪強,府州與麟州又是鄰近。在折德扆比楊業大二十四歲、兩家都是武門世家的背景下,德扆就以自己的女兒許配給楊業。德扆之女折氏,即楊家將故事中的佘太君。佘為折之誤。

楊業死後,他的子孫繼承其精忠報國的遺志,堅持抗擊遼國。其中楊延昭,楊文廣最負盛名。北宋著名文學家歐陽修,稱贊楊業、楊延昭「父子皆名將,其智勇號稱無敵,至今天下之士至於里兒野豎,皆能道之。」宋元的民間藝人把楊家將的故事編成戲曲,搬上舞台。到了明代,民間又把他們的故事編成《楊家將演義》、《楊家將傳》,用小說評書的形式在社會民間廣泛傳播。然而根據某些歷史考證,穆桂英等人物並非真實存在,而是民間杜撰出來的.

北宋中期名將楊文廣是延昭之子。

評書演繹中楊業有7個兒子,大郎楊延平、二郎楊延定、三郎楊延光、四郎楊延輝、五郎楊延德、六郎楊延昭、七郎楊延嗣。

楊家將系列故事經歷了長期的發展與豐富,歷代民間藝人和廣大的人民群眾參與到創作中來,不斷加入新的元素,並且這個過程還將持續下去。茲就已經成熟定型的主題內容簡要綜述。

故事一般從呼延贊的身世切入。呼延家與楊家有若乾的聯系,所以另有評書《呼家將》。整個故事始終伴隨著朝廷的忠奸斗爭,支持、保護楊家的重臣先後有八賢王、寇準、包拯等人,而壓制、迫害楊家的先後有潘仁美、王欽若等。

楊繼業(楊令公)娶妻佘賽花(佘太君),生七子二女:大郎楊淵平(延平)(妻張金定)、二郎楊延定(妻雲翠英)、三郎楊延安(妻羅素梅)、四郎楊延輝(妻羅氏女)、五郎楊延德(妻馬賽英)(後來於五台山出家)、六郎楊延昭(妻柴美容)、七郎楊延嗣(妻杜金娥),還有義子八郎楊延順(妻姜翠屏),號稱「七郎八虎」;二女是八姐和九妹。金沙灘一戰,為保宋帝,大郎、二郎、三郎戰死。四郎被俘,化名木昜,被招為遼駙馬,才有後來的四郎探母;有些評話版本中,八郎流落北邊,後也被招為駙馬。五郎殺出重圍,去五台山出家為僧。今有京劇名段《金沙灘》及《四郎探母》。

㈨ 楊令公廟的楊令公

楊令公-楊業-楊繼業-楊無敵
楊令公名楊業(又稱楊繼業),為北宋名將,被譽為「楊無敵」,史載其「軍紀嚴明,屢建戰功」,但在986年北宋伐遼戰役中,不幸由於主帥潘美和監軍王侁的錯誤指揮,被迫孤軍奮戰,於陳家谷矢盡援絕,重傷被俘,絕食而死,終年60歲左右。其事跡在當時便廣為傳頌,後經戲曲、小說的渲染,逐漸形成了「楊家將」的故事。但經考證,楊令公戰斗的主要區域在今山西雁門關和大同一帶,並不在古北口地區,而令公廟之所以建在古北口,主要是因為遼人敬其忠勇,為其立廟,以激勵將士向楊業那樣鞠躬盡瘁,公忠體國。

㈩ 楊業為什麼「楊令公」﹖

對 北宋 名將 楊業 的譽稱

以下是史書資料

元 徐大焯 《燼余錄》甲編:「 興國 五年,

太宗 莫州 之敗,賴 楊業 護駕,得脫險難。

業 , 太原 人,世稱 楊令公 。」 明 秦淮

墨客 《序》:「 宋 起鼎沸之後,一時韜鈐

介胄之士,師師濟濟,忠勇如 楊令公 者,蓋

舉世不一見雲。」《楊家將》第七回:「 太宗

封賞畢, 楊令公 等謝恩出。」參見「 楊家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