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西咸新區總體規劃的規劃結構
兩心一帶四軸三廊多片區
趙海春表示,按照《規劃》,西咸新區將以金融商務,秦漢文化為核心,以灃涇大道為主軸,以正陽、秦漢、蘭池、灃渭為次軸,對接西咸兩市的傳統軸線,輻射帶動西咸新區的多個功能區,構建「兩心一帶、四軸三廊、多片區」的田園城市的總體空間形態。
其中「兩心」為金融商務中心、秦漢文化中心;「一帶」即灃涇大道功能拓展帶;「四軸」包括正陽大道功能拓展軸、秦漢大道功能拓展軸、蘭池大道功能拓展軸、灃渭大道功能拓展軸;「三廊」則是渭河景觀廊、涇河景觀廊、灃河景觀廊。
《規劃》中提到,西咸新區將規劃形成臨空經濟區、渭北綜合商務區、秦漢文化觀光區、先進製造業產業區、行政商務綜合區、統籌科技資源特區、低碳環保產業區、奧體休閑生活區、阿房宮文化體驗區、渭河百里景觀長廊等10個功能分區的功能布局。
西咸新區規劃控制范圍882平方公里,規劃建設用地272平方公里,涉及西安、咸陽兩市7個縣區的23個鄉鎮和街道辦事處、89.3萬人。其發展定位,一是西安國際化大都市的主城功能新區和生態田園新城,二是引領內陸型經濟開發開放戰略高地建設的國家級新區,三是彰顯秦漢文明、推動國際文化交流的歷史文化基地,四是統籌科技資源的新興產業集聚區,五是城鄉統籌發展的一體化建設示範區。
西咸新區在空間布局上,以大都市核心區為中心,規劃了空港新城、灃東新城、秦漢新城、灃西新城、涇河新城,構成「一區五城」組團式的現代田園城市格局。產業發展,以錯位布局、集群化發展為路徑,西安、咸陽核心區和組團間互補,構建特色鮮明的現代產業體系。基礎設施,以快速幹道為重點構建綜合交通體系,同時加快生態化、信息化、網路化設施建設。城市文化,依託周秦漢歷史遺跡和渭北帝陵遺存帶,形成大都市帝陵文化、秦漢文化、古都歷史三條文化帶。生態建設,重點打造城市綠色廊道和都市綠心,建設大面積濕地公園和水景公園,形成點、線、面結合的綠化體系和水脈滲透、綠水相融的城市靈動空間。統籌城鄉發展,主要是建設生態田園小鎮和社區,合理布置教育、衛生、文化等公共服務設施,發展都市現代農業,就近轉化農村人口。
Ⅱ 西咸新區總體規劃的實施理念
西咸新區建設將充分發揮和彰顯歷史文化、生態水脈、資源要素和綜合區位等特色優勢,力爭通過五到十年的時間,把西咸新區建設成為生態文明、環境友好、設施現代、社會和諧、開放包容、彰顯歷史文化、產業有序集聚的西安國際化大都市的主城功能新區和生態田園新城,構建社會經濟發展新的增長極,打造全國區域協調發展的國家級新區。
Ⅲ 西咸新區總體規劃的規劃建設
渭河景觀帶將建成生態綠洲
按照《規劃》,渭河景觀帶將建成天人和諧的活力新城、舒適宜人的生態綠洲,形成河流生態控制區、濕地生態區、灞渭休閑觀光區、休閑生活區、特色風景林營造區、秦文化展示區、文化產業集中區、高檔居住區、奧體生態區、生態農業展示區等十大功能區。渭河將被打造成為世界知名的城中河、生態河。趙海春表示,《規劃》得到省政府及省西咸辦的肯定,隨後將以省政府印發的《西咸新區規劃建設方案》為依託,編制和完善好總體規劃。
Ⅳ 咸陽僅為新區的總體規劃圖是什麼
2樓省城鄉規劃建設博覽會開幕 袁純清等參觀我市展區
展城鄉風貌,繪宜居藍圖,省城鄉規劃建設博覽會7月4日在西安陝西國際會展中心開幕。省長袁純清,省委常委、副省長洪峰,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崔林濤,省政協副主席楊永茂在省建設廳廳長李子青,市委常委、副市長李效民,市長助理王樹茂等的陪同下,參觀了我市展區。
本次城鄉規劃建設博覽會是我省首次舉辦,我市展區分為四大版塊,一是咸陽印象,介紹目前已實施的規劃成果和現狀;二是魅力城市,從人文、生態、精緻、宜居充分展現咸陽;三是特色城鎮,展示縣城、城鎮和新農村,四是未來咸陽,介紹在西部大開發、「一線兩帶」戰略、西咸一體化等宏觀背景下的新版城市總體規劃。
據悉,今年建設部批復了我市最新城市總體規劃,到2020年城市規劃區實際居住人口控制在95萬人,建設用地控制在95平方公里。城市性質為西安都市圈的副中心城市,以發展電子、醫葯、食品、能化、紡織等工業為主的現代化工業城市、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和優秀旅遊城市。用地布局為渭水橫貫東西,河北階地為主城區及渭河電廠片區、咸陽機場片區,河南為灃河新區,重點向西安發展,構成「原、城、河、城」布局特色。交通由航空港、高速鐵路、高速公路和西咸軌道構成立體交通,「七縱、七橫、四橋、二環」構成城市道路骨架。同時,還對市域城鎮體系規劃、生態綠地規劃、歷史文化名城保護和重大基礎設施進行總體安排。
Ⅳ 西咸新區總體規劃的基本原則
河流綜合治理點多面廣,統籌整合河流西咸新區范圍內渭河、灃河、涇河的環境治理和水利防汛工作,打造西安國際化大都市的城中河和綠色景觀廊道。
生態田園新城新區在以組團布局發展模式保持新區良好生態格局的同時,規劃了223 平方公里的農田和果園用地和237 平方公里的水域、生態防護綠地,新區將建設成城在綠中,林田遍布的城園交融、和諧共生的現代田園城市。
快捷交通聯接規劃通過城際鐵路、高速公路、快速路、城市軌道、大運量公交多種現代交通方式的支撐,建設新區綜合性交通樞紐,實現公交方式零換乘,倡導低碳出行,實現新區和西安國際化大都市之間、新區內組團間的便捷連接。
優美小鎮點綴規劃在新區倡導建立全新的可持續的城市生活模式,城市發展經濟發展環境保護取得平衡。延續原有的鄉村生活模式,強調生態環境保護。以文化旅遊、農園風情、關中民俗和濱水休閑為特色建設生態田園小鎮,以集約建設用地的立體城市模式建設重點示範鎮。
現代農業襯托規劃在新區通過發展以生態農業、休閑農業、外向型農業為特色的都市農業、現代農業,力爭將新區建設成為現代農業和城市建設高度融合的新區,成為未來西安國際化大都市的菜籃子基地和現代農業基地。
Ⅵ 西咸新區總體規劃的介紹
《西咸新區總體規劃》(2010~2020年)總體框架已經出爐,未來的西咸新區將建成一座充滿活力的宜居新城。西咸新區將建成西安國際化大都市的重要板塊和城市新區,促進西咸一體化,引領大都市發展的戰略新高地,推動大都市快速發展的新引擎。
Ⅶ 西咸新區區劃圖
關於新區范圍的確定。
西咸新區規劃范圍為:以渭河為中軸線,西起規劃中的西咸環線,東至涇渭交匯口,北至西咸北環線,南至310國道西寶線,東西約50公里,涉及西咸兩市6個縣(區)、22個鄉鎮(街道辦),總人口51萬人。規劃控制范圍560平方公里,規劃建設用地220平方公里(佔西安國際化大都市主城區規劃總面積的25.8%),其中新增建設用地面積150平方公里(其餘約70平方公里在西安和咸陽主城區內),河流、保護區、生態區、基本農田等其它用地面積約340平方公里。
西咸新區規劃控制區域一覽表
所在行政區
區(縣)
街鎮鄉
西安市
戶
縣
大王鎮*
長安區
馬王街辦*、高橋鄉、斗門街辦*、王寺街辦*
未央區
三橋街辦*、六村堡街辦*
咸陽市
渭城區
北杜鎮*、底張鎮、周陵鎮*、渭城鎮、窯店鎮、正陽鎮
秦都區
釣台街辦、陳楊街辦、灃東街辦
涇陽縣
涇干鎮*、三渠鎮*、崇文鎮、太平鎮*、高庄鎮、永樂鎮
註:標有*字元號的街鎮鄉為部分包含。
Ⅷ 西咸新區總體規劃的規劃定位
西安國際化大都市的城市新區區域定位為門戶新區即依託西安咸陽國際機場,發展現代物流和現代服務業,加快國際性空港和國際物流中心建設,成為我國北方內陸地區對外開放的門戶、西部地區國際經濟交流的平台,西安國際化大都市新的增長極和助推器。功能定位為科技新區即根據國家賦予西安的統籌科技資源改革試驗基地的要求,利用陝西科研資源的優勢,建設成為西部乃至中國一流的技術研發基地和科技成果孵化中心,西北內陸地區以外向型高端知識創新職能為特徵的產業新區。
文化定位為人文新區即以周秦漢唐深厚的文化積淀為底蘊,傳承和發揚歷史文化,把新區建設成為世界秦漢文化中心、周秦漢唐文化綜合展示區、西安國際化大都市文明形象的重要窗口、西安進行國際文化交流活動的重要區域。
到規劃期末,西咸新區總人口將達到180萬,其中灃渭新區100萬人,涇渭新區80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