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股票資訊 » 台灣服貿協議
擴展閱讀
三祥新材的股票價格 2025-08-15 10:54:14
中老年營養奶粉 2025-08-15 10:43:28

台灣服貿協議

發布時間: 2021-10-06 12:40:25

Ⅰ 台灣為什麼反服貿

由於民進黨為首的在野黨,歪曲醜化服貿協議,並通過各種渠道對其造謠中傷,極力阻擾其通過。部分台灣綠營人士、學運領袖則是為反對而反對,並希望事件進一步發酵,已經從當初的反對服貿協議整體過審,向反對服貿協議本身發展,並進一步向反對大陸和台灣經貿往來發展。有評論認為,學生抗議運動已經脫離其本質,滑向特定政治目的。
很多學生其實並未仔細看過服貿協議,大都是在網上看過一些「懶人包」(台灣大學經濟系主任鄭秀玲編寫的一系列「黑箱服貿自救寶典」,號稱3分鍾讓人了解服貿協議,其內容卻謬誤百出,危言聳聽)。
本次抗議事實上主要有以下三類人參加:
訴求一:不認可兩岸《服貿協議》,認為台灣利益會因《服貿協議》受損;
訴求二:不認可國民黨強行送審《服貿協議》的程序,認為其黑箱操作;
訴求三:不了解《服貿協議》,只是藉此反對馬英九政府,彰顯「反對者」立場。
目前台灣網路上瘋傳的「懶人包」,多數是根據台灣大學經濟系主任鄭秀玲編寫的一系列「黑箱服貿自救寶典」濃縮而成。
「懶人包」,號稱3分鍾讓人了解服貿協議,其內容卻謬誤百出,危言聳聽。23日,台經濟主管部門也召開記者會,對「服貿協議是黑箱作業」、「開放大陸勞工來台就業沖擊台灣百萬勞工」等五大謠言予以澄清。各界支持服貿協議的人士也對其口誅筆伐。
「懶人包」強調「服貿協議兩岸開放不對等」,甚至宣稱大陸對台開放度很低。因為兩岸都是WTO成員,所以,超WTO的開放數目是否對等才是關鍵。在服貿協議中,台灣對大陸超WTO待遇僅19項,而大陸對台卻有80項,很明顯是大陸對台開放程度更高。
再比如開放生活產業恐被陸資攻佔一說,「懶人包」認為,舉凡雜貨、小吃、麵包、眼鏡、金飾等上千種行業都會被陸資取代,而台媒稱,這些批發零售行業,台灣在4年前就已對陸資開放,由於台灣市場小,盡管早就開放,並沒有「遍地陸資」的情形,同時台灣「恐陸」卻不恐美、日,顯然這里就有特定的意識形態作怪。
「懶人包」還引述鄭秀玲的說法,恐嚇說島內將有上千種行業的500萬人受到服貿影響,其工作將被大陸勞工取代。其實,服貿協議並未開放大陸勞工赴台,以上所說的情況也根本不會發生。
《海峽兩岸服務貿易協議》(英語:Cross-Strait Service Trade Agreement),是海峽兩岸依據《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第四條所簽署的服務貿易協定。協議主要為推動兩岸經貿正常化。

Ⅱ 聯合早報什麼是服貿協定台灣為何反對

2014年3月25日... 台灣與新加坡和紐西蘭都簽署了貿易協定,當時也沒人反對,由此凸顯這部分台... 的心理。 Pages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觀點,不代表聯合早報網觀點。 聯合早報...

Ⅲ 為什麼要簽服貿協議

由於《兩岸服貿協議》原文很長,我只是簡單地把主要內容介紹一下,讓大家看看這個貿易不平等協議簽署之後,海峽兩岸誰才是真正的受宜者。《服貿》全文共4章24條及2項附件,台灣承諾對大陸開放64項,大陸承諾對台開放80項,主要包括:商業、通訊、建築、分銷、環境、健康和社會、旅遊、娛樂文化及體育、運輸、金融等行業,這次大陸對台開放高於此前對WTO承諾的水準,一次性出價,涵蓋行業類別之多、開放力度之大,用大陸海協會會長陳德銘的話:「在大陸已簽署的類似協議中,前所未有」。

下面我具體來分析一下,台灣從中收獲了什麼、又付出了什麼,而我們得到了什麼、付出了什麼。我不知道各位看看上面那些主要開放項類,你能知道哪些是我們的強項,哪些又是台灣的強項。簡單用商業、通訊、健康、娛樂文化和金融等項的對等開放來分析。

商業:大陸市場廣大,台灣市場非常狹小,從商業運營來說,台灣起步早優勢不小,在市場推廣、營銷方面相對要成熟,所以這種對等「開放」連250都知道就是白送台灣的見面禮。以服裝、鞋襪、文具、禮品、食品類為例,如果放在標準的國際貿易談判中,中國絕不會如此讓步,一定要求對方在其它領域做出相應的補償,否則這就會造成雙方貿易不平衡,直接喊「卡」。

通訊:台灣在這方面並不弱,參照我們與韓國的TPP談判條件,雙方對等開放的領域達90%以上,華為、中興、聯想的通訊設備、pc產品與三星、LG的智能家電、數碼產品基本達成雙向貿易平衡,韓國還必須開放包括電子配件及部件的進口等,國際貿易談判就是這種錙銖必較、輕重權衡的過程。可是台灣對大陸開放的通訊業就設置了諸多障礙,比如陸資不得參股台灣電訊企業、陸企入台人數限制管理等等,這完全是不平等貿易的範本。

建築、環境、運輸、分銷:台灣在建築設計、環境規劃方面比大陸強,而大陸只在建築施工上佔有優勢,至於運輸,台灣的運輸業其實已非常發達,可發展的空間不大,相比大陸,這種買賣是只賺不賠,而產品分銷一項台灣可謂大佔便宜,大陸輸台商品種類受到相應限制,而台灣商品的強項則盡括囊其中,對等放開分銷孰利孰害,二傻子都會算。

健康、旅遊、娛樂文化及體育、運輸、金融:台灣的醫療技術不弱,甚至在某些領域超過大陸,對等放開醫療健康項目,一個是飽和的市場,一個是未完全開發的巨大市場,誰都不是傻子吧?娛樂文化,這些年我們在電影電視上看到的台灣藝人和製作團隊少嗎?相反,大陸能夠赴台的藝人及製作團隊有誰?對等開放誰佔便宜還用問嗎?說到旅遊,將近一千萬的陸客(每年還在以20%遞增)對比一兩百萬的台客,操,我都不好意思算了。金融就更不在話下了,台灣的金融業不說最發達,至少相較大陸也還算發達吧?台灣的金融對陸開放還預留了後手,涉台銀行金額、產品種類、赴台人員的限制,而大陸則反而需僱用更多的台藉金融人員,包括發行金融產品在內,兩邊的不對等就更為明顯。

80:64,台灣真正受損的只是美容美發業、中葯業、商品零售業等少數幾項,而大陸受損的則更多更廣。難怪林中森、王郁崎一簽完《服貿協議》,馬上樂得屁顛屁顛地回去交差復命,巴巴地等著台灣朝野的封賞和慰勞,孰料事與願違,本來挺美個事,卻反引來綠毛龜、淺藍泛綠陣營的一片指責和謾罵。馬英九、王郁崎、江宜樺,面對那群豬一樣的隊友,哥幾個冤不冤啊!大陸每年900億美元(你們尊稱為美金)的貿易順差白貼過去,我們冤不冤啊!

俗話說:得了便宜還賣乖,說的就是台灣那群綠毛龜兒王八蛋。民進黨大佬沈富雄居然厚顏無恥地面對電視媒體說:中國啊,你要對台灣更好點,知道嗎?民進黨主席蘇貞昌甚至更囂張露骨:我們之所以反對《服貿》,就是要讓國民黨能從中國撈更多的好處。操!這是什麼邏輯?以時下的國際經濟形勢,到底是誰需要誰,綠毛龜兒們有沒有搞清楚狀況?韓國早就虎視眈眈,力求今年一舉簽下《中韓自貿協議》,台灣與韓國的產品重合度高達80%以上,到底是誰玩誰?

Ⅳ 為什麼台灣對服貿協議如此反對

  • 兩岸服貿這個議題事先沒有知會台灣民眾。

  • 學生認為碰觸了民主游戲規則的底線,不符合"程序正義"。

Ⅳ 台灣服貿協議大致什麼內容

第一條為了發展大陸與台灣地區間的貿易,維護海峽兩岸正常的貿易秩序,促進海峽兩岸經濟的發展,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本辦法適用於大陸與台灣地區間的貨物貿易、技術貿易和服務貿易(以下簡稱對台貿易)。
第三條從事對台貿易,應當遵守法律、行政法規和國家其他有關規定,不得損害國家安全和社會公共利益。
第四條中華人民共和國對外貿易經濟合作部是對台貿易的主管機關。有關省、自治區和直轄市人民政府對外經濟貿易主管部門負責管理本行政區域內的對台貿易工作。
第五條依法從事對外貿易經營活動的法人和其他組織,包括依法設立的外商投資企業,可以在其經營范圍內與台灣地區的法人和其他組織或者個人進行對台貿易。
第六條對台貿易合同以及貨物上不得出現違反一個中國原則的字樣和標記,不得出現有礙祖國統一的內容。
第七條對台貿易的貨物及其包裝上需要標明原產地的,台灣貨物及其包裝上應當標明原產地為台灣,大陸貨物及其包裝上根據實際情況可以採用中性包裝。
第八條間接進行對台貿易的,應當通過在香港特別行政區或者澳門特別行政區登記注冊的工商企業進行。
第九條大陸貨物經香港特別行政區或者澳門特別行政區轉口、轉運至台灣地區的,應當遵守國家對香港特別行政區、澳門特別行政區貿易的有關規定。
第十條對台貿易中涉及國家統一、聯合經營或者總量控制的商品,以及許可證、配額管理的商品,按照國家有關進出口的規定辦理。
第十一條對台貿易的貨物由海關依照有關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按照優惠稅率徵收關稅,並依法徵收進口環節的稅收。
第十二條對台貿易中發生糾紛時,由當事人通過協議或者調解解決。當事人不願協商、調解的或者協商、調解不成的,可以依據合同中的仲裁條款或者事後達成的書面仲裁協議,提交中國的仲裁機構仲裁。當事人未在合同中訂立仲裁條款,事後又未達成書面仲裁協議的,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第十三條大陸與台灣地區間的小額貿易,適用對外貿易經濟合作部、海關總署發《對台灣地區小額貿易的管理辦法》。
第十四條對台貿易中的有關事項,本辦法未作規定的,參照國家有關貨物進出口、技術進出口和國際服務貿易的規定執行。

Ⅵ 簽訂服貿協議到底是有利於台灣還是大陸

宏觀經濟來講,對大陸沒啥厲害關系,畢竟一個是進十年持續增長的經濟體,雖然現在漲幅沒有前幾年大,一個是經濟衰退幾十年,失業率,畢業生就業率急速下降,社保崩潰,產業結構嚴重惡化的經濟體。。。。利害關系不言而喻,可以說台灣經濟是否可以翻身,就看這一把了,這也是我估計近幾年台灣唯一的機會,台灣認美國人當爹,美國經濟上也沒支持過台灣,通用這些都是在大陸開廠,吃玉米長大的牛(細菌率是吃草長大的牛的5000多倍)、脫銷的玉米製品賣給台灣,經常將退役的軍備高價賣給台灣(收取保護費),也沒見有啥實際性的政策和真正互利的貿易。日本就不說了,台灣人可能是全球最崇拜日本的,除了漁業合作,也基本看不到日本的投資,我覺得世界第二大經濟體能投資台灣,甚至可以這么說,投資任何一個地方,都是該地求之不得的。當然這個世界很復雜,不是什麼事情都是1+1=2,這個事情不只是這么簡單,還必須用政治的眼光、歷史的眼光、社會的眼光來看待,很多人能靠這個事情一步登天,雖然不見得對這個事情本身有什麼改變,這個可以參考阿扁的發展史。。。但是讓我再說我就不是很專業了,我只是個學經濟的,我家人送我出國是學的金融,不是政治。所以一句話回答你,對台灣有利

Ⅶ 台灣為什麼海峽兩岸服務貿易協議

你應該是要問他們為什麼反對吧
一、一個經濟較發達地區,和經濟較不發達地區的貿易整合,一定是對弱勢地區「較」有益的;(問題就在於,政府和(很多)百姓,在認知上,有巨大矛盾)
二、台灣政府,包括財團、既得利益團體,認為台灣地區是經濟「較弱勢地區」,會受益。
三、台灣很多百姓,則認為台灣地區是「強勢地區」,更多開放,(至少小老百姓)會受害。
這是立足點的不同,看法自然不同。不能說誰對,也不能說誰錯。所謂的民主,就是尊重各方意見,取得一定的妥協。那個所謂的「尊重」,拆開來,就是「尊敬」和「重視」。畢竟,我是老百姓,站在老百姓的立場,我當然不能全盤認同財團、政客們的遠見。要我說,經濟上的區域整合,雖然不可避免,但長久而言,台灣是受害的,這是事實。作為經濟體,從擁有自我個性的主體,變成大陸的附庸,這是香港、台灣都不可避免的宿命。文創產業是最敏感的,香港漫畫、小說、電影消失,台灣的文學戲劇、歌曲不見,就是明證。通過各種協定,包括服貿,包括ECFA,不過是創造多一些條件,讓港台人民找見出路罷了。
從另一個角度來講,台灣今天的民主是否是一種真正民主還是是一種意識形態上的民主,更甚者是青年反對者成為了某些有政治訴求的政客的工具。這點我不想深究,因為畢竟一個是能力問題,另一個是在這個問題上可以深究的東西太多了。反觀台灣今天的反對者,大部分有青年大學生構成,反對的原因大致可分為:
意識形態作祟,反中/國民黨,覺得不應該與大陸接觸,或者是覺得只要是國民黨推的東西,我就反,演戲給選民看;
反服貿實體,覺得服貿傷害台灣,相當於判處台灣死刑,要求取消或者重啟談判;
反服貿闖關之程序,覺得黑箱操作,要求逐條審查。
為了反對而反對的。

Ⅷ 為什麼台灣對服貿協議如此的敏感如此的反對,為什麼,為什麼啊

為什麼台灣一些學生會對服貿反感,原因如下:

  1. 兩岸服貿這個議題事先沒有知會台灣民眾,到底馬英九派誰和內地談了至今未公開。


  2. 國民黨立委張慶忠宣布開會,未經討論審查就將服貿協議 「視為已審查」 送出委員會,過程只用了30秒。擬以「霸王硬上弓」的「黑箱包裹式」的方式通過服貿協議。。。這一行動大大地破壞所謂台灣民主制度的游戲規則,所以學生們群情嘩然,沖進立法院,要求撤回此協議。


  3. 台灣的學生們對於服貿協議有很深的焦慮,畢竟這關系著他們的未來。而作為主場推動的馬英九國民黨不能「有效」的對大部分的台灣民眾「論述」服貿協議通過後對台灣沖的「利」與「弊」,對於「弊」的發生如何補救的配套措施卻付之闕如。


  4. 盡管學生也認為兩岸服貿是必須的,但要求「逐條審議」。而之前國民黨也已經答應「逐條審議」,但面對在野黨的百般阻撓,用盡奧步杯葛,兩岸服貿遲遲無法在台灣地區的立法院通過。


  5. 這次國民黨立委張慶忠為了有效執行馬英九的意志,出此下策強渡關山,學生們認為碰觸了民主游戲規則的底線,不符合「程序正義」,才引發這次的軒然大波。


  6. 「程序正義」是台灣民眾這些年來很堅持的一個點,去年台灣發生的下士洪仲丘事件以及9月政爭,都圍繞在「程序正義」焦點上。


  7. 盡管兩岸服貿我們這邊大大的讓利給台灣,照理說台灣大部分的民眾應該要叫好才對。但台灣的在野黨很擅長見縫插針,認為馬英九在推動兩岸服貿上不符合「程序正義」。


  8. 我們這邊給了馬英九一手好牌,希望促進兩岸更加和諧。。。沒有想到居然在台灣引發學潮。。。真是郁悶啊。。。。

Ⅸ 台灣學生為什麼反對兩岸服貿協議

我在另外一個地方看到的這個回答很有道理:

1.台灣兩個黨對立嚴重,將政黨利益凌駕於台灣利益之上,會為了反對而反對,這事就是民進黨搞的,實際上民進黨本身不見得反對服貿協議。

2.台灣的民主有點極端,偏向民粹化,其實那些鬧事的學生對服貿的了解都很有限,利用服貿協定里不利台灣的條款很容就能煽動,民眾永遠是單純的像白紙,一點就著。貿易協定肯定要從整體考量利弊,逐一審查明顯就是個坑。明明有自己民選的政府和立法院,還要靠普通民眾去決策這么復雜專業性強的貿易協定?很不現實。

3.台灣社會當下普遍擔心兩岸經濟的合作會成為大陸統戰的籌碼,所以台灣人對服貿的態度很復雜,一邊想在經濟上吃大陸豆腐,一邊怕政治上被大陸吃豆腐。 所以兩岸的服貿協定的爭議難免的

Ⅹ 大陸和台灣韓國簽服貿服貿到底什麼意思我至今都不懂誰能告訴我還有台灣人為什麼反對

服務貿易協議 簡單說就是簽了這個協議的兩個國家之間在經濟上很大程度的開放 大陸的公司可以很方便的去台灣開展業務 大陸人可以去台灣打工了 以下是具體內容
1、跨境交付:指服務的提供者在一成員方的領土內,向另一成員方領土內的消費者提供服務的方式,如在中國境內通過電信、郵政、計算機網路等手段實現對境外的外國消費者的服務;
2、境外消費:指服務提供者在一成員方的領土內,向來自另一成員方的消費者提供服務的方式,如中國公民在其他國家短期居留期間,享受國外的醫療服務;
3、商業存在:指一成員方的服務提供者在另一成員方領土內設立商業機構,在後者領土內為消費者提供服務的方式,如外國服務類企業在中國設立公司為中國企業或個人提供服務;
4、自然人流動:指一成員方的服務提供者以自然人的身份進入另一成員方的領土內提供服務的方式,如某外國律師作為外國律師事務所的駐華代表到中國境內為消費者提供服務。
從這個協議內容就能看出 一旦簽了這個協議 兩岸的交流合作會變得更緊密 尤其是台灣對大陸的依賴會加強 台灣很有可能會變成第二個香港 而且對台灣人來說 大量的大陸資金 技術 人才的湧入 會造成競爭加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