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吉林財經大學金融學院的發展歷史
金融學科從1946年7月起步以來,經歷了六十餘年的辦學歷史,是學校歷史最悠久的主力學科之一,在社會上樹立了良好的品牌。經過幾代金融教育工作者的辛勤耕耘,為國家培養了五千餘名高級金融管理人才和金融業務骨幹,為我國金融事業的發展做出了重大貢獻。金融學科是我國培養金融家的搖籃之一,前任中國證監會主席陳耀先,現任中國農業發展銀行行長鄭暉、中國銀監會副主席王兆星,以及著名金融學家王松奇、武捷思等一大批金融界精英、學者均出自金融學科。
『貳』 傳統銀行業當今機遇和挑戰
當前,我國經濟金融形勢都出現了新的態勢,在這種新形勢下,銀行開始主動或被動地進行轉型。正如中國建設銀行副行長楊文升所言,正處在經濟換擋期、結構調整振動期和前期政策消化期的中國銀行業,依靠傳統和規模、高速擴張的經營方式是走不下去的。再加上新巴塞爾協議對資本的約束,商業銀行現在必須研究如何盡快從外延式發展方式過渡到內涵式的發展方式。隨著利率市場化改革的推進和互聯網技術逐步深入金融行業,外部環境要求銀行業必須改變。
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劉士余在論壇上表示,我們正處在穩增長、調結構的關鍵時期,特別是淘汰落後產能、化解過剩產能的任務相當艱巨,局部地區企業由於結構單一,一些企業的治理結構不規范,加上市場需求的變化,使不少大型企業陷入困境。在這種情況下,企業破產逐步進入人們的視野,大家也應該接受這個概念。與此同時,一些地方銀行不良資產比例有所上升,許多企業處於僵屍狀態且佔用了大量信貸資源。債權人不主動申請破產,債務人也不申請破產保護,不管是對哪種債券而言都存在潛在的損失。所以,破產法在全面深化改革過程中還需要得到充分的重視和運用,這樣才能盤活存量,保護好生產力,著力於結構調整、產業升級,著力於法治經濟建設。
中國銀監會副主席王兆星對當下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進行了分析。他指出,這是一個復雜而廣泛的問題,不可能依靠單一渠道來解決。解決融資問題,必須要多管齊下、疏通血脈。
從銀行的角度來看,要為那些有市場競爭力、資金財務狀況良好的企業提供融資需求,而不是沒有標準的「搞次貸」。各家銀行要在加強風險管理、加強風險管控的情況下,更多地改善對企業的金融服務、簡化對貸款的審批,更好地關注企業自身的風險和財務信用狀況基礎,來提高對企業支持的力度和便利。
從監管層提出的問題中可以看出,銀行業何去何從無疑將是未來金融業的一個重要變革方向,也是全社會都非常關注的一個焦點。對於改革,中國銀行業協會專職副會長楊再平將其歸納為存量改革與增量改革。他強調,中國銀行業的存量實際上是30年改革的一個積累,深化改革,「應當是在存量的基礎上,是存量的延續」。隨著幾十年的發展改革,銀行業取得了不小的進步,但同時也有著普惠程度不高、服務同質化、創新不足等問題。他認為,這些矛盾主要存在於存量裡面,所以,只有不斷地改革存量,才能夠使新的增量不存在制度上的路徑依賴。
而作為從業者,7位來自銀行的高管也認同以差異化戰略服務實體經濟是未來銀行發展的不二法門。中國工商銀行行長易會滿認為,銀行創新有助於改革,但這種創新必須抓住不變的內核、內在經營規律,在服務實體經濟、管理風險、穩健經營的基礎上進行創新。中國銀行行長陳四清也表示,服務客戶是銀行永恆的主題,截至今年一季度末,全國小微企業貸款覆蓋率僅有21.6%,也就是說,還有78.4%的小微客戶得不到銀行資金的支持。這表明銀行服務覆蓋的廣度、深度還遠遠不夠,還存在巨大的服務空間。
目前,銀行業金融機構在中國經濟增速放緩、結構調整加快、化解產能過剩和金融改革等一系列因素的影響之下,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壓力和風險,已經獲得了大家的共識。未來,在看清現實的基礎上,必須馬上行動,推動改革。正如劉士余所講到的,「關於金融改革的一些動作,以前都講了,現在該行動了」。
『叄』 為什麼要堅決糾正脫離實體經濟需要的偽金融創新
近日財經領域最受關注的關鍵詞是「防風險」和「助實體」。比特幣等所謂「虛擬貨幣」危害和風險不斷顯現,招致監管重拳;「一行三會」有關負責人在「2017金融街論壇」上圍繞金融改革與發展釋放重要信號,金融要以服務實體經濟為天職,防止脫實向虛。
金融是實體經濟的血脈,為實體經濟服務是金融的天職,是金融的宗旨,也是防範金融風險的根本舉措。金融創新要服務於實體經濟,要符合監管要求,對那些披著「創新」外衣的偽金融創新行為甚至是非法金融行為必須重拳出擊、及時遏制
『肆』 中國保監會領導楊明生
中國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簡稱中國保監會)成立於1998年11月18日,是國務院直屬事業單位。根據國務院授權履行行政管理職能,依照法律、法規統一監督管理全國保險市場,維護保險業的合法、穩健運行。2003年,國務院決定,將中國保監會由國務院直屬副部級事業單位改為國務院直屬正部級事業單位,並相應增加職能部門、派出機構和人員編制。中國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內設15個職能機構,並在全國各省、直轄市、自治區、計劃單列市設有35個派出機構。
1、擬定保險業發展的方針政策,制定行業發展戰略和規劃;起草保險業監管的法律、法規;制定業內規章。
2、審批保險公司及其分支機構、保險集團公司、保險控股公司的設立;會同有關部門審批保險資產管理公司的設立;審批境外保險機構代表處的設立;審批保險代理公司、保險經紀公司、保險公估公司等保險中介機構及其分支機構的設立;審批境內保險機構和非保險機構在境外設立保險機構;審批保險機構的合並、分立、變更、解散,決定接管和指定接受;參與、組織保險公司的破產、清算。
3、審查、認定各類保險機構高級管理人員的任職資格;制定保險從業人員的基本資格標准。
4、審批關系社會公眾利益的保險險種、依法實行強制保險的險種和新開發的人壽保險險種等的保險條款和保險費率,對其他保險險種的保險條款和保險費率實施備案管理。
5、依法監管保險公司的償付能力和市場行為;負責保險保障基金的管理,監管保險保證金;根據法律和國家對保險資金的運用政策,制定有關規章制度,依法對保險公司的資金運用進行監管。
6、對政策性保險和強制保險進行業務監管;對專屬自保、相互保險等組織形式和業務活動進行監管。歸口管理保險行業協會、保險學會等行業社團組織。
7、依法對保險機構和保險從業人員的不正當競爭等違法、違規行為以及對非保險機構經營或變相經營保險業務進行調查、處罰。
8、依法對境內保險及非保險機構在境外設立的保險機構進行監管。
9、制定保險行業信息化標准;建立保險風險評價、預警和監控體系,跟蹤分析、監測、預測保險市場運行狀況,負責統一編制全國保險業的數據、報表,並按照國家有關規定予以發布。
10、承辦國務院交辦的其他事項。
主席吳定富,副主席李克穆,周延禮,楊明生
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簡稱中國銀監會)
依照法律、行政法規制定並發布對銀行業金融機構及其業務活動監督管理的規章、規則;
依照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條件和程序,審查批准銀行業金融機構的設立、變更、終止以及業務范圍;
對銀行業金融機構的董事和高級管理人員實行任職資格管理;
依照法律、行政法規制定銀行業金融機構的審慎經營規則;
對銀行業金融機構的業務活動及其風險狀況進行非現場監管,建立銀行業金融機構監督管理信息系統,分析、評價銀行業金融機構的風險狀況;
對銀行業金融機構的業務活動及其風險狀況進行現場檢查,制定現場檢查程序,規范現場檢查行為;
對銀行業金融機構實行並表監督管理;
會同有關部門建立銀行業突發事件處置制度,制定銀行業突發事件處置預案,明確處置機構和人員及其職責、處置措施和處置程序,及時、有效地處置銀行業突發事件;
負責統一編制全國銀行業金融機構的統計數據、報表,並按照國家有關規定予以公布;對銀行業自律組織的活動進行指導和監督;
開展與銀行業監督管理有關的國際交流、合作活動;
對已經或者可能發生信用危機,嚴重影響存款人和其他客戶合法權益的銀行業金融機構實行接管或者促成機構重組;
對有違法經營、經營管理不善等情形銀行業金融機構予以撤銷;
對涉嫌金融違法的銀行業金融機構及其工作人員以及關聯行為人的賬戶予以查詢;對涉嫌轉移或者隱匿違法資金的申請司法機關予以凍結;
對擅自設立銀行業金融機構或非法從事銀行業金融機構業務活動予以取締;
負責國有重點銀行業金融機構監事會的日常管理工作;
承辦國務院交辦的其他事項。
主席劉明康,副主席蔣定之,蔡鄂生,郭利根,王兆星
紀委書記王華慶
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簡稱中國證監會)
中國證監會為國務院直屬正部級事業單位,依照法律、法規和國務院授權,統一監督管理全國證券期貨市場,維護證券期貨市場秩序,保障其合法運行。
中國證監會設在北京,現設主席1名,副主席4名,紀委書記1名(副部級),主席助理3名;會機關內設18個職能部門,1個稽查總隊,3個中心;根據《證券法》第14條規定,中國證監會還設有股票發行審核委員會,委員由中國證監會專業人員和所聘請的會外有關專家擔任。中國證監會在省、自治區、直轄市和計劃單列市設立36個證券監管局,以及上海、深圳證券監管專員辦事處。
依據有關法律法規,中國證監會在對證券市場實施監督管理中履行下列職責:
(一)研究和擬訂證券期貨市場的方針政策、發展規劃;起草證券期貨市場的有關法律、法規,提出制定和修改的建議;制定有關證券期貨市場監管的規章、規則和辦法。
(二)垂直領導全國證券期貨監管機構,對證券期貨市場實行集中統一監管;管理有關證券公司的領導班子和領導成員。
(三)監管股票、可轉換債券、證券公司債券和國務院確定由證監會負責的債券及其他證券的發行、上市、交易、託管和結算;監管證券投資基金活動;批准企業債券的上市;監管上市國債和企業債券的交易活動。
四)監管上市公司及其按法律法規必須履行有關義務的股東的證券市場行為。
(五)監管境內期貨合約的上市、交易和結算;按規定監管境內機構從事境外期貨業務。
(六)管理證券期貨交易所;按規定管理證券期貨交易所的高級管理人員;歸口管理證券業、期貨業協會。
(七)監管證券期貨經營機構、證券投資基金管理公司、證券登記結算公司、期貨結算機構、證券期貨投資咨詢機構、證券資信評級機構;審批基金託管機構的資格並監管其基金託管業務;制定有關機構高級管理人員任職資格的管理辦法並組織實施;指導中國證券業、期貨業協會開展證券期貨從業人員資格管理工作。
(八)監管境內企業直接或間接到境外發行股票、上市以及在境外上市的公司到境外發行可轉換債券;監管境內證券、期貨經營機構到境外設立證券、期貨機構;監管境外機構到境內設立證券、期貨機構、從事證券、期貨業務。
(九)監管證券期貨信息傳播活動,負責證券期貨市場的統計與信息資源管理。
(十)會同有關部門審批會計師事務所、資產評估機構及其成員從事證券期貨中介業務的資格,並監管律師事務所、律師及有資格的會計師事務所、資產評估機構及其成員從事證券期貨相關業務的活動。
(十一)依法對證券期貨違法違規行為進行調查、處罰。
(十二)歸口管理證券期貨行業的對外交往和國際合作事務。
(十三)承辦國務院交辦的其他事項。
尚福林:主席
范福春:副主席
李小雪:紀委書記
桂敏傑:副主席
庄心一:副主席
姚剛:副主席
劉新華:主席助理
姜洋:主席助理
朱從玖:主席助理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伍』 王兆星的生平
1978.09--1982.07 吉林財貿學院(現吉林財經大學)財政金融系金融專業學生
1982.07--1985.07 西安交通大學經金學院(原陝西財經學院)金融系貨幣銀行學專業碩士研究生
1985.07--1987.08 西安交通大學經金學院(原陝西財經學院)金融系教員
1987.09--1990.07 西安交通大學經金學院(原陝西財經學院)金融系貨幣銀行學專業博士研究生
1990.08--1991.01中國人民銀行金融管理司證券處幹部
1991.Ol--1994.02中國人民銀行政策研究室主任科員、副處級調研員
1994.02--1996.05中國人民銀行銀行司銀行管理處副處級調研員
1996.05--1996.08中國人民銀行銀行司業務綜合處處長
1996.08--1998.08中國人民銀行銀行司銀行機構管理處處長
1998.08--1999.03中國人民銀行銀行監管一司機構管理處處長
1999.03--2002.11中國人民銀行銀行監管一司副司長
2002.11--2003.07中國人民銀行銀行監管一司副司長、中國銀行監管組組長(正局級)
2003.07--2005.06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銀行監管三部主任
2005.06--2007.12 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主席助理、黨委委員(2006.01--2007.03兼北京銀監局局長)
2007.12-- 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副主席、黨委委員
『陸』 郭樹清擔任了銀保監的什麼職位
郭樹清任中國銀保監首任主席。
同時會議宣布,將成立五個工作組,研究機構調整和「三定」(定職能、定機構、定編制)方案。
『柒』 清華大學五道口金融學院的理事會
清華大學五道口金融學院實行理事會領導下的院長負責制。理事會搭建起學界與業界的溝通橋梁,為學院在人才培養和學術研究方面引領與滿足行業需求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理事會是學院決策機構,負責通過學院院長、副院長的提名,並對學院重大發展戰略、學科建設目標、發展規劃以及與業界關系密切的教學與科研進行方向性指導。
清華大學五道口金融學院第一屆理事會成員名單
名譽理事長:
劉鴻儒 中國人民銀行原副行長、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首任主席
理事長:
吳曉靈 第十一屆、第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人大財經委副主任委員、中國人民銀行原副行長
理事(以姓氏拼音為序):
程建平 清華大學常務副校長
杜金富 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紀委書記、中國人民銀行原副行長
潘功勝 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
萬建華 劉鴻儒金融教育基金會代表、國泰君安證券董事長
王兆星 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副主席
謝維和 清華大學副校長
張志平 校友代表、香港東英金融集團董事會主席
周延禮 中國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副主席
庄心一 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副主席
『捌』 東北出了什麼歷史名人
1、愛新覺羅·多爾袞
愛新覺羅·多爾袞,清太祖努爾哈赤第十四子,阿巴亥第二子。明萬曆四十年出生於赫圖阿拉(今東北地區遼寧省新賓縣老城)。清初傑出的政治家和軍事家。
在民族關系方面,多爾袞首先繼承了乃父乃兄的政策,對漠南蒙古友好相待。科爾沁、阿霸垓、扎魯特、鄂爾多斯、郭爾羅斯、土默特、蘇尼特、翁牛特、喀喇沁、敖漢、奈漢諸部曾入關協助清軍作戰,多爾袞對他們優勞有加,封賞甚豐,後來雙方的封貢往還長期不斷。
2、李密
李密,字玄邃, 小字法主,遼東襄平(今東北地區遼寧省遼陽市),隋末唐初的群雄之一。李密的曾祖為西魏八柱國之一、司徒李弼,賜姓徒何氏,北周太師、魏國公。祖父李曜,為北周太保、邢國公。父親李寬,隋朝上柱國,封蒲山郡公。
李密擅長謀劃,文武雙全,志向遠大,常常以救世濟民為己任。開皇中,襲爵蒲山公。於是散發家產,救濟親朋好友,收養門客,禮遇賢才,從不吝惜資財。後又折兵讀書,尤其喜好兵書,常能背誦。
3、曹雪芹
曹雪芹 ,名沾,字夢阮,號雪芹,又號芹溪、芹圃,中國古典名著《紅樓夢》作者,祖籍東北地區遼寧省鐵嶺。他創作的《紅樓夢》規模宏大、結構嚴謹、情節復雜、描寫生動,塑造了眾多具有典型性格的藝術形象,堪稱中國古代長篇小說的高峰。在世界文學史上佔有重要地位。
曹雪芹為中華民族、為世界人民留下了寶貴的文化遺產和精神財富,不僅對後世作家的創作影響深遠,而且在繪畫、影視、動漫、網游等領域產生了大量優秀衍生作品,學術界、社會上圍繞《紅樓夢》作者、版本、文本、本事等方面的研究與談論甚至形成了一種專門的學問即紅學。
4、王爾烈
王爾烈,別名仲方,字君武,號瑤峰。祖籍河南,清乾隆、嘉慶年間遼寧省遼陽縣賈家堡子風水溝村(今蘭家鄉風水溝村)人。以詩文書法、聰明辯才見稱於世,乾嘉時期的」關東才子」。
乾隆三十六年四月,王爾烈以會試第一百零二名的身份參加殿試,果然中了個二甲一名的進士,就是排在狀元、榜眼和探花之後的傳臚。從此,王爾烈真正意義上開始走上仕途,直至正四品大理寺卿。
5、範文程
範文程,字憲斗,號輝岳,遼東沈陽(今沈陽)人。北宋名相范仲淹十七世孫。曾事清太祖、清太宗、清世祖、清聖祖四代帝王,是清初一代重臣,清朝開國時的規制大多出自其手,更被視為文臣之首。
範文程還大膽地提出,治理天下首先在於會用人,他針對清朝重滿族輕漢族和任人唯親大搞宗派的弊政,建議朝廷各部院大臣都要推薦人才「不論滿漢新舊,不拘資格,不避恩怨,取真正才守之人」去充當各級官吏。範文程這樣選拔、培養人才,博得了順治皇帝的贊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