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發自肺腑 是什麼意思
發自肺腑,意思是發自內心。
一、讀音
[ fā zì fèi fǔ ]
二、具體解釋
發自肺腑,字面意思是發自肺臟,這里的肺臟就是指的內心深處,比喻在和別人說話、聊天的時候,或者表述內心的情感時,情真意切,用「發自肺腑」,比喻發自內心,言辭懇切,真正說出自己真實的意思。
三、示例
1、感謝是一種發自肺腑的贊美,感謝是一種心與心的交融,感謝是一種溫馨怡人的春風,感謝是一種付出後的滿足。
2、父愛,是深沉的。我想對父親說一句發自肺腑的話:「我愛您!」。
(1)肺腑擴展閱讀
與發自肺腑用法相似的成語:
1、感人肺腑[ gǎn rén fèi fǔ ]
解釋:使人內心深受感動。
2、感人肺肝[ gǎn rén fèi gān ]
解釋:形容使人的內心深受感動。
3、感人心脾[ gǎn rén xīn pí ]
解釋:形容使人的內心深受感動。
4、感深肺腑[ gǎn shēn fèi fǔ ]
解釋:猶言感人肺腑。形容使人的內心深受感動。
❷ 「肺腑」的「腑」在詞中是什麼意思
腑: 腑 fǔ 中醫學將胃、膽、三焦、膀胱、大腸、小腸合稱「六腑」,以別於「五臟」:臟腑。肺腑。
腑肺[ fǔ fèi ] 泛指內臟。 亦比喻內心。
【造句】
1、盛開你的笑容,滋潤你的嘴唇,甜透你的腑肺。問俺愛你有多深,粽子代表俺的心!看了俺的簡訊,咱倆天長地久不離分!端午節快樂!
2、分離不能割斷我們精神上的聯系,這是那種偉大而崇高的神秘天性的表現之一,也是神的慈悲的感人腑肺的表現之一。
3、端午節簡訊,每個字都有香味,盛開你的笑容,滋潤你的嘴唇,甜透你的腑肺。問我愛你有多深,粽子代表我的心!我的簡訊,每轉發一次都使咱倆感情加深!
4、我父親站起來,唱起了《你是我全部的世界》,在我們所有人面前,他激動得哽咽起來,親眼目睹他對妻子的摯愛之情,是如此的感人肺腑。
5、幾十年以來,美國電影製作者成功地挖掘體育之礦,開發出一些最動人心弦、感人肺腑、激動人心、令人難忘的片子。
❸ 感人肺腑是什麼意思
意思是:形容人內心深深感動。
感人肺腑,漢語成語,讀音是:gǎn rén fèi fǔ;肺腑:指內心深處。形容人內心深深地受到了感動。
出自:清·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十八回:「過道台聽了,心上甚是欽佩;又想起剛才相待的情形,竟是感深肺腑,一心一意想要竭力報效。」
示例:詩人看到了祖國的大好形勢,於是寫下了感人肺腑的詩篇。
用法:動賓式;作謂語、定語;多指口頭或書面敘述的事情內容很感動人。
(3)肺腑擴展閱讀:
感人肺腑近義詞:
1、感人至深
意思是:人的內心深受感動。
示例:新鳳霞寫人記事,如同她演唱評劇一樣,清新流暢,如敘家常,娓娓動聽,感人至深。
2、感激涕零
涕:眼淚;零:落。感激得掉下眼淚。形容極度感動。
出自:魯迅《兩地書·致許廣平十九》:「你如有議論,敢乞源源寄來,不勝榮幸感激涕零之至!」
示例:被救者的家屬對他的見義勇為行為感激涕零。
感人肺腑反義詞:
1、麻木不仁
麻木不仁是一個成語,讀音是má mù bù rén,比喻對外界事物反應遲鈍或漠不關心。
出自:明·薛己《醫案·總論》:「一日皮死麻木不仁,二日肉死針刺不痛。」
示例:受到了沉重的打擊之後,她對任何事物都採取麻木不仁的態度。
2、無動於衷
無動於衷,讀音wú dòng yú zhōng,一個成語,意思是一點兒也不心動。指心裡一點不受感動;一點也不動心。
也指這個人呢:面對他人的建言或者批評絲毫沒有放在心上,兩只耳朵聽到就好像什麼也沒收到一樣,講了也沒用,說的也不聽,絲毫不為所動。
出自:清·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三十三回:「以至頂到如今,偏偏碰著這位制軍是不輕容易見客的,他見也好,不見也好,便也漠然無動於中了。」
示例:街上過往的行人很多,那些穿著華麗的紳士、貴婦人,那些打扮漂亮的少男少女們,看了木牌上的字都無動於衷,有的還淡淡一笑,便姍姍而去了。
❹ 肺腑意思是什麼
1.肺臟.
2比喻內心,如:感人肺腑.
❺ 肺腑穴在身體的哪個位置
肺俞穴,位於第三胸椎棘突旁開1.5寸, 屬膀胱經。擊中後,沖擊第三脅動、靜脈和神經,震動心肺、破氣機。
取穴方法: 取定穴位時,一般採用正坐或俯卧姿勢,肺俞穴位於人體的背部,當第三胸椎棘突下,左右旁開二指寬處。
❻ 肺腑的詳細解釋
1、肺部。泛指人體的內臟。猶言心頭、胸口、肚子里。
①《山經》引《相冢書》:「肺腑而能語,醫師色如土。」
②宋 王安石 《一日不再飯》詩:「筋骸徽纆束,肺腑鼎鐺煎。」
③清 紀昀 《閱微草堂筆記·如是我聞三》:「久而寒沁肺腑,如卧層冰積雪中,苦不可忍。」
④碧野 《富春江畔·「冰壺」與「雙龍」》:「再過些時,這里一定是滿山茉莉花香,香風陣陣,沁入肺腑。」
2. 同「 肺附 」。比喻帝王的宗室近親。
①《史記·魏其武安侯列傳》:「上初即位,富於春秋, 蚡 ( 田蚡 )以肺腑為京師相。」 司馬貞索隱:「腑音府,肺音廢,言如肝肺之相附。又雲:杮,木札;附,木皮也。」
②《三國志·蜀志·劉璋傳》:「 劉豫州 ,使君之肺腑,可與交通。」
③《續資治通鑒·宋高宗建炎四年》:「吾托肺腑,死國難固其所,若則走也。」
④範文瀾 《中國近代史》第一章第三節:「其實 滿清 統治者的肺腑早在第一次鴉片戰爭前,便被賄賂熏染得穢濁不堪。」
3. 比喻極親近的人。
①《南齊書·謝朓傳》:「 遙光 又遣親人 劉渢 密緻意於 朓 ,欲以為肺腑。」
②明 李贄 《答陸思山書》:「此老胸中甚有奇抱,然亦不見有半箇奇偉卓絕之士在其肺腑之間,則亦比今之食祿者聰明忠信,可敬而已。」
③清 和邦額 《夜譚隨錄·段公子》:「兄妹肺腑,豈忍膜置,不一規誡乎?」
4. 比喻內心。
①唐 白居易 《代書詩一百韻寄微之》:「肺腑都無隔,形骸兩不覊。」
②宋 蘇軾 《讀孟郊詩》詩之二:「詩從肺腑出,出輒愁肺腑。」
③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羅剎海市》:「逆旅孤臣,過蒙優寵,銜報之誠,結於肺腑。」
④巴金 《隨想錄·再談》:「她們分手的時候那種依依不捨的留戀,那樣出自肺腑的哀哭,多麼令人感動!」
⑤清 陳夢雷 《絕交書》:「只手回天,孤立無輔;舉目異類,莫輸肺腑。」
❼ 肺腑感言是什麼意思
肺腑之言是一個成語,讀音是fèi fǔ zhī yán,意思是發自內心的真誠的話,出自白居易《代書詩一百韻寄微之》。
❽ 包含肺腑的成語有哪些
含肺腑的成語 相關的成語:
感人肺腑
肺腑之言
感深肺腑
沁人肺腑
❾ 肺腑的成語有哪些
肺腑之言、沁人肺腑、感人肺腑、深銘肺腑、肺腑之談、銘諸肺腑
❿ 有沒有深入肺腑這個詞,深入肺腑什麼意思
詞 目: 感人肺腑 發 音: gǎn rén fèi fǔ 近義詞: 動人心弦、盪人心腑 反義詞: 無動於衷 用 法: 動賓式;作謂語、定語;指使人內心深深感動 釋 義: 使人內心深深感動。 出 處: 示 例: 他在會上的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