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股票資訊 » 盧米埃爾
擴展閱讀
長方股票行情 2025-08-15 02:58:31
百度股票基金有哪些 2025-08-15 02:26:32

盧米埃爾

發布時間: 2021-10-07 15:51:11

⑴ 盧米埃爾兄弟的人物簡介

盧米埃爾兄弟在他們的父親老盧米埃爾所經營的照相館中,學會了照相技術們的父親掌管照相器材廠的同時,研製出了「活動電影機」。作為攝影師出身的盧米埃爾兄弟,對待電影從一開始就顯示出與愛迪生全然不同的思維觀念。這種不同不僅表現在對於「放映術」的發明、對於電影機器設備的改進,而是更突出地表現在他們的電影作品中,所存在的根本的時空觀念的差別,根本的美學差異上。
作為發明家的愛迪生曾為電影做出過很大的貢獻。他對於電影機器、裝置的研製,為新藝術的誕生奠定了基礎。而他更大的榮耀,則是為這門新藝術起了一個富有魅力、富有詩意、富有幻覺意識的名字——電影。然而,愛迪生對待電影、這門新藝術的觀念上,卻存在著很大的局限。
首先,愛迪生提供給他的「電影視鏡」所放映的影片,大都是在他所設置的一個被稱作「黑囚車」的裝置中拍攝出來的。而事實上,他的創造本身並沒有脫離「照相館」的原有模式。在那個只能供一個人觀賞的「窺視鏡」前面,觀賞者的「窺視」不過是一次次地重復著攝影師的「窺視」。其次,由狄克遜最先完成的50部左右的作品:《酒吧閻景象》、《安娜貝拉的舞蹈》、《拔牙》、《理發師》、《布發羅·皮爾》等等,其內容大都是簡單地表現跳舞、拳擊、變戲法、作游戲等等娛樂性場景。影片中的人物則是由愛迪生請來的演員為攝影機表演的,如同一張張「活動的照片」。這不過是套用了舞台劇的模式虛構的一些小節目而已。
與此相反,盧米埃爾兄弟採取的是更為現實主義的態度。他們首先擺脫了:照相館攝影師所具有的封閉的人為空間的束縛,邁向了廣闊、開放的自然空間。作品的內容,也是更為努力的去表現和復制現實生活中實際存在的事情和生活,而不是專門去為攝影機安排和搬演實際不存在的事情和生活。比如,由路易·盧米埃爾最初拍攝的短片:《工廠的大門》、《火車進站》、《燒草的婦女們》、《出港的船》、《代表們登陸》、《警察遊行》等等,就直接地表現了那些下班工人、上下火車的旅客、勞動中的婦女、劃船出海的漁民、登岸的攝影師和街頭行進中的警察等等。在這些作品中,盧米埃爾兄弟真實地捕捉和記錄了現實生活的即景,使人們看到了自己身邊的那些真切的生活和熟悉的人群。正如,喬治·薩杜爾所說:從路易·盧米埃爾的影片中人們了解到,電影可以是「一種重現生活的機器」,而不是像愛迪生的「電影視鏡」那樣,僅僅是一種製造動作的機器」。

⑵ 盧米埃爾兄弟介紹!

盧米埃爾(1864.10.5—1948.6.6)

法國電影發明家,導演。1864年10月5日生於貝桑松,1948年6月6日卒於邦多勒。1895年,他與其兄獲電影放映機的發明專利。1895年12月28日,他在巴黎大咖啡館的印度廳第一次在公眾場合放映了自己拍攝的影片《工廠大門》、《火車到站》等,這一天被認為是電影的誕生日。從1896年起,他培訓了大批放映員在世界各地巡迴放映,使電影迅速流傳全世界。他的影片是早期電影的經典之作,他的影片運用了特寫(《嬰兒午餐》)和景深鏡頭(《火車到站》);他還拍攝了最早的喜劇片(《水澆園丁》)。

⑶ 盧米埃爾在電影美學上最重要的一個功績是奠定了什麼

盧米埃爾在電影美學上最重要的一個功績是奠定了紀實主義美學。

盧米埃爾兄弟採取的是更為現實主義的態度。他們首先擺脫了:照相館攝影師所具有的封閉的人為空間的束縛,邁向了廣闊、開放的自然空間。作品的內容,也是更為努力地去表現和復制現實生活中實際存在的事情和生活,而不是專門去為攝影機安排和搬演實際不存在的事情和生活。

比如,由路易·盧米埃爾最初拍攝的短片:《工廠的大門》、《火車進站》、《燒草的婦女們》、《出港的船》、《代表們登陸》、《警察遊行》等等,就直接地表現了那些下班工人、上下火車的旅客、勞動中的婦女、劃船出海的漁民、登岸的攝影師和街頭行進中的警察等等。

(3)盧米埃爾擴展閱讀:

主要發明:

1、電影機

盧米埃爾兄弟總結了前人的經驗,又經過自己的創造,於1894年發明了世界上第一架比較完善的、靈活輕便的手提工「活動影戲機」。這是一種既能攝影又能放映和洗印的機器。

電影機由一個暗箱組成,內有使35毫米片孔膠片間歇運動的牽引機構和遮光器的轉動機構。它備有一個攝影鏡頭,以每秒12幅的頻率攝影。

2、三色照片

1907年6月10日,盧米埃爾兄弟發明三色照片製作工藝。這種在法國他們家開辦的工廠里研製出來的方法是以利用被拍照的景象的三種分離的影像為基礎的。

三種影像中的每一種,被使用適當的濾色器,來製作基本紅、綠、藍中的一種顏色的底片,然後將微粒網屏放在三色底版上,當網屏被加在上面,並使燈光照射它們時,出現的是全色圖像。

⑷ 盧米埃爾對電影的貢獻

盧米埃爾(1864~1948)
法國電影發明家,導演。1864年10月5日生於貝桑松,1948年6月6日卒於邦多勒。1895年,他與其兄獲電影放映機的發明專利。1895年12月28日,他在法國巴黎卡普辛路14號大咖啡館的印度廳第一次在公眾場合放映了自己拍攝的影片《工廠大門》、《火車到站》等,這一天被認為是電影的誕生日。從1896年起,他培訓了大批放映員在世界各地巡迴放映,使電影迅速流傳全世界。他的影片是早期電影的經典之作,他的影片運用了特寫(《嬰兒午餐》)和景深鏡頭(《火車到站》);他還拍攝了最早的喜劇片(《水澆園丁》)。 1897年,盧米埃爾兄弟把原先獨立反映的四部影片《火龍出動》,《水龍救火》,《撲滅火災》,《拯救遇難者》將其連成一部來放映。得到觀眾欣賞,由此形成最初的剪輯。他是電影的創始人。

⑸ 盧米埃爾兄弟的影片和喬治梅里埃的影片的特點分別是什麼

盧米埃爾兄弟:採取的是更為現實主義的態度,照相館攝影師所具有的封閉的人為空間的束縛,邁向了廣闊、開放的自然空間。

喬治·梅里愛:用一種重誇張的動作、手勢,不重表情的表演來扮演無聲片里的角色,用他喜歡的自然光線構圖。他把攝影機架在舞台對面的套間里,然後津津有味、不知疲倦地拍下整部戲劇。


喬治·梅里愛人物經歷:

1895年,盧米埃爾的電影首映時,梅里愛也花了1法郎走進了「印度廳」,他馬上就被這些「活動的畫面」深深吸引,忍不住要拿出兩萬法郎購買「電影機」,但遭到了婉言回絕。

34歲的梅里愛年輕氣盛,立志經營電影,就從倫敦的光學家那兒買來一台由羅勃特·W·保爾製造的攝影機並開始拍攝電影(這台攝影機能裝用愛迪生「KINETOSCOPE」規格的膠片,接著他和兩位工程師一起,在他劇院的工場里幾經改進,終於造出了一台自己的攝影機,並於1896年申請了專利)。

他先是模仿盧氏兄弟(les freres Lumiere)和愛迪生,所拍的80多部短片都無新意可言。1897年,他在自己美麗的庄園用8萬法郎建築了攝影場之後,才開始注意到特技攝影,並逐漸發揮出自己的創造性。

⑹ 盧米埃爾對電影的貢獻是什麼

路易·盧米埃爾原是一位攝影師,因此,他沒有為完成自己的電影機而去長期研究「走馬盤」的必要。他的影片具有一種特別的風格,即它們是一種有系統的「活動照片」。 1895年攝制了將近12部影片的路易·盧米埃爾是以業余攝影家(這些業余攝影家曾使他所經營的照相器材廠發了財)的方式來選擇他的影片題材的。但他的攝影技術卻很精湛。他是當時傑出的攝影師之一,擅長快速攝影,對於主題的組織和構圖都具有傑出的見識。 路易·盧米埃爾的第一部影片《工廠大門》可以說是一部宣傳片,曾在討論法國照相企業發展問題的講演會上公開放映過。片中那些頭戴羽帽、腰系圍裙的女工們和推著自行車走的男工們,至今還使人感到一種樸素的魅力。影片在表現工人以後,接著表現一輛由兩匹駿馬拉著的馬車載著廠主們馳進工廠,然後司閽把工廠大門關閉起來。 盧米埃爾這位里昂的工業家還把他的工廠中一些別的題材攝成影片,如:《木匠》、《鐵匠》、《拆牆》等等。此外他還非常喜歡攝制一些業余攝影家的主題,即表現家庭生活的安靜樂趣。屬於這類主題的影片有:《嬰兒的午餐》、《金魚缸》、《兒童吵架》、《海水浴》、《玩紙牌》、《下棋》、《釣蝦》等等。 這些影片既象一本家庭的照相冊,同時又象無意中拍下來的一部描寫上世紀末一個法國富裕家庭的社會紀錄片。盧米埃爾拍下了一些很成功的情景,使觀眾在銀幕上能夠看到象自己一樣的生活,或者他們所嚮往的生活。 這些家庭場面,有一部分是在蕭塔鎮上盧米埃爾的父親的一所漂亮房子里拍攝的。奧古斯特·盧米埃爾①在蕭塔曾拍過《燒草的婦女們》,很成功地利用濃煙的效果使放映出來的活動形象產生一種縱深感。路易·盧米埃爾在那裡拍攝的《出港的船》,是一部在攝影方面很成功的作品,背光的反射作用,賦予海浪以一種立體感,獨出心裁、非常巧妙地設計的構圖把兩位盧米埃爾夫人和他們的嬰兒安排在畫面的上角,使畫面帶有濃厚的詩意。

⑺ 法國的盧米埃爾兄弟受到了什麼的啟發

法國的盧米埃爾兄弟受到了縫紉機的啟發,發明了活動電影機。

1894年末的一天深夜,路易在設計膠片傳送的模擬圖時忽然想到:用縫紉機縫衣服時,衣料正是做著「一動一停」式的運動。當縫紉機針插進布里時,衣料不動;當縫紉機針縫好一針向上收起時,衣料就向前挪動一下。因此可以用類似縫紉機壓腳那樣的機械所產生的運動來拉動片帶。

(7)盧米埃爾擴展閱讀:

活動電影機的關鍵部分是一套抓片系統,使膠片能以每秒16格的速度將影像投射在幕布上。1895年12月28日他們在巴黎卡普辛路大咖啡館放映了10部他們拍攝的短片,其中包括《工廠大門》和《水澆園丁》,這個日期被公認為電影的誕生日。

其後他們繼續拍攝這種放映1-2 min的短片(僅1896年就拍攝了40多部),其中著名的有《火車到站》、《嬰兒喝湯》等。他們還派出一批受過訓練的攝影師兼放映員赴世界各地推廣這種電影機並拍攝新影片,使電影機迅速風靡全球。

⑻ 哥白尼、牛頓、歐幾里得、拉瓦錫、盧米埃爾兄弟、貝爾各是什麼家

哥白尼,
天文學家
牛頓,
物理學家
歐幾里得,
數學家
拉瓦錫,
化學家
盧米埃爾兄弟,電影的創始人
貝爾,發明電話

⑼ 盧米埃爾時期的電影被稱為

盧米埃爾時期的電影被稱為金時期。

下列有關電影的說法不正確的是:C、最早的電影是無聲電影,默片時代的電影多為喜劇而不是悲劇電影。

紀錄片是電影的長子,故事片的窮兄弟,它始終伴隨著電影的行程,時而顯赫,時而低迷,卻又始終擁有忠實的受眾群。紀錄片走過一個多世紀的風風雨雨,期間,璨若星辰的紀錄大師與波濤洶涌的美學思潮創造了一次次輝煌。

而且,每一次的起伏總是與社會變革的焦點糾結集交在一起。正如紀錄大師伊文思所說:哪裡燃燒我就到哪裡去,我總是置身於世界的大事件中。而重新梳理這一切,我們不得不回到電影的最初源頭,從盧米埃爾兄弟說起。

1895年12月28日,盧米埃爾兄弟在巴黎卡普辛路14號大咖啡館地下室手「印度沙龍」內,第一次公開售票向公眾公映了他們用紀實手法拍攝的第一批短片。特別是《水澆園丁》,它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帶有喜劇因素的影片,為以後的故事片的創作開了先河。



(9)盧米埃爾擴展閱讀:

盧米埃爾兄弟不僅是首先在銀幕上取得成功的試驗者,最終完成了電影的發明,而且還作了摹擬有聲片電影的第一次嘗試,反映了他們強烈的讓「偉大的啞巴」早日開口說話的願望。

被稱作世界電影史上的第一部影片的《火車進站》,是以設在里昂的盧米埃爾兄弟自己家的工廠作為背景,拍攝下來的工人下班的景象。當工廠的大門打開,系著圍裙的女工們和騎著自行車的男工們有說有笑地從工廠里出來。

隨後,廠主乘坐著一輛由兩匹馬拉著的馬車駛進工廠,大門又重新關上。平凡的形象,活動的人群初次出現在銀幕上,令人們感到萬分驚奇。而那自然、朴實的工人們的日常生活的景象,即使是今天的人們看上去,也會被其樸素的藝術魅力所感染。

⑽ 法國的盧米埃爾兄弟受到了什麼的啟發

1895年,法國的米盧埃爾兄弟受到縫紉機的啟發,發明了活動電影機。

1894年末的一天深夜,路易在設計膠片傳送的模擬圖時靈光一現:用縫紉機縫衣服時,衣料不正是做「一動一停」式的運動嗎?當縫紉機針插進布里時,衣料不動;當縫紉機針縫好向上收起時,衣料就向前移動一下,這不正和膠片傳送要求的方式很相似嗎。

於是,他將這一令人興奮的發現激動地告訴哥哥奧古斯特,能否用與縫紉機壓腳那樣的機械動能來拉動片帶。活動電影機可用於拍攝,也可用於放映,在當時的同類型發明當中,具有無與倫比的獨創性。

活動電影機

同時期的歐洲,在眾多研究電影的人中間,法國人路易·盧米埃爾和奧古斯特·盧米埃爾兄弟倆最為奪目。這兄弟倆幼時在父親的照相館工作。盧米埃爾兄弟用自家的發明開始了短片的攝制,他們將鏡頭對準的是自己周圍的世界。

他們反對拍攝任何虛假之物,在他們這里,電影是活動起來的照相術。

對影像敏感和鍾愛的他們,想要攻克這一難題,讓更多的人能看到「現實」被搬上銀幕,自我被照見的一刻。活動電影機可用於拍攝,也可用於放映,在當時的同類型發明當中,具有無與倫比的獨創性。盧米埃爾兄弟也被尊稱為「現代電影之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