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股票資訊 » 安恭
擴展閱讀
買股票必須是100 2025-08-15 01:49:06
外賣員看股票入門圖片 2025-08-15 01:28:52
菜花病 2025-08-15 01:26:28

安恭

發布時間: 2021-10-08 03:05:23

❶ 電影《古田會議》劉安恭是誰扮演的

電影《古田會議》劉安恭的飾演者:楊翔。

劉安恭,(1899—1929) 革命烈士。 字季良。四川永川(今重慶永川)人。其父曾在1911年辛亥革命後,率領群眾推翻永川縣滿清政府,被推選任第一屆民選縣長。幼時隨父遷居成都,受過中等教育。

劉安恭,出生在一個官宦人家。少年時期,在家鄉由祖母延師教讀。1917年,在父親支持下去德國留學,進入柏林大學攻讀電機工程專業。並在柏林參加了中國共產黨。

楊翔,男,福建人民藝術劇院院長助理兼演員劇團團長,國家一級演員。中國戲劇家協會會員,福建戲劇家協會理事,福建省青聯委員。

(1)安恭擴展閱讀:

歷史背景:

1929年12月下旬,中國共產黨紅軍第四軍第九次代表大會(即古田會議)在福建上杭縣古田召開。大會由陳毅主持。

會上,毛澤東根據中央來信的精神和紅四軍具體情況作政治報告,朱德作軍事報告,陳毅傳達中央批示信並作反對槍斃逃兵的報告。

會議認真總結了紅軍創建以來黨在同各種錯誤思想、錯誤傾向作斗爭的過程中積累起來的豐富經驗,統一了思想認識,一致通過了多種決議案,其中最重要的是關於糾正黨內錯誤思想的決議。這些決議案系統地解決了建黨建軍的一系列根本問題。

古田會議決議案的中心思想是要用無產階級思想進行軍隊和黨的建設。古田會議根據中共中央批示,選舉產生了新的中共紅四軍前敵委員會,毛澤東當選為書記。

❷ 劉安恭的歷史價值是什麼

1、1926年,從德國留學歸來的朱德奉武漢國民政府之命到萬縣,說服楊森不要與北洋軍閥吳佩孚攜手,而楊森不願與吳決裂,反而准備殺掉朱德及其隨行政工人員。他及時將消息告訴朱德,使朱德倖免於難。

2、1929年初,從蘇聯回國,被中共中央任命為特派員。他帶著黨的「六大」文件和中央2月7日給紅四軍前委的信,前往贛閩紅四軍工作。經過長途跋涉,於4月3日到達瑞金紅四軍軍部。他帶去的中共中央2月7日指示信,使紅四軍與中央恢復了聯系。

3、1929年3月15日,紅四軍前委決定將團、營改稱縱隊、支隊,他任第2縱隊參謀長。4月11日,紅四軍前委在於都舉行擴大會議,決定紅四軍主力與江西紅軍獨立第二、四團在瑞金等縣,執行消滅地主武裝,發動和組織群眾等任務。他隨紅四軍參加了攻克留國、寧都等縣城的戰斗。分別建立了縣革命委員會,開辟了一大片革命根據地。

同年5月,前委決定重新成立紅四軍軍委,他擔任軍委書記兼政治部主任。5月19日,他與毛澤東、朱德、陳毅等率領紅四軍主力離開瑞金,進入福建,攻佔了永定縣城和漳平縣的龍岩,建立了永定、龍岩縣革命委員會。從而將閩西紅色區域聯成一片,大大推動了閩西地區的革命斗爭。

6、7月上旬,蔣介石組織贛、閩、粵三省敵軍,對紅四軍和閩西根據地進行「會剿」。他按照前委的命令,率領第二縱隊和兩倍於已的敵人進行了一場激戰,完成了前委交給的任務。在戰斗間隙中,他常給指戰員講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講解軍事理論,不斷提高指戰員的軍政素質。

7、8月29日,率領第二縱隊配合第三縱隊在溪南殲敵一個團。8月30日,揮師進占漳平,又殲敵一個營,打垮了福建軍閥張貞部的張汝光旅,迫使駐龍岩之敵聞訊後慌忙逃走。他率第二縱隊和紅四軍所屬各縱隊協同作戰,連連取勝,敵人節節敗退,從而基本打破了贛閩粵三省敵軍對閩西根據地的「會剿」。

9月21日,他奉命率第二縱隊進攻上杭城。他採用「掏牆挖洞」的辦法,經過一夜激戰,攻入上杭城內,殲敵2000餘人。接著,又攻佔武平縣城,使閩西革命根據地得到鞏固和擴大。

9月25日,率領第二縱隊與第一、三縱隊配合,乘虛攻佔了廣東省蕉嶺、梅縣。後因敵人三個團趕至,紅四軍主力乃撤出梅城。他率部轉移到豐順縣馬圖村和梅縣南坑,待機破敵。當偵得梅城之敵只有一個團後,遂決定回攻梅城。

在回攻梅城時,敵人已增加到兩個團,他率第二縱隊屢次攻入,又屢次被敵逐出。這時,贛敵金漢鼎部、粵敵蔣光鼐、蔡廷鍇部,對紅軍形成合圍,紅四軍被迫從粵東地區退出。

10月24日,第二縱隊撤出戰斗向贛南轉移。轉移途中,在廣東大埔縣石下壩與強敵遭遇,他指揮部隊奮勇沖殺,擊潰敵人兩個營。

(2)安恭擴展閱讀

劉安恭,(1899—1929) 革命烈士。 字季良。四川永川(今重慶永川)人。其父曾在1911年辛亥革命後,率領群眾推翻永川縣滿清政府,被推選任第一屆民選縣長。

幼時隨父遷居成都,受過中等教育。少年時期,在家鄉由祖母延師教讀。1917年,在父親支持下去德國留學,進入柏林大學攻讀電機工程專業。並在柏林參加了中國共產黨。

1924年,他從德國學成回國,受黨中央的秘密委派,在川軍楊森的軍部當參謀,進行策反工作。1927年,他在南昌第3軍軍官教導團任副團長(團長為朱德),參加南昌起義。起義失敗後,他赴蘇聯,進入蘇聯紅軍高級軍校學習,並獲得神槍手稱號。

❸ 古田會議電影 劉安恭扮演者

電影《古田會議》劉安恭的飾演者:楊翔。
楊翔,福建人民藝術劇院院長助理兼演員劇團團長,國家一級演員。 中國戲劇家協會會員,福建戲劇家協會理事,福建省青聯委員。
劉安恭(1899~1929.10.24),四川永川縣人,生於1899年。18歲時前往德國留學,期間接受了共產主義思想,在比利時加入共產國際。回國後在四川軍閥楊森部從事秘密工作。1927年參加南昌起義失敗後被派往蘇聯學習軍事。1929年初,學成回國被中央作為高級軍事人才,以中央特派員的名義派到紅四軍工作。
1929年10月24日率二縱隊在永定與廣東大埔交界與敵遭遇,交戰中負傷犧牲。

❹ 坦克世界哪些坦克適合劉安恭被打黑槍

榮國府雖煊赫,然而人口眾多,事務繁雜,主僕上下,貪圖享樂的多,操持家業的少,其生活標准和排場又不能節儉,所以外面的架子雖勉強支撐,而內部已在加速朽壞了。家族末世頹運將至,變故增多。賈寶玉在繁華富貴中,也屢屢遭遇無常,先有秦可卿病逝、秦鍾夭逝,自身又中了趙姨娘、馬道婆的法術,差點死去;接著金釧兒投井,尤三姐自刎,尤二姐吞金;大觀園慘遭抄檢,而所愛的丫鬟晴雯又被逐出,隨即病歿;林黛玉重開桃花社,也是無疾而終。悲涼氣氛彌漫公府,然而呼吸而領會到的,唯有賈寶玉和十二釵而已。晴雯夭逝那天,賈寶玉出去給她上祭,卻撲了個空,回身進大觀園找黛玉,偏又不在房中,再到蘅蕪院中,也是人去樓空,仍往瀟湘館,偏黛玉尚未回。正不知何往,卻被賈政叫去聽講巾幗英雄林四娘的故事,奉命做了一首《姽嫿詞》。[3]

❺ 劉安恭的人物簡介

劉安恭(1899-1929),紅軍早期領導人之一,參加過「八一」南昌起義,曾任中國工農紅軍第四軍政治部主任、二縱隊司令員。1929年10月,他在廣東東江右下壩戰役中,英勇作戰,身負重傷,搶救無效而犧牲,年僅30歲。朱德總司令曾稱他為「受過高等教育的紅軍出色將領」。

留德歸來

劉安恭,出生在一個官宦人家。少年時期,在家鄉由祖母延師教讀。1917年,在父親支持下去德國留學,進入柏林大學攻讀電機工程專業。並在柏林參加了中國共產黨。1924年回國,在成都電話局任職。不久,去萬縣,就任軍閥楊森部隊的參謀。

1926年,從德國留學歸來的朱德奉武漢國民政府之命到萬縣,說服楊森不要與北洋軍閥吳佩孚攜手,而楊森不願與吳決裂,反而准備殺掉朱德及其隨行政工人員。他及時將消息告訴朱德,使朱德倖免於難。1926年去南昌。

1927年參加了「八一」南昌起義。起義軍退出南昌南下廣東後,他去上海,被派往蘇聯高級射擊學校學習。

中央特派員

1929年初,從蘇聯回國,被中共中央任命為特派員。他帶著黨的「六大」文件和中央2月7日給紅四軍前委的信,前往贛閩紅四軍工作。經過長途跋涉,於4月3日到達瑞金紅四軍軍部。他帶去的中共中央2月7日指示信,使紅四軍與中央恢復了聯系。

1929年3月15日,紅四軍前委決定將團、營改稱縱隊、支隊,他任第2縱隊參謀長。4月11日,紅四軍前委在於都舉行擴大會議,決定紅四軍主力與江西紅軍獨立第二、四團在瑞金等縣,執行消滅地主武裝,發動和組織群眾等任務。他隨紅四軍參加了攻克留國、寧都等縣城的戰斗。分別建立了縣革命委員會,開辟了一大片革命根據地。

同年5月,前委決定重新成立紅四軍軍委,他擔任軍委書記兼政治部主任。5月19日,他與毛澤東、朱德、陳毅等率領紅四軍主力離開瑞金,進入福建,攻佔了永定縣城和漳平縣的龍岩,建立了永定、龍岩縣革命委員會。從而將閩西紅色區域聯成一片,大大推動了閩西地區的革命斗爭。

率兵勇戰

6月下旬,紅四軍在龍岩召開了黨的第七次代表大會,被選為前委委員。不久,調任紅四軍第二縱隊隊長。7月上旬,蔣介石組織贛、閩、粵三省敵軍,對紅四軍和閩西根據地進行「會剿」。他按照前委的命令,率領第二縱隊和兩倍於已的敵人進行了一場激戰,完成了前委交給的任務。

在戰斗間隙中,他常給指戰員講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講解軍事理論,不斷提高指戰員的軍政素質。8月29日,率領第二縱隊配合第三縱隊在溪南殲敵一個團。

8月30日,揮師進占漳平,又殲敵一個營,打垮了福建軍閥張貞部的張汝光旅,迫使駐龍岩之敵聞訊後慌忙逃走。他率第二縱隊和紅四軍所屬各縱隊協同作戰,連連取勝,敵人節節敗退,從而基本打破了贛閩粵三省敵軍對閩西根據地的「會剿」。

英勇犧牲

9月21日,他奉命率第二縱隊進攻上杭城。他採用「掏牆挖洞」的辦法,經過一夜激戰,攻入上杭城內,殲敵2000餘人。接著,又攻佔武平城,使閩西根據地得到鞏固和擴大。9月25日,率領第二縱隊與第一、三縱隊配合,乘虛攻佔了廣東省蕉嶺、梅縣。後因敵人三個團趕至,紅四軍主力乃撤出梅縣。

他率部轉移到豐順縣馬圖和梅縣南坑,待機破敵。當偵得梅縣之敵只有一個團後,遂決定回攻梅縣。在回攻梅縣時,敵人已增加到兩個團,他率第二縱隊屢次攻入,又屢次被敵逐出。這時,贛敵金漢鼎部、粵敵蔣光鼐、蔡廷鍇部,對紅軍形成合圍,紅四軍被迫從粵東地區退出。

9月31日,第二縱隊撤出戰斗向贛南轉移。轉移途中,在廣東大埔縣石下壩與強敵遭遇,他指揮部隊奮勇沖殺,擊潰敵人兩個營。不幸,他在這次戰斗中英勇犧牲。

(5)安恭擴展閱讀

劉安恭故居

地點:永川區何埂鎮張家屋基

建築年代:清光緒二十五年(1889年)

建築特徵:土木結構古民居四合院

保存現狀:部分殘存

保護等級:永川區革命遺址保護點

劉安恭故居位於重慶市永川區何埂鎮張家屋基,建築佔地面積300平方米,形成時間為1889年,是革命領導人故居。

❻ 劉安恭的革命經歷

1918年前後考取官費赴德國留學,入柏林大學電機工程系學習。
1922年後與旅德的章伯鈞等結識。曾在比利時加入第三國際,成為共產黨員,參加旅歐革命活動。
1924年前後回國到成都,應川軍將領楊森之聘任其軍部參謀,同時任成都電話局局長。後隨楊部到四川萬縣。
1926年秋起協助朱德在楊森部隊從事兵運工作,先是發動了反對帝國主義的「萬縣事變」,又策動楊部一個團參加國民革命軍,遭楊森通緝而前往南昌。
1927年初轉至武漢,同年夏在漢陽國民革命軍某師負責籌組政治部。大革命失敗後,8月參加南昌起義,在起義軍中做政治工作。隨軍南下失敗後轉至上海。
1928年初與劉伯承等赴蘇聯,被分配入紅軍高級射擊學校學習。
1929年初結業回國到上海,被黨中央指派為中央特派員。
攜帶中共六大文件和中央1929年2月7日給紅四軍前委的信(即「中央二月來信」)前往紅四軍指導工作。
3月間他經漳州、廈門、龍岩、連城,於4月初到達瑞金。參加紅四軍前委會議,參與制訂「爭取江西,同時兼及閩西、浙西」的正確行動計劃,隨軍轉戰贛南鞏固擴大革命根據地。
5月紅四軍重新恢復軍委,他擔任中共紅四軍軍委書記兼政治部主任。
1929年5月21日曾與朱德、毛澤東寫信給閩西地方武裝領導人,隨即協助朱毛率紅四軍第二次進軍閩西,三打龍岩城,鞏固擴大閩西革命根據地。由於對紅軍特點認識不足,曾機械宣傳搬用蘇聯紅軍的建軍原則和制度。
6月下旬被調任紅四軍第二縱隊司令員,不久率部參加出擊閩中,連打兩仗,接連獲勝。曾出席中共紅四軍第七次代表大會,被選為前敵委員會委員。
9月出席中共紅四軍第八次代表大會,繼續被選為前敵委員會委員。
1929年9月21日率部參加攻打上杭城,他指揮二縱隊勇猛突入城內,是役全殲國民黨省防軍2000餘人 。
10月下旬奉命隨軍出擊廣東東江地區。
24日率二縱隊在永定與廣東大埔交界的廬下壩擊潰敵軍兩個營,在指揮戰斗中不幸身負重傷,不久犧牲 。

❼ 劉安恭的人物紀念

經總政等單位經過認真調查證實,實事求是地為劉安恭重新定論,中央民政部批准劉安恭為革命烈士,中央黨史研究室《革命烈士傳》編委會同意為其立傳,褒揚革命事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