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股票資訊 » 五大國家中心城市
擴展閱讀
春芝堂直銷牌照 2025-08-14 23:32:11
玉器在線鑒定 2025-08-14 22:42:57

五大國家中心城市

發布時間: 2021-10-08 04:52:11

1. 哪些城市是國家中心城市

國家中心城市(8座):北京,上海,廣州,天津,重慶,成都,武漢,鄭州。
第一階段(2010-2015):2010年2月,《全國城鎮體系規劃綱要(2010-2020年)》發布,明確提出建設五大(北京、天津、上海、廣州、重慶)國家中心城市的規劃和定位,這也是我國首次提出「國家中心城市」這一概念。
第二階段(2016-):2016年5月,國務院和發改委發布《成渝城市群發展規劃》,首次明確提出,成都要以建設國家中心城市為目標,增強成都西部地區重要的經濟中心、科技中心、文創中心、對外交往中心和綜合交通樞紐功能。
半年後的12月,國務院和發改委印發《促進中部地區崛起「十三五」規劃》中,第六章節明確提出,支持武漢、鄭州建設國家中心城市。其中武漢要以全國經濟中心、高水平科技創新中心、商貿物流中心和國際交往中心四大功能作為支撐,增強中部輻射能力,推動中西部結構性改革;發改委對鄭州目前發展狀況指出了不足,並提出鄭州作為中原城市群核心城市,要加快發展以帶動中部崛起。
所以目前有國家文件批復的只有以上8座城市,網上流傳的「11座國家中心城市和4座全球城市」的消息是假的。

2. 國家五大中心城市是哪幾個

北京 上海 廣州 天津 重慶

3. 國家十個中心城市有哪些

1、2010年2月,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發布的《全國城鎮體系規劃綱要(2010—2020年)》明確提出建設五大(北京、天津、上海、廣州、重慶)國家中心城市的規劃和定位。

2、2016年5月國務院批復的《成渝城市群發展規劃》明確提出成都要以建設國家中心城市為目標。

3、2016年12月國務院批復的《促進中部地區崛起「十三五」規劃》明確提出支持武漢、鄭州建設國家中心城市。

4、2018年2月7日下午,國家發改委官網正式發布《關於印發關中平原城市群發展規劃的通知》,其中明確提出,建設西安國家中心城市。

至此,已經確定的國家中心城市已有9個,其他城市只能競爭剩餘1個名額。全國正式提出申請的城市有12個,分別是深圳、南京、沈陽、大連、青島、福州、廈門、杭州、長沙、石家莊、蘇州、合肥等城市。

(3)五大國家中心城市擴展閱讀:

中心城市定位:

從總體上看,北京、天津、上海、廣州應當引領環渤海、長三角和珠三角區域;重慶地處內陸腹地,居承東啟西重要戰略地位。

武漢輻射帶動中部和長江中游地區;鄭州承擔中國東中西部地區交通的樞紐作用 ;西安立足古絲綢之路起點,發揮區位交通連接東西、經濟發展承東啟西、文化交流東西互鑒的獨特優勢。

北京:著眼建設世界型大都市,強化首都功能,發展首都經濟,建成國家創新型城市,提升國際化程度和國際影響力,聯袂天津引領環渤海地區發展。

天津:提升國際港口城市、生態城市和北方經濟中心功能,重點開發天津濱海新區,建設成為對外開放的重要門戶、先進製造業和技術研發轉化基地、北方國際航運中心和國際物流中心,協同北京輻射帶動環渤海地區發展。

上海:優化提升經濟功能,形成服務經濟為主的產業結構,建成國際經濟、金融、貿易、航運中心和國際大都市,聯袂南京、杭州輻射帶動長三角地區發展。

廣州:形成國際航運中心、物流中心、貿易中心和金融服務體系融合發展格局。建成功能完善、輻射全球的大型國際航空樞紐。增強高端要素集聚、科技創新、高端服務和綜合服務等功能。

強化國家中心城市、綜合性門戶城市和區域文化教育中心的地位,建成面向世界、服務全國的國際大都市。聯袂深圳、香港、澳門推進珠三角地區現代化。

重慶:圍繞建成國家中心城市,強化重慶大都市區西部開發開放戰略支撐和長江經濟帶西部中心樞紐載體功能,充分發揮長江上游地區經濟中心、金融中心、商貿物流中心、科技創新中心、航運中心的作用。

成都:以建設國家中心城市為目標,增強成都西部地區重要的經濟中心、科技中心、文創中心、對外交往中心和綜合交通樞紐功能。

武漢:堅持立足中游、引領中部、服務全國、鏈接全球,全面提升武漢現代製造基地、服務高地、創新源地、開放平台功能,強化長江中游航運中心及綜合交通樞紐建設,強化支撐和承啟作用,拓展沿江發展新空間,挺起長江經濟帶脊樑。

加快建成以全國經濟中心、高水平科技創新中心、商貿物流中心和國際交往中心四大功能為支撐的國家中心城市。增強輻射中部的現代服務功能,打造全國重要的綜合交通樞紐,構築面向全球的內陸開放高地,建設國際知名的美麗宜居城市。

鄭州:著力發展樞紐經濟,著力提升科技創新能力,著力增強經濟綜合實力,努力建設具有創新活力、人文魅力、生態智慧、開放包容的國家中心城市,在引領中原城市群一體化發展、支撐中部崛起和服務全國發展大局中作出更大貢獻。

夯實產業基礎,全面提升綜合經濟實力,突出改革創新,加快培育壯大新動能,發揮區位優勢,打造交通和物流中樞,堅持內外聯動,構築內陸開放型經濟高地,彰顯人文特色,建設國際化現代都市。

西安:加快西安中心城市建設步伐,加強西咸新區、西安高新區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西安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等建設,強化面向西北地區的綜合服務和對外交往門戶功能,提升維護西北繁榮穩定的戰略功能。

打造西部地區重要的經濟中心、對外交往中心、絲路科創中心、絲路文化高地、內陸開放高地、國家綜合交通樞紐。保護好古都風貌,統籌老城、新區發展,加快大西安都市圈立體交通體系建設,形成多軸線、多組團、多中心格局,建成具有歷史文化特色的國際化大都市

4. 中國五大中心城市為什麼沒有深圳

很明顯國家的發展重點是區域經濟,重慶躋身中國五大中心城市,並不是因為它的經濟很好,因為重慶入選意義非常重大,關繫到未來國家深度開發西部的戰略
廣州是意料之中的,文化,政治,交通都是華南地區的中心!深圳缺乏歷史沉澱,所以它沒辦法成為中心城市
廣州和深圳的經濟規模差不多,廣州略強一點,但是廣州對於整個華南地區,泛珠三角地區的經濟推動作用要遠勝深圳,深圳地區的經濟輻射能力相對並不是很強!但是珠三角缺了深圳實力就是弱了很多,廣州經濟規模+深圳的經濟規模就超越了上海的經濟規模
對比深圳和廣州,不管從地理位置、歷史地位、經濟總量、文化教育等諸多方面,廣州都稍微領先的。

5. 國家中心城市有幾個

國家中心城市有8個:北京、天津、上海、廣州、重慶、成都、武漢、鄭州。

從總體上看,北京、天津、上海、廣州分別引領環渤海、長三角和珠三角區域發展;重慶、成都是西部大開發的重要平台,是長江經濟帶的戰略支撐;武漢輻射帶動中部和長江中游地區,支撐長江經濟帶發展;鄭州引領中原發展、支撐中部崛起;西安輻射帶動西北及周邊地區發展。

政策表述

北京:強化北京的首都功能和全國中心城市地位,著眼建設世界城市,發展首都經濟,增強文化軟實力,提升國際化程度和國際影響力。加快建設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綠色北京。強化創新功能,加快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園區的建設,建設國家創新型城市。不斷改善人居環境,建設宜居城市。

天津:提升天津的國際港口城市、生態城市和北方經濟中心功能,重點開發天津濱海新區,構築高水平的產業結構,建設成為對外開放的重要門戶、先進製造業和技術研發轉化基地、北方國際航運中心和國際物流中心,增強輻射帶動區域發展的能力。

上海:優化提升上海核心城市的功能,建設國際經濟、金融、貿易、航運中心和國際大都市,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和先進製造業,強化創新能力和現代服務功能,率先形成服務經濟為主的產業結構,增強輻射帶動長江三角洲其他地區、長江流域和全國發展的能力。

廣州:充分發揮國家中心城市和綜合性門戶城市引領作用,全面增強國際商貿中心、綜合交通樞紐功能,培育提升科技教育文化中心功能,著力建設國際大都市。

重慶:圍繞建成國家中心城市,強化重慶大都市區西部開發開放戰略支撐和長江經濟帶西部中心樞紐載體功能,充分發揮長江上游地區經濟中心、金融中心、商貿物流中心、科技創新中心、航運中心的作用,加快兩江新區建設,全面增強集聚力、輻射力和競爭力。

成都:以建設國家中心城市為目標,增強成都西部地區重要的經濟中心、科技中心、文創中心、對外交往中心和綜合交通樞紐功能,加快天府新區和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建設,完善對外開放平台,提升參與國際合作競爭層次。

武漢:堅持立足中游、引領中部、服務全國、鏈接全球,全面提升武漢現代製造基地、服務高地、創新源地、開放平台功能,強化長江中游航運中心及綜合交通樞紐建設,強化支撐和承啟作用,拓展沿江發展新空間,挺起長江經濟帶脊樑,加快建成以全國經濟中心、高水平科技創新中心、商貿物流中心和國際交往中心四大功能為支撐的國家中心城市。增強輻射中部的現代服務功能,打造全國重要的綜合交通樞紐,構築面向全球的內陸開放高地,建設國際知名的美麗宜居城市。

鄭州:著力發展樞紐經濟,著力提升科技創新能力,著力增強經濟綜合實力,努力建設具有創新活力、人文魅力、生態智慧、開放包容的國家中心城市,在引領中原城市群一體化發展、支撐中部崛起和服務全國發展大局中作出更大貢獻。夯實產業基礎,全面提升綜合經濟實力。突出改革創新,加快培育壯大新動能。發揮區位優勢,打造交通和物流中樞。堅持內外聯動,構築內陸開放型經濟高地。彰顯人文特色,建設國際化現代都市。

西安:加快西安中心城市建設步伐,加強西咸新區、西安高新區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西安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等建設,強化面向西北地區的綜合服務和對外交往門戶功能,提升維護西北繁榮穩定的戰略功能,打造西部地區重要的經濟中心、對外交往中心、絲路科創中心、絲路文化高地、內陸開放高地、國家綜合交通樞紐。保護好古都風貌,統籌老城、新區發展,加快大西安都市圈立體交通體系建設,形成多軸線、多組團、多中心格局,建成具有歷史文化特色的國際化大都市。

6. 國家確定哪五座城市為國家中心城市

重慶、北京、天津、上海、廣州。
所謂國家中心城市,就是在全國具備引領、輻射、集散功能的城市,這種功能表現在政治、經濟、文化諸方面。
在五個中心城市中,上海是全國的經濟中心,北京是全國的政治中心,天津是北方地區和環渤海地區的中心,廣州是珠三角地區的中心,重慶是中西部的中心。
2009年2月,在城鄉建設部編制的《全國城鎮體系規劃》中首次提出。

7. 中國五大中心城市分別是什麼怎樣來排名呢

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中國的各個城市也都開始有所發展,不過中國是一個幅員遼闊的國家,各個城市的發展水平還是不一樣的,面對中國各個城市,我國也給出了一套城市劃分的標准,分別是一線二線到五線,雖然中國已經發展了這么多年,但中國的一線城市,目前還是只有北上廣深這四座城市。而一些發展得也很快的城市,則被歸納到了新一線城市的范圍。

8. 五大國家中心城市有哪幾個

國家中心城市是現代化的發展范疇,是居於國家戰略要津、體現國家意志、肩負國家使命、引領區域發展、躋身國際競爭領域、代表國家形象的特大型都市。2005年,當時中國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編制《全國城鎮體系規劃》時,首次提出建設國家中心城市這一概念,它改變了中國傳統的直轄市、省會城市、地級市、縣級市的城鎮體系格局,使「中心城市」成為全國城鎮體系金字塔的「塔尖」。
目前我國武大國家中心城市視野的分別有:北京、天津、上海、廣州、重慶。在2010年2月中國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發布的《全國城鎮體系規劃》中,由國家層面肯定了國家中心城市在中國具備引領、輻射、集散功能。

9. 中國中心五大城市是什麼

國家中心城市指的是國家城鎮體系頂端的城市,這些城市要在全國具備引領、輻射、集散功能,這種功能表現在政治、經濟、文化諸方面。它們分別是:北京、天津、上海、廣州、重慶。
在五個中心城市中,上海是東部的中心,北京、天津是北方地區和環渤海地區的中心,廣州是珠三角地區的中心,重慶則是中西部唯一的中心。能獲得國家中心城市的定位,對該地區的發展,極具重大意義。
一、北京
我國首都,全國政治、經濟、交通和文化中心,是全球擁有世界文化遺產最多的城市。
二、天津
我國北方的經濟中心,國際港口城市。位於環渤海經濟圈的中心,是我國北方最大的沿海開放城市,我國北方的海運與工業中心。天津濱海新區被譽為「中國經濟未來第三增長極」。
三、上海
中國第一大城市,是中國大陸的經濟、金融、貿易和航運中心。擁有中國最大的工業基地、最大的外貿港口。
四、廣州
我國華南地區第一大城市,華南地區政治、經濟、科技、教育和文化中心;我國最重要的交通樞紐之一。
五、重慶
我國長江上游地區經濟和金融中心,內陸出口商品加工基地和擴大對外開放的先行區,我國重要的現代製造業基地,長江上游科研成果產業化基地,中西部地區發展循環經濟示範區,國家高技術產業基地,長江上游航運中心,中央實行西部大開發的開發地區以及國家統籌城鄉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
在政治、經濟、社會、文化等諸方面與上海、北京、天津以及廣州看齊後,重慶將成為西部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引擎,重慶的影響將輻射全球。

10. 中國五大中心城市是哪幾個

繼國務院3號文件後,又一重要規劃將重慶發展提升到國家戰略!記者昨日獲悉,在城鄉建設部編制的《全國城鎮體系規劃》中,重慶與北京、天津、上海、廣州一起,被確定為國家五大中心城市。值得一提的是,深圳並沒有入選,而被確定為華南地區的區域中心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