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你如何看待「線上年夜飯」走紅這一現象
一家人坐到一起吃個團團圓圓的年夜飯,這個習俗在中國已經有很長一段的歷史了。可以說,在中國沒有哪一頓飯的重要性是可以和年夜飯相媲美的。雖然時代在不斷的變遷,年夜飯也經常以不同的面貌出現,但這個承載了中國人幾千年鄉愁的大餐習俗似乎再也不會退去,時至今日,年夜飯在現代人的生活中也占據著很重要的地位。
「線上年夜飯」的走紅,無疑是餐飲企業零售化發展的一大趨勢,這將為餐飲企業的營業額提供一個便利的增長方式。想必,會有不少消費者希望「年夜飯」的餐桌上更多的新元素吧。
② 春節前有哪些基金最值得購買
春節前消費基金是最值得購買的。在春節的時候,消費是一個大的方向。人們在經歷了一年多的勞累之後,就會有大量的消費需求。打個比方來說,很多人都是會在春節的時候去換智能產品,那一段時間手機的銷量是非常好的。而且很重要的一點是年輕人有錢了,家裡會給壓歲錢。這個時候年輕人就會去消費,在春節這個時間節點,基本上都是處於一種很歡快的氛圍之中,到處都是存在著消費的。因此在春節前,消費類型的基金是最值得購買的。這個大方向是值得注意的,在以往的時候消費類型的基金也是漲的很好。
③ 臨近春節物價走勢備受民眾關注,韓國的畜產品為何會呈上漲趨勢
春節是中國人民的傳統節日。現在春節越來越臨近了。中國人民都一直在關心的年貨,尤其關心年貨的價格問題。但作為中國的鄰國,韓國的畜產品為何會呈上漲趨勢呢?影響價格的因素有很多,下面我們一起來探究一下吧。
產品供給會影響價格,它們之間是成正比關系的。韓國市場上的畜產品價格升高。是因為韓國內的畜產品供不應求。商家趁機把價格提高,為了滿足他們的利益最大化。而韓國的畜產品供給為何會變少?是因為受疫情的影響。很多行業都遭受到了很大的打擊,當然作為畜產品的農業,也會遭受一定的打擊。疫情期間,因為對出行的限制越來越嚴格,還有人們的心理因素是的影響,出於對疫情的恐懼是人們漸漸的減少出行,為確保自身的安全,不出門進行勞作,所以農作物在一定程度上是有所減產的。市場上的畜產品供給變少,而國內的需求增加。不能滿足人們現在對物品的需求,所以它的價格呈上漲的趨勢。
以上就是為什麼韓國的畜產品的會呈上漲趨勢,其原因是受到供需關系的影響和天氣災害使其維護成本提高等等。
④ 撒金超180億,你對互聯網巨頭春節大營銷的態度是怎麼樣的
互聯網巨頭們的紅包除了能夠更精準觸達用戶外,也改變了中國人的支付方式,並讓移動支付概念深入人心。金融工具在近幾年裡成為了中國互聯網公司最基礎的能力,幾乎所有的互聯網公司都試圖圍繞金融工具建立相關的商業生態模式。
針對“就地過年”,盒馬在各地籌備異地特色年貨,占整體年貨品類四成,大幅超過往年。盒馬方面對《深網》表示,對年貨的消費增長有準備,“僅湖南手工嫩臘肉就准備了超過50萬斤,蘇州八寶飯超過80萬件,陝西流心柿餅超過400噸。”
更興奮的參戰者則是社區團購,今年春節期間,原本繞開一線城市的社區團購巨頭們瞄準了這塊肥肉:1月12日,多多買菜成為了首家在上海開設團購點的社區團購平台;1月18日,橙心優選在北京開通豐台、大興兩個區域;美團優選則在北京的朝陽和通州區設立多個自提點。
⑤ 就地過年催生家電消費新趨勢:網紅精緻款、高端智能款受追捧
新興小家電市場尚處於發展初期,各家企業紛紛搶占市場,競爭格局仍不穩定,因此新興小家電市場的快速增長也會為行業帶來更多的發展機會。
廖先生今年一個人在武漢過年。自己的妻兒早就提前回老家過年,因為工作條件限制,他連年夜飯都是在朋友家中吃的。在朋友家吃完年夜飯,廖先生決定去商場給自己買一部新手機。
廖先生沒想到的是,家電商場人山人海,需要排隊測量體溫進場。不喜歡熱鬧的廖先生隨即轉頭回家,准備在網上購買新手機。「今年過年大家都不去拜年,商場人真的是太多了,實在去不得。」廖先生由衷地感嘆。
春節假期,各電商平台消費熱情高漲。2月18日,蘇寧易購發布春節假期消費盤點數據顯示,今年春節期間家電消費勢頭發展迅猛。
受到疫情的影響,在政府提倡「就地過年」「雲拜年」的號召下,居民的春節旅遊計劃被擱置,春節消費結構調整,家電消費被前置。2月11日至17日,蘇寧易購家電消費全面熱銷,從廚衛大件到居家小件,銷售增長趨勢明顯。
據近日天貓、蘇寧易購、京東等電商平台對外發布的一系列數據顯示,2021年2月份春節期間,消費者的消費熱情空前高漲,家電產品開啟了一波熱銷走勢。
2021年春節期間,消費者的消費熱情空前高漲,家電產品開啟了一波熱銷走勢。視覺中國
「就地過年」引發消費結構變化
武漢是一座擁有1100萬人口的城市,由於新冠肺炎疫情,2020年春節期間武漢封城,很多其他城市的商業活動也受到限制。2021年春節期間,中國政府倡議外出務工人員不要返鄉,而是就地過年,以減輕交通負擔並防止疫情的進一步擴散和蔓延。
這一號召得到人們的廣泛響應,引發了旅遊人數的驟減和觀影人數的激增。此外,在線上消費多領域「飄紅」的同時,線下零售不斷下沉,線下商業體迎來久違的高流量。
據不完全統計,今年有超過1億人響應「就地過年」,前所未有的需求也徹底點燃了春節消費潛力。據商務部監測,全國10個一二線城市購物中心日均客流量同比增幅超200%。
值得注意的是,在這波消費浪潮中,智能家電受到消費者熱捧。據天貓數據顯示,春節期間掃地機器人同比大漲1倍,擦窗機器人增速超過3倍,洗地機增長超過18倍;蘇寧易購年貨節數據顯示,2月10日至2月17日春節假期,智能廚房小電器銷售增長170%,其中炒菜機器人、掃地機器人、空氣消毒機等產品銷售異常火爆,增長均超100%;京東大數據顯示,年貨節期間家電異地下單佔比超過60%,美的、海爾、蘇泊爾、海信、TCL、小天鵝等品牌最為暢銷,熱賣家電呈現出健康、智能、定製等新趨勢。其中受到疫情影響,消費者對於防疫健康類產品的需求也水漲船高。
對於這一現象,調研機構GFK的研究報告分析稱,隨著經濟增長向好,消費者對通貨膨脹、國內經濟不景氣和失業的擔心明顯降低,高收入家庭預期收入增加顯著,會進一步帶動高端消費;他們對於家電支出預期增加比例大幅領先,品質和及時享受型態度在高收入人群中非常普遍。
廖先生表示,今年雖然不能回家,但可以通過視頻等方式雲上團圓,也一樣可以拉近親人間的距離。這種場景下,因為大屏電視的多個視窗功能,千里之外的家人得以雲拜年、聊天、吃年夜飯,大屏電視銷量也一路走高。據蘇寧易購銷售數據顯示,春節期間超大屏電視和視頻通話智慧屏電視,線下銷量增長63.2%,雙線同比大漲373.1%。
王小姐也在春節過年期間為自己家的孩子購買了一台超大屏電視,她在接受采訪時說道:「現在我孩子的學校提倡『停課不停學』,延續了去年疫情最嚴峻時期上網課、交電子作業的教學模式。而相較於電腦,電視機操作簡便、清晰明了,孩子只需簡單操作便可輕松上網課。大屏幕的畫面顯示既能有效保護孩子眼睛,也能方便我監督他學習。」
受疫情影響不能回家過年的人,也通過異地下單為家人購買家電。據蘇寧易購春節期間消費數據顯示,蘇寧門店春節假期V購預約接待人數同比增350%,其中為家人挑選家電的用戶訂單就增長了215%。
小家電走進千家萬戶
另一方面,小家電尤其是防疫健康類產品的需求也水漲船高。
在疫情影響下,春節消費也不僅僅是簡單的「買買買」,注重健康的品質消費漸成風尚。這種情形下,消毒櫃、足浴盆這些網紅小家電在春節期間十分走俏,因為它們已成為家庭健康場景、小幸福場景的主角。
這些新場景的出現表明,在防疫常態化背景下,「宅家電」需求,正在從小眾的、暫時的需求,變成大眾的、日常性的需求,一些之前不被關注的小家電正逐漸走進千家萬戶。比如刀筷消毒器、空氣凈化器、血氧儀等,成為了春節期間被消費者高度關注的商品。蘇寧大數據顯示,自2020年開始,號稱「消洗三劍客」的消毒櫃、洗碗機、洗菜機銷量上漲133%。蘇寧年貨節期間,一款小巧的智能刀筷消毒機銷量暴漲,漲幅超過150%。
安信國際證券(香港)有限公司消費分析師楊怡然對此分析稱:「首先,中國小家電產品的滲透率仍處於較低水平,隨著消費持續升級,高品質的生活追求將會帶動小家電的銷售,因此中國小家電市場具有很大發展空間;並且中國女性消費者的消費升級趨勢顯著,對整個消費環境都有較大的提振作用,而小家電具有『顏值高』『精緻感』等特點,俘獲了更多年輕女性的心;疫情催生了『宅經濟』,人們居家時間延長,而小家電可以更好地輔助完成家務,原本依賴於外賣和保潔人員的人群對小家電的需求被喚醒。」
隨著城鎮化率的提升和消費持續升級,高品質的生活追求將會帶動小家電產品的銷售,因此中國小家電市場具有很大發展空間。此外,傳統小家電呈現美九蘇(指「美的」「九陽」「蘇泊爾」)三足鼎立的態勢,格局較為穩定,而新興小家電市場則因其尚處於發展初期,各家企業紛紛搶占市場,競爭格局仍不穩定,因此新興小家電市場的快速增長也會為行業帶來更多的發展機會。
⑥ 盤點就地過年消費:自嗨雲游成新寵,這都體現在哪些方面
春節一晃就快過完了,這是一個非常特別的春節,大多數跨省打工的年輕老少在政策的倡導之下選擇了就地過年,雖然大家不能回家過年,但是年輕老少在外地過年絲毫沒有感覺到孤單,反而有更多過年的新樂趣,為了規避疫情影響,就地過年在國家政策的呼聲之下變成了一種新型的過年方式。根據相關統計就地過年產生了很新的消費現象,各種春節話題也源源不斷,下面小編就帶大家來看一看就地過年人們的自嗨和雲游具體都體現在哪些方面。
綜上所述,諸如此類的自嗨雲游模式數不勝數,從這場疫情也讓大家看到了人們的智慧無窮無盡,疫情阻攔了和家人的相聚,大家就在網路上歡聚一片;疫情阻攔了人們出行,大家就待在家裡自嗨;疫情阻攔了人們雲游各地,大家就來一場小范圍的周邊游;在我國似乎疫情已經對人們沒有太大的影響了,大家已經對疫情有很充分的了解,懂得了如何控制疫情,並且經過這場疫情發揮了無數人類的智慧,將這個年過得紅紅火火,絲毫不遜於返鄉過年。各大網路平台今年的消費也成為了主流模式,不僅沒有讓我國經濟衰退反而有增長趨勢。所以就地過年這種方式雖然是疫情之下的無奈之舉,但是大家的這個年過得也還是比較滿足。對於此事你怎麼看?歡迎評論。
⑦ 今年春節快遞業務的新變化是什麼
2月10日,在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布會上,國家郵政局市場監管司副司長邊作棟介紹了今年春節快遞業務的新變化。他說今年只用了38天的時間,全國的快遞量就已經達到了100億件,從臘月初八開始到目前的20多天的時間,快遞業務量較去年的農歷同期增長了30%,在剛剛過去的農歷小年,也是一個業務的高峰,「據我們掌握,現在業務量正在呈下降的趨勢。」
邊作棟表示,國家郵政局按照中辦、國辦《關於做好人民群眾就地過年服務保障工作的通知和要求》,按照不打烊、不休網、不積壓的主基調,要求全系統全行業結合今年的春節消費情況,做了日處理1億件的服務能力儲備。目前已經有多家快遞企業宣布春節不打烊,在往年做到不打烊的郵政、順豐、京東等3家企業的基礎之上,今年通達系的快遞企業也積極地參與。
(7)春節消費新趨勢擴展閱讀
1月,全國快遞服務企業業務量完成84.9億件
國家郵政局表示,受去年春節假期和新冠疫情導致基數較低因素影響,2021年1月郵政行業同比增速較高。1月份,郵政行業業務收入(不包括郵政儲蓄銀行直接營業收入)完成1169.2億元,同比增長56.4%;業務總量完成1192.8億元,同比增長71.3%。
1月份,郵政服務業務總量完成263.3億元,同比增長11.1%;郵政寄遞服務業務量完成27.2億件,同比增長28.3%;郵政寄遞服務業務收入完成37.2億元,同比下降4.0%。
1月份,全國快遞服務企業業務量完成84.9億件,同比增長124.7%;業務收入完成867.6億元,同比增長73.3%。其中,同城業務量完成10.5億件,同比增長58.0%;異地業務量完成 72.6億件,同比增長141.5%;國際 / 港澳台業務量完成1.9億件,同比增長69.8%。
⑧ 2020年CPI較上年上漲2.5%!新年的物價將會是什麼走勢
2021年1月11日,根據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顯示,2020年12月份全民居民消費價格同比上漲達到0.2%,同比由負轉正,2020年全年CPI上漲2.5%,完成居民消費價格上漲3.5%左右。
根據國家統計局的高級統計師董莉娟介紹,2020年12月CPI同比由上個月下降0.5轉為上漲0.2%,其中食品的價格由上月下降2.0%,轉為上漲1.2%,影響CPI上漲大約0.26個百分點。在食品中,新鮮的蔬菜價格上漲6.5%,上漲的幅度比上個月回跌2.1%;其中生鮮水果的價格上漲6.5%,上漲的幅度比上個月擴大了2.9%;羊肉和牛肉的價格均上漲4.6%,上漲的幅度也有所擴大;豬肉的價格下降了1.3%,下降的幅度收縮了11.2%。雞蛋、雞肉和鴨肉的價格分別下降11.9%、13.5%和9.2%,下降了幅度都有所縮小。
從總體上來看,由於國內生豬產能的恢復,豬肉價格不會再出現大幅度的上漲。從未來發展來看,居民消費價格的穩定還是有不少有利條件的,由於我國的經濟運行逐漸恢復了本來態勢,居民的消費價格價格上漲幅度也會處在一個合理的水平。
⑨ 觀察春節前後市場上物價的變化情況,並寫一篇心得體會 要體現出所學經濟生活的道理
從總體上來看在食品價格中,糧食上漲6.3%,肉禽及其製品上漲31.7%,蛋上漲21.8%。在這其中,除了有物價上漲的大趨勢外,也不排除有部分商販利用人們春節期間的消費心理哄抬物價的現象。
在通過對附近的居民的詢問中,97%以上的人表示,工資的上漲趕不上物價的上漲,約77%的受調查者表示食品漲價對生活影響很大。
在2007年7月由國家統計局公布的CPI(居民消費物價指數)指數中,指出我國的CPI在六月份再創新高,帶到33個月來的最高峰——同比上漲4.4%,這也是07年以來連續第4個月超過央行所制定的3%的「安全線」。
國際上通常認為,CPI指數若達到5%,一般可視為出現通貨膨脹。一位正在購物的老師說,物價上漲對原本生活困難的低收入居民家庭產生了一定程度的影響。食品價格的波動給普通市民特別市低收入家庭的生活帶來了影響。
整體上看,我國城市居民的生活已基本實現小康,糧油價格上漲尚不足以影響到居民整體生活。
(9)春節消費新趨勢擴展閱讀
在春節期間,物價上漲還包括以下幾點:
1、人力資本的提高導致成本上升,但除服務業外的其他行業的成本一般都有滯後性;
2、供求減少,需求增加;
3、過年這段時間的需求彈性減少;
4、消費者的心理因素影響;
5、商家想狠賺一把,心照不宣的形成「卡特爾」(卡特爾是壟斷組織形式之一);
生產或銷售某一同類商品的企業,為壟斷市場,獲取高額利潤,通過在商品價格、產量和銷售等方面訂立協定而形成的同盟。
⑩ 春節假期我國黃金消費比去年增長超八成,今年黃金為何這么火
春節是我國最重要的傳統節日之一,在這樣一個美麗的節日里,每個人都受到了極大的關注,當然,旅遊消費除了購買日用品
今年春節,我國消費市場的主角是黃金,比去年更火,更熱鬧,消費更高。
黃金消費的總體趨勢是好的,這表明黃金首飾的需求仍然很強,只是因為整個客戶基礎的成長,使黃金首飾的另一種消費方式也獲得增長,這種消費是一種珠寶租賃服務。
春節期間,對黃金首飾的需求實際上更為明顯,要麼是購買和送人,要麼是獎勵他們,要麼是參加某種場合以增加心情。一定要買一件比較合理的禮物,如果自己穿的不一定要,春節就只能去參加一次聚會,如果這個時候專門花了將近一萬元買黃金首飾,一定有點奢侈,但通過租賃方式不多,同樣的珠寶幾天只穿幾十元金光閃閃。
目前,黃金首飾的價格還是比較貴的,如果沒有前述的場景,我建議你考慮租賃方式,並根據目的選擇合適的方式,這是正確消費觀。
為什麼黃金會這么火呢?
在人類文明的早期發展中,當商品剩餘相對較高時,黃金並不貶值,而是一種易貨形式,隨著流通量的增加,人們發現一些在自然中相對發光的項目成為一個共同的選擇,大多數居民認為金屬的特殊性,在人類歷史上的黃金也交換了多年,直到紙時代的到來。
然而,隨著紙幣,黃金將被存儲在貨幣的形式,也被稱為黃金標准,直到第二十世紀,黃金標準的長度也是最有價值的貨幣,我們不再用黃金買東西,但我們可以使黃金保存更久。
因為今年的新冠狀病毒是全世界的,加上中國和世界,因此,黃金價格目前很強勁,隨著疫情的發展基本上,世界經濟出現了危機,當前的危機也沒有變好的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