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股票資訊 » 洪晃
擴展閱讀
大智慧股票值得買嗎 2025-08-12 04:52:05
完美股票行情 2025-08-12 04:51:27

洪晃

發布時間: 2021-10-11 09:44:33

① 當年,洪晃公開嘲諷陳凱歌,為何陳凱歌不敢回嗆

洪晃背景實力都比陳凱歌要大,陳凱歌敢回懟,作者覺得洪晃有能力可以讓陳凱歌在娛樂圈混不下去。但至於洪晃到底怎麼強大,以至於可以讓陳這樣子的都無法再混下去,答主根本就沒說。

眾所周知,《無極》是陳凱歌的軟肋,誰提都不行

網路上流傳著一個梗說,洪晃向陳凱歌提出要離婚時,陳凱歌還試圖想挽回這段感情,但絕情的洪晃直接對陳凱歌說:不離婚我就給戴綠帽子。看來這個說法時是真的。

這也難怪陳凱歌,敢告胡戈,罵柳岩,懟李誠儒,卻對來自前妻洪晃的辛辣嘲諷不敢吭一聲。畢竟,當初陳凱歌就見識過洪晃的厲害,而上了年紀的洪晃並沒有因此「收斂」反而變得更厲害了,比如《張大小姐》《無窮動》就是出自洪晃之手,敢回懟,怕是不想在娛樂圈混了吧!

② 洪晃是誰

一個出身名門的性情中女人。做事情緒化。辭去年薪18萬美金的首代職毫不猶豫;在陳凱歌大紅大紫的時候,提出與其離婚......洪晃活的自由自在,按自己的個性活,過著自己想要的生活。

洪晃出身名門。外祖父章士釗是著名的愛國民主人士。母親章含之也是位出色的女外交官,曾寫下轟動一時的《我與喬冠華》一書。洪晃就是這本書中的「妞妞」

在洪晃小的時候,母親曾期望她能女從母業,從事外交工作。但她並未幫母親實現這個願望。這得歸於她從小所受的教育。

1974年,中國甫入聯合國,中美關系得到改善之時,我國公派了一批小留學生赴美求學。洪晃就是其中的一名幸運兒。那一年,12歲的洪晃來到了紐約,並自那時起打下了深厚的英文基礎。 後以自己為原形,出書《紅色童話》。

所以洪晃說,是因為後來發現美國的教育把我教育成沒組織沒紀律、隨心所欲、屬於為所欲為的那種孩子,我媽媽就放棄了讓我做任何與官方有關的事的念頭。

洪晃覺得雖然生長於這個有點背景的家庭,但她的生活已經多多少少擺脫了「繼承」的框框。比如,她毅然地辭去那個風光體面、高高在上的首代職位。再比如,她義無反顧地和名人(陳凱歌)離婚。洪晃說,我自己也給了自己很多壓力,但是後來我意識到,如果事實證明我活得沒有我家人那麼成功並不說明我活得不好,並不是說我糟蹋了這一輩子,並不說明我不值得。因此到現在為止,我活得還是比較自由自在的,我一直在按自己的個性活,過我自己想要的生活

③ 洪晃是誰

洪晃:與陳凱歌離婚的女人
從名門到「痞女」
洪晃在社交場合總是衣著驚人,表情率真。
提要:洪晃,一個出身名門的性情中女人。做事情緒化。辭去年薪18萬美金的首代職毫不猶豫;在陳凱歌大紅大紫的時候,提出與其離婚......洪晃活的自由自在,按自己的個性活,過著自己想要的生活。

洪晃出身名門。外祖父章士釗是著名的愛國民主人士。母親章含之也是位出色的女外交官,曾寫下轟動一時的《我與喬冠華》一書。洪晃就是這本書中的「妞妞」

在洪晃小的時候,母親曾期望她能女從母業,從事外交工作。但她並未幫母親實現這個願望。這得歸於她從小所受的教育。

1974年,中國甫入聯合國,中美關系得到改善之時,我國公派了一批小留學生赴美求學。洪晃就是其中的一名幸運兒。那一年,12歲的洪晃來到了紐約,並自那時起打下了深厚的英文基礎。

所以洪晃說,是因為後來發現美國的教育把我教育成沒組織沒紀律、隨心所欲、屬於為所欲為的那種孩子,我媽媽就放棄了讓我做任何與官方有關的事的念頭。

洪晃覺得雖然生長於這個有點背景的家庭,但她的生活已經多多少少擺脫了「繼承」的框框。比如,她毅然地辭去那個風光體面、高高在上的首代職位。再比如,她義無返顧地和名人(陳凱歌)離婚。洪晃說,我自己也給了自己很多壓力,但是後來我意識到,如果事實證明我活得沒有我家人那麼成功並不說明我活得不好,並不是說我糟蹋了這一輩子,並不說明我不值得。因此到現在為止,我活得還是比較自由自在的,我一直在按自己的個性活,過我自己想要的生活。

洪晃自嘲地稱自己這種自由不羈的個性為「痞女」。

對賺錢的手段更感興趣

洪晃笑起來就像做牙膏廣告。洪晃中學畢業以後,考入美國久負盛名的七大女校之一Varssar學院,學習國際政治專業,成為羅斯福夫人、凱瑟琳.?肯尼迪夫人的校友。洪晃不無得意地說,七大女校各有性格,比如希拉里?柯林頓讀的那所學校,擅長培養特別專業特別能乾的女強人。我們這所學校培養的人大都像我一樣沾點藝術氣質,比較獨立也比較自由散漫。包括我後來回國進入文化圈子辦起中文雜志,也是由這個母校所賜。

洪晃不是目的心特別強的那種人,她屬於興趣性特別強的類型。她說她特別成功和特別失敗的地方都取決於這一點上。做事情比較情緒化。

25歲時,洪晃已是一家外資企業南京代表,年薪高達七萬美金。用她的話來說,在80年代中期那會兒,這種薪水都可以買大樓了,但一個二十五、六歲的女孩子,又是在那樣一個年代,拿著這種工資會有一種荒謬的感覺。

現在回憶起那時的生活,洪晃覺得要是發財發得晚一點,也許她對錢會更尊重些。但在那個年齡,在洪晃的心目中,一次輕松愉悅的朋友聚會遠比這個在當時可稱得上是天文數字的年薪更具吸引力。至今,洪晃仍然認為那時的生活很刻板很乏味。每天的生活就是被FOB啊,信用證啊,談判啊,合同啊包圍住,天天都要和別人喝夜酒啊、應酬啊、催款啊、陪人家去卡拉OK啊,我覺得自己已經快死掉了。

洪晃清晰地記得一個周日,她要去談判,在一個「大奔」的車後座,她突然間開始哭了起來。她覺得自己像一個四五十歲的老女人,生活已經過去了,掙一把一把的錢,坐著一個「大奔」,大禮拜天什麼「他媽的」屁事不幹,去「他媽的」談判去。說到這,洪晃的言談舉止流露出近乎於男人般的果敢和豪爽。

也許是受了Varsser學院的浸泡,也許是洪晃天生的性格全然,她在1996年年辭去了年薪18萬美金的首代職位,與情趣相投的朋友一起投資了美國文特出版公司。這個公司的所有投資人都是留過學的華人,大家都想為中國的文化做一點事情。

洪晃說,賺錢當然是基本的生存問題,我也跟錢沒仇,但當我老了時,我希望我能告訴我的孫輩我曾經做過點令我自己感到自豪的事,而不是說這輩子就追求個百萬億萬富翁。其實誰都對錢感興趣,但我對賺錢的手段更感興趣。

就在洪晃成為一名出版人還沒幾天,勁頭十足的時候,一位台灣人對她說,你知道嗎?要想讓誰破產,就讓他投電影;要想讓誰日子不要過,就讓他投雜志,要想誰窮一輩子,就讓他投畫廊。

洪晃在被逗樂的同時也意識到自己正面對著一個大的挑戰。但她認為國內必須得有一本本土雜志,她願意努力去做,而且也有這個信心。最重要的是,她正在做的是從心底里喜歡的事。

情感的一次失敗

洪晃是在1986年和陳凱歌走到一起的。當時洪晃正處於對她而言極為乏味的外企首代的生活模式中。認識陳凱歌等一批搞藝術的人,洪晃有一種被解放被解脫的感覺,因此經常在一起玩。

兩個人結婚時,陳凱歌正處於拍《孩子王》的後期階段,還沒有真正像現在這樣成名。他們離婚是在《霸王別姬》康城得獎之後,正是陳凱歌大紅大紫的進修。

洪晃淡淡地說,其實離婚之前,他們已經分開了。之所以分開,是因為他看著我難受,我看著他也難受。既然這樣那就別在一塊兒過了。

洪荒覺得跟一個名人離婚,在中國許多人看來,也許使不得了的事情.直到我離婚後,很多朋友看到陳凱歌做了點什麼事,都會主動給我大一個電話說,你看見了嗎?凱歌怎麼怎麼了......。我覺得特別荒謬,如果跟一個平凡人離婚,九部會有這些事了。

這個離婚的決定,是洪晃經過認真考慮後主動提出來的。她說這個決定也不是特別容易做,但大家的幸福畢竟是最重要的。她笑著說,我也怕別人的閑話,但我對自己說,你必須按自己的想法活,我是比較能豁得出去的人,人總有一張嘴,愛怎麼說就怎麼說去吧!畢竟一日夫妻百日恩,我不愛記恨他人。走過來了就念一點別人的好。再說,兩個人的婚姻的失敗,是兩個人對這份感情不夠珍惜才出現的問題,兩個人都有責任。

回顧過去,洪晃認為最難受的事情就是面對感情分手後的那段調整恢復的時期,你必須面對這不是別人的錯,這就是你自己感情上的一次失敗。

經歷了紅塵情愛後的洪晃,依然保留著女學生時代的純真和年輕時代為了愛情不顧一切的浪漫。人到中年的她現在擁有一個幸福美滿的家庭。洪晃現在的先生是一位法國人,比她大十二歲,就職於上海法國領事館。她們相戀九年,結婚四年,現在平穩安寧地過日子。洪晃由衷地說,他對我很重要。

洪晃在認識了現在的先生之後為自己找到了文化上的定位。結束了在中美文化之間飄盪的感覺。不過,洪晃和先生如今也是京滬兩地勞燕分飛,洪晃對此也很不安。她說,也許因為我父母是離過婚的,我也是離過婚的,所以我的家庭慨念比較薄弱。我並沒有把家庭放在生活的第一位。有時想重視它,可是做不到。

盡管為了事業忙得團團轉的洪晃無暇照顧自己的家庭生活,但性情率真的洪晃告訴我,她會做一手拿手的好菜,中、西餐都不在話下,她下一步的打算正准備利用業余時間學習做烤箱里的食品。

古語說「四十二不惑」。走過四十歲的交叉口,洪晃認為現在的她才算找准了最合適自己去走的一條路。

④ 洪晃:33歲怒甩陳凱歌,44歲再嫁帥老公,她現在怎麼樣了

離開陳凱歌後,她可能會有自己的生活方式,按照自己想要的方式生活,這將是一種相對放鬆的狀態,對他來說是一種良好的生活狀態。洪晃的前半生可以說是絢麗多彩的。繁榮之後,我回到了平淡的生活,遇到了理解和珍惜她的人。

他不模仿任何人,也不被任何人操縱。有理想。她是新一代獨立女性的代表,值得大家學習和贊揚,也為更多女性樹立了新的榜樣。每個人都是有潛力的人,都是為自己努力工作的人。

⑤ 洪晃個人資料

洪晃,女,美籍,出生於1961年,12歲以新中國第一批公派小留學生的身分赴美讀書,廿五歲那年返回中國,擔任跨國企業的駐華代表,其後自立門戶,搞網站、辦雜志、寫文章,成為名人﹔她結過三次婚又離了三次婚,第一次嫁給一位美國律師,第二次嫁給中國導演(陳凱歌),第三次嫁給一位法國官員。洪晃是著名文人章士釗的外孫女、外交家喬冠華的繼女、作家章含之的女兒、導演陳凱歌的前妻。1984年畢業於美國紐約州瓦瑟大學。曾經做過咨詢、有色金屬貿易、投資等業務。現在是中國互動媒體集團的CEO,《iLOOk 世界都市》、《青春一族》、《名牌世界樂》三本個性雜志的出品人。2009年7月28日洪晃在博客上發表日誌,否認自己男朋友是曉雪情人的傳聞。並且直言曉雪當「快女」評委是不靠譜的,最後也只能混個「時二尚叫姆」的名稱,離「中國時尚教母」尚有距離。

⑥ 洪晃自己結了三次婚,為何卻說大部分女性只想要娃不要男人

一、這一言論明顯是跟著俞敏洪的熱搜產出的言論,純粹是想搏眼球。

新東方的創始人在網上發表了“女性不生娃人生就不完整”的言論引起了網友的激烈討論,隔天洪晃就自己錄制了視頻,在視頻中不僅反駁了俞洪敏的言論,還聲稱女性只想生孩子不想要男人,這個時間點卡的不要太准,如果說她只是單純的想要表明自己的態度,那大可以不帶上俞敏洪,而她眼下的這些騷操作無非就是想借著俞敏洪帶起的輿論話題度讓自己也受到關注,蹭別人的熱度還向別人吐了一口口水,怪不得陳凱歌和她離婚,這人品也不咋地啊!

最後:

這個女人快要惡心死我了,一邊不斷的在婚姻中尋找愛情不生孩子,一邊又說女性只想生娃不要男人,玩兒現實版打臉游戲呢?

⑦ 洪晃 都有什麼作品了

洪晃的作品有《我的非正常生活》、《無目的美好生活》。

《我的非正常生活》,由中國友誼出版社於2007年05月出版,作者:洪晃。本書除了作者自己書寫的文字外,還用大量篇幅收集了她周圍人所揭發的關於她的樁樁件件,點點滴滴,使這個出身名門、滿嘴粗話、性格率真、知人善用、勇於改錯的性情中人的形象栩栩如生、呼之欲出,通篇洋溢著洪晃獨特的個人魅力。

看過太多的有目的追求,所以洪晃表現出更多對無目的生活狀態的追求。「我是一個喜歡發現並享受生活中的『好玩』的人;一個喜歡找樂的人。找樂既是生活態度,又是生存狀態。」本書是洪晃繼《我的非正常生活》之後的另一本散文作品。

洪晃個人生活:

洪晃的父親洪君彥生前是北京大學經濟系教授;洪晃的母親章含之是全國政協委員,前文史館館長章士釗的女兒,章含之生前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培養的第一代外交官。1

970年洪晃的父母離婚,洪晃的母親與喬冠華結婚。洪晃的父親離婚後又有過兩次婚姻,他曾經與電影演員朱一景結婚,離婚後與香港Irene Chen女士結婚。洪晃曾經有過三段婚姻,都已經結束。她現在與愛人和女兒居住在北京。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洪晃

⑧ 洪晃現在的老公是誰

她媽不是真正章含之。頂多是章含之替身。她媽不是章含之。章含之是喬冠華合法妻子,兩人出生官臣之家,從小青梅竹馬,喬冠華與洪晃媽合影是喬冠華替身。章含之身份多,需要洪晃媽做掩護。喬冠華夫人又擔心把洪晃媽當成自己,所以才會有假鬧離婚鬧劇,洪晃是她媽和她爸生。與喬冠華和章含之無半毛線關系。她媽不是章含之。章含之是喬冠華合法妻子,兩人出生官臣之家,從小青梅竹馬,喬冠華與洪晃媽合影是喬冠華替身。章含之身份多,需要洪晃媽做掩護。喬冠華夫人又擔心把洪晃媽當成自己,所以才會有假鬧離婚鬧劇,洪晃是她媽和她爸生。與喬冠華和章含之無半毛線關系。

⑨ 洪晃的身世

洪晃的身世:洪晃是北京史家胡同51號里走出來的女人。

洪晃由北京史家胡同51號里走出來。這棟漂亮的老四合院的主人們都是中國近代史上風雲人物。洪晃外祖父是大學者、大律師、曾和魯迅打過筆墨官司的著名文人章士釗(其實章士釗是洪晃母親的養父,洪晃的外祖父是陳度,陳度為軍閥陳調元之子)。

母親是著名外交官章含之,一度是毛澤東身邊的英語老師,有「中國最後一個名媛」之稱,她的美麗在中國無人不知;生父為洪君彥,北大教授,經濟學者。

繼父是中國前外長喬冠華,文革時代在國際外交舞台上神采飛揚。章含之曾寫過一本《跨過厚厚的大紅門》,細膩描寫了史家胡同里的生活。

(9)洪晃擴展閱讀

洪晃的外公章士釗曾是北洋政府司法總長兼教育總長,1920年毛找到章士釗尋求資助,章士釗馬上拿了送了兩萬元給他,靠著這筆巨款,毛在湖南開展了革命運動。1949年,章士釗受邀參加開國大典,建國後擔任了中央文史研究館副館長。

1961年,也就是洪晃出生那年,中國正處於困難時期。毛用自己的稿費,每年正月初二送兩千元給章士釗,送滿10年,算是還上了當初那筆錢。按照當時中國職工平均工資幾十塊的標准,這也是一筆巨款。

章含之是章士釗的養女,1935年生於上海,她曾就讀於北京外國語學院,研究生畢業後留校任教,因為父親和毛有著幾十年的朋友關系,28歲時成了毛的英文老師,並於1971年由主席親自指派到外交部工作。

章含之長得漂亮,打扮入時又很有分寸,熟諳國際事務,操一口純正牛津腔英語,同時又是性情中人。在70年代的外交界,章含之成為名噪一時的中國外交界「五朵金花」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