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環保審批怎麼辦理
環保審批辦理的手續及方法:
1、去環保局管理科領取《建設項目環境保護審批咨詢表》。
2、向環保局管理科提交申報材料:《建議項目環境保護審批咨詢表》一式兩份、名稱核准通知單復印件、建設項目擬選位置、周圍情況地理圖及房屋租賃合同復印件。
3、製作環評報告,建議由環保局推薦的環評公司出具報告,因為他們關系比較熟,對於報告中出現的小問題可以自行協調。
4、遞交環評報告(由環評公司負責)。
5、環保局管理科收到遞交的環評報告後到現場進行勘察。
6、環評報告審批配套環保設施建設完成後或在已落實有關環保措施的前提下,建議單位委託有資質的環境保護竣工驗收監測單位進行驗收監測(由環保局監測站進行驗收)。
B. 如何辦理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審批手續
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影響評價法》的規定,對環境有影響的項目,應當依法進行環境影響評價,沒有獲取環評手續之前,不得擅自開工建設。
建設項目環保審批包括環境影響評價文件審批(也就是我們通常說的做環境影響評價)、環保設施試運行、竣工環保驗收。
環境影響評價文件按內容可分為規劃環境影響評價和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兩大類。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按對環境的影響程度可分為報告書、報告表和登記表三大類。環境影響評價文件審批按許可權可分為環保部審批、省環保廳審批、市環保局審批以及縣環保局審批等四個層級。
辦理環境影響評價文件的審批程序為:先到縣政務中心環保窗口咨詢,初步確認環境影響評價等級和有權審批部門。如屬於縣級環保部門審批,可直接登記;如屬於國家、省、市環保部門審批,可由其協助辦理或者是告訴經辦人員聯系方式。屬於我們縣環保局審批的建設項目首先由環境影響評價工作人員現場踏勘,判斷項目是否與現行國家產業政策,項目選址基本無制約條件,是否符合環保規定,是否與城市、城鎮發展規劃相沖突。如以上條件都符合的話,就按照《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分類管理名錄》確定項目是做環境影響報告書、報告表還是登記表,其中環境影響報告書和報告表需要建設單位委託有資質的環評單位編制環評,環評經專家評審通過,環評單位按專家組評審意見修改環評後,上報我局審批,出具環評批復文件。
辦理環保設施試運行的程序:建設項目需要配套的環境保護設施和其他環境保護措施已按環評以及其審批意見的要求建成和落實,環境保護設施具備與主體工程同時投入實物試生產(運行)的條件後,由建設單位或業主向環保局提交環保設施試運行的申請,經我局現場檢查符合試運行條件後,出具環保設施試運行批復,環保設施試運行期限為3個月,如果是在試運行期間,環保設施運行正常不正常或沒有達到污染物治理效果,可以申請延期試運行,延期不超過一年。
辦理竣工環保驗收的程序:建設單位應在項目投入生產前或試生產之日起3個月內向縣環保局申請項目竣工驗收。建設單位應縣政務中心環保窗提交驗收申報表、試生產批復和自查報告,其中環境影響報告書和報告表需要請由資質的環境監測單位做驗收性監測,提供驗收監測(調查)報告)。驗收組現場檢查、核實自查報告和監測(調查)報告,符合項目竣工環境保護驗收條件的,同意通過驗收,並出具驗收文件。驗收組認為不符合驗收條件的項目,提出限期整改要求。
C. 如何辦理建設項目環保手續
企業辦理環保審批手續辦理須知
建設項目環境影響審批實行分級、分類審批管理,根據建設項目對環境的影響程度分三類作出承諾:
一、Ⅲ類項目:對環境影響很小的建設項目,實行核准審批管理。
流程:申請受理
資料審查
核對基本審批原則
核准批復。
時限:非敏感區項目在受理申請後1個工作日內批復;敏感區項目在受理申請後3個工作日內批復。
二、Ⅱ類項目:對環境可能造成輕度影響的建設項目,實行環境影響報告表審批管理。
流程:申請受理
資料審查
現場勘察
編制環境影響報告表
正式批復。
時限:不需要作環境影響報告表的建設項目,受理申請後3個工作日內正式批復;需要作環境影響報告表的建設項目,環境影響報告表報送我局後5個工作日內正式批復。
敏感區項目:環境影響報告表(專家評審)報送我局後7個工作日內正式批復。
三、Ⅰ類項目:對環境可能造成重大影響的建設項目,報市環保局審批管理。
辦理建設項目環保審批須知
凡申報建設項目環保審批的單位(個人),必須提交如下資料。資料齊全後到辦文窗口報批,否則不受理。
1、《深圳市建設項目環境影響審批申請表》一式三份(用不褪色墨水筆填寫,不得復印,塗改無效);
2、建設項目類(含飲食娛樂類):(1)、項目名稱證明(個體項目除外);(2)、場地使用證明;(3)、投資500萬人民幣以上(含500萬)的工業項目,提供項目可行性報告;
3、土地開發類項目:開發單位的營業執照、申請項目的紅線圖、計劃立項批文、平面設計圖、規劃國土部門的規劃設計要點等,如須有環保設施的項目,應附處理工藝設計方案。(
交復印件,審核原件)
4、擴建、改建、遷建的建設項目須交回原環保批復。
5、延期續辦的建設項目須提供原環保批復、房屋租賃合同的復印件(審核原件)
註:不得代辦,代辦者一經查實,將不給予辦理此次環保審批手續。
D. 建設項目環評審批需要申報哪些材料
1、建設單位申請報批項目環評文件的函
2、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文件(環境影響報告書、報告表或登記表)(需膠裝)一式三份
3、建設項目環境保護審批登記表(環評台帳表)及軟盤(同時附有建設單位和環評單位的公章)
4、專家論證意見(各報批文件需專家評審單位在該資質證書上蓋章)
5、三產(包括:餐飲、商業、娛樂業、汽車維修、加油、加氣站等)服務業類項目,應提交工商部門對項目的核名核准通知書,其他項目均提交工商營業執照
6、國家規定需要備案的,應提供有關部門的備案文件
7、規劃部門對項目使用場地的相應規劃使用功能文件(屬部隊場地的,要有相應使用功能的部隊後勤部對外經營許可證和部隊土地權屬證明)
8、國土產權證明
9、屬租用場地的項目,應提交出租和承租雙方已簽署的租用合同
10、經規劃部門批準的項目總平面布置圖和各層建築的平面布置圖
11、房地產項目和水利項目均需提供水土保持批復
12、市政排水意見
13、委託辦理申請的委託書
14、其他部門的意見
E. 項目立項環保審批申請格式如何
一般來說是先立項,再去環保局咨詢,應該是 分三級,1、填寫項目環境影響表,2、環境影響專項報告,3、環境影響報告。然後是找專家做環評,三同時建設,環保驗收,排污許可證。
第一種花費最少,第二種需要幾萬元,第三種需要至少10萬元以上。
F. 如何辦理建設項目環保審批手續
要看你的項目是要編報告書還是報告表,報告表簡單點,通常如下:
[項目名稱]
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文件的審批。
[許可對象]
在我市內的工業、能源、交通、水利、農業、林業、商業、衛生、文教、科研、旅遊、市政、開發區等對環境有影響的一切建設項目
[設定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第十三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影響評價法》第二十二條第1款
《建設項目環境保護管理條例》第十條
[許可條件]
1、符合國家產業政策;
2、符合城市功能區劃和環境保護規劃;
3、要合理利用自然資源,防止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
4、採用的技術與裝備政策須符合清潔生產的要求;
5、污染物排放不得超過國家的環境保護排放標准;
6、滿足國家和地方規定的污染物總量控制要求;
7、建成後須能維持地區環境質量,符合環境功能區要求。
[許可數量]
無數量限制
[許可費用]
無
[許可時限]
(1)環境影響登記表:受理後3個工作日
(2)環境影響報告表:受理後5個工作日
(3)環境影響報告書:受理後10個工作日
[需要申請人提交的材料]
1、建設單位的審批申請
2、項目備案證
3、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報告書(表)或登記表的報批稿及技術審查意見
4、項目規劃選意見書
5、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或項目建議書
6、涉及水土保持的開發項目,需提交經批准同意的水土保持方案
7、行業主管部門預審意見
8、地方環保部門初審意見
[審批程序]
1、建設單位申請
2、現場勘察(建設單位按建設項目分類管理名錄的要求,委託有資質的單位編制環境影響評價文件(環境影響登記表除外))
3、組織有關部門和專家對環評文件進行技術審查.
4、集體研究
5、批復(許可或不許可)
G. 哪些企業需要辦理環保審批
一般企業上馬項目,房地產、工業等項目,在行業核准或者備案前,必須要進行環保影響評價---環保局進行審批,項目建成竣工,要有一個環保驗收審批,比較繁瑣。你可以查詢環境影響評價法,需要做環評影響評價的,都是要辦理環保審批的。
根據《建設項目環境保護管理條例》,企業建設項目(包括新建、擴建、改建和技改項目)在行業核准或者備案前,均需要辦理環保審批手續。
申請人在辦事窗口遞交申請表和相關材料後,領取編制環境影響報告表的通知,在環境影響報告表編制完成後交辦事窗口,在承諾的時限內領取正式批復文件。審批時限為環境影響報告表報送後10日內正式批復。
企業建設項目環境保護審批流程:
1.環保局或安監局(部分地區)進行環境保護審批咨詢;
2.現場勘查;
3.不屬於許可范疇或者本機關職權范疇的不予受理,若需要上級機關審批的,告知申請人;
4.建設單位填寫《建設項目環境影響登記表》或建設單位委託環評單位編制《建設項目環境影響報告表》或建設單位委託有資質的環評單位編制《建設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
5.技術評審或現場核查;
6.窗口受理並對環境影響評價文件審查(登記表5天,報告表10個工作日,報告書25個工作日)
7.不予許可的,作出書面決定,說明理由,並告知申請人復議、訴訟權;
符合要求,環保局或安監局(部分地區)作出行政審批決定;
8.通知申請人;
(7)建設項目環保審批擴展閱讀:
對環境有影響的建設項目主要包括:
(一)工業建設;
(二)水利工程(含江河整治)、圍海(江)造地工程;
(三)港口、碼頭、機場、鐵路(含貨場、編組站)、公路干線(含調整公路、城鎮高架 路等)、電訊工程;
(四)危險物品、放射性物品、化學品倉庫;
(五)飲食業、屠宰業、旅館、旅遊區;
(六)醫院、療養院、教學和科研單位實驗室(廠)、廣播電視發射設施、電影製片廠;
(七)城市污水處理廠、垃圾(廢物)處理場(廠)、城市環境整治工程;
(八)土地、流域等各類開發區(含工業區)、城市新區的總體建設及具體項目;
(九)國家及省、市政府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確定的其他對環境影響較大的建設項目。
符合以下條件的建設項目方予批准:
(一)符合國家環保法律法規規定,優先採用清潔生產工藝,配套設置防治污染設施;
(二)建設項目的選址、布局符合城市環境保護規劃的要求,同時考慮擬建地區整體環境質量的保護和改善;
(三)建設項目符合產業政策;
(四)環境影響評價表明建設項目符合環保要求。
環保審批對有些企業來說是運營的一項必備資質,對企業能否運營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創業者中大部分屬於初次創業,對於環保審批申請需要的材料,環保審批流程等方面都不了解,如果自己親自去辦理,是一項非常復雜的工作。
因此,企業在辦理環保批文時,可以選擇專業代辦公司會根據客戶企業的具體情況,處理好各項問題,提升企業申請效率,降低申請成本,幫助企業在短時間內順利完成申請。
H. 新上建設項目時,需要辦理哪些環保手續
(1)環保審批手續 建設單位首先向當地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申報建設項目的有關資料及文件(包括項目建議書、預可研報告、有關項目生產工藝、性質、產品、規模、投資等情況及可能對環境造成影響的初步分析等);環保部門對項目擬選廠址現場勘察後,提出初步審查意見,要求建設單位委託有資質的環評部門編制環境影響報告書(表),編制完畢後報當地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審批。 建設項目建成自試生產之日起3個月內應向環保部門申請該項目竣工環境保護驗收 ,驗收時需提供驗收申請報告、監測報告、三同時驗收登記表,經環保部門驗收合格後方可正式生產。
I. 建設項目環境影響登記表的審批意見 如何辦理
《國家環境保護總局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文件審批程序規定》規定:
第二章申請與受理
第六條 建設單位按照環保總局公布的《建設項目環境保護分類管理名錄》的規定,組織編制環境影響報告書、環境影響報告表或者填報環境影響登記表。
其中,對按規定編制環境影響報告書或者環境影響報告表的建設項目,建設單位應當委託具備甲級環境影響評價資質的機構編制。
第七條 建設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主要包括下列內容:
(一)項目概況;
(二)周圍環境現狀;
(三)對環境可能造成影響的分析、預測和評估;
(四)環境保護措施及其技術、經濟論證;
(五)對環境影響的經濟損益分析;
(六)實施環境監測的建議;
(七)評價結論。
第八條 依法需要環保總局審批的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文件,建設單位應當向環保總局提出申請,提交下列材料,並對所有申報材料內容的真實性負責:
(一) 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文件報批申請書1份;
(二)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文件文字版一式8份,電子版一式2份;
(三)建設項目建議書批准文件(審批制項目)或備案准予文件(備案制項目)1份;
(四)依據有關法律法規規章應提交的其他文件。
第九條 環保總局對建設單位提出的申請和提交的材料,根據情況分別作出下列處理:
(一)申請材料齊全、符合法定形式的,予以受理,並出具受理回執;
(二)申請材料不齊全或不符合法定形式的,當場或在5 日內一次告知建設單位需要補正的內容;
(三)按照審批許可權規定不屬於環保總局審批的申請事項,不予受理,並告知建設單位向有關機關申請。
(9)建設項目環保審批擴展閱讀:
第十六條 建設項目的環境影響評價文件自批准之日起超過五年,方決定該項目開工建設的,其環境影響評價文件應當報環保總局重新審核。
環保總局從下列方面對環境影響評價文件進行重新審核:
(一)建設項目所在區域環境質量狀況有無變化;
(二)原審批中適用的法律、法規、規章、標准有無變化。
若上述兩方面均未發生變化,環保總局作出予以核準的決定,並書面通知建設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