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請問紫外光刻機一般會應用於那些領域
紫外光刻機一般應用於LED、MEMS、IC領域。
⑵ 立體光刻為什麼採用紫外激光器
紫外激光器波長短,光斑極限尺寸更小,線更細,容量更大,355nm,266nm,193nm,13nm的,波長短,價格翻翻
⑶ 極紫外光刻的介紹
極紫外線就是指需要通過通電激發紫外線管的K極然後放射出紫外線
⑷ 請問紫外光刻機是在什麼條件操作
隨著電子業的飛速發展,對作為電子元器件基礎的印製板的需求量及其加工精度的要求越來越高。紫外線光刻機是印製板製造工藝中的重要設備。傳統光刻機的玻璃-邁拉曬架在生產過程中需要人工趕氣,邁拉膜需要經常更換。由於冷卻系統過於臃腫,使得其生產成本高、效率低,已不能滿足PC B 生產的需要。在實驗基礎上設計了雙玻璃曬架光刻機,改進了其主要組成部分,包括曬架系統、光路系統、冷卻系統以及電氣和控制系統的整體設計。
在計算機的控制下,利用聚焦電子束對有機聚合物(通常稱為電子抗蝕劑或光刻膠)進行曝光,受電子束輻照後的光刻膠,其物理化學性質發生變化,在一定的溶劑中形成良溶或非良溶區域,從而在抗蝕劑上形成精細圖形。
⑸ ASML是唯一能製造極紫外光刻機的廠商,高端晶元製造到底有多難
近幾年來,中國科技行業遭到國外的嚴重打壓,尤其是電子晶元成為我國半導體領域最突出的短板,生產晶元最重要的設備是光刻機,世界上先進的光刻機主要由荷蘭一家名為阿斯麥(ASML)的公司製造,市場佔有率超過80%,而其中最先進的極紫外光刻機(EUV光刻),全世界只有ASML一家公司能製造。
ASML
ASML雖然是一家荷蘭的公司,但是出口光刻機受到西方國家的嚴格控制,ASML的大股東包括美國因特爾、台灣積體電路製造(台積電)、韓國的三星、荷蘭皇家飛利浦電子公司等等,其中因特爾佔有股份大約為15%,台積電大約5%。
在這樣的情況下,中國晶元產業的發展舉步維艱,光刻機包含的關鍵技術太多,一時半會我們是繞不過去的;其實中國並不缺乏人才,只不過人才要用到什麼領域,需要政策引導才行,想到中國天眼FAST在2018年的一次網上招聘,年薪10萬難覓駐地科研人才,讓人感慨不已。
⑹ 紫外線光源的簡介
紫外線光源是紫外線技術的重要組成部分,紫外線技術的發展往往依賴於紫外線光源的發展。當出現了適用的新型紫外線光源時,必然可以促進某種行業的發展。例如光柵的製造。光柵是大型精密光學儀器的重要分光元件。世界上有許多國家不能製造精密儀器,與不能製造高解析度色散率的光柵有關,要使光柵具備很高的解析度,就必須要掌握高密度刻線技術(如每毫米幾千條等距離平行線),要刻這么多的線數,就必須有高強度的短波紫外光源(200~300毫微米)對應的光刻膠進行曝光。同樣在高頻大功率固體器件和大規模集成電路上也與紫外曝光光刻技術的發展分不開。
目前在光學研究上取得了很大進展,這同紫外線光源的發展也是分不開的。紫外光源作為一個元器件,在各個領域正發揮著它的重要作用。
⑺ 本人光學工程專業(光學薄膜方向,極紫外光刻反射式光學系統光學元器件薄膜設計制備),
光學薄膜方向,極紫外光刻反射式光學系統光學元器件薄膜設計制備
這個你怎麼談,
⑻ 光刻機的紫外光源
曝光系統最核心的部件之一是紫外光源。
常見光源分為:
紫外光(UV),g線:436nm;i線:365nm
深紫外光(DUV),KrF 準分子激光:248 nm, ArF 準分子激光:193 nm
極紫外光(EUV),10 ~ 15 nm
對光源系統的要求
a.有適當的波長。波長越短,可曝光的特徵尺寸就越小;[波長越短,就表示光刻的刀鋒越鋒利,刻蝕對於精度控制要求越高,因為衍射現象會更嚴重。]
b.有足夠的能量。能量越大,曝光時間就越短;
c.曝光能量必須均勻地分布在曝光區。[一般採用光的均勻度 或者叫 不均勻度 光的平行度等概念來衡量光是否均勻分布]
常用的紫外光光源是高壓弧光燈(高壓汞燈),高壓汞燈有許多尖銳的光譜線,經過濾光後使用其中的g 線(436 nm)或i 線(365 nm)。
對於波長更短的深紫外光光源,可以使用準分子激光。例如KrF 準分子激光(248 nm)、ArF 準分子激光(193 nm)和F2準分子激光(157 nm)等。
曝光系統的功能主要有:平滑衍射效應、實現均勻照明、濾光和冷光處理、實現強光照明和光強調節等。
⑼ 極紫外光刻的背景
英特爾高級研究員兼技術和製造部先進光刻技術總監Yan Borodovsky在去年說過「針對未來的IC設計,我認為正確的方向是具有互補性的光刻技術。193納米光刻是目前能力最強且最成熟的技術,能夠滿足精確度和成本要求,但缺點是解析度低。利用一種新技術作為193納米光刻的補充,可能是在成本、性能以及精確度方面的最佳解決方案。補充技術可以是EUV或電子束光刻。」
在10年的SPIE先進光刻技術會議上,AMD公司的Bruno La Fontaine展示了IBM聯盟開發的「台風」晶元,該晶元線寬為45 nm,完全現場測試,第一層金屬採用極超紫外線(EUV)光刻技術實現。去年年中完成該項目後,IBM聯盟——包括IBM、AMD、東芝和其它合作方——決定再上一個台階。AMD技術團隊的核心成員、IBM聯盟EUV項目(紐約奧爾巴尼)經理Obert Wood介紹,「我們正在向32 nm技術進軍,但技術進步如此迅速,要是在32 nm技術上耗費過多時間,我們可能永遠無法實現16 nm技術,我認為16 nm技術節點將採用EUV光刻。」
顯然,這兩家公司的發展路線將會決定光刻技術的發展方向。
⑽ 浸入式光刻 納米壓印光刻 極紫外光刻 無掩膜光刻屬於光學光刻嗎
屬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