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日本核泄漏地區是哪些地區
福島縣,福島核電站(Fukushima Nuclear Power Plant)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核電站,由福島一站、福島二站組成,共10台機組(一站6台,二站4台),均為沸水堆。
受東日本大地震影響,福島第一核電站損毀極為嚴重,大量放射性物質泄漏到外部,日本內閣官房長官枝野幸男宣布第一核電站的1至6號機組將全部永久廢棄。聯合國核監督機構國際原子能機構(IAEA)幹事長天野之彌表示日本福島核電廠的情勢發展「非常嚴重」。法國法核安全局先前已將日本福島核泄漏列為六級。2011年4月12日,日本原子能安全保安院根據國際核事件分級表將福島核事故定為最高級7級。
㈡ 切爾諾貝利核泄漏事件發生在哪一年
切爾諾貝利核事故(烏克蘭語:Чорнобильська катастрофа)或簡稱「切爾諾貝利事件」,是一件發生在前蘇聯統治下烏克蘭境內切爾諾貝利核電站的核子反應堆事故。該事故被認為是歷史上最嚴重的核電事故,也是首例被國際核事件分級表評為第七級事件的特大事故(目前為止第二例為2011年3月11日發生於日本福島縣的福島第一核電站事故)。
1986年4月26日凌晨1點23分(UTC+3),烏克蘭普里皮亞季鄰近的切爾諾貝利核電廠的第四號反應堆發生了爆炸。連續的爆炸引發了大火並散發出大量高能輻射物質到大氣層中,這些輻射塵涵蓋了大面積區域。這次災難所釋放出的輻射線劑量是二戰時期爆炸於廣島的原子彈的400倍以上。
經濟上,這場災難總共損失大概兩千億美元(已計算通貨膨脹),是近代歷史中代價最「昂貴」的災難事件。
切爾諾貝利核事故被稱作歷史上最嚴重的核電事故。切爾諾貝利城因此被廢棄。
合眾國際社11月29日報道,英國電視製作人丹尼·庫克(Danny Cooke)近日用無人機航拍了烏克蘭切爾諾貝利核事故遺址,鏡頭中荒廢的切爾諾貝利靜謐如鬼城。
㈢ 日本地震核泄漏是幾月幾日幾時發生的 急需 跪求
好像 是3月13號17:26左右。
㈣ 日本核泄漏是哪一年
2011年3月11日,日本東北部海域發生里氏9.0級地震並引發特大海嘯。受地震、海嘯雙重影響,福島第一核電站大量放射性物質泄漏,導致了蘇聯切爾諾貝利之後最嚴重的核事故。地震和海嘯共造成約1.6萬人遇難,截至目前仍有2553人失蹤。如今事情已經過去了6年多了,沒想到災難依舊在持續著。
靈魂匹配,我在另一邊等你
廣告
6周年後福島現狀如何?福島核電站周邊「無人區」內空氣輻射仍遠超正常水平;核電站內積存的大量放射性污水無處排放;對於如何取出核電站機組安全殼內的核殘渣,負責運營的東京電力公司至今還沒有找到有效的辦法。
福島縣知事內堀雅雄表示,解除避難禁令不是終點,只是當地復興的起點。為了讓更多避難居民返鄉,福島縣將與日本中央政府以及基層市町村一起努力治理生活環境。此外,還將基於解除避難禁令的新動向,為避難者早日返鄉及生活重建提供支援。
據他介紹,福島縣主要從監測空氣輻射情況、檢查食品和水中放射性物質量及清除土壤污染等方面對環境進行治理。目前,福島縣內公共設施及學校、保育所、公園等地設置了超過3700台實時輻射檢測儀,公布在縣政府所屬網站的監測結果顯示,除避難區外,目前福島縣內空氣輻射值已與世界主要城市處於同樣水平。
對食品和飲用水中放射性物質量的定期檢查結果也全部公布在福島縣政府網站上。福島縣要求農林水產品上市前必須接受檢查,如大米需逐袋檢查,目前市場上已沒有超過日本國家放射性物質量標準的蔬菜、水果、大米、畜牧產品和海產品。
乘坐大巴從核電站以南約20公里處沿日本國道6號線向核電站行駛途中,看到的景象觸目驚心:廢棄的建築物破敗不堪,無人看管的田地里野草瘋長。
6年後,盡管包括東京在內的日本大部分地區空氣輻射水平已回落至大地震前水平,但避難區內的部分區域輻射仍居高不下,尤其核電站核心區輻射極為嚴重。
此外,避難區土壤也遭受了嚴重核污染,同一地點,輻射儀靠近路邊未清理過的土壤就會測出高數倍的輻射值,時間過去了六年多,核輻射的影響還在持續,這不禁讓人們想起了切爾諾貝利事件,在那裡將持續幾百年的時間,不適合人類居住,而核輻射的存在將會持續更久,這讓日本人開始惶恐不安,福島核輻射,又需要多少年才能消失。
首贊
+1
平台聲明
㈤ 日本 核泄漏
吃什麼有福島第一核電站的核泄漏
火山噴發!噴出大量的岩漿,地殼下的壓力受到極大的改變,日本還是會有許許多多的火山噴發岩漿,!許許多多的大地震,海嘯,直到徹底的沉沒!不信嗎?等著瞧吧!
㈥ 日本那個島發生過核泄漏
福島。
㈦ 日本地震核輻射是哪年哪月哪日
2008+05+12=2025(汶川地震)
2011+03+11=2025(日本地震)
2014+03+08=2025(飛機失蹤)
全是時隔三年,純屬巧合嗎?2025會是什麼樣?
㈧ 福島核泄漏是什麼時候的事
2011年3月11日,日本宮城縣海域發生里氏9級的大地震及由此引發的巨大海嘯,造成福島第一核電站重大核泄漏事故,日本政府要求方圓30公里以內的居民採取相應的避險措施。截止目前,日本政府仍指定福島第一核電站周圍一定范圍為避難指示區域。核事故處理需要相當長時間,相關區域的核輻射可能會長期存在。建議在日僑胞及赴日中國公民妥善安排出行計劃。
㈨ 日本核輻射是什麼時候發生的
2011年3月11日14時46分,
日本發生了9.0級大地震,此次地震造成福島第一核電站一系列設備損毀、堆芯熔毀、輻射釋放等。該事故為全球自1986年切爾諾貝利核電站事故以來最嚴重的核能事故,也是第二起在國際核事件分級表中被評為第7級(最嚴重等級)的核電站事故。福島縣在核事故後以縣內所有兒童約38萬人為對象實施了甲狀腺檢查,截至2018年2月,已診斷159人患癌,34人疑似患癌。
㈩ 日本核泄漏是什麼
1. 什麼是核電站
核電站就是利用一座或若干座動力反應堆所產生的熱能來發電或發電兼供熱的動力設施。反應堆是核電站的關鍵設備,鏈式裂變反應就在其中進行。目前世界上核電站常用的反應堆有壓水堆、沸水堆、重水堆和改進型氣冷堆以及快堆等。但用的最廣泛的是壓水反應堆。壓水反應堆是以普通水作冷卻劑和慢化劑,它是從軍用堆基礎上發展起來的最成熟、最成功的動力堆堆型。
2. 核電站工作原理
核電廠用的燃料是鈾。用鈾製成的核燃料在「反應堆」的設備內發生裂變而產生大量熱能,再用處於高壓力下的水把熱能帶出,在蒸汽發生器內產生蒸汽,蒸汽推動汽輪機帶著發電機一起旋轉,電就源源不斷地產生出來,並通過電網送到四面八方。
3. 壓水堆核電站
以壓水堆為熱源的核電站。它主要由核島和常規島組成。壓水堆核電站核島中的四大部件是蒸汽發生器、穩壓器、主泵和堆芯。在核島中的系統設備主要有壓水堆本體,一迴路系統,以及為支持一迴路系統正常運行和保證反應堆安全而設置的輔助系統。常規島主要包括汽輪機組及二回等系統,其形式與常規火電廠類似。
4. 沸水堆核電站
以沸水堆為熱源的核電站。沸水堆是以沸騰輕水為慢化劑和冷卻劑並在反應堆壓力容器內直接產生飽和蒸汽的動力堆。沸水堆與壓水堆同屬輕水堆,都具有結構緊湊、安全可靠、建造費用低和負荷跟隨能力強等優點。它們都需使用低富集鈾作燃料。
沸水堆核電站系統有:主系統(包括反應堆);蒸汽-給水系統;反應堆輔助系統等。
5. 重水堆核電站
以重水堆為熱源的核電站。重水堆是以重水作慢化劑的反應堆,可以直接利用天然鈾作為核燃料。重水堆可用輕水或重水作冷卻劑,重水堆分壓力容器式和壓力管式兩類。
重水堆核電站是發展較早的核電站,有各種類別,但已實現工業規模推廣的只有加拿大發展起來的坎杜型壓力管式重水堆核電站。
6. 快堆核電站
由快中子引起鏈式裂變反應所釋放出來的熱能轉換為電能的核電站。快堆在運行中既消耗裂變材料,又生產新裂變材料,而且所產可多於所耗,能實現核裂變材料的增殖。
目前,世界上已商業運行的核電站堆型,如壓水堆、沸水堆、重水堆、石墨氣冷堆等都是非增殖堆型,主要利用核裂變燃料,即使再利用轉換出來的鈈-239等易裂變材料,它對鈾資源的利用率也只有1%—2%,但在快堆中,鈾-238原則上都能轉換成鈈-239而得以使用,但考慮到各種損耗,快堆可將鈾資源的利用率提高到60%—70%。
7. 世界上目前建造核電站情況
核電自50年代中期問世以來,目前已取得長足的發展。到1999年中期,世界上共有436座發電用核反應堆在運行,總裝機容量為350676兆瓦。正在建造的發電反應堆有30座,總裝機容量為21642兆瓦。
目前世界上有33個國家和地區有核電廠發電,核發電量佔世界總發電量的17%,其中有十幾個國國家和地區核電發電量超過各種的總發電量的四分之一,有的國家超過70%。據資料估計,到2005年核電廠裝機容量將達到388567兆瓦。
8.核能是清潔的能源
目前環境污染問題大部分是由使用化石燃料引起的,化石燃料燃燒會放出大量的煙塵、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由二氧化碳等有害氣體造成的「溫室效應」,將使地球氣溫升高,會造成氣候異常,加速土地沙漠化過程,給社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帶來災難性的影響,核電站並不排放這些有害物質,不會造成「溫室效應」,與火電廠相比,它能大大改善環境質量,保護人類賴以生存的生態環境等。
在國外核電站的周圍有人居住、游泳、放牧牛羊、釣魚,有的核電站位於大城市附近,有的位於游覽區。核電站是安全、經濟、干凈的能源,與火電站相比,更有利於保護環境。
核電廠和火電廠對環境影響的比較(電功率100兆瓦) ——核電站對周圍環境無污染
居民受到的輻射劑量 氧化硫排放量(噸/年) 煙灰和殊物質(噸/年)氧化氮排放量 (噸/年) 采礦面積 (畝/年) 危害健康的
相對指數
燃煤發電廠 0.048 46000-127500350026250-300001210SO:32000 NOx:4530 煙灰:1100
壓水堆核電站:0.018 0 00 30-42氪氙 1磷 20
9.核電站廢物嚴格遵照國家標准,對人民生活不會產生有害影響
核電廠的三廢治理設施與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產,其原則是盡量回收,把排放量減至最小,核電廠的固體廢物完全不向環境排放,放射性液體廢物轉化為固體也不排放;像工作人員淋浴水、洗滌水之類的低放射性廢水經過處理、檢測合格後排放;氣體廢物經過滯留衰變和吸附,過濾後向高空排放。
核電廠廢物排放嚴格遵照國家標准,而實際排放的放射性物質的量遠低於標准規定的允許值。所以,核電廠不會對給人生活和工農業生產帶來有害的影響。
10.核電站是經濟的能源
世界上有核電國家的多年統計資料表明,雖然核電站的比投資高於燃煤電廠,但是,由於核燃料成本顯著地低於燃煤成本,以及燃料是長期起作用的因素,這就使得目前核電站的總發電成本低於燒煤電廠。
11.核能是可持續發展的能源
世界上已探明的鈾儲量約490萬噸,釷儲量約275萬噸。這些裂變燃料足夠使用到聚變能時代。聚變燃料主要是氘和鋰,海水中氘的含量為0.034克/升,據估計地球上總的水量約為138億億立方米,其中氘的儲量約40萬億噸,地球上的鋰儲量有2000多億噸,鋰可用來製造氚,足夠人類在聚變能時代使用。按目前世界能源消費的水平,地球上可供原子核聚變的氘和氚,能供人類使用上千億年。因此,有些能源專家認為,只要解決了核聚變技術,人類就將從根本上解決了能源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