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開饅頭店賺錢嗎
開饅頭店是賺錢的,而且是穩賺不賠。如果饅頭的銷量上去了,那肯定賺得更多。我說饅頭店有賺頭,是從這幾個方面體會到的:
人們生活節奏加快了,圖的是方便。好多婦女都會自己做饅頭,就是有些男的也做得挺好的。不過一家人就那麼幾個,饅頭也只是主食之一,頓頓吃饅頭也會膩的。若自家做,得吃好幾頓,饅頭也不新鮮了。下次吃還不得溜一下,費時費力而浪費電,仔細一算挺不劃算的,還不如在饅頭里邊吃邊賣,省錢還方便,還不就耽擱勞作和工作的時間。
賣饅頭賺得是辛苦錢。一般都要凌晨三四點起床,基本上不歇不緩堅守著中午。只要有堅強的毅力和耐心,能糊口還賺錢。有這方面打算的別再猶豫了!
Ⅱ 蒸饅頭賣怎麼樣,能賺到錢嗎
做什麼生意都能賺到錢。
蒸饅頭賣也是一樣。
主要是你有合適的地點。
長期大量的消費人群。
Ⅲ 為什麼冬天蒸的饅頭不大
那是因為天冷的話溫度不夠,面就不會發。發面時如果沒有酵母,可用蜂蜜代替,每500克麵粉加蜂蜜15~20克。面團揉軟後,蓋濕布4~6小時即可發起。蜂蜜發面蒸出的饅頭松軟清香,入口回甜。
冬天室內溫度低,發面需要的時間較長,如果發酵時在面里放點白糖,就可以縮短發面的時間。在發酵的面團里,人們常要放入適量鹼來除去酸味。檢查施鹼量是否適中,可將面團用刀切一塊,上面如有芝麻粒大小均勻的孔,則說明用鹼量適宜。
(3)為什麼蒸饅頭不賺錢擴展閱讀
蒸饅頭判斷生熟有以下幾種方法:
(1) 用手輕拍饅頭,有彈性即熟。
(2) 撕一塊饅頭的表皮,如能揭開皮即熟,否則未熟。
(3) 手指輕按饅頭後,凹坑很快平復為熟饅頭,凹陷下去不復原的,說明還沒蒸熟。
蒸饅頭勿用熱水。許多人愛用熱水或開水蒸饅頭,以為這樣開得快。其實這並不科學。因為生冷的饅頭突然遇到熱氣,表面粘結,容易使饅頭夾生。正確的方法應是在鍋內加冷水,放入饅頭後,再加熱升溫,可使饅頭均勻受熱,松軟可口。
Ⅳ 為什麼饅頭蒸出來不蓬鬆
饅頭蒸出來不蓬鬆,這種情況多數都是發酵不足,面團無法膨脹的原因。饅頭蒸制過程中雖然有些膨脹,但發酵不足時,內部組織的支撐力遠遠不夠,所以饅頭熟了也不柔軟,沒彈性。遇到這種情況,一定要延長面團發酵的時間,尤其是二次醒發的時間。另外面團做得再軟點,麵粉筋度別太高,或者適量增加乾酵母的用量。
想要饅頭蒸出來蓬鬆要注意以下幾點:
一、首先是麵粉的選擇
其實高筋麵粉、中筋麵粉和低筋麵粉都可以做饅頭。但是不同的麵粉,不同的製作方法,做出的饅頭口感都是不一樣的。
我們在家裡做饅頭,當然要做自己喜歡的口感。喜歡有嚼勁的就用高筋麵粉;喜歡松軟還有點嚼勁的就用中筋麵粉;如果喜歡松軟可口的就用中筋麵粉,再加點低筋麵粉。
如果用老面做饅頭也是同樣道理,不同的麵粉口感不一樣。而且老面加的比例多少也影響口感。
我平時喜歡用中筋麵粉做饅頭,這種麵粉做饅頭比較好操作,做出的饅頭松軟有嚼勁。如果喜歡吃松軟可口的,還可以加20%左右的低筋粉進去。
另外,選好麵粉後,水也要加的合適,一般面與水的比例是2:1。但不同的麵粉吸水率也不一樣,所以有時水要適當再多加點。正常饅頭面團揉起來有彈性,軟硬適中,水放少了就偏硬。如果是做老面山東饅頭,面團可以和得硬點。
二、揉面很重要
面團發好後,揉面是必不可少的環節。剛發好的面團里充滿了大大小小的氣孔,這時的面團一定要揉勻排氣。揉好的面團表皮光滑,內部氣孔細小均勻。面團要揉到看不見乾粉,越揉越有彈性。揉面是用手掌向上推壓面團,揉長了,從一頭折起來再揉。揉一會就讓面醒發幾分鍾,這樣反復揉兩三次,蒸出的饅頭細膩柔軟。
我有時揉不動,就用擀麵杖壓面,壓出的面很光滑,也省勁。但千萬別壓過油。壓狠了,饅頭生坯醒發的慢,而且蒸出的饅頭皮像有層小硬殼。
另外,用乾酵母做速發的刀切饅頭時,我用的是一次發酵法。也就是饅頭成型前面團不需要基礎發酵,那麼面團內部就沒有那麼多的孔洞。但是,饅頭在整形前,也要把面團壓幾次,弄光滑。
三、饅頭的二次醒發關繫到饅頭是否松軟有彈力
饅頭的二次醒發特別重要,是蒸饅頭過程中的最後一次發酵。這次醒發看似簡單,卻是最難控制的環節。二次醒發溫度最好在36度左右。醒發溫度過低時,醒發的慢,饅頭成品不夠挺立。
還有濕度也挺關鍵。濕度過小的話,饅頭表皮乾燥,饅頭生坯膨脹的也慢。但是,如果濕度過高,饅頭表皮容易產生水泡,成品外觀也不挺立。
在家裡蒸饅頭時,一般沒有專門的發酵工具。想要控制好二次醒發,具體該怎麼做呢?可以在鍋里事先燒些溫水,水不要燒開,四十度左右就夠用了,然後把籠屜放上面醒發。
那麼怎樣判斷二次醒發好了呢?用時間來判斷是不準確的,由於溫度、濕度及面團軟硬等不確定因素,時間只能作為參考。看時間的同時還要看看饅頭的外觀。醒發適度的饅頭生胚膨脹到1.5倍左右大小。醒發好的成品明顯變大,變輕,表皮還有點濕潤。
Ⅳ 蒸饅頭掙錢嗎利潤是多少錢
還可以,我這邊有個網吧附近每天2點半起床開始到3點半就蒸好了,我每次去買6個5毛錢一個加一杯豆漿,有幾種菜包子,肉的,豆沙的,還有其他的,大小基本3口一個的,好多人去買,特別是好多工人去買,生意蠻好,賣到9點多,我聊了下蠻累,有些吃苦,就他一家專業做包子,至於利潤,別人不會告訴我,我也不會問,感覺還可以,可惜不會,也太累了,希望能對你有幫助。
Ⅵ 蒸饅頭賣賺錢嗎
我就是做饅頭的,50近的面一般也就是48近,用差不多的麵粉的話價錢一般是85元,現在饅頭一般都是4兩重,這樣算下來的話一袋面的毛利也就是90多,除去各種成本也就是60多,當然你賣的越多利潤也就隨之增加了。
Ⅶ 蒸饅頭有多大利潤
饅頭利大但利薄,一個饅頭比如賣0.5元,就算毛利率有40%,一個才有毛利0.2元。一天賣1000個才能賺得總毛利200元。
其實饅頭的原材料主要是麵粉,成本並不高,其銷售價格也很親民,主要是提高銷量才能夠獲取更大的利潤。
饅頭,別稱「饃」「饃饃」「蒸饃」,中國傳統麵食之一,傳說是三國蜀漢丞相諸葛亮所發明,是一種用發酵的面蒸成的食品。饅頭以小麥麵粉為主要原料,是中國人日常主食之一。
饅頭的由來和發展
春秋時期的中國,石磨還沒有被發明出來。人們食用麥子的主要方式是煮粥,蒸麥飯,和炒成干糧吃。戰國時期,也還沒有磨,僅以杵臼等工具生產不出太多的面來,因此吃麵食的人不會太多。根據現存的實物資料,中國人在西漢初期發明了磨,也只有石磨被發明以後,在中國的小麥的主產區(大概在以黃河流域為主的中國北方)人們才開始大規模地吃麵食--餅。
但是漢魏時期的麵食「餅」並不是人們意義上的「餅」。而是所有的麵食都稱之為「餅」:爐餅(燒餅)、芝麻燒餅、湯餅(面條)、籠餅(無酵蒸餅)、環餅(油炸面圈)等,但都不是發面的。
饅頭是將面經發酵後再蒸熟的,所以不但松軟適口,而且易於消化。而發面是十分困難的。要在長期的生活生產時間中不斷摸索、不斷積累,才能掌握酵母菌的生化反應。根據現存的史料,饅頭的出現不晚於晉。但是名字也不叫饅頭,而叫「蒸餅」。
Ⅷ 為什麼饅頭店的饅頭非常蓬鬆,而家裡做的卻做不到
蓬鬆一、為什麼饅頭店的饅頭非常蓬鬆1、饅頭店用的麵粉都是專門蒸饅頭的麵粉,想要饅頭蒸出來蓬鬆,麵粉也是比較重要的,像我們自己家裡有什麼麵粉,就用什麼麵粉來蒸,肯定是沒有賣的蓬鬆了。
2、技術方面的問題,畢竟人家饅頭店是專門做饅頭的,還是有足夠的經驗的,饅頭店主要就是靠饅頭賺錢,在蒸饅頭的時候會特別注意,如果饅頭不蓬鬆不好,別人也不會去買了。
3、設備方面的問題,饅頭店都是有專門蒸饅頭的設備,像和面,揉面都是用機器,肯定是比手揉的要均勻,面和得好、揉的好、發酵的好自然蒸出來的就很蓬鬆。
二、製作步驟1、食材:麵粉500克、溫水250克、酵母5克、白糖10克
2、盆里加入500克麵粉,把酵母粉用溫水化開,加入到麵粉里,加入10克白糖,用溫水和面,邊加入邊攪拌,攪拌成絮狀下手揉,揉至光滑面團,蓋上保鮮膜,放在溫暖的地方,醒發至原來的兩倍大。
總結:通過以上的分享,我們知道了為什麼饅頭店的饅頭非常蓬鬆,主要就是技術、設備等方面,其實想要自己在家蒸出來的饅頭蓬鬆暄軟也不難,只要掌握了技巧,一樣可以蒸出蓬鬆暄軟的饅頭,喜歡吃饅頭的都趕緊試試吧。
Ⅸ 為什麼蒸饅頭不賺錢
蒸饅頭賺錢還可以,我這邊有個網吧附近每天2點半起床開始到3點半就蒸好了,我每次去買6個5毛錢一個加一杯豆漿,有幾種菜包子,肉的,豆沙的,還有其他的,大小基本3口一個的,好多人去買,特別是好多工人去買,生意蠻好,賣到9點多,我聊了下蠻累,有些吃苦,就他一家專業做包子,至於利潤,別人不會告訴我,我也不會問,感覺還可以,可惜不會,也太累了,
Ⅹ 面發的很好為什麼饅頭蒸不起來
用熱水蒸饅頭,饅頭就蒸不起來。
下面介紹棗花饅頭的做法供參考,首先准備材料:麵粉:250克、紅棗:12顆、酵母粉:5克、水:150克。
1、麵粉加入清水和酵母粉揉成光滑的面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