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如何應對農村空心化問題
農村空心化是一個由農村人口流動引起的農村整體經濟社會功能綜合退化的過程。其表現形式首先是留守人口規模的擴大、從事農業和農村發展的人口數量和素質下降,農業粗放經營,耕地拋荒;農村宅基地空置,形成「空心村」,土地資源浪費;再次是農村社區治理水平下降,組織發展落後,農村人口參與社區公共事務治理的水平不高。如再擴展,可以認為農村金融服務、基礎設施建設、農村社會化服務體系等公共服務水平都較城市落後,農村出現總體性衰敗的現象。
農村空心化形成的原因是復雜和多元的,主要有:
1.城市化滯後於工業化
農村空心化問題產生的根本原因應當是二元城鄉結構下城市化速度滯後於工業化速度產生的。戶籍制度改革是否成功在於城市是否准備好或是否願意為大量農村外出務工人口提供教育、醫療、社會保障等全部城市公共資源。大量的農村外出務工人口無法享受城市部門提供的穩定、充足的醫療、教育、社會保險等社會公共服務,他們就無法放棄基於農村戶口和土地使用權而帶來的醫療、教育等農村公共服務供給。
2.農村土地制度、宅基地制度和農村社會保障制度以及農民鄉土情節,導致「人走地留屋留」
(1)我國農村的土地歸集體所有,農民只有使用權沒有所有權。在農業效益不高,土地難以產出利潤時,農村中的耕地粗放經營和撂荒,難以形成有效流轉。(2)宅基地取得的無償性、使用的無限期性以及無留置成本性,使得村民更傾向於盡可能多地佔有宅基地。(3)糧食直接補貼、各項社會保障制度的完善,農民享有越來越多的合作醫療、最低生活保障以及養老保險等社會保障和福利。這在一定程度上也成為農民轉換身份,徹底告別農村的阻力。(4)農民對故土家園、鄉村生活的眷戀等原因也令農民不願意放棄村中住宅和耕地。
農村空心化的對策分析
只有將農業和農村中轉移出來的勞動力徹底地轉移出去,然後將土地進行有效流轉,形成有效的以家庭農業為基礎、專業合作社為組織的現代農業和新農村,才能夠有效地解決農村空心化問題。
望採納
❷ 農村空心化的介紹
關於農村空心化的含義,許多學者的認識是指農村中的有文化的青壯年勞動力流向城市工作,造成農村人口在年齡結構上的極不合理分布;同時由於城鄉二元體制和戶籍制度的限制,以及村莊建設規劃的不合理,導致村莊外延的異常膨脹和村莊內部的急劇荒蕪,形成了村莊空間形態上空心分布狀況。
❸ 為什麼現在有的農村越來越空心化這樣發展下去到底會怎樣呢
為什麼現在的農村越來越空心化?這樣發展下去到底會怎樣呢?
總之,現在的農村越來越越出現空心化,主要是年輕的農民開始到城市裡去住,改善自己的居住環境,當然也是由於現在的農民的收入增加了,有條件到城市裡買樓居住。
對於農村的未來,並不是會全部取消或消失,而且現在一些地方開始出現了合村並鎮的現象,所以這也不會使得農村振興消失,但是現代化氣息的農村已經逐漸變成了城鎮化的農村美麗漂亮。
❹ 村莊空心化標準是什麼轉移勞動力人口佔比多少才算空心化
現行申論不再著重模式化和套路話;尤其是省考,我個人覺得要把問題落實,在展開分析;
比如說農村空心化,可以直接具體到由於貧困引發外出務工潮而導致的農村空心化問題;並提出解決措施:主導,多措並舉引導外出人員合理迴流,解決空心村問題。1.出台扶貧政策,加大補貼力度,並嚴格專款專用,強化政策落地;2.完善空心村基礎設施建設,改善環境,提出政策,為當地引姿創收築牢基礎;3.加強輿論引導,一方面以的政策和完善的基礎設施引導大型入駐,另一方面以優厚的待遇和家門口作業的便捷引導外出務工人員迴流。最後總結提升。
個人見解,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❺ 國家是要使農村空心化嗎
這不是20年前「誰來養活中國」問題的升級版,而是我國工業化、城鎮化加快的過程中必然發生、必須面對的現實問題。去年,我國的城鎮化率首次超過50%。而據統計,第一產業從業人員佔比也下降到38.1%。「十億人口,八億農民」的局面早已不復存在。
應該說,農業人口大量湧入城市,是大部分國家都會經歷的過程,美國、日本等發達國家也不例外,這對於社會結構的調整、產業的發展不無裨益。從另一方面看,農民「洗腳進城」也是用腳投票,是市場配置資源的必然結果。
然而,空心化農村的照片隱藏著很大的挑戰。第二次全國農業普查顯示,全國農業從業人員中50歲以上的佔32.5%。而據媒體報道,中西部一些地區80%的農民都是50—70歲的老人。更有院士指出,我國農業勞動力中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者所佔比重竟高達95%。
農村勞動力的短缺,是一種結構性失衡。農業人口老齡化、農業勞動者素質下降,對農業發展來說,都可能是致命問題。而這,不僅關乎農民、農村、農業的發展,更關乎國家的經濟穩定、長治久安。
農村勞動力轉移對於分流農村人口,加速城鎮化建設,促進城鄉一體化都有巨大作用。但是它也給農村勞動力轉移的速度和規模,是依據國民經濟發展的需要和可能以及農業自身的承受能力來決定的,轉移超出或不足,都會對農業生產造成消極影響,形成農村現代化建設和農業的可持續發展的巨大的隱患。
❻ 什麼是空心村,為何農村空心村現象愈演愈烈
隨著農村經濟的發展,許多人建房並逐漸向外擴張。他們選擇靠近交通發達的道路或生活便利的地方。村裡形成了一個「空心」。從外面看,有一排排整齊的房子,但是從裡面看,沒有人。
農村確實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但是現在我們回到農村,就會發現農村的人越來越少,很多村莊變成了空心村,空心村的現象越來越嚴重。
如今,農村空心化現象越來越嚴重。實際上,如果你仔細考慮,這些理由是非常現實的。這是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作為農民,也要適應社會的發展,盡快實現小康,過上幸福的生活。
❼ 農村空心化速度加劇,你會選擇把父母接過來同住嗎
現在有這樣一種現象,雖然農村的條件也越來越好,但是大部分的年輕人還是選擇到城市中發展,這就導致了農村空心化速度加劇,你會選擇把父母接過來同住嗎?關於這個話題,讓我們一起來聊一聊吧!
一、我會選擇把父母接過來同住。
我的家鄉是農村大學畢業之後,我留在了城市,別在這里結婚生子,父母已經70歲了,我和父母打電話的時候,他們總是說他們生活的非常好,吃穿不愁,不用惦念,但是我知道事實上他們在家裡邊並不方便,村裡邊年輕人一般都在外面打工,就像一老年人,而且我家的鄰居阿姨也去超市幫兒子帶孫子去了,我的爸爸媽媽在家裡邊非常孤單,娛樂項目也不多,於是,我和父母商量過春節後,我把他們接到我的身邊,和我們一起生活,我的父母怕給我增加壓力,總是推脫,不過最後爭執不過,終於同意了。
關於“農村空心化速度加劇,你會選擇把父母接過來同住嗎?”這個話題,以上就是我的觀點,各位有何想法?歡迎到評論區積極留言。
❽ 治理農村空心化的現實意義
節約用地,科學利用舊房屋,建立新型農村。
❾ 如何解決農村空心化問題
在城鎮化的過程中,農村的「空心化」一定程度上在所難免。關鍵在於,城鎮化不是要農村「消失」,而是要讓農村變得更加現代化。這才是解決農村「空心化」的長遠之道。
❿ 各地的農村開始出現了空心化的情況,未來土地該由誰來種
生活在城市裡的人可能不知道,但是生活在農村的我們卻是深有體會。因為現在的農村除了老人、婦女、兒童就找不到青壯勞力。如果年輕的婦女有人給她帶孩子的話,她也會出門,家裡就只有老人孩子。
就像我們村的土地已經被種糧大戶承包了,他把小塊不連片的地進行整理平整,然後用機械化種植,大大提高了土地的利用率。糧食產量也是連年增加。所以說即使我們不種地了也會有糧食吃,因為我們只是把土地交給更專業的人種了。
農村空心化的問題不需要特別擔心,鄉村振興需要一段時間的發展,就目前而言還需解決農村無人種田的問題。好在,現在的新興種植技術填補了目前人口不足的問題,土地的託管不僅解放了農民本身的勞動力,讓農民可以前往城市的同時還能夠利用自己的土地,獲得額外的收益。 現在在各個農戶手中,土地的利用率不高,產出不高, 國家正在小范圍的推廣,高標准農田,主要就是對抗旱澇保收、高產穩產。
未來的農村讓人充滿信心。中國的農業之後也會走向規模化發展,只有這樣才能養得起這么多人。國家對農村的重視,不會使此過渡階段持續過長的時間,城鄉結合,鄉村振興的成果也指日可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