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什麼是焦慮
焦慮」是一個意義非常含糊的概念。多數學者把「焦慮」當作一個類名使用,它包括恐懼、恥感和罪感。弗洛伊德把焦慮分為三類:現實焦慮、神經症性焦慮和道德焦慮。現實焦慮由實際的危險引起,神經症性焦慮由本能沖動引起,道德焦慮由超我引起。現實焦慮具有積極意義,也稱「存在焦慮」。神經症性焦慮是病理性的焦慮,分為廣泛性焦慮和驚恐障礙。道德焦慮是超我引起的恥感和罪感。
現實焦慮又有原發和繼發之分。原發的現實焦慮由危險的出現而引起,其實就是恐懼。繼發的現實焦慮不是危險的出現或再現所引起,而是它出現的可能性引起的,也稱「預期性焦慮」(anticipatory anxiety)。
此處所說的「現實焦慮」也稱「存在焦慮」,是由現實問題引起的焦慮或壓力引起的煩惱,而不是沒有對象的恐懼或廣義的焦慮障礙。
現實焦慮通常包含三種成份:
(一)著急
《辭海》對焦慮的解釋是:著急,憂慮。《牛津高階英漢雙解詞典》對anxiety(焦慮)的解釋是:(1)troubledfeeling in the mind caused by fear and uncertainty about the future,意思就是擔憂;(2)strong desire or eagerness for sthor to do sth,一般翻譯成「渴望」、「熱望」。
由此可見,焦慮至少有兩種:(1)擔憂,伴或不伴明顯的著急;(2)著急,可以由擔憂引起,也可以由其它原因引起,後者包括外在的壓力和內在的動機。
壓力就是動力,它促使人們去行動,因而具有動機的作用。心理學的研究表明,動機具有三種功能:(1)激發功能,具有行為的原動力或第一推動力的作用,相當於「沖動」;(2)指向功能,使活動具有一定的方向,使其朝著預定的目標前進;(3)維持和調節功能,使活動堅持下去和調節活動的強度和持續時間。三種功能都可以引起著急和焦慮。
1、沖動性焦慮
弗洛伊德認為,焦慮是本我的沖動(尤其是性沖動)引起的,這就是「沖動性焦慮」。其實,除了性沖動以外,其它生理需要、精神需要和社會需要也可以轉化為行為的動力而引起沖動性焦慮。一般說來,沖動性焦慮會隨著行動的開始而緩解。如果一種沖動總是不能轉化為行動,人會越來越著急,這種情況稱為「限制性焦慮」。
動物一次只有一個動機,人卻可以同時有好幾個動機,這樣就會導致動機沖突。動機沖突也會動機沖突也會引起焦慮和「喚起」,這種情況稱為「沖突性焦慮」。沖動性焦慮、限制性焦慮和沖突性焦慮經常難分難解。例如,性沖動可以引起沖動性焦慮,性壓抑可以引起限制性焦慮,而性沖動和性壓抑或本我和超我的沖突可以引起沖突性焦慮。
對人來說,動機沖突同時也是一個確定目標、做出決定的過程,因此沖突性焦慮也稱「決策性焦慮」。
2、期待性焦慮
動機總是指向特定的目標的,等待目標的實現或結果的出現也會使人著急,這就是「期待性焦慮」(expectative anxiety)。需要注意的是,期待性焦慮和預期性焦慮(anticipatory anxiety)是不同的。後者的意思是擔心不好的事情的出現,其實不是焦慮,而是恐懼,即「預期性恐懼」。
許多人都體驗過期待性焦慮,如等汽車或約會,越等越著急。據說死囚在等待行刑的時候內心是非常痛苦的,他們寧願早一點死而不願意等待下去。這說明,等待有時候是一種煎熬。
3、操作性焦慮
在行動的過程中,始終都會有不同程度的焦慮,這就是「操作性焦慮」,簡稱操作焦慮,它是由動機的維持和調節作用引起的。如果沒有這種作用,操作焦慮就不會出現,但行動也將無法順利進行下去。
操作焦慮的影響因素很多,除了動機以外還有環境因素(如雜訊、氣候、干擾)和活動性質。一般認為,活動的難度越大越容易引起操作焦慮。當然,難度是相對的,它與個人的能力和經驗呈反比。有關研究表明,能力還不是最重要的,個體對自己的能力的估計(即自我評價和自信心)更重要。
他人的在場往往會加重操作焦慮,原因有三:(1)他人的在場作為干擾因素導致分心和內心沖突,導致「喚醒」;(2)為了給他人留下好印象而更加努力地工作,這種情況稱為「印象操縱」;(3)如果是比賽,還會激起競爭意識。因此,表演引起的操作焦慮總是強於自娛自樂,比賽引起的操作焦慮總是強於表演。大多數人把社交當作休閑和娛樂,因此只有輕微的焦慮;如果把它當作表演和考試,就會導致明顯的社交焦慮;如果把它當作比賽或你死我活的斗爭,就會導致嚴重的社交焦慮,甚至社交恐懼症。
(二)擔憂
著急是因為急切希望出現對自己有利的結果,擔憂(worry)是害怕出現對自己不利的結果。兩者互為表裡,相得益彰,因而越是著急越會擔憂。對自己不利的結果主要有兩種:喪失和遭遇。與此相應,擔憂也有兩種:憂慮和憂懼。
⑵ 焦慮是什麼意思
焦慮的意思:焦急憂慮;身心病的一種表現。在困惑和不安時神情煩躁,言行激動。與「抑鬱」相對。
【拼音】[ jiāo lǜ ]
【近義詞】焦灼、焦急、焦炙、憂慮、著急、緊張、慌張、發急、焦心、心焦、恐慌、焦躁、交集
【反義詞】冷靜、鎮定
(2)焦慮擴展閱讀:
焦慮的近義詞
1、焦灼
【拼音】[ jiāo zhuó ]
【解釋】非常著急:~不安。
【近義詞】焦炙、焦急、焦慮、驚恐、煩躁、恐慌、憂慮、緊張、慌張、發急、焦心、焦躁、急躁、著急、交集
【反義詞】安詳
2、焦急
【拼音】[ jiāo jí ]
【解釋】著急:~萬分。心裡~。
【近義詞】焦灼、焦慮、煩躁、焦炙、焦躁、恐慌、憂慮、著急、慌張、焦心、心焦、急躁、暴躁、發急
【反義詞】悠閑、冷靜、鎮定、平靜、忍耐
3、憂慮
【拼音】[ yōu lǜ ]
【解釋】憂愁擔心:病情令人~。
【近義詞】憂愁、焦灼、焦急、焦慮、憂患、憂悶、顧忌、優患、著急、憂郁、擔心、交集、擔憂、操心、哀愁、優傷、掛念、苦惱、顧慮、憂傷
【反義詞】期望、放心、舒暢、快活、安心
⑶ 焦慮什麼意思
焦慮是對親人或自己生命安全、前途命運等的過度擔心而產生的一種煩躁情緒。其中含有著急、掛念、憂愁、緊張、恐慌、不安等成分。它與危急情況和難以預測、難以應付的事件有關。事過境遷、焦慮就可能解除。有人並無客觀原因而長期處於焦慮狀態,常常無緣無故害怕大禍臨頭,擔心患有不可救葯的嚴重疾病,以致出現坐卧不寧、惶惶不安等症狀。這種異常焦慮,屬精神病的一種表現。犯罪人在犯罪過程中、審判過程中以及服刑改造過程中都會伴有焦慮情況出現,嚴重者也可造成情緒、情感障礙。
⑷ 焦慮的定義是什麼
臨床表現
1.症狀分類
焦慮症多發生於中青年群體中,誘發的因素主要與人的個性和環境有關。前者多見於那些內向、羞怯、過於神經質的人,後者常與激烈競爭、超負荷工作、長期腦力勞動、人際關系緊張等密切相關。亦有部分患者誘因不典型。臨床上醫師常把焦慮症分成急性焦慮和慢性焦慮兩類。
(1)急性焦慮 主要表現為驚恐樣發作,在夜間睡夢中多發生,有瀕死的感覺。患者心臟劇烈地跳動,胸口憋悶,喉頭有堵塞感和呼吸困難。由驚恐引起的過度呼吸造成呼吸性鹼中毒(二氧化碳呼出過多導致血液偏鹼性),又會誘發四肢麻木、口周發麻、面色蒼白、腹部墜脹等,進一步加重患者的恐懼,使患者精神崩潰。這類患者就診時往往情緒激動、緊張不安,常給醫師一種心血管疾病發作的假象。一般急性焦慮發作持續幾分鍾或數小時,當發作過後或適當治療後,症狀可以緩解或消失。
(2)慢性焦慮 急性焦慮常在慢性焦慮的背景上產生,但更多患者主要表現為慢性焦慮的症狀。一般慢性焦慮的典型表現為五大症狀,即心慌、疲憊、神經質、氣急和胸痛。此外還有緊張、出冷汗、暈厥、噯氣、惡心、腹脹、便秘、陽痿、尿頻急等,有時很難與神經衰弱或其他專科疾病相區分,故需要醫師對病情有全面細致的了解,以免誤診。有時候一些必要的輔助檢查有助於排除器質性疾病,像心電圖、X線胸片、消化道造影、胃鏡等可以幫助醫師查出疾病。不過,焦慮症的主觀症狀雖然嚴重,但客觀休徵卻是很輕或陰性。
2.症狀特點
(1)廣泛性焦慮症 是以經常或持續的,無明確對象或固定內容的緊張不安,或對現實生活中某些問題,過分擔心或煩惱為特徵,這種緊張不安、擔心或煩惱與現實很不相稱;常伴有植物神經功能亢進,運動性緊張和過分警惕。
(2)驚恐發作 是以反復出現強烈的驚恐狀態,伴頻死感或失控感,可有嚴重的植物神經症狀。一個月內至少有驚恐發作3次,每次發作不超過2小時,明顯影響日常活動。
3.體檢發現
恐懼發作並非軀體疾病所致,不伴有精神分裂症、情感性障礙或其他神經症性疾病。
⑸ 焦慮怎麼回事
心理意識產生的一些列反應吧。和慾望有很大的關系,對生活環境的壓力很大。
舉個例子:高考,都想考好學校,但是沒那個能力。有的人到了高三下冊突然想到如果高考沒考好怎麼辦?父母,同學,自己之後的工作等等但是高一高二自己又沒有學習,想要考一個高分,但大家都很努力感覺自己很差,不知道怎麼面對一些事情,不知道怎麼辦,就焦慮了唄。
無論什麼時候哪個年齡段只要能夠感知一些東西的時候就會感覺焦慮吧。這個是正常的,相當於壓力。過度的焦慮就會變得抑鬱,有的人還會躁鬱。特別嚴重的就是嚴重抑鬱症和躁鬱症了。至於多重人格精神分裂和這些也有一定關系。
面對焦慮,首先對自己做出改變。不念過去,不畏將來。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時間軸,就算回到過去一萬次,你還是走同樣的路,這個不會改變。什麼時候你明白了,就立刻行動,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准。不要好高騖遠,想得太過於遠大,做好自己當下該做的,做了之後慢慢就會改變。與自己和解,不用想太多。生活自律,多運動。這些都可以緩解焦慮。
如果已經特別嚴重了,還是趕緊到醫院就醫。
自信。相信自己可以做到自己。別整天想著賺多少錢,大富大貴,讓別人羨慕你。認識你自己就很不錯了。
⑹ 焦慮怎麼辦
焦慮是人的正常心態。只不過看焦慮的持續時間長短,如果長時間焦慮,可能引發一些其他的比較嚴重的心理問題。因此務必要根據自己的情況量體裁衣。如果吃出現時間持續時間比較長,影響了失眠生活。那麼可以求助心理咨詢師或者是精神科醫生的幫助,如果是短時間的或者是沒有嚴重影響自己的生活,工作學習的可以轉移注意力參加戶外活動,登山運動。都可以有效緩解焦慮。另外一定要查明焦慮引起的原因,這是關鍵。
⑺ 焦慮是什麼
焦慮的意思是:焦急憂慮;身心病的一種表現。在困惑和不安時神情煩躁,言行激動。與「抑鬱」相對。
【拼音】[ jiāo lǜ ]
【近義詞】焦灼、焦急、焦炙、憂慮、著急、緊張、慌張、發急、焦心、心焦、恐慌、焦躁、交集
【反義詞】冷靜、鎮定
(7)焦慮擴展閱讀:
焦慮的近義詞
1、焦灼
【拼音】[ jiāo zhuó ]
【解釋】非常著急:~不安。
【近義詞】焦炙、焦急、焦慮、驚恐、煩躁、恐慌、憂慮、緊張、慌張、發急、焦心、焦躁、急躁、著急、交集
【反義詞】安詳
2、焦急
【拼音】[ jiāo jí ]
【解釋】著急:~萬分。心裡~。
【近義詞】焦灼、焦慮、煩躁、焦炙、焦躁、恐慌、憂慮、著急、慌張、焦心、心焦、急躁、暴躁、發急
【反義詞】悠閑、冷靜、鎮定、平靜、忍耐
3、著急
【拼音】[ zháo jí ]
【解釋】急躁不安:別~,有問題商量著解決。時間還早,著什麼急?
【近義詞】焦灼、焦急、焦慮、焦炙、驚惶、驚慌、憂慮、恐慌、慌張、焦心、心焦、張惶、焦躁、發急
【反義詞】心安、鎮靜、鎮定、平靜
⑻ 焦慮怎麼辦
焦慮症是一種緊張不安的情緒,有時伴隨著身體上的這種走坐不安、心慌氣短、出汗、尿頻等軀體症狀。焦慮症通常是在壓力狀態下的一種正常的情緒反應。若這種焦慮感持續時間較長,對生活的影響程度較大,則應考慮為焦慮症。一旦達到了障礙的程度,就需要進行積極的自我調節,如採用一些自我調節的方法,放鬆冥想,增加身體鍛煉,培養興趣愛好,積極主動地進行自我調節。若療效不明顯,可考慮到精神專科醫院請醫生選擇一些抗焦慮葯進行治療,同時配合心理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