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2020年什麼物價會大跌,什麼物價會上漲房價走勢如何呢
2020年的整個物價形勢應該是前高後低,由於2019年底,受豬肉價格大漲的影響,和病毒的影響,2020年的醫葯用品價格都會上漲,因為市場上已經是供不應求,而非供過於求。
但是隨著生產力的不斷提高,等到半年後就會供過於求,所以說,暫時來看,醫葯用品尤其是像口罩,消毒水這類價格會小幅度上漲,當然了,這些在日常生活中本就是不是很貴的東西,僅使上調也不會上漲多少,可以說完全在人們的可接受范圍之內。
那麼什麼會下跌呢!當然了市場的規則就是一漲一跌,不可能任何行業都上漲,總有個把會下跌,如此才能夠保持平衡,那麼作為影院健身甚至是餐館等聚集性場所,今年的銷售額可能會下降到一個相當的程度,因為各方面的原因,很可能今年很多人都是自家做飯吃,所以外賣等等也可能會導致一定程度的銷售額的下降。
所以說2020年這些具有聚集性質的行業便是有可能下降的,畢竟人們都希望自己健身健康康,那麼讓人們最為關心的房價是漲是跌呢,讓我們拭目以待!
Ⅱ 全國物價上漲幅度
4月份國民經濟主要指標數據
國家統計局 2010-05-11 10:01:13
一、工業生產平穩較快增長
4月份,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7.8%,增速比3月份小幅回落0.3個百分點;1-4月份累計,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9.1%,增速比一季度回落0.5個百分點。
分經濟類型看,4月份,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增長17.6%,集體企業增長12.0%,股份制企業增長19.1%,外商及港澳台投資企業增長16.8%。分輕重工業看,4月份,重工業增長19.4%,輕工業增長14.1%。
分行業看,4月份,39個大類行業全部保持同比增長。其中,紡織業增長11.2%,化學原料及化學製品製造業增長17.9%,非金屬礦物製品業增長20.4%,通用設備製造業增長23.3%,交通運輸設備製造業增長23.2%,電氣機械及器材製造業增長18.2%,通信設備、計算機及其他電子設備製造業增長18.2%,電力、熱力的生產和供應業增長14.8%,黑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業增長19.7%。
分產品看,4月份,503種產品中有428種產品同比增長。其中,天然原油1626.2萬噸,增長4.2%;發電量3316.4億千瓦時,增長21.4%;粗鋼5540.3萬噸,增長27.0%;水泥16114.5萬噸,增長16.1%;汽車159.8萬輛,增長34.6%,其中轎車78.6萬輛,增長36.9%。
4月份,工業企業產品銷售率為98.4%,比上年同月提高0.6個百分點。工業企業實現出口交貨值7183.7億元,同比增長27.5%。
二、城鎮固定資產投資保持快速增長
1-4月份,城鎮固定資產投資46743億元,同比增長26.1%,比上年同期回落4.4個百分點,比一季度回落0.3個百分點。其中,國有及國有控股投資19394億元,增長20.8%;房地產開發投資9932億元,增長36.2%。
從項目隸屬關系看,1-4月份,中央項目投資3833億元,同比增長10.6%;地方項目投資42910億元,增長27.6%。在注冊類型中,1-4月份,內資企業投資43066億元,同比增長28.1%;港澳台商投資1627億元,增長13.0%;外商投資1866億元,增長1.3%。
分產業看,1-4月份,第一產業投資增長16.5%,第二產業投資增長21.7%,第三產業投資增長29.7%。在行業中,1-4月份,煤炭開采及洗選業投資592億元,同比增長27.8%;電力、熱力的生產與供應業投資2225億元,增長5.6%;石油和天然氣開采業投資506億元,增長2.7%;鐵路運輸業投資1136億元,增長17.5%。
從施工和新開工項目情況看,1-4月份,累計施工項目189916個,同比增加17443個;施工項目計劃總投資317353億元,同比增長27.5%;新開工項目85196個,同比減少1224個;新開工項目計劃總投資48328億元,同比增長31.3%。
從到位資金情況看,1-4月份,到位資金67596億元,同比增長35.1%。其中,國家預算內資金增長14.2%,國內貸款增長33.8%,自籌資金增長31.9%,利用外資下降9.5%。
三、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繼續平穩較快增長
4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1510億元,同比增長18.5%,比上年同月加快3.7個百分點,比3月份加快0.5個百分點。1-4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47884億元,同比增長18.1%,比上年同期加快3.1個百分點,比一季度加快0.2個百分點。
按經營單位所在地分,4月份,城鎮消費品零售額9980億元,同比增長18.9%;鄉村消費品零售額1530億元,增長16.0%。
按消費形態分,4月份,餐飲收入1265億元,同比增長17.0%;商品零售10245億元,增長18.7%。在商品零售中,限額以上企業(單位)商品零售額4293億元,增長31.3%。
四、居民消費價格溫和上漲
4月份,居民消費價格同比上漲2.8%(上年同月為下降1.5%),漲幅比上月擴大0.4個百分點。其中,城市上漲2.7%,農村上漲3.0%;食品價格上漲5.9%,非食品價格上漲1.3%;消費品價格上漲3.2%,服務項目價格上漲1.6%。1-4月份,居民消費價格同比上漲2.4%(上年同期為下降0.8%),漲幅比一季度擴大0.2個百分點。分類別看,4月份,八大類商品價格五漲二降一平,其中食品價格同比上漲5.9%,煙酒及用品類價格同比上漲1.7%,衣著類價格同比下降1.3%,家庭設備用品及維修服務價格同比下降0.5%,醫療保健及個人用品類價格同比上漲2.8%,交通和通信類價格同比持平,娛樂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務類價格同比上漲0.4%,居住價格同比上漲4.5%。
4月份,居民消費價格環比上漲0.2%。其中,城市上漲0.2%,農村上漲0.2%;食品價格下降0.1%,非食品價格上漲0.3%;消費品價格上漲0.1%,服務項目價格上漲0.5%。分類別看,4月份,食品價格環比下降0.1%,煙酒及用品類價格環比持平,衣著類價格環比上漲0.1%,家庭設備用品及維修服務價格環比持平,醫療保健及個人用品類價格環比上漲0.3%,交通和通信類價格環比下降0.1%,娛樂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務類價格環比上漲0.5%,居住價格環比上漲0.9%。
五、工業品出廠價格漲幅有所擴大
4月份,工業品出廠價格同比上漲6.8%(上年同月為下降6.6%),漲幅比上月擴大0.9個百分點;1-4月份,工業品出廠價格同比上漲5.6%(上年同期為下降5.1%),漲幅比一季度擴大0.4個百分點。4月份,生產資料出廠價格同比上漲8.5%,其中採掘工業上漲30.9%,原料工業上漲13.6%,加工工業上漲3.3%;生活資料出廠價格同比上漲1.4%,其中食品類上漲2.6%,衣著類上漲1.6%,一般日用品類上漲1.4%,耐用消費品類下降0.6%。4月份,工業品出廠價格環比上漲1.0%。
4月份,原材料、燃料、動力購進價格同比上漲12.0%(上年同月為下降9.6%),漲幅比上月擴大0.5個百分點;1-4月份,原材料、燃料、動力購進價格同比上漲10.4%(上年同期為下降7.7%),漲幅比一季度擴大0.5個百分點。4月份,有色金屬材料類購進價格上漲29.1%,燃料動力類上漲24.0%,化工原料類上漲7.4%,黑色金屬材料類上漲8.3%。
Ⅲ 物價的走勢怎麼樣呢
都會漲,但工業產品沒有柴米油鹽漲的快
Ⅳ 今後物價走勢以及解決辦法
要看自己站在什麼角度看此問題。如果站在政府的角度看此問題,那麼物價是自己規定的,是用來調節供需矛盾,刺激經濟,壓縮產能,財富轉移,風險轉移,資源配置等等的可操作工具,既然是一種操作工具,那麼它的趨勢和解決辦法都是事先安排好了的。政府認為國家要發展就得依靠城市化發展的道路,通過城市化發展帶動所有的產能發展,城市發展了,工業化也就發展了。這樣就出現城市佔用了大量的耕地和農村勞動力,農業產品自然供不應求,出現農業經濟的衰退。為了彌補農產品供應不足,什麼農葯化肥,轉基因食品,防腐劑等等「登台唱戲」,危害著人們的身體健康。這就是經濟發展的不平衡。認識到這一點,現在開始農產品漲價,惠農政策史無前例的好;工業產品降價,特別是材料類降幅巨大,從物價升降來看說明經濟轉型正從工業轉向農業。生產農產品劃算,大量勞動力就穩定在農村,可以肯定的說,今後好多年農業現代化的實現就得依靠農產品漲價,因此,農產品物價是震盪走高的,而工業化商品,特別是房價都會滯漲或者下跌。物價是國家用來調節供需矛盾的操作工具,也是用來刺激勞動慾望的「財富」,物價不斷走高可以提高就業,刺激勞動慾望,降低勞動者的購買力。站在國家的角度看物價要不斷上漲才好。至於解決辦法是沒有必要的,因為物價走勢本來就是受國家嚴格控制的;如果站在工人的角度看物價,那是最糟糕的,因為工人沒有資產,也就沒有物價上漲帶來的財富。不斷上漲的農產品消耗了工人大比例的收入,農業的發展全靠工人的轉移支付來實現。工人承擔了農業現代化的「總需求」,工人解決物價上漲的辦法是:有錢的整存整取或買美元,沒有錢的盡量降低生活標准;站在農民的角度來看物價,那就是喜不自禁的美事。農民不是有地嗎,有地不就能生產農產品嗎,農產品不是在漲價嗎。有眼光的農民可以依靠政策變為富豪,沒有眼光的農民可以提高生活水平。他們解決物價上漲的辦法正好與工人相反,有錢的趕快投資農業產業鏈上的關鍵項目。沒有錢的種地,大吃大喝,歡天喜地。
你提出來的問題現在正在解決。只要農產品漲價,就象房子價格一樣一浪高過一浪,所有的資本和勞力都會去追逐農產品的價格,武鋼不產鋼要去養豬,到時候撤產房建農田不是沒有可能的,因此,不要當心,吃飯是頭號大事,吃飯問題都解決不了,解決其它問題又有什麼意義。
Ⅳ 今年物價走勢究竟將如何發展
盡管2月我國居民消費價格指數創下51個月以來的最高值,但今年物價水平仍將比較溫和。
潘建成認為,將居民消費價格漲幅定在3%左右,與去年目標值保持一致,實現的把握非常大。「因為貨幣政策與通貨膨脹形勢緊密關聯,保持價格目標穩定,有利於引導市場預期,特別是增強社會對穩健貨幣政策的預期。」潘建成說,「這個調控目標,也為改革提供更大的騰挪空間,為國際經濟環境波動比如大宗商品尤其是石油和糧食價格的波動,預留了空間。
Ⅵ 近十年來中國的物價呈一個怎樣的趨勢
首先是全球性的,全球經濟處於平穩發展狀況,相關指標當然穩步上升,包括物價;其次是全國性的,中國經濟處於全球經濟范疇,而且二十多年的平穩快速增長,物價每年都有波動及上揚。
目前來講,這種物價上漲還是正常的,而國家及政府也在不斷的進行調控以求經濟能持續穩步發展下去。
2007物價上漲原因:
今年以來,3至5月份全國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連續三個月超過3%,5月份為3.4%。7月份以來,北京、廣州等地豬肉價格再次沖高。物價問題成為社會各界關注的熱點問題之一。
發改委解讀物價上漲三大原因
原因之一:國際市場價格的帶動。由於石油價格持續上漲,美國等國家大規模開發生物能源,對玉米、大豆等糧食需求量大幅增加。這導致國際市場糧價大幅度上漲,進而拉動了國內糧食價格上升,並影響到以糧食為原料的食用油、肉、禽、蛋、奶等主要副食品價格。
原因之二:成本推動。近十年來,我國主要農產品一直低位運行,稻穀、小麥、玉米、大豆、油菜籽、生豬等主要農產品現在的價格,多數低於十年前的水平,只有個別品種略高於十年前水平。但與此同時,種植養殖成本隨著生產資料價格和農村勞動力價格的上漲而大幅上升,所以,目前農產品價格上漲帶有明顯的恢復性質。
原因之三:供求結構失衡。由於去年上半年生豬價格跌到谷底,導致生豬存欄下降,去年下半年生豬價格開始進入周期性上漲階段。部分地區出現的疫情,也加劇了生豬供應的緊張。
專家觀點:加息無助調控物價抑制投資
在當前主要宏觀統計變數(如CPI、貨幣總量、股票指數等)存在著諸多缺陷、甚至可能扭曲我們對真實世界的看法的情況下,簡單地將這些變數設定為宏觀調控的目標,調控的效果多半是會受到影響的,加息也就很難收到預期的效果。
物價成關注熱點 如何積極穩妥應對價格波動?
首先需要認真落實「米袋子」省長負責制和「菜籃子」市長負責制,及時解決糧食和副食品生產、供應、價格方面出現的問題。 其次,要努力保持主要工農業生產資料價格的基本穩定。綜合運用控制出口、增加儲備、加強監管等價格和財稅措施穩定化肥價格。 第三,要加強價格監測分析,及時發現苗頭性、傾向性問題,防範價格異常波動。 第四,妥善處理物價上漲對廣大群眾特別是低收入群體的影響,注意把握好出台價格改革措施的時機和力度,審慎出台政府漲價項目。
「從漲價原因來分析,就可以看出不會發生通貨膨脹。造成食品價格上漲原因是糧價上漲。而糧價上漲又與國際能源短缺有關」,由於國際能源短缺,
國際油價持續走高,7月11日世界市場石油價格已突破每桶75美元,因此世界各國包括我國都在加快發展玉米加工乙醇產業,「糧變油」提升了糧食價格、飼料價格,對養豬、養雞的成本有所影響,從而拉動了肉禽蛋的價格。
在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看來,豬肉價格上漲也有市場周期性調節的因素,因為去年同期國內豬肉價格非常低,最低時降到2.7元/斤,影響了農民養豬的積極性,甚至開始宰殺母豬。因此,今年春節豬肉價格就開始上漲,而受豬本身生長周期的影響,預計到10月左右肉價就將趨於平穩。
中國社科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認為,肉禽及其製品和蛋類價格上漲是生豬疫病影響、以前養殖效益太低和當前養殖成本上漲較快綜合作用的結果,國家已出台鼓勵政策,價格回落是可以預期的,而且蛋類價格已經出現了快速的回落。
Ⅶ 求:近幾年物價變化的走勢圖(各方面都可以)
http://img.hexun.com/2008-03-11/104364902.jpg
Ⅷ 怎樣看見物價上漲的趨勢
不正常,我不相信,她辛辛苦苦掙的錢可以花費那麼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