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山東兗州屬於哪個市
兗州區,濟寧市轄區之一,位於山東省西南,濟寧市區東北部。
自1984年4月起,兗州縣隸屬濟寧市,下轄十三區(鎮),三十五個鄉,六個街道辦事處,五個居民委員會。但是在2013年10月18日,撤市設區,兗州市改稱兗州區。
根據2017年7月政府官網顯示,濟寧市下轄2個市轄區(任城區、兗州區),7個縣(微山縣、魚台縣、金鄉縣、嘉祥縣、汶上縣、泗水縣、梁山縣),代管2個縣級市(曲阜市、鄒城市),市人民政府駐任城區。並有設有濟寧高新區、太白湖新區、濟寧經濟技術開發區和商貿物流園區等功能區。
其中兗州區下轄行政區:鼓樓街道、龍橋街道、酒仙橋街道、王因街道、黃屯街道、新兗鎮、興隆庄鎮、大安鎮、漕河鎮、小孟鎮、新驛鎮、顏店鎮。
(1)山東兗州擴展閱讀:
五代十國時期,梁、唐、晉、漢設兗州秦沂節度使,屬河南道,治瑕丘。到後周時期,因慕容彥超據兗州時反叛,遂降兗州為防禦州,領六個縣。
明初,嵫陽並入兗州。兗州轄三縣,隸屬濟寧府。洪武十八年(1385年),明太祖封其第十子朱檀為魯王,藩兗州,升兗州府,隸屬於山東承宣布政使司,復置嵫陽縣為兗州府治所在地,轄濟寧、東平、曹、沂四州二十三縣。
民國三十七年(1948年)7月,滋陽縣城區稱兗州縣,農村稱滋陽縣。民國三十七年(1948年)12月,市縣合並,稱滋陽縣,隸屬尼山專區。
1962年1月,滋陽與曲阜分治,滋陽縣改稱兗州縣,隸屬濟寧專署。
⑵ 山東兗州市屬於哪個地級市
兗州屬於山東濟寧市。兗州不叫兗州市,而是叫兗州區,濟寧市下轄2個市轄區,分別是任城區和兗州區。2013年,兗州區轄5個街道、7個鎮:鼓樓街道、龍橋街道、酒仙橋街道、王因街道、黃屯街道、新兗鎮、興隆庄鎮、大安鎮、漕河鎮、小孟鎮、新驛鎮、顏店鎮。兗州區有31個社區,493個行政村,自然村533個。政府駐地位於兗州區建設東路5號(三二七國道兗州段)。
(2)山東兗州擴展閱讀:
1984年4月,兗州縣隸屬濟寧市,下轄十三區(鎮),三十五個鄉,六個街道辦事處,五個居民委員會。1992年8月1日,撤縣設市,兗州縣改稱兗州市。2005年8月17日,經山東省人民政府同意,兗州市將黃屯鎮東稻營、西稻營、楊廠、東張庄、老府庄、金家村等6個村劃歸新兗鎮管轄。2013年10月18日,撤市設區,兗州市改稱兗州區。
⑶ 兗州怎麼讀屬於哪個地方
yǎn zhōu
屬於山東。
兗州區,山東省濟寧市轄區,地處山東省西南部,北鄰寧陽,西靠汶上,南、西分別與鄒城、任城接壤,東隔泗河和孔子故里曲阜毗鄰,總面積535平方千米。 截至2019年,兗州區共轄4個街道、6個鎮,常住人口55.47萬人。
(3)山東兗州擴展閱讀
隋開皇三年(583年),「遂廢諸郡,行州縣之制」。大業二年(606年),瑕丘之兗州改為魯郡,領十縣。西兗州改為東郡,南兗州改為譙郡。
唐高祖李淵立朝後,實行州治。武德五年(622年)平徐元朗部,置兗州。治所設在瑕丘,領任城、瑕丘、平陸、襲丘、曲阜、鄒、泗水七縣。
貞觀十四年(640年)置兗州都督府,轄兗、秦、沂三個州。天寶元年(742年)改兗州為魯郡,乾元元年(758年)復為兗州,領八縣,同時設兗海節度使,治瑕丘,隸屬河南道,轄兗、海、沂、密四個州。
⑷ 三國時期兗州是哪裡
東漢末年分三國,三國的地理環境與東漢一樣,並且在東漢的行政單位在三國時期也是大抵上照用不誤的。
綜合來看,三國時期兗州的地理范圍極為廣闊,大概包含今天山東省大部分地區以及河南部分地區,至於山西的地區是越來越少,最後到了三國晚期幾乎沒有山西地區了。
⑸ 兗州在哪裡啊
兗州位於山東省西南部,介於北緯35°43′17″—35°43′17″,東經116°35′21″—116°45′01″之間。北鄰寧陽,西靠汶上,南、西分別與鄒城、任城接壤,東隔泗河和孔子故里曲阜毗鄰,總面積651.1平方公里。截至2015年,轄7個鎮、5個街道,人口54.78萬人。
2015年,全區實現地區生產總值630.7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2014年增長9.7%,增速比濟寧市平均水平高1.3%。
4000多年前夏禹劃天下為九州,兗州為其一;2000多年前孔子、孟子、曾子等曾在此講學;「詩仙」李白曾寓家在此。
(5)山東兗州擴展閱讀:
兗州的地理環境:
1、地形地貌
兗州區地處魯中山地泰沂山區西南部的山前傾斜平原。西部由汶水南泛,洪水沖積地貌明顯;東部泗水向西南渲泄,地形由東北向西南傾斜;中部洸府河、楊家河二水並行,地勢低窪。地面高程60~38米,高差22米平均海拔49米,平均坡降1/1500。
2、氣候
兗州區境內氣候屬暖溫東亞季風區大陸性氣候,四季分明,降水較為充沛,呈春季乾燥多風、夏季炎熱多雨、秋季溫和涼爽、冬季乾冷等氣候特點。境內氣候區域性差異不大,春季(3~5月),在變性極地大陸性氣團控制下,溫度回升快而變化劇烈,多西南風,乾燥少雨,常形成春旱。
3、水文
兗州屬淮河流域南四湖水系,境內有泗河、洸府河、白馬河、南泉河水系,含一級支流14條,二級支流4條。干、支流總長度648.5公里,其中兗州境內長245.2公里,占壓土地面積2205公頃。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兗州
⑹ 山東省兗州屬於哪個市
山東省兗州屬於山東省濟寧市兗州區 濟寧地區
⑺ 兗州怎麼讀
兗州讀作yǎn zhōu,聲母為y、zh,韻母為an、ou,聲調為三聲和一聲。
兗州(濟寧市兗州區)一般指兗州區。
兗州區,山東省濟寧市轄區,地處山東省西南部,北鄰寧陽,西靠汶上,南、西分別與鄒城、任城接壤,東隔泗河和孔子故里曲阜毗鄰,總面積535平方千米。
地理環境
1、位置境域
兗州區地處山東省西南部,介於北緯35°43′17″—35°43′17″,東經116°35′21″—116°45′01″之間。北鄰寧陽,西靠汶上,南、西分別與鄒城、任城接壤,東隔泗河和孔子故里曲阜毗鄰,總面積535平方千米。
2、地質地貌
兗州區境大地構造屬魯西斷塊隆起(Ⅲ級)兗州斷凸(Ⅳ級)單元,其邊界東部為嶧山斷裂,西部為孫氏店斷裂,北部為汶泗斷裂,南部為鳧山斷裂。兗州是其中一部分。基底為泰山群變質岩系。基底之上發育古生代、中生代及新生代地層。
⑻ 山東兗州是哪個市
兗州
市隸屬於,山東省濟寧市管轄!
兗州,位於山東省西南部,山東省直管,濟寧市代管。兗州歷史悠久,4000多年前夏禹劃天下為九州,兗州為其一;2000多年前孔子、孟子、曾子等曾在此講學;「詩仙」李白曾寓家在此。
「兗州」一詞的出現始於春秋以後。春秋戰國時期,百家爭鳴,著書立說,把禹時的九州冠以稱謂,兗州即其一。「兗」古作「沇」,《史記·夏本紀》「兗州」作「沇州」。
⑼ 濟寧是什麼城市,兗州是什麼城市
濟寧是山東省的一個地級市,兗州是濟寧市的一個區。
1、濟寧市位於山東省西南部,屬於溫帶季風氣候,面積1.1萬平方公里。隋唐時期開鑿的京杭大運在元明清時期成為濟寧發展商品經濟的紐帶,濟寧借機成為大運河沿岸非常重要的一個工商業城市。一直到現在,濟寧都是濟寧是淮海經濟區的中心城市之一。
濟寧還擁有豐厚的歷史底蘊。儒家的二聖,史家的左丘明借出生於此。可以說,濟寧市儒家文化乃至華夏文明的發源地之一。
2、兗州全稱為濟寧市兗州區,位於山東省西南部。2015年,兗州區地區生產總值達到630.7億元,經濟增速比濟寧市平均水平高1.3%。因此,兗州區是濟寧經濟活力和發展前景較好的一個部分。
兗州也是夏禹劃分的古九州之一,儒家二聖和曾子曾在此地講學,李白亦曾在此愈家。
(9)山東兗州擴展閱讀:
濟寧地區現轄2市轄區(任城 兗州)、2縣級市(曲阜鄒城)、7縣(微山魚台 金鄉 嘉祥 汶上 泗水 梁山)。濟寧地形以山區和平原為主,區域內湖泊眾多,京杭大運河和京滬鐵路、京九鐵路組成了一張便捷的交通網路。
兗州以「字」得名。兗州之名由來已久,《爾雅·釋地》記載: 」濟河間曰兗州」。我國上古行政區劃中有九州,兗州即為九州之一,相傳以發源於河南省濟源縣王屋山的沅水得名,兗是信義的意思 。意思是說濟水與黃河之間的地區所處條件好,人的氣質誠實,所以稱兗州。
⑽ 兗州怎麼念
兗州的讀音是:yǎn zhōu
傳說禹劃天下為九州,兗州為其一。兗州市古稱昌邑,在歷史變遷中相繼為郡、州、府所在地,是一方政治、經濟、文化、軍事中心。素有「端信、尚賢、兼容、樂善」的優良人文傳統。
兗州的這個「兗」字,來源於兗水。兗水又稱濟水,發源於今河南省濟源縣的王屋山中。濟水分黃河南和黃河北兩部分,後來由於水系變化,黃河以南如今已經沒有濟水了。兗水的兗字古代寫作「沇」。
(10)山東兗州擴展閱讀
歷史沿革:
三國時,兗州區域屬魏國。曹操領冀州牧後,為擴大勢力范圍,縮小其他州區並入冀州,兗州轄區未動,仍轄八個郡國。據《三國疆域志》載,兗州初治昌邑,後移治廩丘(今山東鄄城縣東)。
南朝劉宋初年,武帝劉裕平河南,又設兗州於滑台(今河南滑縣),時稱西兗州。
宋朝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兗州升為大都督府,政和八年(1118年)改為襲慶府,治瑕縣,隸屬山東東路,瑕縣(今兗州市)隸屬之。金朝初置泰寧軍,治嵫陽。
元朝設兗州,治嵫陽;至元十六年(1279年)隸濟寧路,轄嵫陽、曲阜、泗水、寧陽四縣。明代,「嵫陽」改稱「滋陽」。清朝因之。
民國初廢府存縣。1958年並入曲阜,新曲阜縣城設於兗州城;1961年重設,改稱兗州縣,隸屬濟寧;1992年3月1日升為兗州市;2013年10月18日,撤市設兗州區。
自然資源:
兗州境內有各類動物200餘種,其中獸類5目9科22種,常見的野生獸類有5種,兩棲類8種,爬行類9種;鳥類75種(其中農林益鳥63種),隸屬11目32科48屬。其中留鳥17種,夏候鳥27種,冬候鳥12種,旅鳥48種;有益昆蟲類47種;魚類45種。
兗州區浮游植物七門四十屬,以綠藻門占優勢,共20屬,其次是金藻門有10屬,硅藻門有5屬;浮游動物以輪蟲為主;底棲生物在坑塘分布較為貧乏,螺類資源在塌陷區水域分布廣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