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歷史上共有幾次核電站事故原因是什麼
17次。
一、1979年3月28日三英里島核電站事故。
三英里島核電站2號反應堆發生的放射性物質外泄事故是美國歷史上最為嚴重的核電站事故,盡管此次事故並沒有造成人員傷亡。
九、1999年9月30日東海村核事故。
發生在東京東北部東海村鈾回收處理設施的核事故是日本歷史上最為嚴重的核災難。事故發生時,工人們正在混合液體鈾。
十、1970年12月18日加卡平地核事故。
在巴納貝利核實驗過程中,美國內華達州加卡平地地下一萬噸級當量核裝置發生爆炸,實驗之後,封閉表面軸的插栓失靈,導致放射性殘骸泄漏到空氣中。現場的6名工作人員受到核輻射。
十一、1988年1月6日,美國俄克拉何馬州的一座核電站,由於對核材料筒加熱不當引起爆炸,造成1名工人死亡,100人受傷。
十二、1992年11月,法國發生了最嚴重的核事故:三名工作人員未穿防護服進入一座核粒子加速器後受到污染。
十三、1998年到2002年,印度在四年間核電站共發生了6次核泄漏事故。
十四、2003年12月29日,韓國榮光核電廠5號機組發生核泄漏事故。
十五、2004年8月9日,日本中部福井縣美濱核電站再次發生蒸汽泄漏事故,導致4人死亡,7人受傷。
十六、2005年5月,英國塞拉菲爾德核電站的熱氧再處理電廠因發生放射性液體泄漏事件被迫關閉。
十七、2011年3月12日,日本9級地震後,導致的日本福島縣第一和第二核電站發生安全事故。
(1)日本核電站事故擴展閱讀:
核事故:
一般來說,在核設施(例如核電廠)內發生了意外情況,造成放射性物質外泄,致使工作人員和公眾受超過或相當於規定限值的照射,則稱為核事故。顯然,核事故的嚴重程度可以有一個很大的范圍,為了有一個統一的認識標准,國際上把核設施內發生的有安全意義的事件分為七個等級。
由表可以看出,只有4-7級才稱為「事故」。5級以上的事故需要實施場外應急計劃,這種事故世界上共發生過四次, 即蘇聯切爾諾貝利事故、英國溫茨凱爾事故,美國三里島事故和日本福島核電站事故。
1986年4月26日,前蘇聯建切爾諾貝利核電站第四號反應堆大起火,並發生化學爆炸(並非核爆炸)。爆炸釋放量相當於堆內約3%~4%的核燃料。
事故當時有2人被炸死,1人死於心臟病,救火中有29人受輻射損傷,其中28人因患急性放射性病致死。事故後周圍30公里范圍內撤離了21萬居民。
事實上,這是一次嚴重的人為責任事故,當時研究人員在做一次安全實驗,切斷了反應堆所有的安全措施,卻又啟動了反應堆,這個實驗方案嚴重違反了安全規程,這是事故的人為原因。
事故的技術原因是前蘇聯開發的這種石墨水冷堆具有較大的缺陷,它有一段正溫度系數的正反饋工作區,這在反應堆的設計上是不能允許的,另外,切爾諾貝利核電站沒有絕大多數核電站具有的安全殼。
1979年3月38日清晨,美國建在賓夕法尼亞洲哈里斯堡東南16公里的三哩島核電站,第二號反應堆發生了一起嚴重的失水事故,反應堆的堆芯部分熔化,大部分燃料元件損壞或熔化,放射性裂變產物泄漏到安全殼內,但並未外泄,對環境造成了輕微影響。
由於事發地為美國,這次事故引起了極為強烈的反響,但其本身危害並不大,核電站內的118名職工無一傷亡,只有三人受到略高於季度允許劑量的照射,其餘都在職業控制劑量以內。
外泄的放射性物質也更少,方圓80公里的200萬居民中,平均每人所受的放射性劑量還不如帶一年夜光錶或看一年彩電所受的劑量。三哩島核事故是迄今壓水堆核電廠發生的最嚴重的事故。
B. 福島核電站事故發生時間是什麼
2011年3月11日日本東北太平洋地區發生里氏9.0級地震,繼發生海嘯,該地震導致福島第一核電站、福島第二核電站受到嚴重的影響。
在日本標准時間2011年3月11日14時46分,日本發生了9.0級大地震,震源深度約25公里(15英里),震中位於仙台以東130公里(81英里)的海域,在東京東南約372公里。
這次地震造成東北海岸四個核電廠的共11個反應堆自動停堆(女川核電廠1、2、3號機組;福島第一核電廠1、2、3號機組:福島第二核電廠l、2、3、4號機組和東海核電廠2號機組)。
地震引發了海嘯,海嘯浪高超過福島第一核電廠的廠址標高14米(45英尺)。此次地震和海嘯對整個日本東北部造成了重創,約20000人死亡或失蹤,成千上萬的人流離失所,並對日本東北部沿海地區的基礎設施和工業造成了巨大的破壞。
地震發生之前,福島第一核電廠6台機組的中1、2、3號處於功率運行狀態,4、5、6號機組在停堆檢修。地震導致福島第一核電廠所有的廠外供電喪失,三個正在運行的反應堆自動停堆,應急柴油發電機按設計自動啟動並處於運轉狀態。
地震引起的第一波海嘯浪潮在地震發生後46分鍾抵達福島第一核電廠。海嘯沖破了福島第一核電廠的防禦設施,這些防禦設施的原始設計能夠抵禦浪高5.7米的海嘯,而當天襲擊電廠的最大浪潮達到約14米。
海嘯浪潮深入到電廠內部,造成除一台應急柴油發電機之外的其它應急柴油發電機電源喪失,核電廠的直流供電系統也由於受水淹而遭受嚴重損壞,僅存的一些蓄電池最終也由於充電介面損壞而導致電力耗盡。第一核電廠喪失所有交、直流電喪失。
海嘯及其夾帶的大量廢物對福島第一核電廠現場的廠房、門、道路、儲存罐和其它廠內基礎設施造成重大破壞。
現場操作員面臨著電力供應中斷、反應堆儀控系統失靈、廠內廠外的通訊系統受到嚴重影響等未預計到的災難性情況,只能在黑暗中工作,局部位置變得人員不可到達。事故影響超出了電廠設計的范圍,也超出了電廠嚴重事故管理指南所針對的工況。
由於喪失了把堆芯熱量排到最終熱阱的手段,福島第一核電廠1、2、3號機組在堆芯余熱的作用下迅速升溫,鋯金屬包殼在高溫下與水作用產生了大量氫氣,隨後引發了一系列爆炸:
2011年3月12日15:36,1號機組燃料廠房發生氫氣爆炸;
2011年3月14日11:01,3號機組燃料廠房發生氫氣爆炸;
2011年3月15日6:00,4號機組燃料廠房發生氫氣爆炸。
爆炸對電廠造成進一步破壞,使操作員面臨的情況更加嚴峻和危險,現場的搶險救災工作愈加困難。現場操縱員採取的干預措施主要包括利用汽車電瓶、小型發電機和消防泵等,嘗試部分恢復電源和供水,以讀取電廠關鍵安全參數、實施反應堆冷卻劑系統卸壓、實施壓力容器卸壓、冷卻反應堆堆芯和乏燃料水池。
由於現場工作環境非常惡劣,許多搶險救災工作往往以失敗告終。現場淡水資源用盡後,東京電力公司分別於3月12日20:20、3月13日13:12、3月14日16:34陸續向1、3、2號機組堆芯注入海水,以阻止事態的進一步惡化。
3月25日,福島第一核電廠建立了淡水供應渠道,開始向所有反應堆和乏燃料池注入淡水。
影響
事故中發生的氫氣爆炸事件令日本政府不得不下令使用海水來冷卻反應堆。
事故發生後,東京電力公司為了促使核反應堆降低氣壓而將堆內氣體排放到大氣層,為了冷卻核反應堆而向堆內注入大量冷卻水,之後又排放入大海。這些危機處理措施以及其它的意外與失控事件使得福島核反應堆內的放射性物質持續大規模泄漏。
3月12日,日本內閣官房長官枝野幸男發布緊急避難指示,要求福島核電站周邊10千米內的居民立刻疏散,以免遭受核輻射的影響,在第一次轉移約45000人以後,枝野幸男又宣布避難半徑擴大為20千米。
英、法等國顧慮到輻射性污染的危險擴散,也分別通知國民快速考慮離開東京。福島核事故更導致在全世界都測量到微量輻射性物質,包括碘-131、銫-137(半衰期為30年)在內。大量放射性同位素因此核事故釋入太平洋。
由全面禁止核試驗條約組織籌備委員會所主管的一套專門偵測核子爆炸的監測系統,能夠全球追蹤從損毀核反應堆釋出的放射性物質擴散狀況。
超過40所CTBTO放射性核素監測站都已偵測到從福島核反應堆釋出的放射性同位素。CTBTO的183個會員國都可得到這監測數據與分析結果。大約1,200個科學與學術機構現正共享這服務。
3月12日,遠在福島核電站200 km以外的高崎市的CTBTO監測站最先偵測到放射性物質。3月14日,放射性物質已散布到俄國東部,兩天之後,更飛越太平洋抵達美國西海岸。到第十五日,整個北半球都可偵測到微量放射性物質。
4月13日,位於南半球的CTBTO監測站,例如,澳洲、斐濟、馬來西亞、巴布亞紐幾內亞,也偵測到放射性物質。
根據專家透露,此核事故釋出的放射性物質大約是切爾諾貝利核事故的十分之一。文部科學省於2012年3月發布的一份報告表示,福島核電站釋出的放射性塵埃已彌散大約切爾諾貝利核電場事故的十分之一距離。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福島核泄漏事故
C. 日本福島核電站事故危害有多大
福島核電站事故危害:
1、2012年8月21日,日本東京電力公司宣布,從福島第一核電站半徑20公裏海域捕獲的大瀧六線魚體內,檢測出相當於每千克魚2.58萬貝克勒爾的放射性銫,創下福島第一核電站事故以來的最高紀錄。
2、2013年4月28日報道,鑒於日本東京電力福島第一核電站地下蓄水池曾發生泄露,東電一直對蓄水池外側突然進行輻射濃度監測。據東電公司2013年4月28日對前一日在1號蓄水池外側的土壤採集到的核污水進行分析,分析結果顯示核污水輻射濃度比2天前上升超過10倍。蓄水池外側土壤採取水的地點共有2處,2地點之前的輻射濃度一直維持較低水平。日本東電公司對此稱:「原因還不清楚。將繼續進行監測。」
3、2013年3月16日,日本福島第一核電站4號反應堆所在機房16日清晨再度發生火災。當地消防隊員正在開展緊急滅火行動,但起火原因不詳。15日,這座反應堆內的「乏燃料池」因溫度過高發生火災,所幸被及時撲滅,但已經造成放射性污染物大面積泄漏。
D. 日本核輻射多嚴重福島核電事故周邊仍是"鬼城"是怎麼回事
福島核泄漏事故,馬上就要六周年。日前,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表示,中方一向高度關注日本福島核泄漏事故產生的影響,多次要求日本政府做好事故的後續處理工作。希望日本政府能夠就如何採取有效措施切實消除核泄漏事故產生的影響作出負責任的說明。這不僅是對日本國民負責,也是對鄰國人民和國際社會負責。
具體情況:
但日本方面聲稱,福島輻射值處於正常水平。
日本是中國遊客出境游的一大選擇,2016年估計約有640萬人次到訪日本。福島核泄漏疑雲再起,在網友中引發爭論:
日本政府正推動有關國家和地區解除對災區及周邊各縣食品的進口禁令。
4.為何要去福島
有網友提問,我們更關心東京大阪的輻射情況,為何要派記者去福島核泄漏地如此危險的地方?有何意義?
福島核泄漏有大片的核禁區和機組內部核殘渣這樣的巨大風險,還有核污染水問題、兒童甲狀腺癌多發等需要繼續追究真相的問題。我同時也想報道核電站外20公里、50公里乃至200多公里的民眾生活現狀,讓大家對福島核事故有一個全面客觀的認識。
E. 日本福島核電站事故和切爾諾貝利核電站的事故有什麼不一樣
日本技術比當年好了不知多少,控製得也好。從現在的數據來看,在日本除了小部分政治禁止進入的區域,其輻射值比國內的還小。國內雖然沒有核事故,但有很多核電廠,而且技術不到家
F. 福島核泄漏事故的事故歷史
福島第一和第二核電站此前也多次發生事故。
1978年,福島第一核電站曾經發生臨界事故,但是事故一直被隱瞞至2007年才公之於眾。
2005年8月,里氏7.2級地震導致福島縣兩座核電站中存儲核廢料的池子中部分池水外溢。
2006年,福島第一核電站6號機組曾發生放射性物質泄漏事故。
2007年,東京電力公司承認,從1977年起在對下屬3家核電站總計199次定期檢查中,這家公司曾篡改數據,隱瞞安全隱患。其中,福島第一核電站1號機組反應堆主蒸汽管流量計測得的數據曾在1979年至1998年間先後28次被篡改。原東京電力公司董事長因此辭職。
2008年6月,福島核電站核反應堆5加侖少量放射性冷卻水泄漏。官員稱這沒有對環境和人員等造成損害。
最近事故
2011年3月,里氏9.0級地震導致福島縣兩座核電站反應堆發生故障,其中第一核電站中一座反應堆震後
發生異常導致核蒸汽泄漏。於3月12日發生小規模爆炸,或因氫氣爆炸所致。有業內人士表示,福島核電站是一個技術上現在已經沒人用的單層循環沸水堆,冷卻水直接引入海水,安全性本來就沒有太大指望。沸水產生的蒸性物質。對於日本這一個地震頻繁的地區,使用這樣的結構非常不合理。3月14日地震後發生爆炸。在爆炸後,輻射性物質進入風中,通過風傳播到中國大陸,台灣,俄羅斯等一些地區。
東京電力公司16日上午說,福島第一核電站當天上午再次遭遇火災。公司方面同時證實,兩名核電站工作人員下落不明,目前仍未找到。東京電力公司16日上午召開緊急新聞發布會,稱核電站4號反應堆於東京時間16日5點45分(北京時間4點45分)再次發生火災。東京電力公司發言人說,該公司員工已經證實了火災的發生,目前已經緊急通知了福島縣政府和消防部門。
日本官方於東京時間16日上午8點15分稱,火勢已得到控制。然而,4號反應堆的具體情況目前無從得知。有報導稱,此次火災與15日發生的火災相類似。國際原子能機構(IAEA)總幹事天野之彌15日說,該機構尚未接到日本政府有關核電站4號反應堆15日火災後情況的說明。
東京電力公司同時證實,兩名核電站工作人員下落不明。但公司辯解稱這兩名工作人員是在11日的大地震後即告失蹤,而不是15日核電站爆炸後失蹤」。日本常駐維也納國際機構代表中根猛15日向共同社透露,日本政府已請求IAEA最快數日內派出專家小組幫助應對日本大地震引發的核電站事故。預計IAEA將首先派出環境監測小組。中根表示,由於核電站附近已經非常難接近,最初預計只能派遣小規模的專家小組。
日本首相菅直人15日已就福島第一核電站的問題向日本民眾發表了講話。他要求核電站方圓20公里以內的所有居民撤離,方圓20至30公里以內的居民在室內躲避。有報導稱,菅直人痛斥東京電力公司「欺上瞞下」。目前核電廠附近檢測到銫和碘的放射性同位素,專家認為有氮和氬的放射性同位素泄出也是很自然的,鈈泄漏也已經出現,情況非常令人擔憂。
當地時間7日晚11點32分左右(北京時間晚10點32分),日本東北地區宮城縣發生里氏7.4級強烈地震。據日本共同社報道,目前日本各核電站除了出現斷電,並未有其他異常情況發生。東京電力公司表示,截至當地時間7日晚11點52分,並未在福島第一核電站發現因地震所導致的放射性物質泄漏。
G. 日本核電站發生泄漏會造成哪些危害
核輻射和核沾染作為白色的魔鬼,沒有感覺到它的時候,它好像不存在,一旦感覺到的時候,已經來不及了。但是也不要過於擔心,大部分的核物質通過口鼻進入人體或者核沾染的,首先通過洗消來清除,另外通過人的消化道等等大部分排出體外。但是在有些情況下,比如遭受α、β、γ核沾染,吃了以後,會造成脫發,再有一個造成敗血病,還有嘔吐,急性的放射病,另外還會造成碘131是放射性的碘。放射性同位素如果吃到人體以後,會造成人的甲狀腺癌等等情況。這些放射性物質要積累到骨骼,積累在人體會內產生各種各樣的癌症,另外還有一個更為嚴重的事情,如果人在接受足夠的放射性射線之後,人的基因庫的表達方向就會出現斷裂或者出現基因表達的變異(人的基因表達有146和149的表達)。在這種情況下,人類的種子庫會發生重大的改變,比如畸形兒,比如死胎,人類的不育等等,這種情況會造成人類基因種子庫毀滅性的破壞。這點是最為嚴重的,而且一定要徹底防止。 民眾他們擔心的不是普通的核爆炸,他們擔心的是化學核爆炸,所謂化學核爆炸基本沒有鏈式反應,通過化學的能力使它爆炸以後,這些核沾染,核物質灑到水上和陸上到處都是,這種造成的沾染比核爆的沾染還要大,因為損失的年限,污染的年限要用十的幾次方進行表達。 自從上個世紀80年代以後,歐洲境內新建的核電站數量非常少,現在興建核電站一般在歐洲以外的國家進行,歐洲反核力量一直比較強大,尤其從1986年切爾諾貝利核電站事故之後,反核力量達到新一輪的高度,現在由於日本福島核電站出現泄漏事故,他們掀起又一輪綠色和平,反核。他們有反核的標語和固定的標識,等於又為他們找到理論上和實際上的應用。丹麥也充分認識到核電站多少有一定的危險性,雖然它的輻射總的來說甚至比煤電等普通發電站輻射還要小,但是丹麥主要發展風能,大量的風車豎立在全國,他們在尋求新的能源替代。歐洲的思路和世界其他國家的思路是有所不同的。
H. 日本福島核電站核泄漏已經過去8年了,那裡現在怎麼樣了
日本福島核電站核泄漏雖然已經過去8年了,但是那次事故影響還是很大的,簡直就是人間一次大災難,所以至今那裡還廣無人煙,反而是植物霸佔了整個人類原先的整個家園,因此原先繁榮的地區如今也就變成了荒涼的無人鬼鎮。
2011年3月11日,日本福島核電站發生核泄漏事件,這次事故被認為是自1986年烏克蘭切爾克貝利核泄漏以來最嚴重的核災難,在核泄漏發生之後,日本當局劃設了長12.5英里的禁區,禁區內16萬名居民被迫搬離家園。
原來的地區如今已是無一人居住了,離事故核心偏遠的一些地區也長滿了植被,這些植被覆蓋了原來人們居住的房屋,甚至有些都長到路上來了,而原先人們的汽車以及其他一些生活用品也就全部荒棄在那裡,如果有不知底細的人不小心闖入的話,一定會被眼前的景色嚇住的,因為它可比電視和電影中上演的鬼片恐怖多了。
I. 日本人隱瞞了福島核電站核泄漏事故的真相
沒什麼好處它倒是打算定成 4 級的, 可是, 相對於美國三哩島核事故的 5 級, 福島核事故明顯超出, 定成 6 級都輕了三哩島核事故, 未造成人員傷亡, 一個堆芯戎毀 47%, 未造成爆炸, 反應堆壓力容器, 安全殼未受損, 發現堆芯熔毀後, 事態很快恢復到可控狀態, 冷卻系統正常工作, 造成的廠外影響為廠外輻射不超過日常標準的兩倍; 除部分活化蒸汽排放到大氣, 未產生有影響的核泄漏, 沒有發生核廢料泄漏到廠區外, 及時准確通報情況後民政部門為安全計疏散了10英里以內的婦女兒童福島核事故, 顯然已經造成人員傷亡, 三個堆芯熔毀 70%, 33%, 25% (而且是日本人公布的數據, 實際情況很可能遠遠不止), 一個"乏燃料池爆炸" (日方: "或重新臨界", 事實證明, 日方說"或"的壞事, 基本上都是已成定局), 反應堆壓力容器泄露, 偽"安全殼" 破損, 廠房外牆炸毀, 全部冷卻系統失效, 排放了大量個高放射性氣體, "低放射性"海水, 另有數萬噸高放射性(超過安全標准數千萬倍)廢水沒有處理, 大量的放射性碘, 銫等擴散到全球, 情況通報么, 基本上日本人一直在掩蓋事態, 排放了大量"低"放射性廢水, 還打算偷偷再排高放射性廢水..... 日本人省錢的本性, 導致本來可以避免的事故發生了, 不斷省錢, 沒有犧牲精神, 進一步導致事態越來越嚴重其實我看, 至少相當於 6 級, 定 7 級也不為過
J. 日本核電站是什麼時間爆炸的
3月11日的里氏9.0級強震發生後,福島第一核電站傳出反應堆停止運轉的消息,由於反應堆冷卻系統停止運作,燃料有露出水面發生「堆芯融化」的危險,當局不得不向反應堆注入海水,並排出蒸汽。該核電站1號機組在當地時間12日下午3點36分發生疑似冷卻用氫氣爆炸,造成反應堆附近機房牆體嚴重受損,4人受傷。不過,幸運的是,反應堆金屬外殼安然無恙。
日本經濟產業省官員認為爆炸原因是由於部分燃料熔化,即發生「堆芯熔化」。據分析,由於堆芯水位下降,燃料漸漸露出水面,溫度高達1200度,因無法充分冷卻而受熱熔化。當時,該核電站正門附近的輻射量達到正常值70倍以上,1號機組的中央控制室則已升至約1000倍。
日本共同社稱,這是日本的核電站首次發生堆芯熔化。報道指出,堆芯熔化曾於1979年在美國三哩島核電站事故中發生,當時約45%的燃料熔化,放射性物質向周邊擴散。
「國際核能事件分級表」把核事件按嚴重程度分為零至7級。4級意味著核事件可定性為「事故」,將「在當地產生影響」。日本原子能安全保安院13 日按照「國際核能事件分級表」,把核電站爆炸泄漏事故定為4級,即造成「局部性危害」。日本官員表示,這個等級有可能會隨著事態的發展而調整。
這場危機並未就此中止。繼1號機組氫氣爆炸之後,3號機組當地時間14日上午11點01分又發生了爆炸。
據日本經濟產業省原子能安全保安院(簡稱保安院)估計,可能由於反應堆內水位下降而露出的燃料發生了過熱熔化,產生大量氫氣,並發生了爆炸。由於與1號機組的氫氣爆炸一樣,出現了放射能等級的上升,因此對20公里范圍內的居民,已經要求進入建築物內躲避。
日本經濟產業省原子能安全保安院15日宣布,據東京電力公司報告,當地時間15日晨6時10分左右,福島第一核電站2號反應堆附近傳來爆炸聲。可能是2號機組反應堆的控制壓力池出現損壞。原子能安全和保安院說,2號機組的核燃料棒露出水面約2.7米,露出長度差不多是核燃料棒的一半。發生爆炸聲後不久,福島第一核電站四周監測到965.5毫希的輻射,之後下降到882毫希。
綜上所述:2011年3月11日的里氏9.0級強震發生後,1號機組在當地時間2011年3月12日下午3點36分發生疑似冷卻用氫氣爆炸;3號機組當地時間2011年3月14日上午11點01分又發生了爆炸;2號機組當地時間2011年3月15日晨6時10分左右傳來爆炸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