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廣播電台是什麼媒體
是多媒體
2. 中國有影響力的媒體有哪些
中央媒體名單 嚴格意義上的中央媒體名單: 報紙類中央媒體:人民日報、中國日報、經濟日報、光明日報、解放軍報、工人日報、農民日報、中國青年報、科技日報 通訊社類中央媒體:新華社、中國新聞社(中新社) 廣電類中央媒體:中央人民廣播電台、中國國際廣播電台、中央電視台 另外,中國婦女報、法制日報勉強可算,參考消息報因基本轉譯國際媒體資訊,應該不作中央媒體。因此,中央媒體其實很少。
中央媒體的界定 所謂的中央媒體只能是隸屬(直屬)於中宣部、廣電總局和國家新聞出版總署的新聞媒體。
如:人民日報、中央電視台等等,隸屬(直屬)於其他國家部委辦局的媒體一般都不屬於中央媒體的范疇,如:中國交通報,僅僅屬於行業類媒體,當然也有例外,如中國青年報,雖然是中國共青團中央機關報,但仍屬於傳統意義上的中央媒體。而北京日報、新京報則屬於首都媒體而不是中央媒體。一般來說,首都媒體包含了中央媒體。 新浪網等網路媒體不屬於中央媒體。目前,網路媒體沒有中央媒體,而人民網、新華網只是人民日報、新華社的網路版。求是只是期刊,不是媒體。
3. 電台、電視台、廣播電台的區別
電台:指僅僅通過聲音來傳達信息的媒體
電視台:不僅通過聲音,而且還通過圖象來傳達信息的媒體
廣播電台:廣播電台的意思同於電台。之所以加以「廣播」開頭,是相對於「窄播」而言的,即是面向廣大的受眾廣泛的播出而言的,其覆蓋地區廣泛,內容廣泛,符合大多數人的需求。目前我國已開始有走「窄播」道路的趨勢,如「釣魚頻道」「古典音樂頻道」之類,就屬於窄播,其受眾范圍是一小部分對此特別感興趣的人。
我國的廣播電視行業已經開始集團化,也就是說,廣播台和電視台以集團制度運作,這是受國外廣播電視公司的影響產生的。當然,國有的性質沒有改變。如南京廣電集團就包括了南京電視台和南京廣播電台。
4. 中央人民廣播電台的新媒體
中國廣播網(央廣網)由中央人民廣播電台主辦,是中央重點新聞網站。多年來,中國廣播網發力新聞門戶。擁有新聞、財經、評論、軍事、娛樂、體育、旅遊、游戲、圖庫、視頻等門類眾多的專業頻道50多個,以及吉林、黑龍江、浙江、河南、廣西、甘肅等20家地方分網。中國廣播網依託中央人民廣播電台中國之聲、經濟之聲等16套廣播頻率、中國廣播聯盟210餘家成員台和駐全國各地及軍隊、武警記者站,以獨家、快速的原創報道聞名,並以音頻收聽為特色。
為了滿足用戶更多需求,秉持「三屏融合」理念的中國廣播網不斷拓展在PC端、手機端、視頻端的業務布局,目前有中國廣播網、中國廣播集成平台、央廣之聲(有聲閱讀)、銀河互聯網電視等四大新媒體業務板塊,發展成為優勢突出、特色鮮明的多媒體集群網站。 你好台灣網是中央人民廣播電台對台網路新媒體傳播平台,立足對台宣傳、突出本土特色、服務兩岸網民、推動台網一體,致力於成為溝通兩岸親情與民意的最佳網路平台。
你好台灣網自2000年建站以來,一直以宣傳大陸對台方針政策為己任,發揮中央台和對台灣節目中心的獨家優勢資源,促進兩岸和平發展、弘揚中華文化、服務台灣同胞、推動民間互動交流。
你好台灣網站內容主要由新聞、社區、廣播音頻三部分組成,開設《兩岸新聞》、《財經》、《動漫flash》、《TalkShow訪談》等特色頻道,每日原創、編發兩岸及國際等各類新聞、圖片、音視頻近千條;專業化的兩岸互動社區——《你好台灣論壇》、《兩岸尋親訪友》等欄目在兩岸互動社區中排名居前。 央廣之聲(北京)文化傳媒有限公司主營的「手機閱讀」業務專注於集成、傳播國內外優秀音頻節目,依託中央人民廣播電台海量音頻內容和各類優質內容合作渠道,自製或集成節目內容資源,向不同渠道分發,為用戶提供基於移動互聯網的視聽音頻節目服務。央廣之聲擁有業內最大的正版內容量,其合作渠道包括:MTK內置、移動MM、網盟、互聯網(門戶、電商等)、手機客戶端、應用超市等渠道。
央廣之聲開發運營的有聲讀物產品——「閱耳有聲書城」於2013年4月通過APP Store發布,客戶端界面潮流炫酷,用戶體驗全面優化;操作方便,精彩內容實時滾動更新,提供在線及下載收聽;內容豐富,簽約知名作者及與百家CP合作,名家演播,「解放雙眼,用心悅讀」。 銀河互聯網電視依託中央及地方廣電機構的節目策劃、製作、包裝優勢,聚合主流視頻網站版權、CDN、數據挖掘能力,為用戶提供包括視頻點播、輪播、精彩回看、特色應用、社區信息化應用、商務應用、在線支付、游戲應用等在內的定製化信息服務,擁有世界地理、國防軍事、精彩賽事、音樂電視、幼兒教育、第一劇場、衛視集萃、傳奇紀實等特色類型化頻道。銀河互聯網電視有限公司已攜手江蘇廣播電視總台和愛奇藝科技有限公司推出「木星」和「高清盒子」機頂盒,以及「TV+」電視機。
5. 電台媒體有什麼優勢
廣播電台在信息傳播和節目形式上有許多獨特的優勢。其中,節目主持人與聽眾在廣播節目中的雙向交流,在聽眾要求信息對稱的今天,就更顯得具有優勢。因此,認真研究廣播電台雙向交流在節目中的應用及應用中需要注意的問題,應該成為廣播研究的重點之一。
雙向交流的應用
隨著直播節目的開辦,聽眾參與廣播的形式和參與的程度有了一次質的飛躍,由傳統的雙向互動轉為即時的雙向交流。在節目直播中,聽眾通過手機簡訊、電話網路等通訊方式進行交流。這種主持人設置主題,嘉賓答疑解惑,聽眾發表評論和建議的節目形式,就是聽眾與節目的雙向交流。進行節目內容的雙向交流,這種參與方式的轉變,不僅使節目內容更加豐富,節目可聽性更強,而且還使廣播與聽眾之間溝通更加暢通,廣播節目也更具親和力,廣播節目在形式的編排上,內容的選定上和節目深度、廣度上都具有了新的特點和表現形式。
雙向交流的表現形式
首先,在節目設置上,廣播開始關注雙向交流節目在整體節目上的比重,雙向交流性節目已經成為廣播節目的主流節目。比如目前許多廣播品牌欄目之所以節目越辦越受聽眾喜愛,政府關注。除了政治因素外,更多的還在於這檔節目已經具有了聽眾與節目雙向交流的精神元素,成為廣大聽眾實現民主對話,信息對稱,擁有話語權的重要途徑。
其次,廣播節目雙向交流形式的應用,不僅彰顯了頻率專業化的辦台思路,也使聽眾參與節目的熱情更加主動,也更加突出了節目的主體性。
第三,聽眾與節目的雙向交流,使廣播媒體的即時性和隨機性特點更加突出。
雙向交流應該注意的問題
第一,要注意節目議題的設置,不能人雲亦雲。
新聞輿論的作用在於客觀地作用於聽眾的思想活動、思維方式和價值取向。新聞是先進文化的參與者,廣播媒體的雙向交流就是要通過平等的信息交流,在平等對話、信息對等的同時,給聽眾帶去更多的理性思考,在聽眾的參與中,正確地樹立良好的道德觀和榮辱觀。因此,廣播節目的采編播人員在節目的策劃、編排上,如何正確把握議程設置,就成為十分重要的環節。
第二,要注意節目內容的聽眾原則,不能曲高和寡。
雙向交流在廣播中的應用,要從聽眾需要出發,要注意聽眾廣泛關注的議題,以此充分調動聽眾參與廣播的積極性。
我們知道聽眾是由無數個體所組成的,從事行業不同,社會地位不同,受教育程度不同,所承擔的社會責任不同,價值觀念、行為方式也不同,所需求的信息也千差萬別。要想最大限度地發揮廣播雙向交流的優勢,彰顯廣播傳媒的魅力。在節目內容上,就必須注意聽眾原則,認真做到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防止一廂情願、曲高和寡的現象發生。
第三,要注意節目內容的差異化,不能眾口一辭。
節目的差異化、特色化是提高節目受眾率的關鍵。廣播媒體的雙向交流,既是廣播彰顯魅力的致勝武器,同樣也是評價廣播節目優劣的重要衡量標准。所以說,在應用廣播節目與聽眾雙向交流形式的時侯,同一選題,角度的差異化,十分重要。而我們所說的節目內容、節目選題和節目談話角度的差異化,目的就是在堅持正確輿論導向的前提下,選取適合自身媒體特點的談話角度和內容。
因此,正確的應用雙向交流,在議題設置之後,獨辟蹊徑地選取報道角度,嫻熟地應用綜合材料,就成為廣播采編播人員的重要工作。也正因為正確應用新聞角度的差異化,我們才能自覺地從同源信息中,梳理出不同於其他媒體的新聞價值和由表及裡的事件原型。因此說雙向交流在廣播中的應用,不是減輕了廣播采編播人員的工作強度,而是進一步加大了先期工作的質量要求和個人素質要求。所以在雙向交流節目中要盡量追求差異化,而不能千曲一調,眾口一辭。
總之,廣播雙向交流的產生和發展,是我們政治開明,經濟發展,社會進步,通訊技術普及的情況下,應運而生的新的節目形式,這期間,雖然報紙、電視、互聯網都在採用,但從傳播成本,接受成本和隨機性上講,以及從節目內容的廣泛性上講,廣播電台都有先天優勢可言。因此,充分認識這一優勢,正確應用這一途徑,是廣播揚己所長,避己所短,取得應有地位的一項重要工作。
6. 中國所有媒體電台報社都有哪些
中國網 《人民日報》 新華社(新華網) 中國新聞社(中新網) 中國國際廣播電台 (國際在線) 中央電視台(央視國際) 《中國日報》 《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 《經濟日報》 (中國經濟網) 《解放軍報》 《光明日報》(光明網) 中央人民廣播電台 《華聲報》(中國僑網《工人日報》(天訊在線) 《農民日報》(農民網) 《檢察日報》(正義網) 《人民法院報》(中國法院網) 《人民公安報》(中國警察網) 《法制日報》 《科技日報》 《中國證券報》 《中華工商時報》 《中國經濟時報》 《中國經營報》 《中國工商報》 《金融時報》 《財經時報》 《證券時報》 《市場報》 《中國企業報》 《中國房地產報》 《上海證券報》 《中國教育報》 《中國食品報》 《中國旅遊報》 《中國文化報》 《中國婦女報》 《中國環保產業》 《中國體育報》 《精品購物指南》 《環球時報》 《互聯網周刊》 《艦船知識》 《學習時報》 中國西藏 中國人權 中國台灣 北京 千龍新聞網 北京電視台 北京人民廣播電台 《北京日報》 《北京晚報》 《北京青年報》 《北京晨報》 《國際商報》 《國際經貿消息報》 《北京娛樂信報》 《北京現代商報》 《京華時報》 《北影畫報》 中青傳媒 《新京報》 天津 北方網 天津電視台 天津經濟廣播電台 《天津日報》 《今晚報》 《球迷》 山西 山西電視台 太原電視台 太原有線廣播電視台 《山西日報》 《三晉都市報》 《大同日報》 《人民攝影》 河北 長城在線 《河北日報》 《燕趙都市報》 《石家莊日報》 《雜文報》《燕趙晚報》 廊坊日報》 內蒙古 內蒙古電視台 內蒙古人民廣播電台 《呼倫貝爾日報》 《內蒙古商報》 遼寧 東北新聞網 天健網 《北方晨報》 《遼寧日報》 《球報》 《沈陽日報》 《大連日報》 《遼沈晚報》 《鞍山日報》吉林 中國吉林 吉林市電視台 吉林人民廣播電台 《城市晚報》 《今天》 《東亞經貿新聞》 《長春日報》 《現代營銷》 《延吉晚報》 黑龍江 東北網 黑龍江電視台 《黑龍江日報》 《哈爾濱日報》 《大慶日報》 上海 東方網 上海電視台 上海東方電視台 《新聞晨報》 《解放日報》 《文匯報》 《新民晚報》 《上海日報》 《上海環境報》 《國際金融報》 《上市公司》 《申江服務導報》 《青年報》 《東方體育日報》 江蘇 中國江蘇 江蘇電視台 南京電視台 《南京日報》 《揚子晚報》 《江南時報》 《無錫日報》 浙江 浙江在線 浙江電視台 杭州電視台 《浙江日報》 《金華日報》 《紹興日報》 《錢江晚報》 《美術報》 《溫州都市報》 《江南晚報》
7. 電台屬於什麼媒體
廣播和電視屬於電波媒體。
8. 電台媒體的缺點
電台媒體的缺點如下:
廣播只有聲音,沒在文字和圖像,聽眾對廣播信息的注意力容易分散。
傳播效果稍縱即逝,耳過不留,信息的儲存性差,難以查詢和記錄。
通過微型天線接收電視信號,信號穩定性難以隨時隨地得到保障,有可能出現接收不到信號或信號模糊現象。
廣播內容按時間順序依次排列,聽眾受節目順序限制,只能被動接受既定的內容,選擇性差。
9. 電影,電台,報刊屬於什麼媒體
報紙廣播電影電視互聯網手機媒體,都屬於大眾媒體。
前四個被稱作傳統媒體,後兩個叫新媒體。
所以,電影,電台,報刊屬於大眾媒體中的傳統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