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被罵滾出主持界的董倩究竟做錯了什麼
她沒有做錯什麼,錯的是不願接受事實的人。向來是秉承著真實的原則。她把最真實的一面帶給大家,是她一直踐行的,她也是一個不拖泥帶水的人,總是一針見血。
⑵ 從「央視名嘴」到「滾出主持界」,被罵「沒人性」的董倩,如今怎樣
很少聽到董倩的消息了,基本上這么多年都沒有她的任何新聞。
⑶ 董倩結過幾次婚
董倩只結過一次婚,丈夫是同為央視同事的知名主持人王世林。兩人感情很好。。
大家比較熟悉的央視主持人董倩,主持過《焦點訪談》、《東方之子》、《董倩面對面》、《新聞1+1》等節目。董倩不是什麼大美女,但是一看就是那種帶著文藝氣息的女性。董倩從北大畢業後就順利被中央電視台錄取,起初的董倩有些迷茫。
董倩和撒貝南是北大校友,只不過董倩學的是歷史專業,撒貝南學的是法律專業。初出茅廬的她對新聞和編輯工作完全沒有經驗。年輕的董倩憑著自己的那種敢於挑戰和敢於拼搏的精神在新聞界闖出了自己的一片天地。從現場記者到進入演播室做主持人,董倩一路前進,她的努力和鑽研得到了大家的認可和好評。
都說鏡頭面前的人都是經過包裝的,各種化妝術將他們原本的樣子遮蓋的完全變了樣,讓人看上去總是那麼的完美。然而有一對電視熒屏中的夫妻卻總是素顏出鏡,而他們的素顏干凈大方,一點也不輸給影視明星。他們就是央視節目主持人董倩和她的丈夫和同事王世林。
新聞工作者董倩一直在主持《真相》新聞專題采訪節目,在筆者看來也挺不容易的。說真的,一個優秀的新聞記者,在采訪一個特定的對象時,必須要完完整整的觸碰被采訪對象的所有――愛與恨、悲與歡、堅強與脆弱、義無反顧與仿徨痛苦……等等,因為新聞工作者所要展現的,是一個完完整整的「人」,而不是一個抽象的概念和符號。
新聞工作者的使命,本就是要挖掘事實、展露人心,引發共鳴和反思。董倩一直在做這方面的深入采訪,這一點我敬佩她。但是這不是說被采訪對象就必須無條件配合,這是采訪,不是解剖屍體,新聞工作者不能只顧著尖銳地撕開別人的傷疤,應該更多的顧及和體諒別人真實的傷痛。
董倩覺得對於新聞來說,最首要的便是「准確」兩字。如果你的提問不準確,或者說你的提問不夠水準, 對方覺得你不具備與他們對話的資格,那麼他們很可能就會敷衍你。
「樸素大方」是董倩對自己采訪風格的評價,這也許得益於她的父母。雖然董倩是家裡的獨生女,但多年來,父母給她最大的影響就是「樸素 」。
多年面對面的采訪經驗,董倩總結出一句話:讓對方覺得你配坐在他面前。「不管什麼人,部長也好,普通老百姓也好,所謂『配』,就是讓對方感到『你懂我說的話』。這樣,「在日後的采訪中,能讓別人把你 當回事,還是一個『配』字。你更加『配』,他就會更重視你,采訪出來的東西就會更客觀、更准確。」
但我們還是不應忘記,新聞行業的從業者,不僅要有足夠的理性,更要有足夠的溫情。挖掘事實背後的真實,也不要忘了人文關懷。博眼球、戳別人心窩子不能成為新聞人的目的。新聞,同樣要有溫度。祝董倩的事業越來越好。
(3)董倩擴展閱讀:
董倩的丈夫王世林來自北方的一個農村,他看上去就朴實憨厚,從小的生活環境造就了他如今的主持風格都是那麼的淳樸簡潔,同時又不缺軍人子弟的文化素養。他的生活很簡單,所以在工作上他也是親切隨和,回想他主持過的上千多次的訪談,面對各種不同國籍不同性格的嘉賓,王世林都是沉穩從容的對待,他的訪問切入人心,聯合實際,就像他自己那樣的簡簡單單。
看看海,爬爬山就是董倩夫婦生活中的愛好,這在大多數人眼中最無聊不過的事情在王世林看來卻是他生活中的樂趣,工作之餘,他把所有的時間都花在和孩子一起享受生活的樂趣中。王世林現在董倩已經快滿五十歲了,頭上也好像有了些許白發,盡管如此,董倩依然保持自己的風格,從來不化妝,在董倩的主持生涯中從來沒有過化妝這一說。
董倩覺得化妝對於她這樣的職業沒有任何的必要和意義,畢竟不是演藝圈的明星,無需要包裝和掩蓋什麼。就算滿頭白發也無所謂,歲月的痕跡而已,觀眾們早已習慣她的樣子,所以董倩堅持做最真實的自己。董倩主持節目的服裝同樣是簡簡單單、簡約大方。
網路-董倩 (央視主持人)
⑷ 董倩到底得罪了誰,為何會被罵滾出「主持界」
我個人覺得董倩應該是得罪了觀眾,畢竟董倩在奇葩說裡面實在是太敢說了,而且做人有一點點情商偏低。
⑸ 董倩的個人履歷
1983年畢業於北京第二實驗小學
1989年畢業於北京八中
1995年畢業於北京大學歷史系
1995年:11月至1996年12月 《焦點訪談》國際組編輯。
1995年底,大學畢業後不久一次很偶然的機會,考入了中央電視台,開始在《焦點訪談》國際組工作。
1997年:1月至1999年12月 《東方之子》出鏡記者
2001年:1月至2003年4月 《新聞調查》出鏡記者
2003年:4月至今 《央視論壇》《董倩面對面》《新聞1+1》主持
2011年:10月出席金號獎2011"全國聽眾喜愛的歌手"頒獎晚會主持 1995年10月,董倩剛剛走出北大校門,一次偶然的機會參加了中央電視台的招聘考試,憑著一股「出生牛犢不怕虎」的氣勢她順利地通過了入台考試,進人新聞評論部《焦點訪談》工作。「之前根本沒有想過會從事電視方面的工作。我是學歷史的,對新聞知之甚少,可以說,我是伴隨著央視電視新聞的發展慢慢地成熟起來的。」剛出校門的董倩對於電視是地地道道的門外漢,年輕的她沒有社會經驗,沒有工作經驗,甚至不懂編輯機。「當看著辦公室里的同事出出進進忙這忙那,自己卻像個木頭一樣傻獃獃地坐在分給我的辦公桌前不知所措時,那種自卑幾乎要了我的命。」
在《焦點訪談》工作一年後,董倩到《東方之子》做出鏡記者。1999年參加了澳門回歸大型直播節目,「直播對記者的現場采訪能力要求更高,記者要做的是更加敏銳地把握現場以及鎮定自若的心理素質。」或許正是憑著這種勇於自我挑戰的拼搏精神,才有了今天成熟、干練的董倩。2000年她加入《新聞調查》,「這是一個全面培養出鏡記者的好地方。出鏡記者在第一現場,其他人都是在通過他們的眼睛看事件,所以他們的采訪和挖掘深度尤為重要。」經過7年多記者生涯的積累,董倩又站到了《央視論壇》主持人的位置上,「從做現場記者到進入演播室做主持人,我的速度可能快了些,但既然受命於此,就要盡力干好。」這是董倩的一貫風格。 香港回歸、五十年國慶、澳門回歸、申奧成功、APEC會議、中國加入WTO、載人航天飛行、北京奧運會、汶川大地震……央視這些重大活動報道中,都有一位秀外慧中的女子——董倩。 這位在央視摸爬滾打十四年的資深記者和主持人是怎樣走到今天的?
在常人的眼裡,董倩一路似乎總是伴著鮮花、雨露和掌聲。其實,事實遠非如此。有一次,記者私底下問董倩,工作中有沒有遇到過觀眾「不買賬」的時候。董倩哈哈一笑:「多了去了,怎麼會沒有呢?即使到現在,也會聽到一些批評的聲音,更不用說早些年了。當初,組里有白岩松、水均益這樣的『大牌』,雖然跟他們不在一個起跑線上,但領導和觀眾都不會因為你起步晚幾年,就會用低一些的標准要求你。你既然來了,就應該做好。所以,早期那些日子挺糟糕的,自己根本找不到感覺,別人的批評接踵而來,有一段時間甚至覺得干不下去了。」
開始那幾年,她發現觀眾對她總是不認可,一些同事也失去了最初的熱情,不太願意與她合作,很多議論不期而至……一個電視節目主持人,主持的節目觀眾不愛看,收視率不斷下降,這種打擊無疑是沉重的。那段時間董倩寢食難安。
董倩清楚地記得製片人時間曾跟她說過:「我挑主持人向來一挑一個准兒,看人還從沒有看走眼的時候。可是現在我們的同事,還有領導,都反映你不行,我不能不想是不是我看走眼了。你可別成為我的第一個敗筆。」
那次談話對董倩刺激很大。董倩說:「當一個主持人不僅要有閱歷,有知識,關鍵還要有自信。今天回想起來,我當時的主要問題在於,什麼都沒有,尤其閱歷不夠,我老以一種學生心態面對不同的人,不夠自信。」
一次,董倩做了一個系列專訪。但采訪效果大家普遍反映不好,說她瞪著眼,綳著臉,特別嚴肅地質問人家。部門主任還特意把董倩叫到辦公室,面無表情地說:「這里有一份關於你的材料,你拿回去好好看看!」一頭霧水的董倩接過大信封,忐忑不安地回到辦公室,打開材料一看,原來是北京廣播學院博士生導師張頌寫的一篇內參,密密麻麻幾頁紙,就她主持的節目進行了有理有據的分析,並從專業的角度提出了不少非常「尖刻」的批評意見。
董倩將這份批評材料鄭重地貼到辦公桌旁邊的牆上。她說:「人應該換一個角度看待批評,人家批評我是對我的幫助啊!說明你引起別人注意了,你再也不是一個無關痛癢的人了。」董倩接著說:「前些年我是個不被人想起的新手,遇到大事需要采訪的時候,都沒有我的份兒,心裡很難受。當別人在前方熱火朝天地忙活時,你知道我在干什麼?我心想哪怕你讓我幫你們拿架子都行,只要讓我參與。但是沒有我參與的機會。你說做一個記者,當大事發生的時候你卻只在邊上看著,心裡會怎麼想?」
不過這一切都過去了。2007年,台里批准董倩去耶魯大學學習了一個學期。在外國人堆里生活,這對董倩來說還是第一次。在美國的經歷,讓董倩第一次意識到自己工作的重要性。美國電視節目中,重要的時段中出現的都是男人,回央視一看,自己也是在重要時段出現。「我是女人,由此我就得出個結論,我也挺重要的。」董倩說。
⑹ 曾經的央視名嘴,被罵滾出主持界,董倩得罪了誰
得罪了消防人員,她說話沒有注意,對消防人員問了一些敏感的話題,有些都是明知故問的,結果讓網友覺得很沒有禮貌。
⑺ 曾經是央視名嘴,如今被罵「滾出主持界」,董倩到底得罪了誰呢
四川涼山發生森林火災,有很多名地方撲火人員和幹部犧牲,最小的一位才23歲,這次火災全國人民都在關注著,都在等待主持人記者為我們帶來最新消息,董倩這次也采訪奮戰歸來的消防戰士,她直戳人心一連的提問將倖存消防人士都問哭了,這次采訪讓眾人氣憤不已。正是因為董倩犀利,無情的采訪,揭人傷疤的提問,因此得罪了不少觀眾與網友。
⑻ 從央視名嘴到被罵「滾出主持界」,董倩究竟做錯了啥
她的孩子並不是中國國籍。讓很多粉絲覺得她並不是真的愛國。覺得她特別虛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