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台灣的總面積是多少
台灣位於中國大陸東南沿海的大陸架上,東臨太平洋, 東北鄰琉球群島, 南界巴士海峽與菲律賓群島相對,西隔台灣海峽與福建省相望,總面積約3.6萬平方千米,包括台灣島及蘭嶼、綠島、釣魚島等21個附屬島嶼和澎湖列島64個島嶼。
台灣原住民族屬於南島語系, 人種屬馬來人種。 南島語系是世界上分布面積最廣的 語系之一,台灣是其分布的最北端。
台灣文化以中華文化為主體,是中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原住民族的南島文化亦有影響, 近現代又融合日本和歐美文化,呈現多元風貌。
1、台灣漢字拼音採用漢語注音符號。台灣的中文羅馬拼音系統為國際通行的漢語拼音,早期曾採用威妥瑪式拼音法。目前地名(縣市名除外)、街道名人名均以漢語拼音翻譯。
2、台灣國語的詞彙 語法繼承許多古漢語 近代漢語和現代漢語初期用法,如定讞( 定罪)等。一些詞彙也吸收本地方言和外語的成分
② 台灣的面積是多大
面積約3.6萬平方公里,其中台灣島面積為35873平方公里,佔全省總面積的90%以上,是中國第一大島。
台灣省(tái wān shěng,Taiwan Province)簡稱「台」,位於中國東南沿海,省會台北,人口約2300萬,經濟富庶、文教發達、風光秀麗、物產豐饒,有「寶島」的美譽。
由台灣島及蘭嶼、釣魚島等21個附屬島嶼和澎湖列島64個島嶼構成。全省多山地丘陵,最高峰玉山達3952米,地跨北回歸線,為熱帶、亞熱帶季風氣候。東臨太平洋,東北鄰琉球群島,南界巴士海峽與菲律賓群島相對,西隔台灣海峽與福建和廣東兩省相望,扼西太平洋航道中心,是中國與太平洋地區各國海上聯系的重要經貿、交通樞紐,也是軍事戰略要地。
③ 台灣面積多大人口多少
截止至2021年2月,總面積約3.6萬平方千米;人口約2360萬。
台灣省由中國第一大島台灣島與蘭嶼、綠島、釣魚島等附屬島嶼以及澎湖列島組成,總面積約3.6萬平方千米。台灣縱跨溫帶與熱帶,北回歸線穿過中部,山勢高峻,地形海拔變化相當大。台灣人口約2360萬,超過70%集中在西部的5大都會區,其中以台北市為中心的台北都會區最大。
台灣主要的少數民族高山族在17世紀漢族移民社會形成前即已在此定居;自明末清初始有大量的福建南部和廣東東部人民移墾台灣,最終形成以漢族為主體的社會。1945年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取得勝利,台灣和澎湖重歸中國主權管轄;1949年中國國民黨當局退據台灣。
(3)台灣多大面積擴展閱讀:
台灣的相關情況:
1、台灣島面積35886.8623平方千米,為中國第一大島、世界第38大島嶼,南北縱長約395千米,東西寬度最大約145千米,環島海岸線長約1251.2806千米,含澎湖列島總長約1520千米,扼西太平洋航道的中心,是中國與亞太地區各國海上聯系的重要交通樞紐,戰略價值極其重要。
2、台灣民眾因祖籍地不同、遷居台灣的時間先後,形成不同族群,分為四大族群——閩南人、客家人、外省人、少數民族(高山族)。台灣有98%的人口是來自中國大陸的漢族,約2%則是在17世紀漢族移入前即已定居的少數民族(中國政府統稱高山族)。
④ 中國台灣省面積和人口是多少
中國台灣省面積和人口分別是:
一、中國台灣省面積
中國台灣省總面積約3.6萬平方千米。
中國台灣省包括台灣島及蘭嶼、綠島、釣魚島等21個附屬島嶼和澎湖列島64個島嶼。台灣島面積35882.6258平方千米,是中國第一大島,7成為山地與丘陵,平原主要集中於西部沿海,地形海拔變化大。
二、中國台灣省人口
中國台灣省人口約2350萬。
中國台灣省人口逾7成集中於西部5大都會區,其中以首要都市台北為中心的台北都會區最大。
(4)台灣多大面積擴展閱讀:
大陸和台灣同屬一個中國,台灣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台灣文化以中華文化為主體,是中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原住民族的南島文化亦有影響,近現代又融合日本和歐美文化,呈現多元風貌。
台灣概況:
一、人口族群結構
台灣有98%的人口是來自中國大陸的漢族,約2%則是在17世紀漢族移入前即已定居的台灣原住民族(高山族)。台灣大體由台灣人、台灣客家文化、外省人、台灣原住民、高山族組成。
台灣本省人指二戰結束前就已在台灣生活的族群。本省漢族民眾可分成從福建省南部沿海地區遷移、占人口70%的閩南人,以及從廣東省東部地區遷移、占人口14%的客家人。
台灣原住民族屬於南島語系,人種屬馬來人種。南島語系是世界上分布面積最廣的語系之一,台灣是其分布的最北端。 中國政府將台灣南島語系各族群統稱為高山族。
現已有16個部族地位獲官方認可,分別是泰雅族、賽夏族、布農族、鄒族、魯凱族、排灣族、卑南族、阿美族、太魯閣族、撒奇萊雅族、邵族、賽德克族、噶瑪蘭族(實屬平埔族)、拉阿魯哇族和卡那卡那富族居住在台灣島東部,達悟族居住在附屬島嶼蘭嶼。
有14%的人口是1945年後陸續從中國大陸各省份隨國民黨政府遷台移民至台灣的外省人。
隨著海峽兩岸交流和國際化發展,台灣現有數萬名大陸及港澳配偶、10萬名外籍配偶以及30萬名外籍勞工,被稱作台灣新住民。
二、宗教信仰
台灣宗教信仰主要有:台灣佛教、台灣道教、儒家思想。
佛教、道教等中國傳統宗教在台灣極為盛行且長期發展,西方常見的基督新教、天主教與伊斯蘭教等宗教也擁有不少信眾。
台灣近八成的民眾擁有宗教信仰,逾五成民眾經常參加各類型的宗教儀式與慶典。佛教、道教相互影響融合已不易區分。道教徒中混雜台灣民間信仰者應佔大多數,媽祖、關聖帝君、保生大帝是台灣民間信仰的主要神祇。
儒家思想所規范的禮儀與哲學觀被中國人視為組成家國與人際倫理的基礎觀念。儒家思想對台灣影響深遠,中華民族傳統的倫理道德觀念規范著台灣人的思想和言行。
三、民俗文化
台灣融合了明清時期移居的閩粵移民和二戰後來台的外省人的民俗,堪稱中國民俗文化的縮影。 春節、端午節、中秋節是台灣的三大節日,每逢元宵節、清明節、中元節、七夕節等傳統節日,民間也有與大陸相同或類似特色的慶祝禮俗。
此外尚有多項深具中華文化特色的民俗慶典,如迎媽祖、鹽水蜂炮、平溪放天燈、東港燒王船、頭城搶孤等。
台灣原住民族(高山族)各族群有各具特色的傳統歲時祭儀文化。
⑤ 台灣面積多少
台灣面積是36013.73km²。
台灣省,簡稱「台」,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省級行政區,省會台北,位於中國東南沿海的大陸架上,東臨太平洋,西隔台灣海峽與福建省相望;北瀕東海,南界巴士海峽與菲律賓群島相對。
台灣省由中國第一大島台灣島與蘭嶼、綠島、釣魚島等附屬島嶼和澎湖列島組成。縱跨溫帶與熱帶。人口約2341萬,超過70%集中在西部5大都會區,其中台北都會區最大。
地形特徵:
台灣島四面環海,孕育了各種海岸地形,是中國海岸地貌類型最豐富、齊全、奇特的地方,可分為岬角與海灣相間的北部岩岸、海岸線平直單調的西部沙岸、珊瑚礁地形為主的南部珊瑚礁海岸、山地和海洋相鄰的東部斷層海岸。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台灣
⑥ 台灣有多大 相當於大陸哪個城市
台灣省總面積約3.6萬平方千米,台灣省跟海南省面積最為接近。
由台灣島及蘭嶼、綠島、釣魚島等21個附屬島嶼和澎湖列島64個島嶼構成。其中台灣島面積為35873平方千米,佔全省總面積的90%以上,是中國第一大島。
拓展資料:
台灣(Taiwan)位於中國大陸東南沿海的大陸架上,東臨太平洋, 東北鄰琉球群島, 南界巴士海峽與菲律賓群島相對,西隔台灣海峽與福建省相望,總面積約3.6萬平方千米,包括台灣島及蘭嶼、綠島、釣魚島等21個附屬島嶼和澎湖列島64個島嶼。
台灣島面積35882.6258平方千米,是中國第一大島,7成為山地與丘陵,平原主要集中於西部沿海,地形海拔變化大。由於地處熱帶及亞熱帶氣候之交界,自然景觀與生態資源豐富多元。
原住民族(高山族)在17世紀漢族移入前即已在此定居;自明末清初始有較顯著之福建南部和廣東東部人民移墾,最終形成以漢族為主體的社會。南宋澎湖屬福建路;元、明在澎湖設巡檢司;明末被荷蘭和西班牙侵佔; 1662年鄭成功收復;清代1684年置台灣府,屬福建省,1885年建省; 1895年清政府以《馬關條約》割讓與日本; 1945年抗戰勝利後光復;1949年國民黨政府在內戰失利中退守台灣,海峽兩岸分治至今。
台灣自1960年代起推行出口導向型工業化戰略,經濟社會發展突飛猛進,締造了舉世矚目的台灣經濟奇跡, 名列亞洲四小龍之一,於1990年代躋身發達經濟體之列。台灣製造業與高新技術產業發達,半導體、IT、通訊、電子精密製造等領域全球領先。
台灣文化以中華文化為主體,是中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原住民族的南島文化亦有影響, 近現代又融合日本和歐美文化,呈現多元風貌。
⑦ 台灣島的面積到底有多大
台灣島面積35882.6258平方千米。
台灣島面積35882.6258平方千米,是中國第一大島、世界第38大島嶼,南北縱長約395千米,東西寬度最大約145千米,環島海岸線長約1139千米,含澎湖列島總長約1520千米,扼西太平洋航道的中心,是中國與亞太地區各國海上聯系的重要交通樞紐及重要戰略要地。
現今的台灣地區范圍包括台灣島及其附屬島嶼、澎湖列島、金門群島、馬祖列島、東沙群島、烏丘列嶼、南沙群島的太平島與中洲礁及周圍附屬島嶼。
台灣採用東經120度的UTC+8時區。
(7)台灣多大面積擴展閱讀
大陸和台灣同屬一個中國,台灣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原住民族(高山族)在17世紀漢族移入前即已在此定居;自明末清初始有較顯著之福建南部和廣東東部人民移墾,最終形成以漢族為主體的社會。
南宋澎湖屬福建路;元、明在澎湖設巡檢司;明末被荷蘭和西班牙侵佔;1662年鄭成功收復。清代1684年置台灣府,屬福建省,1885年建省; 1895年清政府以《馬關條約》割讓與日本;1945年抗戰勝利後光復;1949年國民黨政府在內戰失利中退守台灣,海峽兩岸分治至今。
參考資料:網路-台灣
⑧ 台灣面積多大
台灣面積是三萬六千餘平方公里,
南北長四百餘公里……
人口有兩千三百萬人!!
河流:
台灣主分水嶺偏東,所以河流東短西長,一般而言,具有下列特徵:河身短、坡度大、水流急,最長的濁水溪長僅186公里,而坡度則達四十六分之一。枯水期的時候水量小,常成為野溪,不適合航行。洪峰流量十分龐大,面積兩三千平方公里的集水區域,經常出現每秒一萬立方公尺以上的洪水量。河流含沙量大,如濁水溪因而得名。河階、谷中谷、嵌入曲流、隆起沖積扇等回春地形顯著。
台灣南北長394公里,東西寬約140公里,山脈縱貫南北,超過海拔3000公尺的高山約有200餘座,海拔高度100公尺以下的平原地區只佔面積的31.3﹪,尚不及1/3,100公尺至1000公尺之台地及丘陵佔37.2﹪,1000公尺以上之山地佔31.5﹪。所以河流短促流急,以台灣主要河川為例
起點高程:140公尺至3997公尺(有七條起點超過3000公尺)。
主流長度:46.94公里至186.40公里(只有六條超過100公里)
主流平均比降:1/15至1/295(只有四條小於1/100)台灣主要21條河流的流域面積共約24000餘平方公里,佔台灣面積68.4﹪,代表台灣河流的特性:坡度大、洪水時流速急、破壞力也大。
台灣島位於西太平洋上,形狀似蕃薯,東岸為太平洋,西岸隔台灣海峽與中國大陸相望,南濱巴士海峽,北接東中國海。全島面積為35,798平方公里,南北狹長,東西窄。地勢東高西低,地形主要以山地、丘陵、盆地、台地、平原為主體。山地、丘陵約佔全島總面積的三分之二。台灣島因位於歐亞板塊和菲律賓海板塊交界處,地殼被擠壓抬升而形成的山脈,南北縱貫全台,其中以中央山脈為主體,地勢高峻陡峭。由此向東西兩側,逐漸降為較低且平緩的丘陵或台地,最後由河流沖積為低平的平原。盆地則散布於山地、丘陵或台地之間。其中平原、丘陵、台地主要分布於西部。
北回歸線橫跨台灣,以北為亞熱帶季風氣候,以南為熱帶季風氣候。台灣的氣候冬季吹東北季風、夏季吹西南季風。山脈高峻能阻隔季風。台灣高溫多雨,最冷月均溫在14度以上,雨量2500公釐以上。北部全年有雨,南部則是夏天降雨。熱帶氣旋經常侵襲台灣。
絕對位置:120ºE~122ºE, 22ºN~25ºN
相對位置:亞洲大陸東南沿海,太平洋西岸,菲律賓北方,琉球群島西南方
時區:GMT+8:00 Taipei鐧懼害鍦板浘
本數據來源於網路地圖,最終結果以網路地圖最新數據為准。
⑨ 台灣有多大面積
據上世紀七十年代統計,我國台灣省的面積是3.6萬平方公里。台灣省包括台灣本島和蘭嶼、綠島、釣魚島等21個附屬島嶼以及澎湖列島63個島嶼,是一個多島之省。台灣島形狀如一紡錘,南北間長約394公里,東西南最大寬度為144公里,全島面積35873平方公里。目前,所稱的台灣地區包括台灣省本身及台灣當局所控的福建省金門、馬祖等島嶼,總面積約36006平方公里。 澎湖群島。也稱澎湖列島,位於台灣海峽,介於台灣本島和福建省之間,東距台灣本島最近距離24海里,西距福建廈門約75海里,是海峽兩岸海上的交通要沖,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故有「台灣海峽之鍵」的稱號。澎湖列島由澎湖本島和63個島嶼組成,面積為126平方公里。澎湖列島原是一個規模龐大的玄武岩方山,經過長期侵蝕後,地床漸低,後來基盤沉降,形成有許多離散島嶼的今日澎湖列島。 蘭嶼。原名紅頭嶼,位於台東縣東南的太平洋中,因盛產名貴的蝴蝶蘭而改名為蘭嶼,面積44.7平方公里,為海底火山爆發隆起而成的火山島,是台灣本島最大的屬島,現為台東縣管轄下的蘭嶼鄉,距台東市約41海里。島上山巒青翠,碧海藍天,風景如畫。該島為雅美族的世居地,有四個自然村,6個部落,另有漢族居住。 綠島。原名火燒島,傳說因島內的火燒山在陽光照耀下滿山通紅而得名,後因火燒島的名字易給人寸草不生的錯覺,而於1949年改名為綠島。該島位於太平洋上,距離台東市約18海里,面積15平方公里,現為台東縣管轄的綠島鄉。該島也是一個火山島,外形與蘭嶼相似,呈不等邊四角形,因此有人將其與蘭嶼稱為「姐妹島」。島上丘陵起伏,西部較為平坦,丘陵台地佔全島面積的70%以上。島上現有人口約3000人,有3個村落,全部為漢族。 琉球嶼。又稱小琉球,位於台灣南部下淡水溪入海口之南,屹立於台灣海峽之中,距屏東縣東港鎮西南約8海里,距離高雄市約18海里,南北長約4公里,東西最寬處約2公里,面積6.8平方公里。因形似一個浮在海面上的球,而得名琉球嶼。琉球嶼是一個珊瑚礁構成的隆起岡巒,整個島嶼被兩條直線狀的地溝切割。該島現為屏東縣下轄的一個鄉,人口約1.5萬人,90%以上從事漁業。 多山的海島 台灣是一個多山的海島,山地面積佔了全島總面積的三分之二,東部和中部大部分地區是高山和丘陵。中央山脈、雪山山脈、王山山脈、阿里山山脈和海岸山脈,像條條巨龍蜿蜓起伏,自東北至西南伏卧在台灣島上,統稱為台灣山脈。全島海拔在3500米以上的山峰有22座,海拔在3000米以上的有62座。 台灣山系與台灣島的東北——西南走向平行,縱貫中部,形成中間高、兩側低的地勢。高山多集中於中部偏東,形成東部多山地,中西部地勢下降,最後在西部海岸地區形成廣大的海岸平原。 中央山脈北起蘇澳附近,南達台灣南端的鵝鑾鼻,縱貫台灣本島南北中央,成為全島的脊樑和分水嶺,有「台灣屋脊」之稱,將台灣全島分為東小、西大的不對稱的兩部分。中央山脈全長270公里,東西寬80公里。 玉山山脈在雪山山脈的南面,西南走向,北端隔濁水溪上游與雪山山脈緊鄰,南端至屏東平原北部,全長約120公里。玉山主峰海拔3997米,是全島和大陸東部地區的最高峰。玉山山頂終年積雪,色白如玉,因此被稱為「玉山」。
⑩ 台灣面積多大人口多少
總面積3.6萬平方公里,人口約2350萬。
台灣是中國第一大島,世界第38大島嶼,南北縱長約395千米,東西寬度最大約145千米,環島海岸線長約1139千米,含澎湖列島總長約1520千米,扼西太平洋航道的中心,是中國與亞太地區各國海上聯系的重要交通樞紐及重要戰略要地。
台灣(Taiwan),簡稱「台」,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省級行政區,省會台北。位於中國大陸東南方,東臨太平洋,西隔台灣海峽與福建省相望,南界巴士海峽與菲律賓群島相對,包括台灣島、臨近屬島和澎湖列島等80多個島嶼。
(10)台灣多大面積擴展閱讀:
台灣省行政區劃:
台灣地區現行行政區劃為2個省(台灣省、「福建省」)、 6個「直轄市」(台北市、新北市、桃園市、台中市、台南市、高雄市),其中台灣省下轄11個縣、3個市,省會位於南投縣南投市中興新村;台灣當局所設的「福建省」下轄2個縣,「省會」位於金門縣金城鎮。
「福建省」與台灣省分別在1956年和1998年將省級政府職能精簡,將大部分省級政府機關並入「中央政府」以精簡行政作業,僅保留象徵性工作。
台北市是台灣地區的最高行政機構所在地,亦是台灣政治、經濟與文化發展的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