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股票資訊 » 五力分析
擴展閱讀
上海買股票是哪個 2025-07-15 05:46:05
新時代葯業 2025-07-15 05:38:49
來伊份股票價格行情 2025-07-15 05:38:16

五力分析

發布時間: 2021-11-03 01:32:36

『壹』 請問什麼叫五力分析

五力分析模型是邁克爾·波特(MichaelPorter)於80年代初提出,對企業戰略制定產生全球性的深遠影響。用於競爭戰略的分析,可以有效的分析客戶的競爭環境。五力分別是:供應商的討價還價能力、購買者的討價還價能力、潛在競爭者進入的能力、替代品的替代能力、行業內競爭者現在的競爭能力。五種力量的不同組合變化最終影響行業利潤潛力變化。

波特五力模型將大量不同的因素匯集在一個簡便的模型中,以此分析一個行業的基本競爭態勢。五種力量模型確定了競爭的五種主要來源,即供應商和購買者的討價還價能力,潛在進入者的威脅,替代品的威脅,以及最後一點,來自在同一行業的公司間的競爭。

五力模型競爭戰略從一定意義上講是源於企業對決定產業吸引力的競爭規律的深刻理解。任何產業,無論是國內的或國際的,無論生產產品的或提供服務的,競爭規律都將體現在這五種競爭的作用力上。因此,波特五力模型是企業制定競爭戰略時經常利用的戰略分析工具。

(1)五力分析擴展閱讀:


波特五力分析模型的意義

實際上,關於五力分析模型的實踐運用一直存在許多爭論。目前較為一致的看法是:該模型更多是一種理論思考工具,而非可以實際操作的戰略工具。

該模型的理論是建立在以下三個假定基礎之上的:

1、制定戰略者可以了解整個行業的信息,顯然現實中是難於做到的;

2、同行業之間只有競爭關系,沒有合作關系。但現實中企業之間存在多種合作關系,不一定是你死我活的競爭關系;

3、行業的規模是固定的,因此,只有通過奪取對手的份額來佔有更大的資源和市場。但現實中企業之間往往不是通過吃掉對手而是與對手共同做大行業的蛋糕來獲取更大的資源和市場。同時,市場可以通過不斷的開發和創新來增大容量。

『貳』 波特五力分析包括哪些內容

波特五力分析主要分為

1.潛在競爭對手進入的風險:潛在競爭對手的進入風險是進入壁壘高度。阻礙新競爭者進入的主要壁壘形式包括規模經濟、品牌忠誠、絕對成本優勢、顧客轉移成本、政府管制。

2.產業內現有企業的競爭強度:產業內現有企業的競爭強度主要是以下幾個因素的函數:產業競爭結構、需求狀況、成本狀況、產業退出壁壘的高度。

3.購買者討價還價的能力:指的是購買者與產業內生產產品的公司砍價的能力,或者購買者通過要求更好的品質與服務抬高這些公司成本的能力。

4.供應商討價還價的能力:指的是供應商抬高投入價格或通過降低投入和服務的品質來增加產業成本的能力。

5.產業替代性產品的相似度:密切替代性產品的存在是一種強大的競爭性威脅,因為它限制了產業內產品的價格和贏利能力。如果咖啡的價格相對於茶和軟飲料上漲得太多,咖啡飲用者會轉向那些替代品。

『叄』 五力分析怎麼做

邁克爾·波特(Michael Porter)於80年代初提出了波特五力分析模型,他認為行業中存在著決定競爭規模和程度的「五種力量」,即「供應商的議價能力、購買者的議價能力、潛在競爭者進入的能力、替代品的替代能力、行業內競爭者現有的競爭能力」。這五種力量綜合起來,影響著產業的吸引力和現有企業的競爭戰略決策。五種力量的不同組合變化最終影響行業利潤潛力變化。

該種競爭戰略分析方法,將大量不同的因素匯集在一個簡便的模型中,幫助企業確定在某行業中的競爭優勢和可能達到的資本回報率,並以此來分析該行業的基本競爭態勢。從一定意義上來說,波特五力分析隸屬於外部環境分析方法中的微觀分析,通過它可以讓企業預計自身的投資期望,同時找到企業自身的戰略方向。

『肆』 SWOT分析和五力分析有什麼區別

SWOT分析和五力分析的區別:

1、兩種分析方法的對象不同,五力主要是針對企業外部因素的分析,而SWOT則是內外部兼顧。

2、五力分析模型是用於競爭戰略的分析,可以有效的分析客戶的競爭環境。五力分別是: 供應商的討價還價能力、購買者的討價還價能力、潛在競爭者進入的能力、替代品的替代能力、行業內競爭者現在的競爭能力。

3、SWOT分析S方法是一種企業內部分析方法,即根據企業自身的既定內在條件進行分析,找出企業的優勢、劣勢及核心競爭力之所在。

其中,S代表 strength(優勢),W代表weakness(弱勢),O代表opportunity(機會),T代表threat(威脅),其中,S、W是內部因素,O、T是外部因素。

按照企業競爭戰略的完整概念,戰略應是一個企業「能夠做的」(即組織的強項和弱項)和「可能做的」(即環境的機會和威脅)之間的有機組合。

(4)五力分析擴展閱讀:

SWOT分析方法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隸屬於企業內部分析方法,即根據企業自身的條件在既定內進行分析。SWOT分析有其形成的基礎。

著名的競爭戰略專家邁克爾.波特提出的競爭理論從產業結構入手對一個企業「可能做的」方面進行了透徹的分析和說明,而能力學派管理學家則運用價值鏈解構企業的價值創造過程,注重對公司的資源和能力的分析。

五力分析模型是邁克爾·波特(Michael Porter)於80年代初提出,對企業戰略制定產生全球性的深遠影響。用於競爭戰略的分析,可以有效的分析客戶的競爭環境。

成功應用SWOT分析法的簡單規則:

1、進行SWOT分析的時候必須對公司的優勢與劣勢有客觀的認識。

2、進行SWOT分析的時候必須區分公司的現狀與前景。

3、進行SWOT分析的時候必須考慮全面。

4、進行SWOT分析的時候必須與競爭對手進行比較,比如優於或是劣於你的競爭對手。

5、保持SWOT分析法的簡潔化,避免復雜化與過度分析。

6、SWOT分析法因人而異。

『伍』 波特五力模型哪五種

五力分析模型是邁克爾·波特於80年代初提出,對企業戰略制定產生全球性的深遠影響。用於競爭戰略的分析,可以有效的分析客戶的競爭環境。五力分別是:供應商的議價能力、購買者的議價能力、潛在競爭者進入的能力、替代品的替代能力、行業內競爭者現在的競爭能力。五種力量的不同組合變化 最終影響行業利潤潛力變化。

五種力量模型將大量不同的因素匯集在一個簡便的模型中,以此分析一個行業的基本競爭態勢。五種力量模型確定了競爭的五種主要來源,即供應商的議價能力,購買者的議價能力,潛在進入者的威脅,替代品的威脅,以及最後一點,來自目前在同一行業的公司間的競爭。一種可行戰略的提出首先應該包括確認並評價這五種力量,不同力量的特性和重要性因行業和公司的不同而變化。

2.波特行業競爭結構分析模型
邁克爾·波特在行業競爭五力分析的基礎上制定了行業競爭結構分析模型,從而可以使管理者從定性和定量兩個方面分析行業競爭結構和競爭狀況,以達到以下兩個目的:

1、分析確定五力中哪一個是影響企業成敗的關鍵因素;

2、企業高層管理者從與這一集團因素相關的各因素中找出需要立即對付或處理的威脅,以便及時採取行動。

波特的「行業競爭結構分析模型」,它是一個統計表格。表格的左邊是五種競爭力量及其各自所包括的若干內容的陳述。右邊是對這些陳述的態度,管理人員可以根據自己的態度進行打分。堅決同意打1分,一般同意打2分,不同意也不反對打3分,一般反對打4分,堅決反對打5分。

『陸』 五力模型包括哪五部分

五種力量分別為同行業內現有競爭者的競爭能力、潛在競爭者進入的能力、替代品的替代能力、供應商的討價還價能力與購買者的議價能力。

競爭戰略從一定意義上講是源於企業對決定產業吸引力的競爭規律的深刻理解。任何產業,無論是國內的或國際的,無論生產產品的或提供服務的,競爭規律都將體現在這五種競爭的作用力上。因此,波特五力模型是企業制定競爭戰略時經常利用的戰略分析工具。



(6)五力分析擴展閱讀:

該模型更多是一種理論思考工具,而非可以實際操作的戰略工具。該模型的理論是建立在以下三個假定基礎之上的:

1、制定戰略者需要了解整個行業的信息,顯然現實中是難於做到的。

2、同行業之間只有競爭關系,沒有合作關系。但現實中企業之間存在多種合作關系,不一定是你死我活的競爭關系。

3、行業的規模是固定的,因此,只有通過奪取對手的份額來佔有更大的資源和市場。但現實中企業之間往往不是通過吃掉對手而是與對手共同做大行業的蛋糕來獲取更大的資源和市場。同時,市場可以通過不斷的開發和創新來增大容量。

從一定意義上來說隸屬於外部環境分析方法中的微觀分析,波特五力模型用於競爭戰略的分析,可以有效地分析客戶的競爭環境。

波特的「五力「分析法是對一個產業盈利能力和吸引力的靜態斷面掃描,說明的是該產業中的企業平均具有的盈利空間,所以這是一個產業形勢的衡量指標,而非企業能力的衡量指標。通常,這種分析法也可用於創業能力分析,以揭示本企業在本產業或行業中具有何種盈利空間。

『柒』 五力模型分析

在財務管理數字化分析模型中,五力分析模型是大家經常提到的。五力分析模型的本質還是圍繞一個好的企業的產品、效率、財力這三大要素,並基於對財務報表分析指標的解讀總結出來的:發展能力、控制能力、營運能力、償債能力、盈利能力這五個方面的能力。
所有的企業管理者第一永遠關注的是企業的產品和服務賣的怎麼樣,因為只有賣出產品和服務,才能獲得收入,所以從產品層面會關注五力模型的第一個能力,就是發展能力。在發展能力中,重點關注的就是企業的銷售收入、收入增長,以及驅動銷售收入增長的動因。
同時,產品銷售要獲取利潤,成本的控制非常重要,同時預算管理控制也非常重要。比如產品生產出來了,成本控制的不錯,但是在市場和銷售費用環節不注意控制,最後沒有賺太多的錢,這也是不行的。因為成本和預算管理的控制的是從收入到成本、從成本到毛利、從毛利到費用、從費用到利潤的整個過程,這個環節是企業數字化財務分析管理中的第二個關鍵點就是控制能力。
企業產品賣的很不錯、成本與預算控制也不錯,但是成長的速度太慢,賺錢賺的太慢。別人一萬塊錢可能一次只能賺100元,但是別人在一年這一萬塊錢可以轉十圈,每次100元,十次就是1000元。我們可能一萬塊錢一次就轉300元,但是一次需要轉半年,算下來一年才能賺600元,比別人少400元。還有就是我們每筆銷售收入回款周期可能都是在3個月以上,別人可能只需要2個月。同樣的固定資產投入,我們的開工每天8小時,別人可能跑了16個小時,單位產出比我們高,單位時間內成本就攤的薄。這些講的都是什麼? 其實就是企業的運營效率,提升效率也是企業賺錢和發展的關鍵點,像應收賬款周轉率、存貨周轉率、固定資產周轉率、現金周期、總資產周轉率等等都是五力模型中有關運營效率的關鍵指標。
企業要發展,要麼從股東身上借錢、要麼從別人身上借錢,借來的錢變成企業的資產,這就是企業的資產、負債和所有者權益構成的資產負債表。適當的、適度的負債合理的利用資金杠桿發展企業也是一種非常合理的選擇,特別就需要關注企業的資產負債率、以及經營活動的現金流。因為一個是負債的情況,一個是通過經營活動的現金流來合理的償債這個才是相對健康的,這個就是五力分析模型中的償債能力所關注的。還有像大家聽說的流動比率、速動比率等等都能從不同角度體現企業的償債能力。
最後看盈利能力,也是一個綜合性的財務能力指標體系。關注的就比較多了,毛利率、凈利率、資產周轉率以及各種財務杠桿指標都是在這個分析的范疇,因為這些都涉及到企業的總體發展戰略。
以上的五力模型實際上圍繞的就是一家企業的經營管理發展,對應到的財務報表也是從宏觀層面幫助一家企業更好的了解每一項關鍵數據、關鍵指標。有很多人認為財務分析指標很簡單,感覺就是從報表上取數做一些加工計算。但是我認為,看明白財務報表上的數字並不難,但難的是通過財務數據指標洞察一家企業的經營與管理,找到問題、找到企業成長的密碼、找到出路,這件事情我認為就一點也不簡單了。

『捌』 五力分析模型對企業有何作用和意義

」五力「:
供應商的議價能力
購買者的議價能力
新進入者的威脅
替代品的威脅
同業競爭者的競爭程度
五力分析模型與一般戰略的關系:

『玖』 五力分析是哪五力

你好,五力分析模型是邁克爾·波特(MichaelPorter)於80年代初提出,對企業戰略制定產生全球性的深遠影響。用於競爭戰略的分析,可以有效的分析客戶的競爭環境。五力分別是:供應商的討價還價能力、購買者的討價還價能力、潛在競爭者進入的能力、替代品的替代能力、行業內競爭者現在的競爭能力。五種力量的不同組合變化最終影響行業利潤潛力變化。
波特五力模型將大量不同的因素匯集在一個簡便的模型中,以此分析一個行業的基本競爭態勢。五種力量模型確定了競爭的五種主要來源,即供應商和購買者的討價還價能力,潛在進入者的威脅,替代品的威脅,以及最後一點,來自在同一行業的公司間的競爭。
五力模型競爭戰略從一定意義上講是源於企業對決定產業吸引力的競爭規律的深刻理解。、供方行業為一些具有比較穩固市場地位而不受市場劇烈競爭困撓的企業所控制,其產品的買主很多,以致於每一單個買主都不可能成為供方的重要客戶。
2、供方各企業的產品各具有一定特色,以致於買主難以轉換或轉換成本太高,或者很難找到可與供方企業產品相競爭的替代品。
3、供方能夠方便地實行前向聯合或一體化,而買主難以進行後向聯合或一體化。
二、購買者的議價能力(Bargaining Power of Buyers)
購買者主要通過其壓價與要求提供較高的產品或服務質量的能力,來影響行業中現有企業的盈利能力。其購買者議價能力影響主要有以下原因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