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海上風力發電是什麼
20世紀70年代石油危機以後,開始了風能利用的新時代。在一些地理位置不錯的陸地上,風能的開發具有一定的經濟價值,而人們在另外一個前沿,發現開發風力發電的經濟性也相當不錯:海上風能。世界上很多國家開始制定計劃,考慮開發海上風電場。海上風電場的風速高於陸地風電場的風速,但海上風電場與電網聯接的成本比陸地風電場要高。綜合上述兩個因素,海上風電場的成本和陸地風電場基本相同。兆瓦級的風機,廉價的基礎以及關於海上風條件的新知識更加提高了海上風電的經濟性。研究人員和開發者們將向傳統的發電技術進行挑戰,海上風力發電迅速發展成為其它發電技術的競爭對手。
② 粵港澳大灣區最大海上風電項目投產,發展海上風電有何必要性
到目前為止,這項工作的重點主要是發展水力發電、太陽能及陸上風能。但是,由於中國擁有9000英里的漫長海岸線,所以發展海上風能的潛力也非常可觀。雖然全球海上風能行業仍然處於早期發展階段,但我們相信海上風能能夠而且應當成為中國可再生能源領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中國國家氣象局初步估計中國的潛在海上風能裝機容量為7.5億千瓦。根據輪轂高度的不同,這一潛力可能還會更大。
但是,中國在海上風能專業技術方面存在很大差距。雖然該市場的增長速度一直令人印象深刻,但中國公司在先進的海上製造與工程領域仍然處於趕超階段。為全面實現中國的海上風能潛力,從具有海上風能經驗的發達國家獲得技術轉讓是很重要的。
③ 海上風電主要挑戰是什麼
海上風電主要挑戰呢是在海上的平衡能力。
④ 海上風電發展如何
球海上風電產業,尤其是歐洲項目正在朝著更大規格風機過渡。
《2016-2020年中國海上風力發電行業投資分析及前景預測報告》指出,2014-2020年間,海上風電裝機的年復合增長率達到49%,累計裝機容量在2040年到達41吉瓦。今年,歐洲和亞洲會分別以45%和65%的年復合增長率擴張,在2020年分別達到30吉瓦和11吉瓦的累積容量。
2008年比利時ThorntonBank風場採用5兆瓦以上海上風機,其安裝6台德國Senvion5兆瓦風機,發電容量為30兆瓦。2015年全球有17處離岸風場投入運轉,總發電容量為3843.2兆瓦,其中有4處風場採用5兆瓦以上風力機,4座風場皆位於歐洲。而現階段,亞洲地區海上風場以3-4兆瓦風電機組為主。
我國海上風機容量主要以3-4兆瓦風電機組為主,6兆瓦機組還處於樣機試驗階段。
所幸的是,我國目前正朝著研製大功率海上風機方向邁進。湘電風能2015年年底中標福建中閩能源(600163)福建莆田平海灣50兆瓦海上風電項目,這個項目是國內乃至亞洲第一個採用5兆瓦機型的商業化海上風電項目,同時也是全球第一個採用5兆瓦直驅永磁風機的商業化海上風電項目。
另外值得關注的是,突破8兆瓦及以上高可靠性海上風機的關鍵技術已經被列入中國電機工程學會編制的《「十三五」電力科技重大技術方向研究報告》(以下簡稱《報告》)。
《報告》指出,到2020年我國將具備8兆瓦及以上大型海上風機製造能力,同時突破海上風電施工建設、並網運行關鍵技術,建成海上風電場全景監視及綜合控制系統,在海上風電場施工建設水平、運維檢測等方面將趕超歐美先進水平。
⑤ 海上風電和陸上風電的區別
陸上風機很多人都見過了,高七八十米的三葉風機,一排一排的在轉。但海上風機大家就不常見了。
與陸地風電相比,海上及潮間帶風電機組所處的環境與陸地條件截然不同,海上風電技術遠比陸地風電復雜,在設計和建設海上風場過程中,我們將不得不考慮海上惡劣自然條件和環境條件帶給我們的影響。如鹽霧腐蝕、海浪載荷、海冰沖撞、台風破壞等制約因素。
海上風電建設不同於其他項目建設,牽扯到海域功能的區分,航道,電纜的鋪設,海上風機的設計、施工和安裝,並網,環保,甚至國防安全等一系列問題。
而相對於陸上風電,海上風電由於遠離海岸,風電機組在惡劣的海洋環境影響下,螺栓等易損件失效加快,機械和電氣系統故障率大幅上升,導致檢修維護的頻次加快,同時運行與維護需要特殊的設備和運輸工具,導致鋒利及的維護支出大大增加。
那麼既然海上風電的各種條件不如陸上,那為什麼還要開發海上風電呢?
具體來說,海上風電相比陸上的優勢還是明顯的:
1. 海上的風平穩
風機運行是否良好,最關鍵就是看風的大小了,海上的風普遍比陸上大。陸上的地形高低起伏,對地面的風速有很大的減緩作用,所以陸上風機都樹立得高高的,以便利用高空比較大的風,但由於地形問題,陸上各個高度的風速相差很大,這就導致風切變大(垂直方向的風速變化),使得風輪上下受力不均衡導致傳動系統容易損壞。而海上就沒有這個問題,海平面一般都很平,風基本沒阻力,平均風速高,並且風切變也小於陸上,再加上海上的風向改變頻率也較陸上低,因而海上的風能很平穩。
2. 風機利用率更高
風機的發電功率與風速的三次方成正比,海上的風速比陸上高20%左右,因而同等發電容量下海上風機的年發電量能比陸上高70%。如果陸上風機的年發電利用小時數是2000小時,那海上風機就能達到3000多小時。
3. 單機裝機容量更大
風機的單機發電容量越大,同一塊地方的掃風面積和利用風的能量越多,也就是資源更充分利用。而單機容量越大,發電機就越大,葉片也就越長。陸上最大的問題就是運輸問題,長近上百米的葉片(拆成兩段也有幾十米)在陸上是很難運輸的,而在海上就不存在這個問題,直接用船拉過去就好。例如世優電氣參與的陸上風機風機項目最大也就2.5MW,而參與的湘電平海灣海上風機直接就是5MW起步。在中國市場,一部5MW的風力發電機可以不消耗任何能量僅從空氣中獲取超過4億人民幣的電能。
4. 不佔地、不擾民
陸上土地資源的稀缺性,耕地紅線不能動,林地不能建等等。隨著陸上風電的發展陸上風資源好的地方越來越少,而且風機噪音對居民和動物的影響也比較大,有研究機構專門研究過風機對野鴨會造成影響;然而海上建設風場就不存在這些問題,並且我國是個海洋大國,海岸線長度超過1.8萬公里,居世界第四位。
5. 距離用電負荷近
我國遼闊的大西北建設了大量的風電場,這些風場無疑都得通過特高壓、超高壓線路輸送到東南沿海的用電負荷中心,距離超過兩三千米。而海上風場基本都建設在沿海一兩百公里處,距離負荷中心較近,並且常年有風,所以很適合電負荷中心的需求。
基於以上優勢,建設海上風場是發展趨勢。雖然海上風電正在起步階段尤其是我國,但總體來說各國都在向海上風電發展,未來的全球能源供應體系中,海上風電會比陸上風電前景更廣闊。
⑥ 近年來國家對海上風電開發的扶持力度貌似加大了,求問海上風電和陸上風電的區別
海上風電的優勢更多——風更平穩、 風機利用率更高、單機裝機容量更大、不佔地、不擾民、距離用電負荷近,近期項目都開工了,比如遠景能源在海陽的海上風電產業園
⑦ 海上風電分布
已建成的有上海東海大橋海上風電場、江蘇如東潮間帶試驗風電場,有上海3.6MW、5MW,福建5MW試驗海上風機。
規劃場地有沿海的遼寧、河北、天津、山東、江蘇、上海、浙江、福建、廣東等地。
台灣也在規劃之中。
⑧ 什麼是海上風電
我國不僅擁有漫長的淺水海岸線,而且主要城市相對靠近海岸,這些因素都有助於海上風電的發展。
在經歷過風電跨越式發展之後,海上風電大門的開啟顯得格外慎重和穩健。早在2010年2月,相關部門下發了《海上風電開發建設管理暫行辦法》,要求沿海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發展改革部門、海洋行政主管部門,切實做好海上風電發展規劃編制、海上風電建設項目授權和核准工作,促進海域空間資源合理利用,強化海洋生態環境保護,引導海上風電健康、持續發展。
⑨ 目前涉足海上風電的電氣廠家有哪些
人民電器集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