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太湖世界文化論壇的2014年中醫葯文化發展高級別(澳門)會議
2014年11月13日-14日,以「創新發展傳統醫學,邁向生態文明新時代」為主題的太湖世界文化論壇2014年醫葯文化發展高級別(澳門)會議成功召開 。澳門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崔世安、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陳竺、柬埔寨王國副首相貢桑奧親王、等中外政要出席開幕式。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副主任、國家中醫葯管理局局長王國強在開幕式上做主題發言,太湖世界文化論壇主席嚴昭柱做主旨演講。來自世界近20個國家和地區的醫葯學專家、科學家、政治家及各界人士約1000人出席本屆會議並參與討論。 2014年11月13日《新聞聯播》:太湖世界文化論壇2014中醫葯文化發展高級別(澳門)會議開幕
太湖世界文化論壇2014年中醫葯文化發展高級別(澳門)會議今天在澳門開幕,本次會議聚焦傳統醫學與生態文明,旨在推動傳統醫學與現代醫學、醫學理念和醫學模式創新發展。
❷ 如何做到文化融通世界 ,讓技藝活態傳承下去
「文化技藝是技藝與文化、傳統與現代的黏合,在當今世界備受重視。作為推動世界文化技藝的創新性活態傳承的載體,太湖世界文化論壇在充分挖掘文化蘊含的基礎上,增進中外文化交流,讓文化技藝在交流中發展,在發展中得到傳承,讓世界文明展現出永久魅力和時代風采。」
❸ 太湖世界文化論壇的宣言發布
首屆太湖世界文化論壇年會
太湖世界文化論壇秘書長鄭傳焮在首屆年會閉幕式上發布《蘇州宣言》
第二屆太湖世界文化論壇年會
太湖世界文化論壇秘書長鄭傳焮在第二屆年會閉幕式上發布《杭州宣言》
第三屆太湖世界文化論壇年會
太湖世界文化論壇秘書長鄭傳焮在第三屆年會閉幕式上發布《上海共識》
中醫葯文化發展(南昌)高級別會議
南昌會議閉幕式上太湖文化論壇鄭傳焮秘書長宣讀「南昌宣言」
巴黎會議
巴黎會議閉幕式上太湖世界文化論壇鄭傳焮秘書長宣讀「巴黎宣言」
中醫葯文化發展高級別(澳門)會議
澳門會議閉幕式上太湖世界文化論壇鄭傳焮秘書長宣讀「澳門宣言」
❹ 有人認識金海軍的嗎聽說是上海正本上工的人
金海軍作為太湖世界文化論壇顧問參會的信息,他也是上海正本上工的一名工作人員。上海正本上工負責岐黃國醫外國政要體驗中心的運營,這家公司主要的業務是建設中醫葯文化養生保健醫療體驗基地、傳播中醫葯文化。金海軍也參加了最近五屆太湖世界文化論壇。
❺ 太湖世界文化論壇的2014年巴黎會議
2014年3月31日-4月1日,以「絲綢之路—中西方文化交流的永恆通途」為主題的太湖文化論壇2014年巴黎會議在法國巴黎成功召開。本次會議由太湖文化論壇、中國文聯、甘肅省人民政府、中國人民外交學會和法國展望與革新基金會共同主辦。法國參議院副議長、前總理,太湖文化論壇名譽主席拉法蘭,十一屆全國政協副主席、太湖文化論壇名譽主席張梅穎,甘肅省委常委、宣傳部部長連輯,法國吉美博物館館長蘇菲·馬卡里奧在開幕式上致辭。來自世界多個國家的政治家、學者、媒體人士出席巴黎會議並參與討論。會議基本程序依次為分別為開幕式、全體大會、分會場並行會議、圓桌對話、閉幕式。
絲綢之路橫貫歐亞大陸,是中西方歷史上重要的貿易交通干線,曾為溝通東西方文明,促進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相互交流和合作作出過重要貢獻。太湖文化論壇2014年巴黎會議抓住中法建交50周年這一重要歷史契機,以「絲綢之路——中西文化交流的永恆通途」為主題,圍繞 「絲綢之路與物質文化交流」、「絲綢之路與精神文化交流」、「16世紀以來的中法文化交流」等議題展開深入研討,在弘揚中華文化、搭建中西方漢學研究橋梁的同時,進一步推動中外文化交流,為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做貢獻。 3月31日
開幕式
全體大會
敦煌贈禮儀式
論壇一:絲綢之路與物質文化交流
論壇二:絲綢之路與物質文化交流(續)
論壇三:絲綢之路與精神文化交流
4月1日
論壇四:絲綢之路與精神文化交流(續)
論壇五:16世紀以來的中法文化交流
論壇六:16世紀以來的中法文化交流(續)
圓桌會議:中法友好關系與中法文化特性
閉幕式
發布《太湖文化論壇2014年巴黎會議宣言》 2014年3月31日《新聞聯播》:以「絲綢之路-中西方文化交流的永恆通途」為主題的太湖文化論壇2014年巴黎會議今天開幕。
會議下設三個主題論壇,議題分別為「絲綢之路與物質文化交流」、「絲綢之路與精神文化交流」、「16世紀以來的中法文化交流」,旨在弘揚絲綢之路精神,促進不同文明交流互鑒,推動中法友好與世界和諧。
❻ 太湖文化論壇 thffc.com
太湖文化論壇是參照達沃斯論壇的模式和經驗而創立的一個民間社團組織。特點為學術性、非官方、非營利、定期、定址。太湖文化論壇立足中國、面向世界,聯系和團結全國以及世界各國廣大文化界人士,努力打造一個促進中外文化交流、共商世界文化發展的高層對話平台,努力打造一個開放、多元、包容的國際知名文化論壇品牌,推動和諧文化、和諧世界建設。太湖文化論壇永久壇址設在蘇州太湖國家旅遊度假區中信太湖城,太湖文化論壇常務理事會設在中國北京。
❼ 中信太湖城內囊括太湖文化論壇(國際文化會議中心)嗎
當然是太湖文化論壇是與博鰲比肩,迄今為止唯一一個以文化為主題的論壇項目。 中信地產精心打造的太湖文化論壇位於蘇州太湖國家旅遊度假區核心區域,中信太湖城西南角,包括酒店式公寓、住宅、別墅、五星級酒店及國際會議中心等,是一個集論壇、培訓、教育、會展於一體的文化產業基地。它由美國WATG公司擔綱設計,委託香港浩華管理顧問公司擔任酒店專業顧問。 太湖文化論壇項目採用南屏北敞、擁湖層疊的設計理念,萃取了生態健康的發展理念,水脈相貫,調形補勢,同時以水脈島鏈形成景觀、服務、旅遊三疊合的核心線,使之整體鮮活靈動。 作為資源交流的平台--這是一個新的世界文化交流地,它是各種文化精粹的融會,一個多文化盡情展示的平台。 作為文化蘇州的名片--對蘇州市而言,它開發了蘇州太湖的文化及自然資源,讓東方文化走向世界,讓世界了解蘇州,是蘇州人文主義的最佳代言。
❽ 合作共贏新型國際關系有什麼意義
1、政治上,逐步走出一條國與國交往的新路子。
中國在主要大國中率先把建立夥伴關系確定為國家間交往的指導原則,堅持「對話而不對抗、結伴而不結盟」,同80多個國家和地區或區域組織建立了不同形式的夥伴關系,初步構建起遍布全球的夥伴關系網路。
夥伴關系不設假想敵、不針對第三方,體現了和平性、平等性、包容性。我們努力構建總體穩定、均衡發展的大國關系框架,中美新型大國關系建設邁出堅實步伐,中俄全面戰略協作夥伴關系保持高水平運行,中歐四大夥伴關系建設開花結果,中國同金磚國家團結合作日益深化。
我們認真貫徹親誠惠容的周邊外交理念,與地區國家攜手建設亞洲命運共同體,各層次、各領域合作全面展開,利益融合不斷加深。我們積極踐行正確義利觀,著力加強同亞非拉發展中國家的團結合作,實現同發展中國家和地區合作架構全覆蓋,推動同發展中國家合作邁上新台階。
2、經濟上,推動形成包容性發展的新格局。
中國在國際上積極倡導以公平、開放、全面、創新為核心的發展理念,推動各國增強發展能力、改善國家發展環境、優化發展夥伴關系、健全發展協調機制,為促進世界經濟強勁、可持續、平衡增長作出重要貢獻。
我們全面參與聯合國框架內可持續發展等問題的討論與合作,積極推動制定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則,扎實推進「一帶一路」建設,加強同沿線國家發展戰略對接,為亞歐大陸和世界發展振興注入強勁動力。
積極推進互聯互通建設,推動「一帶一路」框架下重大互利合作項目全面展開並取得重要早期收獲。大力深化國際產能合作,初步形成覆蓋亞、非、歐、美四大洲的國際產能合作布局,使自身發展成果惠及更廣泛的區域。
發起成立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絲路基金、金磚國家新開發銀行,促進全球經濟治理機制改革完善。我們將以籌辦二十國集團杭州峰會為契機,引導二十國集團成員深化改革、推進創新、加強協調,為推動構建創新、活力、聯動、包容的世界經濟作出中國貢獻。
3、安全上,積極提出維護國際地區安全的新思路。
面對此起彼伏的國際地區熱點以及紛繁復雜的各種全球性挑戰,我們倡導共同、綜合、合作、可持續的安全觀,提出「解決熱點問題三原則」,踐行中國特色熱點問題解決之道,為推動伊朗核、敘利亞、南蘇丹、阿富汗、朝鮮半島核等熱點問題的政治解決作出重要貢獻。
倡導處理南海問題「雙軌思路」,堅決維護國家領土主權和海洋權益,同時堅定致力於同地區國家共同維護南海和平穩定。積極參與國際反恐合作,主張反恐要標本兼治,反對搞雙重標准。
中國深入參與聯合國維和行動,是安理會五常中派出維和人員最多的國家,貢獻的維和經費已上升到世界第二位。中國加入聯合國新的維和能力待命機制,建立8000人的維和待命部隊,設立常備成建制維和警隊。
中國軍艦連續7年在亞丁灣、索馬裏海域執行護航任務,先後為6000多艘中外船舶安全護航。我們還積極推進網路安全、應對氣候變化國際合作,為維護世界和平與安全提供越來越多的公共產品,充分展現了負責任大國的擔當。
4、文化上,大力開創不同文明交流互鑒的新氣象。
文明因交流而多彩,因互鑒而豐富。中國歷來主張維護文明多樣性,倡導尊重各國自主選擇的社會制度和發展道路,以文明交流互鑒取代文明對抗沖突,推動不同民族、文化、宗教交流交融、互學互鑒,求同存異、和諧共處。
中國同美、俄、英、法、歐盟、印尼等多個國家和地區組織建立人文交流機制,推動科技、教育、文化、衛生、旅遊、體育、青年、婦女等各領域交流合作。創辦太湖世界文化論壇,以加強中外文化交流為宗旨,邀請各國知名人士共商不同文明對話與合作大計。
倡議召開亞洲文明對話大會,加強青少年、民間團體、地方、媒體等各界交流,打造智庫交流合作網路,讓文明交流成為增進亞洲人民相互了解的橋梁、促進地區和平合作的平台。
(8)太湖文化論壇擴展閱讀:
構建合作共贏新型國際關系的重要原因:
1、以命運共同體為處理國際關系的共同目標。
過去500多年來,無論是殖民主義、帝國主義還是霸權主義,都帶來對立與分裂,製造動盪與沖突,人類社會為此付出沉重代價。
構建以合作共贏為核心的新型國際關系思想在洞察國際形勢和世界格局發展大勢的基礎上,對人類社會前進方向作出前瞻性思考,提出打造人類命運共同體的「五位一體」總布局和總路徑,倡導「建立平等相待、互商互諒的夥伴關系,營造公道正義、共建共享的安全格局。
謀求開放創新、包容互惠的發展前景,促進和而不同、兼收並蓄的文明交流,構築尊崇自然、綠色發展的生態體系」。這展現了中國同各國同呼吸、共命運的世界情懷和大國擔當,為國際社會實現持久和平與共同繁榮開辟了新前景。
2、以共同利益為處理國際關系的重要基礎。
當今世界,各國相互聯系、相互依存、利益交融不斷深化,共同營造和平穩定環境、謀求共同發展繁榮的現實需求和政治意願也日益增強。構建以合作共贏為核心的新型國際關系思想用整體而不是割裂的眼光看待和處理國際關系,倡導各國在維護本國利益的同時。
將維護和促進人類共同利益作為看待和處理國際關系的重要出發點,強調「計利當計天下利」,主張各國在求同存異的基礎上相互尊重、平等相待,不斷凝聚和擴大共同利益,實現不同社會制度、不同發展道路、不同文化傳統國家和平共處、和諧共生。
這把握了時代脈搏,為國際關系長期、穩定、健康發展打下堅實基礎。
3、以共贏為處理國際關系的基本原則。
在西方國際關系理論中,弱肉強食、叢林法則被奉為圭臬,你輸我贏、贏者通吃被視作天經地義。構建以合作共贏為核心的新型國際關系思想超越了零和博弈、冷戰思維等舊觀念,認為「一花獨放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
主張在國際關系中尊重各國自主選擇的社會制度和發展道路,堅持正確義利觀,在維護自身利益同時兼顧各方利益,在謀求自身發展同時促進共同發展,致力於實現雙贏、多贏、共贏。這順應了國際社會的普遍願望,為推動國際秩序朝著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發展提供了新思路。
4、以合作為處理國際關系的主要方式。
當前,國際社會處於大發展大變革大調整之中,各國既面臨大國對抗風險下降、科技進步日新月異、區域合作方興未艾等前所未有的重要機遇,也面對恐怖主義、氣候變化、能源資源安全等日益增多的全球性挑戰。
單打獨斗維護不了自身安全,以鄰為壑、結盟對抗更沒有出路,同舟共濟、共享機遇、共迎挑戰是各國處理相互關系的唯一正確選擇。
構建以合作共贏為核心的新型國際關系思想站在世界和平與發展的戰略高度審視國際關系,倡導以對話取代對立、以合作取代對抗,主張各國通過不斷擴大互利合作,有效應對日益增多的全球性挑戰,協力解決關乎世界發展和人類進步的重大問題。
這指明了新形勢下國際關系發展的正確路徑,為國際社會擴大交流合作、避免沖突對抗注入強勁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