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股票資訊 » 穹頂之下紀錄片
擴展閱讀
股票怎麼在線交易 2025-07-14 07:10:27
買只股票20年 2025-07-14 06:47:38
000656股票行情 2025-07-14 06:39:42

穹頂之下紀錄片

發布時間: 2021-11-04 22:55:38

1. 誰有穹頂之下紀錄片的完整版

56上就有啊

2. 紀錄片穹頂之下有什麼科學上的錯誤

柴靜的《穹頂之下》是以一個紀錄片橫空出世的,她把自己塑造成一個四處尋找真相的英雄,走訪了北大、中科院等教育科研單位,嘗試從科學的角度揭開霧霾之謎。這個立意是積極的,主題是嚴肅的,也是很有現實意義的。編導本應該以一絲不苟的科學求真態度來製作這個片子,然而十分遺憾,我發現這個片子的一些重要關節點是虛構的,而且在內容上有明顯的前後矛盾的地方。下面略舉數端,供那些一億多人看過此片子者參考。
① 柴靜認識到霧霾問題到底是什麼時間?
在片子的開頭是個簡短的宣傳,里邊柴靜深情地講道:「我是通過我女兒的眼睛才看見了霧霾。因為我就在華北天空下生活,這十年來我怎麼沒有覺察到霧霾的存在?」在影片中柴靜多次用了一個小女孩站在窗檯的前的背影,可是柴靜的女兒是2013年10月出生的,能站在窗檯看外邊的景緻起碼得一歲以後,這意味著柴靜只有到了2014年10月以後才注意到了北京霧霾的存在。然而光她這個片子就已經製作了一年啦,也就是說,在柴靜沒有意識到霧霾存在之前就開始製作這部反霧霾的片子啦!
在紀錄片的開始,柴靜用了2013年1月北京空氣污染記錄來說明霧霾的嚴重性,並說那一個月她走訪了陝西、河南等地,獲知媒體上報道全國6億人籠罩在霧霾之下。柴靜的原話為:「我曾經是一個記者,報道了很多地方的污染。但是一直到霧霾籠罩了差不多六億人,我才第一次認真考慮說,霧霾是什麼?它從哪來?」柴靜還說,這次外出歸來時知道自己懷孕了。
前頭說女兒長大後才認識到霧霾存在,接著又說懷孕女兒時已經開始考慮霧霾問題。此外,華北和北京的霧霾問題早在2013年之前就已經十分嚴重,柴靜又是多年報道污染的記者,竟在2014年底之前竟對北京的空氣污染渾然不覺。這不太搞了!柴靜這是在搞紀錄片,還是在寫小說?即使寫小說,也不能出現這樣的前後矛盾呀?
② 美國護士如何敢確診柴靜女兒的病因?
柴靜的片子很煽情,這是她精心打造的,其中多次用到一個道具,它就是護士在柴靜女兒做手術時送給她的一隻小熊。柴靜說她懷孕時,女兒被診斷為患有良性腫瘤,剛一出生就被抱走做手術。柴靜說:「後來護士在我手裡放了這只小熊,那是用來安慰我的女兒的,她用來安慰我。」這只小熊在開頭和片尾都出現過,結尾則是手畫的圖案,而且小熊的嘴都是用口罩遮蓋著,表明抗議霧霾和防備空氣污染。
然而,柴靜是在美國生的女兒,美國護士怎敢擅自斷定柴靜女兒的腫瘤是空氣污染所致?按照美國的醫療制度,護士是無權診斷病因的。護士送這只小熊的用意似乎就是為了柴靜日後拍這部紀錄片用的,而且這只小熊一開始就加入抗議北京霧霾污染的綠色隊伍。柴靜在片尾又用手畫的這只小熊,嘴上帶著口罩,號召人們關愛孩子,制止污染。
此外,柴靜說女兒做完手術被送回來時還處於昏迷狀態,是她一聲聲呼喚女兒的名字,才把女兒叫醒。此處很感人,然而暴露出醫療常識問題。美國的醫院也太不專業了,怎麼會把尚處於昏迷狀態的初生嬰兒就送回來了呢?
我總覺得,柴靜似乎是在編故事,而不是在拍科教片。
③ 柴靜在美國如何能聞到北京霧霾的味道?
柴靜的紀錄片子里有這么一段話:「她吃她喝都讓你來負責。(2013年底)那場霧霾持續了差不多兩個月,它讓我意識到這件事情不是偶然發生的,也不可能很快過去了。它就是我十年前在山西生活時看到的天空。」這里柴靜講的是自己2013年底在北京經受霧霾的感受。
可是,柴靜是在2013年10月底在美國生女,2014年2月20號左右才返回北京。也就是說,北京2013年底那場霧霾期間,柴靜人是在美國的。她有必要虛構自己的感受嗎?
④柴靜所描寫的生女過程太蒙太奇。
在紀錄片,柴靜重彩濃墨自己的生女過程,以自己女兒是霧霾受害者引入,感動了無數的人。然而她所描寫的過程是採用電影的蒙太奇手法,請看紀錄片的三段柴靜的解說詞:
一、她被診斷為良性腫瘤。在出生之後就要接受手術,做麻醉之前,醫生對我說,她這么小的年紀做全身麻醉是有可能醒不過來的。你要有個心理上的准備。我還沒有來得及抱她一下,她就被抱走了。
二、後來護士在我手裡放了這只小熊,那是用來安慰我的女兒的,她用來安慰我。我見到她的時候,她還在昏迷。我就拿著麻醉針眼兒的小手放在我臉上,叫她的名字,直到她睜開眼睛看了我一眼。
三、但是,回家的路上我就感到害怕了,全是煙熏火燎的味兒,我就拿一個手絹捂在她鼻子上,這樣做很蠢,因為她會掙扎,就會呼吸得更多。
任何一個不了解背景的觀眾聽了柴靜上面這些話,都會認為柴靜是在北京某家醫院生的女兒,而且是抱著初生的嬰兒走著回家的。柴靜沒有交待生女的時間和地點,一定會給人這樣的感受。然而,事實上,柴靜是在美國生的孩子,而且在那裡休養了3個月左右才回北京的。
總之,我覺得柴靜更像是在演戲拍故事片,里邊穿插著不少虛構的成分或者說假信息。特別是,編導虛構故事也不夠細心,不該出現內容上的前後矛盾。《穹頂之下》不是一部嚴肅的科普片,更像是一部以霧霾為題材的電影。故事片是可以虛構、幻想、穿越,然而科教片則必須求真,必須用一絲不苟的科學方法來製作。

3. 想看看柴靜的紀錄片《穹頂之下》,請問在哪兒能找到

迅雷電影天堂可以看《穹頂之下》說了什麼
多數人已經看過這部紀錄片了。只寫我印象比較深的一些內容及一些關鍵問題。
1 環境與健康的問題。這是開篇就講的問題。癌症發病率增加,污染貢獻度是很高的,官方態度不甚明朗。但醫院只能說不明原因。這個問題必將困擾中國數十年,社會成本和司法成本都會很高。

2 產業結構問題。裡面有很經典的一句話:世界鋼鐵產量,中國第一,河北第二,唐山第三,美國第四。落後、污染產能仍然占不小比例。還有一句經典,一位官員說,河北鋼鐵已經是大而不倒了。

3 能源結構問題。柴靜的邏輯性很強,從煤在能源佔比講起。但單純煤多不能說明問題,關鍵是煤臟。單純煤臟也不一定會產生問題,關鍵是都不洗。於是問題就來了。

4 環保執法問題。暗訪時有企業主說:環保部門?你有義務,沒有權利。全國人大的在紀錄片說了一句話,環保執法牙齒不夠硬,所以我們「都不敢張嘴,怕別人看到嘴裡沒有牙齒」。霧霾對人的呼吸系統心血管系統都有危害出門做好防護美國進口普衛欣 天 貓有效防霧霾的吸入。

5 信息公開與公眾參與問題。柴靜直言信息公開是良葯。直接推介了IPE的污染地圖APP(據稱片子播出之後,伺服器已經超負荷)。另外也給12369熱線電話做了個廣告。

整個紀錄片敘事邏輯和結構都很清楚,很多問題都說得深入脊髓,100分鍾將霧霾問題分析如此透徹已經很牛很牛了。片子在數十分鍾的質疑之後還不忘在最後十分鍾給人留了點溫暖。柴靜打個12369就解決了門口飯館的油煙問題,肉餅老闆還笑臉相迎;在塵土飛揚的工地找包工頭,包工頭立馬把土堆蓋住。竊以為多少有點小概率的嫌疑。不過,留一點陽光,才好掃清霧霾吧。

4. 紀錄片《穹頂之下》有什麼科學上的明顯錯誤

《穹頂之下》全片103分鍾,剖析了中國大氣污染問題,試圖喚起各方對霧霾問題的重視和行動。柴靜拜訪了國內外多家研究大氣污染的學術機構,奔赴污染嚴重的現場調研,接觸了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發改委能源所、工信部產業司、環保部等職能機構,並造訪倫敦、洛杉磯等曾經污染嚴重的城市,試圖尋找空氣污染治理的教訓與經驗。正如片名「同呼吸共命運」所指,諸多觀眾被片子「擊中」,表示「看得心塞」並「熱淚盈眶」,稱贊該片為「有良心的調查」,引發反思熱潮。

5. 求穹頂之下紀錄片完整版

你有郵箱嗎 把你的郵箱給我
或者把你的郵箱截圖給我也行
我 發給你
或者qq也行 我加你在線發

6. 柴靜紀錄片穹頂之下為什麼不能看

金融時報中文網報導,上海第一財經日報一名員工遭停職,原因是這名員工泄漏中『共宣傳部門要求媒體停止報導紀錄片「穹頂之下」的指令。

「穹頂之下」是一部關於中國大陸霧霾嚴重性的調查影片,由大陸中央電視台前主持人柴靜自費百萬人民幣製作。2月28日在網路上發表後,已吸引了超過1.66億次點擊,並引發熱烈討論。

這部影片最初得到大陸媒體的廣泛報導,大陸環保部長陳吉寧還表達感謝與贊揚。不過到了本月2日,卻傳出中『共宣傳部門指示媒體停止發表與此片有關報導。

雖然「穹頂之下」仍然可在網上看到,有關它的討論卻已從大陸新浪微博的熱門話題中消失。
報導說,本周稍早,大陸第一財經日報一名行政人員在網上分享了這個指令的截圖。兩位知情人士表示,這名員工目前已被停職,最終可能會被開除。

這家報社另一名員工表示,泄密員工絕對知道這文件是不可以公開的。

這項要求媒體停止報導「穹頂之下」的指令,是由中』共上海市委宣傳部發出,並由第一財經日報母公司上海文廣集團的主管簽字,代表收到命令。

金融時報中文網說,由於目前正值大陸舉辦年度全國兩會(中國人民政
治協商會議、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期間,這名員工被停職,突顯出兩會期間宣傳事務的敏感性。

7. 柴靜拍的那個紀錄片《穹頂之下》

已經上傳

盡快下載

8. 穹頂之下紀錄片為什麼被禁播

應該是因為版權給鳳凰所有.其他網站不給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