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股票資訊 » 硝鏹水
擴展閱讀
南微軟體股票行情 2025-07-14 00:02:53
股票交易價格設置錯誤 2025-07-14 00:02:52
日本樂天 2025-07-13 23:53:59

硝鏹水

發布時間: 2021-11-05 01:21:48

Ⅰ 硝鏹水淋到身上什麼樣

硝酸濺於皮膚能引起燒傷,並染成黃色斑點.一般帶微黃色.發煙硝酸是紅褐色液體,在空氣中猛烈發煙並吸收水分.不穩定,遇光或熱分解放出二氧化氮.其水溶液具有導電性.濃硝酸是強氧化劑,能使鋁鈍化.與許多金屬能劇烈反應.濃硝酸和有機物,木屑等相混能引起燃燒.腐蝕性很強,能灼傷皮膚,也能損害粘膜和呼吸道.與蛋白質接觸,即生成一種鮮明的黃蛋白酸黃色物質.

Ⅱ 硝鏹水是硝酸嗎 鹽鹵是什麼


硝酸 化學式HNO3。無水純硝酸是無色液體,易分解出二氧化氮,因而呈紅棕色。通常所用的濃硝酸約含HNO3 65%左右,密度為1.4g/cm3,具有強烈的刺激性氣味和腐蝕性,是強氧化劑。遇皮膚有灼痛感,呈黃色斑點,幾乎能與所有的金屬起反應。硝酸是氧化酸,不論濃的或稀的。跟金屬反應,一般不生成氫氣。硝酸用途極廣,是製取化肥、染料和炸葯的重要原料。工業上一般採用氨氧化法製得。86%以上濃硝酸稱發煙硝酸。

硝酸也是一種重要的強酸,它的特點是具有強氧化性和腐蝕性。除了金和鉑以外,其他金屬都能被它溶解。

合成氨工業和硝酸的生產密切相關,氨和空氣混合後,通過鉑銠合金網(催化劑)便被氧化為一氧化氮。一氧化氮進一步轉變為二氧化氮,二氧化氮與水作用變成硝酸。

硝酸與氨作用生成硝酸銨,它也是一種化肥,含氮量比硫酸銨高,對於各種土壤都有較高的肥效。硝酸銨在氣候比較潮濕時容易結塊,使用時不太方便。有些人看到硝酸銨結塊後,就用鐵錘來砸碎,這是萬萬做不得的事情。因為硝酸銨受到沖擊就可能發生爆炸。

炸葯和硝酸有密切的關系。最早出現的炸葯是黑火葯,它的成分中含有硝酸鈉(或硝酸鉀)。後來,由棉花與濃硝酸和濃硫酸發生反應,生成的硝酸纖維素是比黑火葯強得多的炸葯。

把甘油放在濃硝酸和濃硫酸中,生成硝化甘油。這是一種無色或黃色的透明油狀液體,是一種很不穩定的物質,受到撞擊會發生分解,產生高溫,同時生成大量氣體。氣體體積驟然膨脹,產生猛烈爆炸。所以硝化甘油是一種烈性炸葯。

軍事上用得比較多的是梯恩梯(英文TNT的譯音)炸葯。它是由甲苯與濃硝酸和濃硫酸反應製得的,是一種黃色片狀物,具有爆炸威力大、葯性穩定、吸濕性小等優點,常用做炮彈、手榴彈、地雷和魚雷等的炸葯,也可用於采礦等爆破作業。

硝酸;硝鏹水
【英文名稱】nitric acid
【結構或分子式】
HNO3

【相對分子量或原子量】63.01
【密度】1.5027(25℃)
【熔點(℃)】-42
【沸點(℃)】86
【性狀】
無色發煙液體。一般商品帶有微黃色,發煙硝酸是紅褐色液體。具有刺激性。
【溶解情況】
溶於水。
【用途】
是強氧化劑,能使鐵鈍化而不致繼續被腐蝕。可供製氮肥、王水、硝酸鹽、硝化甘油、硝化纖維素、硝基苯、梯恩梯、苦味酸等。
【制備或來源】
工業上一般採用氮氧化法製得。實驗室可由硫酸作用於硝酸鈉製得。
【其他】
濺於皮膚能引起燒傷,並染成黃色斑點。一般帶微黃色。發煙硝酸是紅褐色液體,在空氣中猛烈發煙並吸收水分。不穩定,遇光或熱分解放出二氧化氮。其水溶液具有導電性。濃硝酸是強氧化劑,能使鋁鈍化。與許多金屬能劇烈反應。濃硝酸和有機物、木屑等相混能引起燃燒。腐蝕性很強,能灼傷皮膚,也能損害粘膜和呼吸道。與蛋白質接觸,即生成一種鮮明的黃蛋白酸黃色物質。硝酸是無機化學工業中三大強酸之一,具有酸類的通性。
【包裝及貯運】
鐵路槽車裝載50噸,其中鉛槽車用以輸送98%濃硝酸,稀硝酸應用不銹鋼或玻璃鋼增強塑料槽車或儲罐輸送或儲存。少量採用耐酸陶瓷壇或玻璃瓶包裝,每壇凈重33~40kg。濃硝酸採用耐酸泥封口,稀硝酸採用石膏封口。每壇裝入襯有細煤渣或細礦渣等物的堅固木箱中,以便運輸。包裝上應有明顯的「腐蝕性物品」標志。

鹽鹵又叫鹵鹼,它是制鹽過程滲出的液體。鹽鹵主要成分是二氧化鎂,其次是氯化鈉、氯化鉀等,還含微量元素。用來製作豆腐(它能凝固蛋白質)。鹽鹵對皮膚、粘膜有很強的刺激作用,對中樞神經系統有抑製作用,可中毒致死。

Ⅲ 硝酸有什麼性質

主要有化學性質和物理性質

物理性質

1、純硝酸為無色透明液體,濃硝酸為淡黃色液體(溶有二氧化氮),正常情況下為無色透明液體,有窒息性刺激氣味。

2、濃硝酸含量為68%左右,易揮發,在空氣中產生白霧(與濃鹽酸相同),露光能產生二氧化氮,二氧化氮重新溶解在硝酸中,從而變成棕色。

3、有強酸性。對於稀硝酸, 一般我們認為濃稀之間的界線是6mol/L。

化學性質

1、不穩定性

濃硝酸不穩定,遇光或熱會分解而放出二氧化氮。

2、酯化反應(強酸性 )

硝酸可以與醇發生酯化反應生成對應的硝酸酯。

3、硝化反應

濃硝酸或發煙硝酸與脫水劑(濃硫酸、五氧化二磷)混合可作為硝化試劑對一些化合物引發硝化反應。

4、氧化還原反應

硝酸分子中氮元素為最高價態(+5)因此硝酸具有強氧化性,其還原產物因硝酸濃度的不同而有變化。

(3)硝鏹水擴展閱讀

自然界中的硝酸主要由雷雨天生成的一氧化氮或微生物生命活動放出二氧化氮形成。

人類活動也產生氮氧化物,全世界人為污染源每年排出的氮氧化物大約為5300萬噸,這些氮氧化物也會形成硝酸。硝酸性質不穩定,因而無法在自然界長期存在,但硝酸的形成是氮循環的一環。

硝酸工業已經逐漸發展起來,這個工業減少了對環境的污染,合理地利用了資源,使我國的經濟不斷發展。

Ⅳ 硝酸的制備方法

氨氧化法
硝酸工業與合成氨工業密接相關,氨氧化法是工業生產中製取硝酸的主要途徑,其主要流程是將氨和空氣的混合氣(氧:氮≈2:1)通入灼熱(760~840℃)的鉑銠合金網,在合金網的催化下,氨被氧化成一氧化氮(NO)。生成的一氧化氮利用反應後殘余的氧氣繼續氧化為二氧化氮,隨後將二氧化氮通入水中製取硝酸。(PS:原料二氧化氮是由氨氧化而得,因此硝酸工業與制氨工業密不可分。)稀硝酸、濃硝酸、發煙硝酸的製取在工藝上各不相同。
4NH3 + 5O2 =催化△= 4NO+6H2O
2NO + O2 = 2NO2(工業上制時要不停通入氧氣)
3NO2 + H2O = 2HNO3+ NO (NO循環氧化吸收)
4NO+3O2+2H2O=4HNO3
4NO2+O2+2H2O=4HNO3
工業上也曾使用濃硫酸和硝石制硝酸,但該法耗酸量大,設備腐蝕嚴重,現基本停止使用
NaNO3(s)+ H2SO4(l) ——→ NaHSO4(s)+ HNO3(g) 原料:濃硫酸,硝酸鈉
設備:燒瓶,玻璃管,燒杯,橡皮塞,加熱設備(酒精燈,煤氣燈等)
原理:NaNO3+ H2SO4= △=NaHSO4+ HNO3 (原理:高沸點酸制低沸點酸)
不揮發酸制備揮發性酸:H2SO4(l)+NaNO3(s) => Na2SO4(s)+ HNO3(g) 步驟:燒瓶中加入沸石,濃硫酸,硝酸鈉。置於鐵架台上的鐵圈上,鐵圈下隔 石棉網放置加熱設備,燒瓶口用帶有玻璃管的橡皮塞塞住,玻璃管用橡皮管相連,另一頭置於有水的燒杯中。注意事項:加熱硫酸需要用沸石以防止硫酸暴沸,玻璃管連接處要盡量挨在一起,防止反應生成的NO2泄露,制備完成後要用鹼中和瓶中物質,以免污染環境。

Ⅳ 硝酸的成份

硝酸是一種具有強氧化性、腐蝕性的強酸,屬於一元無機強酸,是六大無機強酸之一,也是一種重要的化工原料。在工業上可用於制化肥、農葯、炸葯、染料、鹽類等;在有機化學中,濃硝酸與濃硫酸的混合液是重要的硝化試劑,其水溶液俗稱硝鏹水或氨氮水。所屬的危險符號是O(Oxidizing agent 氧化劑)與C(Corrosive 腐蝕品)[1]。硝酸的酸酐是五氧化二氮(N2O5)。

中文名
硝酸
英文名
Nitric acid
別稱
硝鏹水,氨氮水
化學式
HNO3(為溶質化學式)
分子量
63.01[2]
快速
導航
存在分布

自然界生成

分子結構

物理性質

化學性質

毒理防範

制備方法

應用領域

存儲運輸
發現歷史
公元八世紀,阿拉伯煉金術士賈比爾·伊本·哈揚(Jabir ibn Hayyan)在干餾硝石的時候發現並製得了硝酸,這是人類關於硝酸最早的記錄。[3]

賈比爾·伊本·哈揚
1905年,挪威出現了電弧法生產硝酸的工廠,這是歷史上最早的硝酸工業化嘗試。
1908年,德國建成了以鉑網為催化劑的日產能力3噸的硝酸廠。
1913年,合成氨問世,氨氧化法生產硝酸開始進入工業化階段,至今依然是世界上生產硝酸的主要方法。
1935年,在中國化學家侯德榜的領導下,中國建成了第一座兼產合成氨、硝酸、硫酸和硫酸銨的聯合企業-永利寧廠。
中國硝酸工業的發展
1935年,在中國化學家侯德榜的領導下,中國建成了第一座兼產合成氨、硝酸、硫酸和硫酸銨的聯合企業-永利寧廠(現南京化學工業公司)。
1937年2月,永利寧廠第一次生產出優質的硝酸,但開工不到半年就遇上日本發動侵華戰爭。由於硝酸與國防工業密切相關,日方多次威逼永利寧廠合作,均遭侯德榜拒絕,因此工廠遭日機轟炸而停產。1945年8月日本投降後,硝酸生產逐漸恢復,但仍然處於十分落後的狀態,在1949年,中國的硝酸生產企業只有兩家:永利寧廠和大連化學廠(現大連化學工業公司),
1951年5月,大連化學廠的煉焦、合成氨、硝酸和硫酸等車間的生產得到了全面的恢復,產出了硝酸產品。
1952~1958年之間,中國先後在吉林、蘭州、太原等地建成了綜合法硝酸裝置,其中蘭州化學工業公司的濃硝酸在1997年之前的幾十年裡一直蟬聯著中國最大裝置的桂冠。
1980年起,中國國內硝酸產業的發展開始加速,總產量每年以10%~15%

Ⅵ 濃硝酸的危害

危險性:加熱時分解,產生有毒煙霧;強氧化劑,與可燃物和還原性物質發生激烈反應,爆炸。強酸性,與鹼發生激烈反應,腐蝕大多數金屬(鋁及其合金除外),生成氮氧化物,與許多常用有機物發生非常激烈反應,引起火災和爆炸危險。

與硝酸蒸氣接觸有很大危險性。硝酸溶液及硝酸蒸氣對皮膚有強刺激和腐蝕作用。濃硝酸煙霧可釋放出五氧化二氮(硝酐)遇水蒸氣形成酸霧,可迅速分解而形成二氧化氮,濃硝酸加熱時產生硝酸蒸氣,也可分解產生二氧化氮。



(6)硝鏹水擴展閱讀

切勿吸入煙霧、蒸氣、噴霧;如沾及眼睛或皮膚,立即用大量清水清洗,並盡快就醫診治;所有受污染的衣物必須立即脫掉;穿戴適當的防護衣物、防護手套及面具;貯存濃硝酸時,應與還原性物質隔開。

硝酸為強酸,具有酸的通性;濃、稀硝酸都有強的氧化性,濃度越大,氧化性越強。硝酸屬於揮發性酸,濃度越大,揮發性越強,濃度在98%的硝酸叫發煙硝酸。硝酸不太穩定,光照或受熱時會分解。硝酸有強烈的腐蝕性,不但腐蝕肌膚,也腐蝕橡膠等。

蒸氣對眼睛、呼吸道等的粘膜和皮膚有強烈刺激性。對牙齒具有腐蝕性。皮膚沾上可引起灼傷,腐蝕而留下疤痕,濃硝酸腐蝕可達到相當深部。

Ⅶ 關於硝酸

1.呈現黃色。簡單說,由於光的色散,相信你肯定知道,紅橙黃綠藍靛紫這7種光線混在一起會變成白色。給你舉個例子,比如過,你打開一瓶啤酒,把它倒在碗中,和倒在透明的玻璃杯子中,二者的顏色是不同的。所以,你把這個結論記住就可以了。
2.在高三的時候會學化學反應平衡,即 任何一個反應均不是絕對的單方向,而是雙向的動態平衡。方程式如下:
3NO2+H2O ←→2HNO3+NO↑
最終的反應結果是,反應左右兩邊的物質共存,而不是純粹的左邊的物質全部反應成右邊的物質,通過改變一些條件,如溫度,壓強,反應物濃度,可以改變平衡點...這個就說到這里,將來你會學到的,到時候認真記。
3.去掉黃色,也就是去掉NO2,最簡單的方法,就是向此溶液中加水,可以使反應平衡右移,從而使過量的NO2,轉換成無色的NO

Ⅷ 硝酸的化學性質

①硝酸是強酸,具有酸類通性:

CuO+2HNO3=Cu(NO3)2+H2O,

Ca(OH)2+2HNO3=Ca(NO3)2+2H2O

Ag2CO3+2HNO3=2AgNO3+H2O+CO2↑,

NH3+HNO3=NH4NO3

②不穩定性:濃度很大的硝酸在常溫下見光易分解,受熱分解更快見光或受熱

4HNO32H2O+4NO2↑+O2↑

硝酸越濃越易分解、分解出的NO2,又溶於硝酸,使濃硝酸常呈棕黃色

③強氧化性:不論濃硝酸、稀硝酸都有強氧化性,是強氧化劑,能跟大多數金屬(Au、鉑等除外)和許多非金屬發生氧化還原反應。濃硝酸一般還原成NO2,稀硝酸一般還原成NO,還可跟許多有還原性的化合物發生氧化還原反應

Cu+4HNO3(濃)=Cu(NO3)2+2NO2↑+2H2O

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

C+4HNO3(濃)2H2O+CO2↑+4NO2↑

S+6HNO3(濃)H2SO4+6NO2↑+2H2O

3H2S+2HNO3(稀)=4H2O+2NO↑+3S↓

3K2S+8HNO3(稀)=6KNO3+3S↓+2NO↑+4H2O

3Fe(OH)2+10HNO3(稀)=3Fe(NO3)3+NO↑+8H2O

(硝酸呈酸性又顯氧化性)

④硝化反應:和苯和甲苯等在濃硫酸作用下,發生硝化反應

⑤硝酸酯化反應:濃硝酸和濃硫酸混合酸可跟甘油等發生酯化反應

(三硝酸甘油酯)

註:

1.金屬不論是否比氫活動與硝酸(不論濃稀)反應時,均不能生成氫氣,因硝酸有強氧化性。一般規律是:金屬+ 濃硝酸= 硝酸鹽+NO2+水;金屬+ 稀硝酸=硝酸鹽+NO+水

2.鋁、鐵等金屬在常溫下濃硝酸(或濃硫酸)中發生鈍化現象。因為金屬表面被氧化生成一層緻密的氧化物薄膜,阻礙了鐵、鋁進一步跟酸反應。因此可用鐵、鋁制容器盛濃H2SO4或濃HNO3。

3.濃硝酸氧化性比稀硝酸強,硝酸越濃氧化性越強。

4.濃硝酸和濃鹽酸混合物(物質的量比1:3)叫做王水。它的氧化性更強,可溶解金、鉑等金屬,如:

Au+4HCl+HNO3=HAuCl4+NO↑+2H2O

Ⅸ 硝酸對身體有什麼傷害拜託了各位 謝謝

硝酸的危害和防治 硝酸是用途極廣的重要化工原料之一,可廣泛用於化肥、國防、冶金、化纖、化工、染料、制葯等工業。它是一種透明、無色或帶黃色有獨特的窒息性氣味的腐蝕性液體,遇潮氣或受熱分解而成有刺鼻臭味的二氧化氮。硝酸化學性質活潑,能與多種物質反應,它是一種強化劑,可腐蝕各種金屬和材料(除鋁和特殊的鉻合金鋼)。濃硝酸在長期儲存後(尤其是在光線照射下)會分解釋放出二氧化氮。硝酸的危險性在於:能與多種物質如金屬粉末、電石、松節油等猛烈反應,發生爆炸。與可燃物、還原劑和有機物如木屑、棉花、稻草或廢砂頭等接觸,引起燃燒,並散發出劇毒的棕色煙霧。與硝酸蒸氣接觸有很大的危險。 硝酸液及硝酸蒸氣對皮膚和粘膜有強刺激和腐蝕作用。濃硝酸煙霧可釋放出五氧化二氮(硝酐),遇水蒸氣形成酸霧,可迅速分解而形成二氧化氮。濃硝酸加熱時產生硝酸蒸氣,也可分解產生二氧化氮,吸入後可引起急性氮氧化物中毒。人在低於12ppm(30mg/m3 )左右時未見明顯的損害。吸入可引起肺炎。據國外3例吸入硝酸煙霧的報道,吸入後短時間內無法呼吸道症狀,4~6小時後出現進行性呼吸困難。入院後均有發紺及口、鼻流出泡沫液體。給機械通氣及100%氧氣吸入,在24小時內死亡。經屍檢,肺組織免疫組織學分析及電鏡檢查表明,細胞可能是由於二氧化氮的水合作用產生自由基引起的。 吸入硝酸煙霧可引起腐蝕性口腔炎和胃腸炎,可出現休克或腎功能衰竭等。皮膚或眼睛接觸硝酸可引起灼傷。皮膚接觸硝酸的部位呈褐黃色。一旦發生由硝酸引發的事故,應立即使受傷害者脫離事故現場到空氣新鮮處。眼睛或皮膚被污染時應立即用大量清水沖洗15分鍾以上,口服後立即用清水漱口。有消化道損傷時洗胃需謹慎。 處理硝酸泄漏物的人員須戴好防毒面具和手套。一旦泄漏要立即用水沖洗,如大量溢出,則所有人員都要撤離儲庫,用水或碳酸鈉中和硝酸,稀釋後的污水待PH值降至5.5-8.5時再放入廢水系統。 長期接觸硝酸,必然要接觸和硝酸反應生成的硝酸鹽和亞硝酸鹽。實際上,隱蔽的硝酸鹽和亞硝酸鹽往往會帶來更大的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