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喪家狗的基本信息
自序
導讀一 孔子:讀其書而想見其為人
導讀二 孔門弟子及其他
導讀三 古人讀《論語》,文本、注釋及其他
導讀四 今人讀《論語》,基本參考書
學而第一
為政第二
八佾第三
里仁第四
公冶長第五
雍也第六
述而第七
泰伯第八
子罕第九
鄉黨第十
先進第十一
顏淵第十二
子路第十三
憲問第十四
衛靈公第十五
季氏第十六
陽貨第十七
微子第十八
子張第十九
堯曰第二十
總結一 孔子教導我們說,他不是聖人
總結二 什麼是真君子?孔子如是說
總結三 孔子的遺產:從烏托邦到意識形態
喪家狗——我讀《論語》(附錄)
附錄一:《論語》原文
附錄二:主題摘錄
附錄三:《論語》人物表
附錄四:人名索引
⑵ 喪家狗的詞意
通俗詞意:比喻無所依歸的狼狽相.
喪家之犬:比喻失去靠山,到處亂竄,無處投奔的人。也說喪家之狗。
有兩種意象。(1)「喪」讀sāng 有喪事人家的狗,因主人哀於喪事而照顧不得,故疲憊不得意。
(2)「喪」讀sàng 意為失去主人的狗,到處流竄,疲憊而不得意。
⑶ 魯迅為什麼說梁實秋是 喪家狗
魯迅的文章里說的很清楚,自己看吧。
「喪家的」「資本家的乏走狗」
--------------------------------------------------------------------------------
梁實秋先生為了《拓荒者》上稱他為「資本家的走狗」〔2〕,就做了一篇自雲「我不生氣」〔3〕的文章。先據《拓荒者》第二期第六七二頁上的定義〔4〕,「覺得我自己便有點像是無產階級里的一個」之後,再下「走狗」的定義,為「大凡做走狗的都是想討主子的歡心因而得到一點恩惠」,於是又因而發生疑問道——
「《拓荒者》說我是資本家的走狗,是那一個資本家,還是所有的資本家?我還不知道我的主子是誰,我若知道,我一定要帶著幾分雜志去到主子面前表功,或者還許得到幾個金鎊或盧布的賞賚呢。……我只知道不斷的勞動下去,便可以賺到錢來維持生計,至於如何可以做走狗,如何可以到資本家的帳房去領金鎊,如何可以到××黨去領盧布,這一套本領,我可怎麼能知道呢?……」
這正是「資本家的走狗」的活寫真。凡走狗,雖或為一個資本家所豢養,其實是屬於所有的資本家的,所以它遇見所有的闊人都馴良,遇見所有的窮人都狂吠。不知道誰是它的主子,正是它遇見所有闊人都馴良的原因,也就是屬於所有的資本家的證據。即使無人豢養,餓的精瘦,變成野狗了,但還是遇見所有的闊人都馴良,遇見所有的窮人都狂吠的,不過這時它就愈不明白誰是主子了。
梁先生既然自敘他怎樣辛苦,好像「無產階級」(即梁先生先前之所謂「劣敗者」),又不知道「主子是誰」,那是屬於後一類的了,為確當計,還得添幾個字,稱為「喪家的」「資本家的走狗」。
然而這名目還有些缺點。梁先生究竟是有智識的教授,所以和平常的不同。他終於不講「文學是有階級性的嗎?」了,在《答魯迅先生》〔5〕那一篇里,很巧妙地插進電桿上寫「武裝保護蘇聯」,敲碎報館玻璃那些句子去,在上文所引的一段里又寫出「到××黨去領盧布」字樣來,那故意暗藏的兩個×,是令人立刻可以悟出的「共產」這兩字,指示著凡主張「文學有階級性」,得罪了梁先生的人,都是在做「擁護蘇聯」,或「去領盧布」的勾當,和段祺瑞的衛兵槍殺學生〔6〕,《晨報》〔7〕卻道學生為了幾個盧布送命,自由大同盟〔8〕上有我的名字,《革命日報》〔9〕的通信上便說為「金光燦爛的盧布所買收」,都是同一手段。在梁先生,也許以為給主子嗅出匪類(「學匪」〔10〕),也就是一種「批評」,然而這職業,比起「劊子手」來,也就更加下賤了。
我還記得,「國共合作」時代,通信和演說,稱贊蘇聯,是極時髦的,現在可不同了,報章所載,則電桿上寫字和「××黨」,捕房正在捉得非常起勁,那麼,為將自己的論敵指為「擁護蘇聯」或「××黨」,自然也就髦得合時,或者還許會得到主子的「一點恩惠」了。但倘說梁先生意在要得「恩惠」或「金鎊」,是冤枉的,決沒有這回事,不過想藉此助一臂之力,以濟其「文藝批評」之窮罷了。所以從「文藝批評」方面看來,就還得在「走狗」之上,加上一個形容字:「乏」。
一九三○,四,十九。
〔1〕本篇最初發表於一九三○年五月一日《萌芽月刊》第一卷第五期。
〔2〕指《拓荒者》第二期(一九三○年二月)刊載的馮乃超《文藝理論講座(第二回)·階級社會的藝術》,它批駁了梁實秋的《文學是有階級性的吧?》一文中的某些觀點,其中說:「無產階級既然從其斗爭經驗中已經意識到自己階級的存在,更進一步意識其歷史的使命。然而,梁實秋卻來說教——所謂『正當的生活斗爭手段』。『一個無產者假如他是有出息的,只消辛辛苦苦誠誠實實的工作一生(!),多少必定可以得到相當的資產。』那末,這樣一來,資本家更能夠安穩的加緊其榨取的手段,天下便太平。對於這樣的說教人,我們要送『資本家的走狗』這樣的稱號的。」
〔3〕梁實秋所說的「我不生氣」以及本篇所引用的他的話,都見於一九二九年十一月《新月》第二卷第九期(按實際出版日期當在一九三○年二月以後)《「資本家的走狗」》一文。
〔4〕這里所說的定義,指馮乃超在《階級社會的藝術》一文中所引恩格斯關於無產階級的定義:「無產者——普羅列塔利亞(Proletarier)是什麼呢?它是『除開出賣其勞動以外,完全沒有方法維持其生計的,又因此又不倚賴任何種類資本的利潤之社會階級。……總之,普羅列塔利亞——普羅列塔利亞底階級就是十九世紀的(現在也是的)勞動階級(Proletariat)』。(恩格斯)」這段話現譯為:「第二個問題:什麼是無產階級?答:無產階級是專靠出賣自己的勞動而不是靠某一種資本的利潤來獲得生活資料的社會階級。……一句話,無產階級或無產者階級就是十九世紀的勞動階級。」(《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一卷第二一○頁,一九七二年五月人民出版社出版)
〔5〕《答魯迅先生》也見於《新月》第二卷第九期。梁實秋在文中說:「講我自己罷,革命我是不敢亂來的,在電燈桿子上寫『武裝保護蘇聯』我是不幹的,到報館門前敲碎一兩塊值五六百元的大塊玻璃我也是不幹的,現時我只能看看書寫寫文章。」
〔6〕指三一八慘案。一九二六年三月十八日,北京愛國學生和群眾為反對日本等帝國主義國家侵犯中國主權,到段祺瑞執政府門前請願,段即命令衛隊開槍射擊,死傷二百多人。
〔7〕《晨報》梁啟超、湯化龍等組織的政治團體研究系的機關報。一九一八年十二月在北京創刊,一九二八年六月停刊。
〔8〕自由大同盟中國自由運動大同盟的簡稱。中國共產黨支持和領導下的一個革命群眾團體,一九三○年二月成立於上海。宗旨是爭取言論、出版、集會、結社等自由,反對國民黨的反動統治。魯迅是它的發起人之一。
〔9〕《革命日報》國民黨內汪精衛改組派的報紙,一九二九年底在上海創刊。
〔10〕「學匪」一九二五年十二月三十日國家主義派刊物《國魂》旬刊第九期上,載有姜華的《學匪與學閥》一文,咒罵在北京女師大風潮中支持進步學生的魯迅、馬裕藻等人為「學匪」。當時的現代評論派也對魯迅等進行過這類攻擊。
⑷ 司馬遷喪家狗原文加翻譯
原文:孔子適鄭,與弟子相失,孔子獨立郭東門。鄭人或謂子貢曰:「東門有人,其顙似堯,其項類皋陶,其肩類子產,然自要以下不及禹三寸。累累若喪家之狗。」子貢以實告孔子。孔子欣然笑曰:「形狀,末也。而謂似喪家之狗,然哉!然哉!」
翻譯:孔子到鄭國去,路上和學生們走散了。(於是)孔子獨自站在東城牆下。有個鄭國人對孔子的學生子貢說:「東門口站著的一個人。他的額頭像堯,他的後頸像皋陶,他的肩膀與子產類似,但是腰部以下相差禹有三寸,疲勞得像無家可歸的狗。」子貢將實際情況告訴了孔子。孔子欣欣然地笑著說:「外表的樣子,未必這樣;然而說我像失去主人的狗,對呀!對呀!」
⑸ 李零 喪家狗事件
前些日子,因為李零先生的書名用「喪家狗」來稱謂孔子,引起了紛爭。因為自己不是什麼文化人,對此事並不在意,但因此多少留意起這事情來,前天逛書店,翻起李零出的相關孔子的兩本書,因為原沒打算來買,所以只在書店的看了很長時間,這便宜佔了後,就更沒打算買了。
第一眼看見書名,首先感覺就是扎眼,怎麼能夠這樣用「喪家狗」來稱呼孔子這么一個在中國歷史上那麼重要的一個人呢?只是感覺不對,但為什麼不對,自己一時間也說不出來,何況書的封面上還有一行小字:「任何在現實世界找不到精神家園的人,都是喪家狗」。我想孔子也許確實真的就是「喪家狗」了。
既然「喪家狗」有如此之深的正面的精神寓意,我想,是否也可以用來稱呼其他人啦,於是我在很多人的名字前面都用了「喪家狗」來修飾,比如:喪家狗——魯迅;喪家狗——李零;喪家狗——托爾斯泰;喪家狗——弘一法師;喪家狗——三毛;喪家狗——張國榮……
我想,也許除了李零先生不會說什麼以外,其他的人,我不會驚異他們會群起而攻之。
說他們會群起而攻之,是我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至少還有一個人他就不會這樣,比如兩千多年前的孔老先生。
證據是李零先生提供的,《史記 孔子世家》關於孔子適鄭,與弟子走失而復聚一段中,鄭人謂孔子「似喪家之狗」和孔子自嘲「謂似喪家之狗,然哉!然哉」 《孔子世家》中的這段材料如下:
「孔子適鄭,與弟子相失,孔子獨立郭東門。鄭人或謂子貢曰:「東門有人,顙似堯,項類皋陶,其肩類子產,然自要以下不及禹三寸,累累若喪家之狗。」子貢以實告孔子。孔子欣然笑曰:「形狀,末也。而謂似喪家之狗,然哉!然哉!」
李零先生提供證據的是說,我把他稱之為「喪家狗」也是他老人家的意思啊,呵呵,看你們一個個,彷彿是當事人都承認了,你們還瞎折騰什麼啊?
不過,上面的材料,除了證明孔子的從容不迫,看出了孔子的寬容大度,看出了孔子面對困境的樂觀堅強、看出了孔子可愛的幽默外。我沒有看出何以「喪家狗」或喪家之狗「會因此變為一個帶有一絲褒義的詞。
我年幼的女兒,曾有一次爬到的頭上說 「爸爸,你的頭發好臭,像大便一樣。」我也是有得孔老夫子的欣然一笑。不過,就算我抽風式的笑上一整天,「大便」也不會變成「香餑餑」。
是孔子的欣然的笑給了任何面對困境找不到精神家園的人的一個慰藉,而絕不是用「喪家之狗」的形容來撫慰喪失精神家園的人們。
本人才疏學淺,不想去討論孔子是不是聖人,也許孔子只是一個普普通通的教師,甚至他老人家一輩子也沒有資格評上「教授」的職稱,但李零先生做為一個同行,該有一點老師的寬容——不是對自己的學生寬容,而是對一個年長兩千多歲的教師的寬容。
⑹ 喪家狗怎麼樣
這部喪家狗源於李零授課的講義,作者自序中說:「這部講義,就是根據我上課的記錄整理而成的。」因此釋義部分比較口語化,思維發散度和跳躍性都很強,旁徵博引,內容非常翔實。但讀下去發現,應是屬於嚴謹的學術類書籍,絕不是兌很多水那種。 說實話,繁多的注釋內容和背景資料對看書看報喜歡一字不漏的我,是一件痛苦不堪的事,這就需要在看時注意篩選和取捨。沖著南方周末07年年度圖書的名號,書中的大部分內容還是值得細讀的。 喪家狗這書名讓人覺得突兀,可是封面那句:「任何懷抱理想,在現實世界找不到精神家園的人,都是喪家狗」,和書背那句:「學《論語》,有兩條最難學,一是三軍可奪帥,匹夫不可奪志,二是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給我的解讀是:談孔子學論語,在精神層面上是一件很沉重的事情。 今天我們講國學,討論復興孔子的那一套東西,就有點像孔子那時的堅持——通過「克己復禮」「仁義道德」等一些政治主張來恢復重塑過去的行為規范和文化秩序。處於已「禮崩樂壞」的春秋戰國時期,他政治上的一切抱負在歷史滾滾車輪的無情碾壓下,都破碎幻滅。孔子在當時的呼喚和堅守,恰好影射了當今社會熱衷國學根源於現實中道德與人心的普遍淪落。姑且不論他老人家的思想對現今有多大幫助,僅他身處道德急劇敗壞的亂世卻仍能孤獨恪守心中的價值與理想,就值得我們對他致以敬意。 對於論語這樣的經典,多讀牢記是很應該的。之前看完這本喪家狗,我就決定過段時間應該拿起來重讀一遍,「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盡量買下一代也需要讀的書,是我遵循的原則。
⑺ 為什麼說孔子是喪家狗
北大李零教授的新書把孔子稱作「喪家狗」,一時轟動,各大門戶網站馬上引用,很多人看了標題以為李教授是「反孔」的,不少人還「義憤填膺」,說「這像是一個名牌大學的教授說的話嗎?」甚至罵他「真是吃著狼奶長大的,聖賢書都讀到狗肚子里去了。」(殷謙:《孔子為何被教授稱為「喪家狗」?》)其實大可不必,看來似乎都沒有理解李零以及「喪家狗」的本意,「喪家狗」用來形容別人或許有侮辱的意思,但對是對孔子來說卻是揶揄的說法,並且還得到孔子本人的肯定,這裡面有個典故。話說當年孔子抱負不展,離開魯國,帶著弟子周遊列國,幾次遇到生命危險,在陳國的匡地因為長得像陽虎(見注)而被當地老百姓誤以為是陽虎而受到圍攻,被拘禁了整整五天。在宋國又差點被宋大夫宋司馬桓魋殺了,處境非常危險。雖然屢經危險,非常狼狽,但孔子始終保持豁達的態度,數千載之下,猶能想見哲人之風。後來到鄭國,孔子與弟子走散了,於是他就站在鄭國東門等他的弟子。他的弟子子貢向人打聽他的老師,一個鄭國人對子貢說:「東門有個人,他的額頭像堯,脖子像皋陶(見注),肩像子產(見注),但腰部以下卻比禹短三寸。累累若喪家之狗。」子貢後來找到孔子,把那個鄭國人的話告訴孔子。孔子聽了哈哈大笑,說:外貌形容得倒還是其次,但是說我像喪家之狗,的確是這樣啊!的確是這樣啊!(「然哉!然哉!」《史記·孔子世家》)孔子覺得那個鄭國人形容的真是精闢,自己也忍不住哈哈大笑,深以為然。當然李零認為:「任何懷抱理想,在現實世界找不到精神家園的人,都是喪家狗。」這里對「喪家狗」又有了他自己的定義和想法,從這個定義來看,「喪家狗」非但沒有絲毫的貶義,倒還有點寂寞英雄的味道,用來比照孔子的一生,也沒有什麼不妥。
註:陽虎是魯國季氏的家臣,一度掌握魯國的實際權力,欺負過匡人,孔子不喜歡他。《論語》上記載了一個小故事,陽虎想召孔子做官,孔子一直迴避著不見他。後來陽虎想了個辦法,派人給孔子送了一隻烤熟的小豬,孔子最講禮儀,所謂「來而不往非禮也」,一定會回訪他,這樣他就可以見到孔子了。結果孔子也想了辦法,所以他專門打聽到陽虎不在家的時候去拜訪陽虎,這樣就既避免了「來而不往」的失禮,又可以不見到陽虎。結果卻不湊巧,孔子在半路上還是碰見了回家的陽虎。皋陶是上古舜、禹時期的法官,一度還被禹列為繼承人,中國法制史上的重要人物。子產是春秋時期鄭國的執政,傑出的政治家,比孔子早幾十年。
⑻ 喪家犬代表什麼樣的人
喪家犬有多種解釋,民間主要指這條犬是流浪犬或是一條給主人不要的犬。 在名辭的說法:喪家犬,一般都是暫時扮出的一付可憐象,看起來是不會再有咬人的可能了,可那必定只是假象而已。由於某種原因,而使它們暫時的失去了戰鬥力,可並不代表以後就沒有戰鬥力了。這樣的狗,如果不能清醒的認識到它的危害性,就非常容易被它所傷害,並且還有至命的可能 俗語喪家犬比喻四處碰壁無家可歸的人。 在日本「喪家犬」指的是30歲以上獨身的職業女性。眼下,「喪家犬」儼然成了日本社會對這類女性最流行的稱呼 「喪家犬」的典故出自《史記卷四十七·孔子世家第十七》,原文如下: 孔子適鄭,與弟子相失,孔子獨立郭東門。鄭人或謂子貢曰:「東門有人,其顙似堯,其項類皋陶,其肩類子產,然自要以下不及三寸,累累若喪家之狗。」子貢以實告孔子。孔子欣然笑曰:「形狀,末也。而謂似喪家之狗,然哉!然哉!」 白話文的意思是: 孔子到了鄭國,與弟子們走失散了,孔子一個人站在外城的東門。鄭國人有看見了就對子貢說:「東門有個人,他的額頭像唐堯,脖子像皋陶,肩膀像鄭子產,可是從腰部以下比禹短子三寸,一副狼狽不堪、沒精打採的樣子,真像一條喪家狗。」子貢見面把原話如實地告訴了孔子。孔子高興地說道:「他形容我的相貌,不一定對,但說我像條喪家狗,對極了!對極了。」
⑼ 《喪家狗》的作者是誰
李零
關於這個書的相關評論和報告,摘錄了一些,你看一下,希望對你有些幫助
李零讀孔子:他是一條喪家狗
書評人:
最近,北京大學教授李零把他講《論語》的講義結集出版,書名叫《喪家狗》。李零的專業是考古,考古講究實證和復原,這樣的思維被他運用於對《論語》的解讀。
《喪家狗》開篇考證了孔子的長相、出身、成分、姓名、家庭、籍貫。說孔子大個子、有一顆圓圓的大腦袋,出身破落貴族家庭,是父母野合而生,三歲喪父,十七歲喪母,在窮街陋巷長大,15歲求學,30歲開館授徒,50歲通過《周易》,算出自己將當官,仕途不順,55歲出國游學,除短暫服務於衛、陳兩國,哪個國家都不肯用他,60歲的時候,顛沛流離,路過鄭國,一個相面的人說他:上半身有聖人氣象,下半身像垂頭喪氣像喪家狗——這是書名《喪家狗》的由來。與時下眾多天馬行空的「論語心得」不同,《喪家狗》的體例老老實實:原文——字詞注釋——白話翻譯——李零的點評和發揮。
這不是孔子第一次被稱作喪家狗。文革期間,巴金先生曾撰文《孔老二罪惡的一生》,「喪家之狗」的典故經由這篇「戰斗檄文」廣為傳頌。
對李零來說,喪家狗這個稱呼不含有當年的意識形態色彩,它戲謔而嚴肅。戲謔之處在於李零想像一個頑童一樣戳穿「孔聖人」的神話。嚴肅之處在於,他以嚴謹的學術推導讓孔夫子還俗。在考證孔夫子的身世經歷的同時,李零梳理了空門弟子的傳承關系,試圖證明:後世道統學家津津樂道的孔門傳承關系是人造的「直線傳播」,孔子死後,發生了一系列造神運動。而這一切與孔子無關。李零說,「任何懷抱理想,在現實世界找不到精神家園的人,都是喪家狗」。
李零自稱「紅旗下的蛋」。生於1948年的他跟他的同輩學人有大致相同的經歷:黑幫子弟、上山下鄉。青春時代的幻滅和底層生活經歷,讓李零的研究取向兼具龐和專的特點。他研究竹簡帛書,數術方技,也研究毒葯、巫術、臟話和廁所。他從野學問入手,一點一點向正統和經典包抄。在北大,李零開四大經典閱讀課。這四大經典是《老子》、《周易》、《孫子兵法》、《論語》。李零認為,這四本書代表了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側面,《論語》和《老子》是人文類學術,《孫子兵法》是管理人的學問,數術方技是關於天道、性命、醫學的學問,這方面沒有經典,只好把《周易》經傳拿來讀。
思維跳躍是此人的一大特點。兩千四百年前孔子的語錄,經常激發他對今人今事的聯想,古與今的隔閡在剎那間被出其不意地打通,文風朴實粗糙,嬉笑怒罵皆成文章。
4月22日,專為《喪家狗》出版召開的座談會上,左中右三派學者齊聚北京魯迅博物館,大部分學者對李零「先識字,再讀書」嚴謹讀《論語》的態度以及他亦庄亦諧,不拘一格的文風表示贊賞,但李零從《論語》中抽取出的「喪家狗」的意象卻引發了或激烈或緩和的爭議。
大陸新儒家的代表人物之一、社科院學者陳明認為,《喪家狗》是「作家的文采+訓詁學家的眼界+憤青的心態」,將孔子概括成喪家犬就是受文革刺激的憤青心態的表現;《論語》不能成為簡單的訓詁學的對象,因為人文遺產重在闡述,而非還原。
李零的同事、北大教授劉東認為,中國文化從簡單走向輝煌的過程不能用簡單的還原主義來解讀;孔子不僅僅是喪家狗,孔子有憂也有樂,他既有奔走侯門不得志的一面,也有為韶樂和福雲流水悠然自得的一面。
贊同李零觀點的北大教授錢理群則認為,任何找不到心靈家園的人都是喪家狗,孔子是,李零是,他自己也是。喪家狗只是一個中性詞。而與錢理群一樣致力於魯迅研究的王得厚卻不同意錢理群德夫子自道。他說,好為王者師的人才是喪家狗,李零不是,錢理群也不是。
會場上,被七嘴八舌的同儕所環繞的李零時時陷入沉思。4月20日,在萬聖書園接受本報記者專訪的時候,他曾極力在自己的作品和當下的「論語熱」、「孔子熱」中劃清界限: 「我給大眾寫書主張通俗化,但是我也反對庸俗化,人民群眾也不能慣著,人民群眾喜歡的恰恰是那些科學管不了的東西,神神秘秘的東西,測不準的東西,極其實用的東西。我寫書是想把人家腦袋給搞清楚了。如果你把他們搞糊塗了,舉國若狂地崇拜你,實際上把你也搞糊塗了。」
李零在《喪家狗》中努力要做的工作是剝離孔子合《論語》身上的意識形態色彩。但記者翻看采訪記錄卻發現,大部分話題仍然是圍繞意識形態展開的。這或許是思想的一個悖論,我們要反對什麼東西,通常只能站在它的對面,並且不得不借用它的語匯。▲南方周末
⑽ 《喪家狗》作者李零的介紹
李零,男,祖籍山西武鄉縣,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從事先秦考古研究及中國古漢語研究。主要著作有:《孫子古本研究》、《李零自選集》等。
1948年6月12日生於河北邢台市,從小在北京長大。中學畢業後,曾在山西和內蒙插隊7年。1975年底回到北京。
1977年入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參加金文資料的整理和研究。
1979年入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考古系,師從張政烺先生作殷周銅器研究。
1982年畢業,獲歷史學碩士學位。
1982-1983年在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灃系西隊從事考古發掘。
1983-1985年在中國社會科學院農業經濟研究所從事先秦土地制度史的研究。
1985年至現在任教於北京大學中文系,現為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
教學:簡帛文獻與學術源流,《孫子兵法》研究,中國方術研究,《左傳》,中
國古代文明史,海外漢學研究,中國古代兵法。
編輯本段主要專著
1、孫子古本研究,北京大學出版社,1995;
2、吳孫子發微,中華書局,1997;
3、中國方術考,東方出版社,2000;
4、中國方術續考,東方出版社,2000;
5、郭店楚簡校讀記,北京大學出版社,20026、花間一壺酒,同心出版社,2005
李零的《喪家狗:我讀》
7、《兵以詐立》,中華書局,2006;
8、《孫子》兵法十三篇綜合研究,中華書局,2006
9、上博楚簡三篇校讀記,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7
10、郭店楚簡校讀記(增訂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7
11、鑠古鑄今:考古發現和復古藝術,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7
12、喪家狗——我讀《論語》,山西人民出版社,2007
13、放虎歸山,山西人民出版社,2008
14、去聖乃得真孔子——《論語》縱橫讀,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8
15、人往低處走——《老子》天下第一,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8
16、何枝可依,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9
17、待兔軒文存——讀史卷,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