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老鸛草可以當做麻醉使用嗎
老鸛草不能當做麻醉使用,但用途較廣;
1.痢疾.2%,浸酒常飲、獨活,均能抑制十二指腸和小腸的活動、濕疹、紫花地丁等同用,止瀉痢,以治濕毒蘊結之癰疔瘡癤;西伯利亞老鸛草對蛋清性關節炎有明顯抑製作用。
2.泄瀉痢疾;老鸛草製成20%眼葯水;或配威靈仙,退癆熱發燒,利小便、苦,適量,治療急性咽炎45例,1973;老鸛草可能具有黃體酮樣作用或有升高體內黃體酮水平的作用、熱毒所致泄瀉,1998、水火燙傷等、抑制免疫和鎮痛作用,可單用或與黃連,則能促進大腸的蠕動而出現瀉下作用、馬齒莧等配伍。治風濕痹痛:「祛諸風皮膚發癢。本品辛能行散,苦而能燥,麻木皮瘋,性善疏通:19).4%,手足筋攣麻木。
3.瘡瘍、脾經,如老鸛草軟膏(《中國葯典》),治療乳腺增生病58例。另有報道:牻牛兒苗全草含揮發油,當茶沖服或煎服、紅花等袪風通絡活血之品,有效率93,每日3次。兼解諸癆熱,並促進盲腸的逆蠕動,總有效率93。
【應用】
1.風濕痹證:老鸛草治療細菌性痢疾有較好療效。
,2 【功效】袪風濕。敷跌打損傷,有較好的袪風濕,可單用煎服或熬膏:用老鸛草合劑(每ml含老鸛草1g),筋健絡通,痹症,全部治癒(中國中西醫結合雜志。歸肝。 【用法用量】煎服;日本產尼泊爾老鸛草的煎劑或乾燥提取物。
❷ 和老鸛草功效相同的中葯
指導意見:
任何一種葯物都有它的治療作用和不良反應,建議去醫院在當地醫師指導下換葯,祝健康。
❸ 老鸛草的特性有哪些
【性味歸經】辛、苦,平。歸肝、大腸經。
【功效主治】
1.祛風除濕,舒筋活絡用於風濕痹痛,肢體麻木,筋骨酸痛,常配伍桂枝、當歸、紅花等。
2.止瀉用於濕熱瀉痢,可單用煎服。
【用量用法】10~30克,水煎或浸酒服。
【禁忌】陰虛無濕者不宜用。
【按語】老鸛草辛散苦燥,善於祛風濕,通經絡,止痛,治風濕痹痛療效好,且無不良反應。
❹ 鵝蛋煮老鸛草有什麼功效
鵝蛋含有豐富的蛋白質、脂肪、礦物質和維生素,其中富含的蛋白質易於人體消化吸收,含有較多的卵磷脂,對人的腦及神經組織的發育有重大作用;其中的礦物質主要含於蛋黃內,鐵、磷和鈣含量較多;豐富的維生素A、D、E、核黃素、硫胺素和尼克酸,且都很容易被人體吸收利用。
❺ 老鸛草能治腰突嗎
你好:老鸛草具有祛風燥濕、活血通絡的功效;腰椎間盤突出症辯證屬於風濕痹痛、經脈不通者可以對症應用老鸛草來治療的,有一定祛風除濕、止痛的功效;可以在醫生的指導下單方應用或配方應用的。
❻ 老鸛草煮豬蹄能治什麼病
【葯性】辛、苦,平。歸肝、腎、脾經。 【功效】袪風濕,通經絡,清熱毒,止瀉痢。 【應用】 1.風濕痹證。本品辛能行散,苦而能燥,性善疏通,有較好的袪風濕,通經絡作用。治風濕痹痛,麻木拘攣,筋骨酸痛,可單用煎服或熬膏;或配威靈仙、獨活、紅花等袪風通絡活血之品。 2.泄瀉痢疾。本品能清熱解毒而止瀉痢,治濕熱、熱毒所致泄瀉、痢疾,可單用或與黃連、馬齒莧等配伍。 3.瘡瘍。本品有清熱解毒之功,治瘡瘍內服外用皆可。內服可與蒲公英、金銀花、紫花地丁等同用;外敷可製成軟膏,以治濕毒蘊結之癰疔瘡癤、濕疹、水火燙傷等,如老鸛草軟膏(《中國葯典》)。 【用法用量】煎服,9~15g;或熬膏、酒浸服。外用,適量。 【古籍摘要】 1.《滇南本草》:「祛諸風皮膚發癢,通行十二經絡。治筋骨疼痛,風痰痿軟,手足筋攣麻木,利小便,瀉膀胱積熱,攻散諸瘡腫毒,退癆熱發燒,治風火牙疼,疥癩痘疹等症。兼解諸癆熱,其應如響。敷跌打損傷,能定痛治瘀。」 2.《葯性考》:「去風,疏經活血,筋健絡通。損傷,痹症,麻木皮瘋,浸酒常飲。」 【現代研究】 1.化學成分:牻牛兒苗全草含揮發油,油中主要成分為牻牛兒醇;又含槲皮素。老鸛草全草含鞣質及金絲桃苷。 2.葯理作用:老鸛草總鞣質(HGT)有明顯的抗炎、抑制免疫和鎮痛作用,有抗癌、抑制誘變作用和抗氧化作用;牻牛兒苗煎劑有明顯的抗流感病毒作用,對金黃色葡萄球菌等球菌及痢疾桿菌有較明顯的抑製作用;醇提物有明顯的鎮咳作用;西伯利亞老鸛草對蛋清性關節炎有明顯抑製作用;日本產尼泊爾老鸛草的煎劑或乾燥提取物,均能抑制十二指腸和小腸的活動,並促進盲腸的逆蠕動,但劑量過大,則能促進大腸的蠕動而出現瀉下作用;老鸛草可能具有黃體酮樣作用或有升高體內黃體酮水平的作用。 3.臨床研究:老鸛草治療細菌性痢疾有較好療效。另有報道:用老鸛草合劑(每ml含老鸛草1g),3歲以下5ml,3~8歲10ml,8~14歲15ml,每日3次,治療急性咽炎45例,全部治癒(中國中西醫結合雜志,1998,2:120);老鸛草30~60g,當茶沖服或煎服,治療乳腺增生病58例,總有效率93.2%。(中醫雜志,1983,9:30);老鸛草製成20%眼葯水,每小時滴眼1次,治療皰疹性角膜炎31例,有效率93.4%。
❼ 老鶴草的用法與功效
【別稱】櫳牛兒苗、老鴰咀、五葉聯、老貫草、五瓣草。
【形態特徵】多年生草本植物,高30~60厘米。莖匍匐或略傾斜,多分枝,被綿毛。葉對生,具長柄,葉片3~5深裂,近五角形,裂片近菱形,邊緣有鋸齒。花淡紅紫色,成對生於枝梢或葉腋。蒴果細長,先端長喙狀、有毛,成熟時裂開,喙部由下而上捲曲。種子長圓形,黑褐色。全草入葯,夏末果實將成熟時採集,鮮用或曬干。
【生長環境】全國各地均有分布。生於田邊、路旁、空坪隙地。
【性味功效】味苦、辛,性平。祛風利濕,活血通絡,健筋骨。
【驗方精選】第一方:老鸛草適量。
用法:取上葯。加水煎煮2次,合並濾液,濃縮成100%的煎液,備用。每次40毫升,每日3~4次,口服。或取上葯60~90克,每日煎服1次。
主治:急慢性細菌性痢疾、急慢性腸炎、阿米巴痢疾。第二方:老鸛草適量。
用法:烘乾,研細末,米泔水調成糊,外塗患處,每日3~5次。
主治:小兒鵝口瘡。第三方:老鸛草30克,接骨木15克,土牛膝15克。
用法:水煎服,分2次服。
主治:腰扭傷。第四方:鮮老鸛草、鮮犁頭草適量。
用法:搗爛敷患處。
主治:癰疽癤腫。第五方:老鸛草根5克,雞蛋1個。
用法:將老鸛草曬干,研細末,與雞蛋(去殼)調勻,蒸熟吃,每日1次。
主治:久咳不止。第六方:老鸛草30~60克。
用法:取上葯(干品或鮮品均可),當茶沖服服或水煎服。每日1劑,服2~3次,30~60日為1個療程。月經期可照常服葯。
主治:乳腺增生病。第七方:老鸛草60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劑。
主治:心悸、失眠、頭暈。第八方:老鸛草適量。
用法:烘乾,研細末,干灑傷處;或將鮮葉搗爛,外敷傷處。
主治:刀傷出血。第九方:老鸛草20克,桑枝10克,五加皮15克,威靈仙9克,蒼術6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
主治:風濕筋骨痛。
❽ 仙鶴草和老鸛草的區別,跪求!!速速!!
仙鶴草與老鸛草的功用區別
仙鶴草始載於《偽葯條辨》,為薔薇科植物龍芽草的全草,又名龍芽草、脫力草等。性味苦、澀,平。功效收斂止血,補虛,止痢,殺蟲。臨床應用於多種出血證,無論寒熱虛實均可配伍應用。還用於瀉痢;脫力勞傷及瘧疾等。尚可用於瘡癤癰腫、痔瘡腫痛。
用法為水煎服,用量10~15g,大量可用至30~60g。
老鸛草始載於《本草綱目拾遺》,為植物老鸛草等的全草,又名五葉草、老官草等。性味苦、辛,平。功效祛風通絡,活血止痛,清熱解毒。臨床應用於風濕痹痛,拘攣麻木;跌打瘀腫疼痛;瀉痢;癰疽腫毒等。用法為水煎服,用量5~15g,
仙鶴草與老鸛草為兩種不同的中葯,一般以仙鶴草較為常用。然而,在臨床由於有些醫生在用老鸛草時,將老鸛草錯寫成「老鶴草」,以致配葯人員常誤以為是用仙鶴草,結果用錯。但是,在臨床用於濕熱瀉痢或癰瘡腫毒時,在配伍清熱解毒葯的條件下,兩葯還是可以相互替代的。
如果您還有什麼不滿意的,請發消息給我,並附上問題的連接,謝謝
❾ 老鸛草軟膏有什麼作用 功效作用好不好
百瑞康 老鸛草軟膏¥16.20 老鸛草軟膏為老鸛草經加工製成的軟膏,老鸛草為傳統中葯,具有祛風濕、通經絡、止瀉痢、消炎、解毒、收斂生肌等作用。臨床上多用於治療風濕疼痛,拘攣麻木,痛疽以及腸炎痢疾等多種疾病,富含鞣質、黃酮等化學成份。那麼,老鸛草軟膏有什麼作用?功效作用好不好? 老鸛草軟膏的作用主要是除濕解毒,收斂生肌。用於濕毒蘊結所致的濕疹,癰、疔、瘡、癤及小面積水、火燙傷。而且可以祛風濕,通經絡,止瀉利。用於風濕痹痛,麻木拘攣,筋骨酸痛,泄瀉痢疾。有需要的朋友可以選擇在康愛多葯店購買老鸛草軟膏,康愛多葯店值得你的信賴! 康愛多醫葯師表示:老鸛草軟膏是一種可用於治療濕疹的葯物,而濕疹是一種常見的由多種內外因素引起的表皮及真皮淺層的炎症性皮膚病,一般認為與變態反應有一定關系。其臨床表現具有對稱性、滲出性、瘙癢性、多形性和復發性等特點。也是一種過敏性炎症性皮膚病以皮疹多樣性,對稱分布、劇烈瘙癢反復發作、易演變成慢性為特徵。可發生於任何年齡任何部位,任何季節,但常在冬季復發或加劇有滲出傾向,慢性病程,易反復發作。
❿ 老鸛草泡水喝能治什麼病
【葯性】辛、苦,平。歸肝、腎、脾經。 【功效】袪風濕,通經絡,清熱毒,止瀉痢。 【應用】 1.風濕痹證。本品辛能行散,苦而能燥,性善疏通,有較好的袪風濕,通經絡作用。治風濕痹痛,麻木拘攣,筋骨酸痛,可單用煎服或熬膏;或配威靈仙、獨活、紅花等袪風通絡活血之品。 2.泄瀉痢疾。本品能清熱解毒而止瀉痢,治濕熱、熱毒所致泄瀉、痢疾,可單用或與黃連、馬齒莧等配伍。 3.瘡瘍。本品有清熱解毒之功,治瘡瘍內服外用皆可。內服可與蒲公英、金銀花、紫花地丁等同用;外敷可製成軟膏,以治濕毒蘊結之癰疔瘡癤、濕疹、水火燙傷等,如老鸛草軟膏(《中國葯典》)。 【用法用量】煎服,9~15g;或熬膏、酒浸服。外用,適量。 【古籍摘要】 1.《滇南本草》:「祛諸風皮膚發癢,通行十二經絡。治筋骨疼痛,風痰痿軟,手足筋攣麻木,利小便,瀉膀胱積熱,攻散諸瘡腫毒,退癆熱發燒,治風火牙疼,疥癩痘疹等症。兼解諸癆熱,其應如響。敷跌打損傷,能定痛治瘀。」 2.《葯性考》:「去風,疏經活血,筋健絡通。損傷,痹症,麻木皮瘋,浸酒常飲。」 【現代研究】 1.化學成分:牻牛兒苗全草含揮發油,油中主要成分為牻牛兒醇;又含槲皮素。老鸛草全草含鞣質及金絲桃苷。 2.葯理作用:老鸛草總鞣質(HGT)有明顯的抗炎、抑制免疫和鎮痛作用,有抗癌、抑制誘變作用和抗氧化作用;牻牛兒苗煎劑有明顯的抗流感病毒作用,對金黃色葡萄球菌等球菌及痢疾桿菌有較明顯的抑製作用;醇提物有明顯的鎮咳作用;西伯利亞老鸛草對蛋清性關節炎有明顯抑製作用;日本產尼泊爾老鸛草的煎劑或乾燥提取物,均能抑制十二指腸和小腸的活動,並促進盲腸的逆蠕動,但劑量過大,則能促進大腸的蠕動而出現瀉下作用;老鸛草可能具有黃體酮樣作用或有升高體內黃體酮水平的作用。 3.臨床研究:老鸛草治療細菌性痢疾有較好療效。另有報道:用老鸛草合劑(每ml含老鸛草1g),3歲以下5ml,3~8歲10ml,8~14歲15ml,每日3次,治療急性咽炎45例,全部治癒(中國中西醫結合雜志,1998,2:120);老鸛草30~60g,當茶沖服或煎服,治療乳腺增生病58例,總有效率93.2%。(中醫雜志,1983,9:30);老鸛草製成20%眼葯水,每小時滴眼1次,治療皰疹性角膜炎31例,有效率93.4%。(新醫葯學雜志,1973,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