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股票資訊 » 夢參老和尚
擴展閱讀
股票停牌的基金 2025-07-09 01:23:43
北京香山門票 2025-07-09 01:22:18

夢參老和尚

發布時間: 2021-11-13 05:13:10

⑴ 1931年,夢參老和尚竟然親自見過地藏王菩薩,這究竟是怎麼回事

佛教是世界上的三大宗教之一,從東漢年間傳入我國之後,一直都發展的比較不錯,和我國本土宗教道教、以及儒家,被合稱為儒、釋、道。

近兩千年來的發展,中國的佛教其實已經和印度當年的佛教一點都不一樣了,沒辦法,中國人就是這么強的。

如果佛教在中國不尋求改變,不貼近中國人的信仰,那麼活都活不下去。

在1931年時,一位叫做「夢參」的老和尚,宣稱自己親自見過地藏王菩薩,這到底是怎麼回事?難道世界上真的有所謂神佛嗎?

其實並不是這樣子的,他兩次看見的地藏王菩薩都是因緣巧合,而不是所謂的神佛降臨。

不要以訛傳訛

佛門作為一個具有神秘色彩的宗教組織,他自然會給自己宗教里的某些特色或者說資源,包裝上一層神秘的色彩,這樣才能擁有更多的信徒。

但我們作為新世紀的人類,則不應該以訛傳訛,輕易的相信這類帶有神秘色彩的傳說。

把他當成一個民間故事,或者說神話傳說是一個不錯的選擇,但你若是真信了,那就錯了。

所謂的和尚和道士,只是掌握了一些我們普通人不曾掌握的技巧和知識而已,其實並沒有那麼神秘。

而尤其是和尚,他們除了整天念經,知道一點哲理,其他的比普通人還不如。

有什麼不同意見,歡迎在下方留言,如果喜歡我的文章,請轉發、關注,動動你的小手哦!

⑵ 夢參老和尚成菩薩了嗎

菩薩道的宗旨,是不為自己求安樂,但使眾生得離苦。能做到這一條精神的,都可稱之為菩薩。夢參老和尚做到了這一點,他同樣是菩薩。這樣的菩薩並不限於佛教中,世間各行各業都是有的,白求恩是菩薩、雷鋒是菩薩,他們的人格特點就是做一個高尚的人、純粹的人、脫離了低級趣味的人、有益於人民的人。人要增進自己的福德智慧,都應該向他們學習。

⑶ 夢參老和尚:沒有真正去修行,為什麼不修行

夢參老和尚---你自己不精進,想求入佛門,進不去的。我能給你精進嗎?

問:弟子不精進,業障很重。

夢參老和尚答:你自己不精進,想求入佛門,進不去的。我能給你精進嗎?我讓你一天跟我們這些和尚一樣的,早晨兩三點鍾起來。你們看和尚好像沒事,比你們忙得多!兩三點鍾起來,念佛也好,修禪定也好,隨便你學法也好,一直到晚上,我們到晚上十點鍾才睡覺。在我們這個寺院都吃兩頓飯,中午休息一下,每個人付出都十一、二個小時修行,可以說現在我們只知道方法,還沒入門。何況你們在家道友受個三皈,在外頭悠遊自在,完了還想消災免難,完了還想成佛作祖。哪有那麼便宜的事?沒有。

修道難,難如上青天。青天你也上不去,修道比這個難到千百萬倍,不是一生修成的。就像我們這些個出家的道友他都不是一生,多生累劫修的,所以他的智慧不是一生開的,這個不是一蹴而就的。可能我們這些道友有些深入學佛法的,他就明白了,多生累劫的事情。明心見性方法很多的,像過去禪宗,他就到廟找老和尚問,說:師父如何是祖師西來大意?今天早晨你們聽過了,你明白嗎?他問那個開示的師父,師父舉個拳頭,或者給他一耳光,有的他就開悟了,就對了;有的他根本不知道是做什麼。所以這個問題你要學,放下身心去進入。

那你不精進,業障重。你既然知道業障重了,這就很難了。沒學佛的人,你知道業障重嗎?是因為學佛,遇到什麼事不順當,你感覺自己業障重。那你懺罪,你想法消你的業障。就像你自己頭痛,你找醫院去檢查檢查,這個頭痛因為什麼,給你點葯吃了,你不就好了。你自己知道業障重了,念經,念大乘經典,消業障。在佛像前磕頭,消業障。你去做吧!你業障才能消。

每一位道友,包括我們所有出家,包括我在內,業障不重不會生到這個世界來了。佛的凈佛國土很多,你不去生,你生到這個世界來,就代表業障重。不是你業障重,咱們業障都重。但是你在修的過程當中,有的業障減少了,有的不修的人業障加重了。可是佛弟子還能有業障加重嗎?明知故犯。明知故犯,你明知道這個事情不該做,你去做。殺、盜、淫、妄都知道,這是佛所制的戒。凡是佛門弟子你不能去殺害眾生,知道嗎?凡佛門弟子絕不能說假話。

我想諸位靠不住,說你們一句假話都不說,我不相信,都說假話。包括你對你自己的孩子,三、五歲小孩,勸他不哭,哄他,盡給他說假話,答應他的事,完了你也不去做,這都叫妄語。不犯嗎?就是這佛所制的最根本的殺、盜、淫、妄,你都持不住。何況我們比丘二百五十戒,比丘尼三百四十八戒,那個戒可多了,菩薩戒,無量無邊的戒。你入了佛門,你當了佛弟子不守佛戒,你能成佛嗎?能成就嗎?

所以這就是業障重。業不重不生娑婆,那我們都應當懺悔。懺悔的方法很多,念佛、拜佛、讀誦大乘。像這位道友說他又很懶,又不精進,一天睡大覺,完了就想鑽空子,你能消業障嗎?不但不消,業障還增。

⑷ 夢參老和尚:死的次數越多 越了不了生死

夢參老和尚:死的次數越多 越了不了生死

怎麼樣不死呢?學佛,成了道了,得了解脫道,就不死了。死了到什麼地方去呢?這是個謎。我們說死了、死了,那又很便宜你了,死了,了不了?越死越不了,你死的次數越多,你越了不了。為什麼呢?你死一次,你這一段生死又有好多的業、好多的事纏你;下一段生死又增加這一段,越增加越多,也就是懲罰你,你就解脫不了。要想真正得解脫,得解脫道,必須皈依三寶。這是我講皈依三寶的因緣,你不皈依三寶,你永遠解脫不了。
還有,我們都怕苦,怕苦都想求快樂,人人都想求快樂。什麼是最快樂的?大家想想看,哪件事最快樂?有了智慧最快樂。有了智慧,他才無掛無礙;有了智慧,才能照見五蘊皆空,才能度一切苦厄;有了智慧之後,他才心無掛礙,無掛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這就沒有痛苦了,這才是最快樂的。
所以你想求快樂,你就得有智慧。智慧怎麼來呢?是修來的。把障、惑擦乾凈,你的智慧也就來了。
另外有一種修煉的方法,好多人都是這樣修煉,但對這個方法還沒有清楚。若你遇見一切事,不要執著,看開一點,一切法有生就有滅,沒有一切法是永久的。
還有,不要什麼事情都把自己擺在前頭。凡事當前,先想到自己,沒想到別人,這個人自私心非常強。凡是自私心強的人,得不到快樂。我執重的人,你的痛苦消失不了,應當經常觀想「無我」。
無始劫來的時候,有很長的時間,在我們自己的言語當中,也知道「無我」,但是你沒有認識,沒有這個體會,雖然知道,但是認識不了。像是說「我的眼睛,我的耳朵,我的鼻子,我的身體」,「我的」不是我。想想看,「我的桌子」,「我的板凳」,「我的」什麼,這不是「我的」享受嗎?「我的」身體也是這樣子啊,是屬於「我的」,他不屬於我,你做不了主。
警察要來抓你,你說:「我沒犯法。」他說:「我給你一點犯法的證據,你就犯法了。」這種事過去很多,我也曾經歷過這種事,很多人都有經驗。只要是這個世界上的人,不論哪國的法律都如是。沒一個法律,沒一個法院,沒一個地方,說沒有冤枉人的。你說冤枉,其實是你的命中帶來的,你現在雖然感覺到冤枉,是你覺得,法律認為你不冤枉,逮捕你是對的。就像說「我沒病」,沒病找醫生,只要你吃了他的葯,你就有病了。越病越多,病越多,你越看,越看越吃葯,越吃葯病越多。這好像是個惡性循環似的,就是因為你沒有智慧,我執特深。
你平常就這樣觀,「我的」不是我。就像打你,你很痛,或者砍你一刀,你很痛,因為你把它看成是「我」。你沒看成是「我的」,如果砍桌子、砍板凳、你那個「我的」,你不痛,而這個「我的」就痛啦,這都是你修行的地方,你去觀想。我們佛教有兩句話:「有覺覺痛」,有這個知覺的時候你覺得痛了;「無痛痛覺」,那個痛痛不到你知覺。
我曾經看過一些麻風病人,他自己把自己的手指頭這樣嚼,對自己刺激手指頭,他沒有痛啊。麻風就瘋了,他的神經系統失掉作用了,他一點也不感覺到痛,不過他這樣不是成道的。禪宗二祖慧可參達摩的時候,斷了一個膀臂,他感覺到心痛得不安啊,他希望達摩祖師給他安心。達摩祖師講:「將心拿來,我給你安。」慧可覓心了不可得,達摩說:「我安心已竟,就在那不可得處才是你的真心。」他就不痛了。是他有痛,能痛到他的覺,沒有痛,痛到他的知覺。能消滅你的肉體,不能消滅你的知覺;它能使你肉體受折磨,卻不能轉變你的思想,你要自己轉變。

⑸ 夢參老和尚

夢見僧人或和尚,吉兆,會有好運。
夢見聽和尚或僧人說教,
自己的事業會走上正軌。
女人夢見與和尚說話,
預示家庭和睦,婆媳關系良好,生活愉快。

⑹ 夢參老和尚的師傅

夢參老和尚的師父,主要有慈舟老法師、虛雲老和尚、倓虛老法師、弘一大師、夏巴仁波切。
依止慈舟老法師學習《華嚴經》五年,虛雲老和尚的禪法,後依止倓虛老法師學天台四教,又擔任弘一大師的外護半年,深受弘一大師身教的啟發,當時並就近依《占察善惡業報經》所描述的占察輪相,請弘一大師親自製作一付,以供修習。弘一大師為了答謝他擔任半年的外護,親贈手書的《凈行品》偈頌乙本,並囑托他弘揚《地藏三經》。西藏拉薩學習密法,在西藏黃教三大寺之一的色拉寺依止夏巴仁波切,學習黃教菩提道修法次第。在西藏拉薩修學五年,藏傳法名為「滾卻圖登」。

⑺ 夢參老和尚:如何修行及怎樣才算是修行

文:夢參老和尚
離開紐約不到四年,這次重回紐約,我問了很多道友:「有沒有拜懺啊?」「地藏聖號有沒有念?」「修行的功課有沒有斷啊?」有的答覆是:「沒斷!」但十分之七的人都沒做了!大家一起共修時,每個都很精進;沒有共修或沒有佛堂,少了那種氣氛,就精進不起來了!這是為什麼呢?
不管我在加拿大或美國其他地方,甚至人到了台灣,到了大陸五台山,特別是在五台山時,我特別惦念著你們這批道友,希望文殊菩薩加被大家,祝大家幸福,希望大家生活美滿愉快。給大家求了,但是我的力量太薄弱,我回來紐約之後,知道有些道友還是經過了很艱難的歷程,這是因為大家向三寶的心不夠!今天我們談修行,到底修什麼呢?怎麼樣才算是修行呢?
照顧自己的心
不論顯密所要修的就是「心」,我們的心不停地動,如何把自己的心照顧好,是很重要的。
心的活動相當復雜,人的心在活動的時候,是不會停的,連睡覺也沒有停過,睡覺時人的身體是停了,可是心還是照樣活動。你看!人在睡覺時還是會做夢,即使不做夢,心還是不停的活動。心的活動范圍非常復雜,現在我們就來分析這種心的過程:
心的「心路歷程」
當我們的心跟外面的境界(景像)結合起來時,就會受外面景物(境)的影響,而產生了情感。產生了情感之後,高興的,就使身體感到快樂,這叫樂受;不愉快的,就產生了痛苦,在身體「受」的方面來講,就有苦和樂兩種。這種「受」「經過」「心裡思惟」,就有歡喜和憂愁(煩惱),例如家庭成員和睦相處,幸福美滿的,當然會感到愉快;如果家庭成員不和,一天到晚吵吵鬧鬧,或不幸生病、出車禍等,這就苦了。
這些境界使我們的心有憂也有喜。而這些受都是「心的領受」,不是「肉體上的受」;身體雖受諸苦痛,如果心裡愉快的接受。譬如有人遇到種種不愉快的事,使心裡不快樂,但他想,欠債就得還,現在受諸苦,就像在還債,經過這樣一想,他的身體欣然承受這種苦,而心裡卻不受影響。
「想」再深入就是思惟的過程。心對外面景像,好比我現在面對著大家,思想一定會不斷地分析,分析之後,照佛所說的教義,或依師父所講的,加以分別這個是對或不對,好的叫善心;壞的就叫惡心。
悲喜皆是自作自受
就像剛才陳圭璋居士介紹我在大陸監獄呆了三十三年,大家聽了,都認為是共產黨嫁禍給我,使我在里頭受苦!其實這是我自己做的──自己的業,自己受。這是很公平的事。
經常有人向我抱怨:這個世界很不公平!財富有富有貧,壽命有長有短,家庭成員有和睦,也有不和睦的,這個世界任何事情都不平等!他問我:「這樣平等嗎?」我回答說:「從我的角度看去,這一切都很平等!」不是嗎?今生富貴的,是前世布施行善而有;今生貧苦,飽受生活壓力,人家當老闆,你當伙計,受人支派。如果有智慧,能看到自己前幾世的所作所為,就會明白,這一切都非常公平;明白心裡的一切苦、樂、憂、喜,都是自作自受!
現在面對苦境,一天到晚把心糾在一起,還想求解脫,那是辦不到的事。真正想求解脫就得消業,認識到這是自己應該承受,就怕明明知道應該受,還肯不接受!這樣自然產生痛苦!因此身體的苦樂,心裡的憂喜都是自己作的。
身體和外境接觸後,在心裡先有個印象與概念,遇到歡喜的就想吸收,不歡喜的就想排斥,這一切都是幻想,能夠真正隨心所欲嗎?《金剛經》講,這一切都如夢幻泡影。
心經過了受、想、思三個歷程之後,就起了怎樣付諸行動,而這種思還只是心的思想而已,身體還未行動。心思惟後通過口叫口業,通過身就叫身業,身業在佛教講有殺盜淫,口業則有妄語、兩舌、綺語、惡口等,意有貪嗔痴。通過了身口意,造種種業。口裡贊嘆三寶、稱三寶名號、讀誦大乘經典,口業自然清凈;身拜佛或誦經、靜坐等,身業自然清凈;意里思惟觀想庄嚴佛像,或觀想佛所說的經義,意業自然也清凈。
《金剛經》講「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如何住心?又如何降伏其心呢?如何把心降伏到純善無惡呢?乃至於善也不可得,善也是心所生的,心無所生,沒有善惡之念了,這種境界我們達不到。由此而生的善惡,善是心的活動,惡也是心的活動,善的活動叫業,惡的活動也叫業,造惡業的就得受苦果,心所造的業為主導,身所造的業還沒有形相時不定罪,若發自口,發自於身,就定罪了。
人從生下來那一刻開始,就具足了善惡,也就是前生所造的善惡種子,全都帶到今生來。有人講:「一念之間可以造很多的惡業,一念之間也可以行很多善事」,這「一念間」「並不是一個念頭就停了」,而是心裡起了一念,口說出來,加上身體實踐;善有善的意識,惡也有惡的意識,如上面講的,善心代表不貪、不嗔、不痴;不善的心就具足了貪嗔痴、貢高我慢、疑及邪見等,但不論善惡,心總是一個。
發心助人先量其力
我們常聽人講:「我的煩惱很重!」煩惱很重,大都從惡而生,煩惱本身就是惡,就是昏了、亂了!煩惱就是心不清凈!有的人心既不起善念也不起惡念,但還是煩悶不已,使人感到心很不安定。在心很不安定中,自己分辨不出是煩惱是善或惡。
煩惱有沒有善念呢?有!例如發心想幫眾生,利益眾生,幫人解脫痛苦,力量不夠,自然就產生煩惱。這個時候自己要想辦法,在「思」惟上面打主意,如何從惡轉善,如何幫助他人解決現前的痛苦。
譬如生意失敗,或身體有病痛,特別是醫生宣布他得了癌症,或家庭不和…等,在這段過程中,煩惱沒有停過,佛弟子常說要幫助道友或眾生解決一些煩惱,人家的煩惱還沒解決,你自己先煩惱!大家仔細想想,自己是否曾遇到過類似的問題?譬如我本來是想幫助人的,但幫得不得法,或沒有那麼大的智慧,也許你不幫,他不忙;你越幫,他反而越忙!
這樣,你不但沒有幫人解決煩惱,自己煩惱,還添了對方的煩惱!但你是出於善意,並非出於惡意想害人呀!所以佛經說:「有了智慧,行方便是解脫;沒有智慧行方便,則非但自己被束縳了,連帶的把別人也束縳了!」此正是「有慧方便解,無慧方便法」,有沒有智慧皆是你自心的思惟,大家多讀《金剛經》或《心經》吧!
不執著,隨緣盡力而為
怎麼樣的思惟才算是純善呢?不起執著,人一起了執著,就著相,著了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你用這種執著的心去做事,結果不但自己煩惱,別人也跟著起煩惱。你若不執著的去做,一切隨緣,幫助別人時,不要勸對方決定怎麼做;也不要勸人決定不怎麼樣。一切不忘隨緣,隨緣盡力而為。我們的業還沒完全消失,定力也不夠,心裡的觀想力自然不夠,智慧也不足,這樣煩惱自然消除不了。
心誠心信則靈
這樣,你自然會發出種種的懷疑!懷疑讀大乘經典沒用?其實不管讀那一部經,都是功德無量,特別是地藏經,當你遇到任何困難,求地藏菩薩或讀誦普門品,求觀世音菩薩,沒有不應的。求不應,問題沒有解決,你就懷疑佛說的話,這當中有個問題,就是你沒有要求自己!我認為讀經或觀想或求佛菩薩加持,實際上是你自己的心力,因為你的心和觀世音菩薩的心相應了,觀世音菩薩就會加持你,你的心和觀世音菩薩的心不相應,縱使觀世音菩薩加持,你也得不到。
你的煩惱心、污染心和觀世音菩薩清凈的心結合不到一起,你在求的時候,心裡有貪嗔痴,求了之後達不到目的,就開始懷疑,一起了疑,心就不誠。再說,你現在心裡起了疑,就是你對觀世音菩薩、對地藏菩薩、對普賢菩薩不相信之故!你不相信又如何能求感應呢?
頭頂佛足心不凈 叩破頭皮也徒然 也許有人不認同上面這段話,說自己是多麼地相信,見了菩薩就叩頭!要知道,叩頭是一回事,心裡誠不誠又是一回事。三寶是清凈的,你求三寶之前必需先有清凈心才行。
再說,佛堂是清凈的,你進佛堂,帶著一顆貪嗔痴的心進來,佛堂也被你染污,跟著貪嗔痴了!再如,各位來這里聽講,如果你提著一桶大糞進來,相信其他的道友都會反對,而你肚子裝著的大糞,別人看不到,就沒人反對。不是嗎?每個人的身體內都裝著一桶大糞!這種自然現象沒有人會反對,但你另外再帶一桶進來,別人一定會反對!
用貪嗔痴的心,到佛堂想得清凈果,就得先把自己的貪嗔痴去掉,否則和佛菩薩不相應,沒感應,就不要抱怨!是自己不誠、自己不信,你信了、誠了,自己就會加被自己,不需要佛菩薩加被了。
如是因如是果
再說,我們要相信因果,現在受的都是因果報應,有什麼好抱怨的呢?譬如過去生破壞他人家庭,今生遭人破壞時,就想好吧,這一切都是自己的業果,正因為自己過去生曾破壞他人,今生才遭此果報,現在歡喜來還,從此彼此互不相欠!假使你在還的過程中還不斷地反駁或反擊,雖然老本是還了,但利息又生了不少!
無始劫來,生生世世,六親眷屬經常不停地輪轉,這其間的因緣說也說不清楚!要到了自己真正明白自己的心,明白他人的心,明白一切眾生的心時,才看得清!善因惡因,善惡因果業報就是這樣來的;佛菩薩的加持與否就看自己是否心誠。

至於如何求呢?用一顆誠誠懇懇的心去求求消業障,業障消失了,福報自然現前。這些道理看似淺顯,真正做起來卻很深刻,例如同一件事,看他人做起來,覺得輕而易舉,不費吹灰之力,等自己真正去做,才知道困難知道並不容易!再以叩頭為例,叩頭很簡單,人人都會,若與佛無緣者,你要他在佛前叩頭,那可是比什麼都難!同樣的,信了佛的,對三寶非常恭敬;不信的,就有不同的看法。由此觀照我們的煩惱,把這一連串心的活動,從受、想、思乃至善惡的心境,你就能明白一半了。
知道自己現在所受的,都是自己過去生所做的,現在想解決問題,從今後別再做就好了。不做就不再受;以前的,我今生受了還了,還了之後就不再受。再舉個例子,譬如我們誦地藏經、或觀音經、金剛經,就不再墮入三塗(三惡道),因為我們的心和念及所有意識的活動都沒有墮三塗的念頭;念頭沒有了,身不行,怎麼會再墮入三塗呢?
有人曾問我:「老法師啊,監獄里頭是什麼味道?」我回答說:「你想嘗一嘗嗎?想嘗的話,你造點罪就去啦!」你一犯罪,警察就來捉你入牢,你沒造罪,自然沒有進監獄的因!所以《地藏經》第一品,婆羅門女問無毒鬼王,我怎麼到地獄來呢?無毒鬼王說到地獄有兩種力量,一是業力,另一種是威神力(諸佛的威神力)。一切的業都是自己所做,都是自己現前這一念心所起。
修行就是把心看好!看看自己一天之中起了多少好念頭,起了多少利益他人的念頭?又起了多少個壞念頭,起了多少害他人的念頭?我們的身若是清凈,心也清凈,這樣進佛堂拜佛,都是清清凈凈的。反之,身不清凈,也許多天沒沐浴,或幾天沒換衣服,渾身散發異味,又帶了一顆煩惱的心,這樣進了佛堂,想求佛菩薩加被,替你解決問題,那是不可能的!這種人最好先解決自己的身心問題,再進佛堂。
看破放下得自在
我常告訴自己放下、看破!倓虛老法師常講「看破、放下、自在」這六個字。看破不是眼睛看破,而心要能看得破!心的意念,不論什麼事情發生,都不執著,也就是心對境,在受、想、思的善惡過程中,都視如夢幻泡影。泡影的東西,有那一樣是永遠不變的?既是泡影就不值得我們執假為真!問題是我們的心不這樣想,我們常常把過去的事,再拉回來想一想。
以我自己為例,我離開監獄十六七年了,有時我還會把它拉回來想一想,想有什麼用呢?過去的已經過去了,過去的形相已經沒有,再度拉回,在自己的心裡又起一些形相,那些形相只給自己引來無數煩惱!想自己那個時候該怎麼樣!這些已經過去的影像,你現在想要怎麼樣,也無濟於事了!
不但把這一生的事拉到現在,甚至把過去生的事也拉到現在,了解做夢的人,就知道夢境常把我們的心拉得很遠很遠。現在誦經,心清凈了,過去那些影子全出現了。你說是做夢──是在做夢。可以說,大家現在都在做夢,問題是,誰肯承認自己是在做夢呢?誰肯在做夢時,把這些夢境觀想觀想,觀想這一切都是夢幻泡影呢?
只要肯把這些假心妄心停下來,真心就顯出來了。現在這些妄心覆蓋了我們,使我們行善做惡的心全存在著。做好事是對那些壞事而來,做好事,壞事就漸漸消失,好事和我們的真心相合,這顆純善的真心就容易生起,現在我們都迷惑了,人一迷惑,任何事情都不能如實的知。
上面講一切外面的景就是事,心就是理。想得到真心,就得把妄心去除,有妄,真就不顯不出來,妄盡了,真才能顯出來。妄怎麼除盡呢?從修行的角度來講,就是隨時觀照自己的心,使心不隨惡轉──不隨貪嗔痴轉;也不隨著不貪、不嗔、不痴轉,這樣真就容易顯現。
無常迅速,菩提路遠
人的生命說短,很短。問題是,有幾個人認為自己的生命短暫呢?有時我問道友說:「你有沒有想到過自己明天會死的問題?」對方笑一笑說:「沒想過這個問題!」正因為大家都不肯認真地想,做起事來都把計劃放得好遠好遠,我們又沒跟閰羅王訂合同什麼時候離開?在台灣時我曾遇到一位道友,他跟我談了許多五十年以後的計劃,沒想到走出門就發生車禍,經過這次體驗,他說一切都是無常!
一個人想多了就容易憂,容易產生分別心。人的思想有時既不想善,也不想惡的,認為思想活動停止了,就以為自己見到真心,其實還有一大段距離呢!那是落入了無記,無紀既不屬於善也不屬於惡,只是讓思想的活動停下來而已。
心心念念是三寶
受三皈五戒後,請問有幾個人能夠真正地照著做呢?受三皈依時,師父告訴我們: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之後,不要忘了每天晚上臨睡前,念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或念佛菩薩名號。不管念那一尊佛的名號,都代表三寶。
再說,受了三皈五戒,入佛門之後,是不是每晚都念著三寶入睡呢?當你每天睜開眼睛時,你的第一念是不是立刻想到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呢?如果你能終生不斷,每天都這樣做,死了一定能生凈土!問題是這種人十個裡面也找不出兩個呀!由此可知我們的心是看不住的!
善用其心
《華嚴經》凈行品中,智首菩薩問文殊師利菩薩:「如何才能使煩惱眾生,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文殊師利菩薩答曰:「善用其心」──用自己的心。為此文殊師利菩薩為智首菩薩說凈行品,見到一種境界就發一個願,智首菩薩見了一百四十種境界,發了一百四十個願。學佛並不是離開了日常生活之外,另外還有什麼好方法,佛所說的法就是覺悟的方法,而這種方法就在自己吃飯穿衣,乃至工作中去求去悟,看自己怎麼用自己的心。會用的,就能得到清凈心。
心是很微妙的,究竟我們的清凈心在那裡?有了這個問號,心就已經不清凈了,所以《楞嚴經》有七處征心,心是在內或在外或在中間?心不在這些地方,心又在那裡呢?在自己的日常生活中清清楚楚就是清凈心,失去正念就是糊塗心,並不是離開了清凈心之外還有一個煩惱心、受心、想心、思惟心,要想從煩惱心中恢復自己本來的清凈心,就要清楚地認識這些,認識了之後,不隨著它轉,就能恢復清凈心。
善惡原是一念間
好與壞,以什麼為標准呢?以殺人為例,殺人到底是好事還是壞事?一個犯法的人該不該殺呢?我曾經讀過一則新聞,台灣土城監獄里有位死刑犯,槍決之前他拚命念地藏菩薩名號,結果打了三槍,子彈都打不到他的頭,執法員知道監獄里設有佛堂,供有地藏菩薩,就進去向菩薩上香致敬說:「地藏菩薩,我這是執法啊!他殺人犯罪,被判死刑,我這是在執法,請您不要再護他了!」出去後再度行刑,一槍就把死刑犯打死了!
讀到這則新聞,我想犯人臨刑前念地藏菩薩聖號是善念,用這念善把自己所作的惡事全遮住了,能嗎?從這里我告訴各位,大家學佛之後若遇到什麼不如意的事,不要抱怨菩薩沒有保佑!該還的債就得還,不要懷疑!
觀念自心
心非常微妙,限於時間,也沒有辦法在這里按步就班地向大家一一介紹。微妙真心的顯現,有很多歷(過)程,不是短時間內就能顯現出來。在我們修行的過程中,可以用對治的方法,也就是觀念自己的心,觀照自己從早到晚,這個活動的心,使自己做了多少與自己不相應的事。如果做了,明天我一定要減少,要與佛法相應。
在自己的行住坐卧中,隨時想念著三寶,這樣一來,至少自性的三寶就容易顯現,就能把這顆心觀照好,這就是最好的修行。這是每個人都能夠做到的,自己的心裡想什麼,只有自己知道。不要繼續再想下去!當然,想不是事實,想也不會犯罪,但想可能導向你犯罪,你繼續想,想了之後,做了,便犯罪了。因此我們應隨時保任,隨時有信心,不要懷疑,不要相續,惡念一起就斷,不要讓惡念相續下去;起善念時,不要相斷,能夠保持這樣就夠了。
佛弟子拿念珠,念珠不是裝飾品,而是拿來不時地念佛念三寶。不但如此,一拿起念珠,就告誡自己所發的念要純潔,不該想的,絕對不去想;不該做的,也絕對不做。這樣就能使心都貫徹在善念中,善久了就能明心,就能開智慧。就像有人讀經,剛開始讀,經文一句也不懂,讀久了,自然而然地,就懂得其間的道理,因此我們要磨練自己的心,讓自己的心不被外面的環境所轉,妄心妄境都是幻!
勤心懺悔消諸障
再談懺罪,罪性本空,心若亡時罪亦亡,心亡罪滅兩俱空,是名為真懺悔。現在我們還達不到「心亡罪滅兩俱空」的境界,但我們能用善心來制止惡心,用善心來懺悔自己過去的罪,使自己的善心增強。惡心消失,善心也不存在了,善惡兩亡,是名為真懺悔。經常這樣觀想,對自己的修行應該有點幫助的。

⑻ 夢參老和尚是邪師嗎

夢參老和尚,少小出家,燃臂供佛,跟隨過慈舟、倓虛、虛雲、弘一等民國時期的諸大善知識,學遍華嚴天台凈土禪密律,1915年生人,已經百歲,現在五台山。
可以認為夢老是,中國佛教的活化石!有緣請看新浪博客「夢里不知身是客」,是夢老弟子發心維護的。

附上末學自己寫的祈請文,請多多指教!
皈依夢老祈請文
祈請十方三世一切佛菩薩,
加持弟子皈依夢參老和尚,
依止修習自凈其意不間斷,
戒惡行善覺悟慈悲利人天。

⑼ 請問夢參老和尚真的圓寂了

2017年11月27日(農歷丁酉年十月初十)16時30分當代佛門耆宿一代高僧上夢下參長老於五台山真容寺安詳舍報,享壽103歲,僧臘八十七。

⑽ 夢參老和尚為什麼坐監三十

一九五0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之初,夢參老和尚由西藏返回中國內地,因反共反革命之嫌,及不願當政府對藏僧的傳話員,被判刑十五年,勞動改造十八年,入獄長達三十三年。在入獄第二十二年時,他想此生可能出不了獄,遂萌絕命念頭。又做了第五個夢,夢見有人請他講經,法緣殊勝,但是講經的法台很高,登到最後幾個台階時卻再也上不去。突然來了一位老師父說:法師,你不要急,我送你上去。這么一頂就上去了。醒來之後安慰自己將來還可能講經,得留著它。
一九八二年老和尚平反出獄,到北京中國佛學院擔任教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