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江天一色無纖塵中一的用法和意義
形容詞,相同,一樣的意思。
❷ 江天一 解釋詩詞
基本解釋:
庵
ān
圓形草屋(文人的書齋亦多稱「庵」,如「老學庵」,「影梅庵」)。
小廟(指尼姑居住的):庵堂(尼姑庵)。庵子。
筆畫數:11;
部首:廣;
筆順編號:41313425115
詳細解釋:
庵
ān
【名】
(闇的俗字作庵或菴)
圓頂草屋〖smallthatchedhut〗
草圓屋謂之庵。——《釋名·釋宮室》
庵,舍也。——《廣雅》
親人菴廬。——《後漢書·皇甫規傳》
居河之湄,結劃為庵。——《神仙傳·焦先傳》。
又如:庵舍(設在墓旁的草屋);庵廬(草舍)
尼姑的住所〖nunnery〗
一定另外或村莊或尼庵尋個下處。——《紅樓夢》。
又如:水月庵;庵堂(尼姑庵)
廟宇〖temple〗
既登峰頭,一庵翼然,為文殊院。——《徐霞客游記·游黃山》。
又如:庵舍(小寺廟)
舊時文人多用作字型大小或書齋名〖study〗。如:老學庵;影梅庵
庵子
ānzi
[方言]
〖hut〗∶小草屋
稻草庵子
〖nunnery〗∶尼姑庵
相關詞語:
茅庵 道庵 寺庵 村庵 草庵 禪庵
僧庵 行庵 蒲庵 尼庵 筠庵 墳庵
榮庵 庵羅 庵閭 庵廬 庵庵 庵薆
庵藹 蝶庵 雲庵 庵子 庵蔚 庵堂
庵舍 庵摩羅
更多有關庵的詞語>>
❸ 江天一色無纖塵的纖塵是什麼意思
纖塵:微細的灰塵。
江天一色無纖塵:江水、天空成一色,沒有一點微小灰塵。
出自唐代張若虛《春江花月夜》,原文選段:
江流宛轉繞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里流霜不覺飛,汀上白沙看不見。
江天一色無纖塵,皎皎空中孤月輪。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譯文:
江水曲曲折折地繞著花草叢生的原野流淌,月光照射著開遍鮮花的樹林好像細密的雪珠在閃爍。月色如霜,所以霜飛無從覺察。洲上的白沙和月色融合在一起,看不分明。
江水、天空成一色,沒有一點微小灰塵,明亮的天空中只有一輪孤月高懸空中。江邊上什麼人最初看見月亮,江上的月亮哪一年最初照耀著人?
(3)江天一擴展閱讀
創作背景:
《春江花月夜》為樂府吳聲歌曲名,相傳為南朝陳後主所作,原詞已不傳。後來隋煬帝又曾做過此曲。《樂府詩集》卷四十七收《春江花月夜》七篇,其中有隋煬帝的兩篇。張若虛這首為擬題作詩,與原先的曲調已不同,卻是最有名的。
作者簡介:
張若虛(約公元647年— 約公元730年),字、號均不詳,揚州(今江蘇揚州)人。初唐詩人。以《春江花月夜》著名,與賀知章、張旭、包融並稱為「吳中四士」。
其詩描寫細膩,音節和諧,清麗開宕,富有情韻,在初唐詩風的轉變中有重要地位。但受六朝柔靡詩風影響,常露人生無常之感。詩作大部散佚,《全唐詩》僅存2首。
其一為《春江花月夜》,是一篇膾炙人口的名作,它沿用陳隋樂府舊題,抒寫真摯動人的離情別緒及富有哲理意味的人生感慨,語言清新優美,韻律宛轉悠揚,洗去了宮體詩的濃脂艷粉,給人以澄澈空明、清麗自然的感覺。
❹ 江天一色以下八句的主要內容
《春江花月夜》是唐代詩人張若虛的詩作。此詩沿用陳隋樂府舊題,運用富有生活氣息的清麗之筆,以月為主體,以江為場景,描繪了一幅幽美邈遠、惝恍迷離的春江月夜圖,抒寫了遊子思婦真摯動人的離情別緒以及富有哲理意味的人生感慨,表現了一種迥絕的宇宙意識,創造了一個深沉、寥廓、寧靜的境界。全詩共三十六句,每四句一換韻,通篇融詩情、畫意、哲理為一體,意境空明,想像奇特,語言自然雋永,韻律宛轉悠揚,洗凈了六朝宮體的濃脂膩粉,具有極高的審美價值,素有「孤篇蓋全唐」之譽。
❺ 江天一色無纖塵
出自唐代詩人張若虛《春江花月夜》中的詩句:江天一色無纖塵,皎皎空中孤月輪。
意思是:江水和天空都是一樣的顏色,清明澄澈的天地宇宙,彷彿使人進入了一個純凈世界,渾然只有皎潔明亮的月光存在。細膩的筆觸,創造了一個神話般美妙的境界,使春江花月夜顯得格外幽美恬靜。
❻ 江天一色是誰的詩
張若虛
准確的說,江天一色並不是詩,只是一個詞語——當然,現在是屬於成語的范疇的。「江天一色」語出唐著名詩人張若虛《春江花月夜》:「江天一色無纖塵,皎皎空中孤月輪。」
❼ 江天一 與 五柳先生 有何特點
不知道五柳先生是哪裡的人,也不清楚他的姓名和字型大小。因為住宅旁邊有五棵柳樹,就以此為號。他閑適沉靜,很少說話,不貪圖榮華富貴。他喜歡讀書,只求領會書的大概意思,只求領會文章主旨,而不在一字一句的解釋上過分深究,每當他對書中意旨有所領會的時候,就高興得忘了吃飯。他特別喜歡喝酒,但家裡窮,經常沒有酒喝。親戚朋友知道他這種情況,有時擺了酒席請他喝。一喝酒就要喝得盡興,希望一定喝醉。他來了就喝酒,喝完就走,從不客氣。簡陋的居室里空空盪盪,不能遮擋狂風和烈日。粗布短衣上面打了許多補丁,平時難以吃飽,可是他卻總是一副安然自若的樣子。常以寫文章自娛自樂,用文章顯示出自己的志趣。得失都不放在心上,用這樣的方式過完自己的一生。
評價說:「黔婁的妻子曾經說過:『不為貧賤而憂愁,不熱衷於發財做官。』這話大概說的是五柳先生一類的人吧? 喝酒作詩,以此來抒發自己的志向。這是上古無懷氏時候的百姓?還是遠古葛天氏統治下的百姓?
❽ 江天一傳翻譯,從「江天一」到「而天一挾書吟誦自若也。」
原文: 江天一,字文石,徽州歙縣人。少喪父,事其母,及撫弟天表,具有至性。嘗語人曰:「士不立品者,必無文章。」前明崇禎間,縣令傅岩奇其才,每試輒拔置第一。年三十六,始得補諸生。家貧屋敗,躬畚土築垣以居。覆瓦不完,盛暑則暴酷日中。雨至,淋漓蛇伏,或張敝蓋自蔽。家人且怨且嘆,而天一挾書吟誦自若也。
翻譯:江天一,字文石,徽州歙縣人。小時候就死了父親,侍奉他的母親,和扶養弟弟天表,有著純厚的本性。他曾經對別人說:「一個讀書人,不樹立好的道德品行,就必然沒有好文章。」前朝明末崇禎年間,歙縣縣令傅岩認為他才學奇異,每次縣里童生的歲試,總是選拔他為第一名。但到三十六歲,才補上一名生員。他家裡很窮,房屋殘破不堪,就自己動手用畚箕挑土築牆而住。屋上蓋的瓦片不齊全,大熱天就暴曬在酷熱的太陽中;下雨天,全身被雨淋得象蛇一樣蜷伏著,有時張起破傘來遮擋一下。家裡的人一面埋怨,一面嘆息,然而天一卻捧著書本朗讀,和平常一樣。
❾ 「江天一色無纖塵」這個詩句的讀音是
「」這個詩句的讀音是:jiāng 、tiān 、yī 、sè 、wú 、xiān 、chén
出自唐代詩人張若虛《春江花月夜》中的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