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烽火戲諸侯古文翻譯
褒姒不愛笑,幽王為了讓她笑,用了各種辦法,褒姒仍然不笑。周幽王想出點燃烽火台並錘鼓,烽火燃代表有寇來襲。諸侯看到烽火都派兵過來,
到了卻發現沒有賊寇,褒姒看這件這幫來過來笑了起來。幽王很高興,於是又多次點燃烽火,諸侯後來都不相信了,都不過來。周幽王用虢石為國父,石父為人奸詐乖巧,善天阿諛奉承,貪圖財利,周幽王卻重用他。
周幽王為進一步討褒姒歡心,又罔顧老祖宗的規矩,廢黜王後申氏和太子宜臼,冊封褒姒為後,褒姒生的兒子伯服為太子,並下令廢去王後的父親申侯的爵位,還准備出兵攻伐他。 申侯得到這個消息,先發制人,聯合聯合繒侯及西北夷族犬戎之兵,於公元前771年進攻鎬京。
周幽王聽到犬戎進攻的消息,驚慌失措,急忙命令烽火台點燃烽火。烽火倒是燒起來了,可是諸侯們因上次受了愚弄,這次都不再理會。
(1)烽火戲諸侯擴展閱讀:
賞析:
《東周列國志》里的文章通過豐富而生動的故事情節,既贊揚了從善如流、賞罰嚴明、胸懷大度的王侯和忠貞、有勇有謀的將相,也贊揚了那些見義勇為、機智果敢的豪俠,更塑造了一些昏聵、殘暴、荒淫無恥的帝王、諸侯等統治者的丑惡形象,
對這些人的揭露與鞭撻自然而然地融入在情節的進展之中。本版節選的部分寫的就是周幽王為博褒妃一笑,「烽火戲諸侯」的著名典故。
在這部分文字里,作者既暴露了王宮里的明爭暗鬥,也寫出了褒妃的陰險毒辣和周幽王的昏庸無道,將歷史上的一個最荒謬的事件的前因後果都描述出來,揭發了封建宮廷的腐敗,預示了殘暴荒淫的統治者最終必將眾叛親離,被唾棄萬載的結果。
㈡ 烽火戲諸侯是什麼意思
烽火戲諸侯 故事梗概周幽王三年(前779),幽王姬宮涅驕奢淫逸,自從得到褒國進獻的美女褒姒後,封為寵妃,整天沉溺於佳麗之中,朝政荒廢。褒姒生性不笑,面對宮中玉宇瓊樓,錦衣玉食,她毫無悅色。褒姒美艷無比,但整天愁雲密布成為一大憾事。幽王欲睹褒姒笑容,大臣們想盡千方百計始終不得效果。一天幽王出遊驪山,佞臣虢石父獻出烽火戲諸侯拙劣計策,幽王決意一試,遂命點燃烽火。各路諸侯見烽火報警,以為京城出現敵情。迅速整裝帶兵而至。見君臣安然無恙,且游興正濃,感到莫名其妙。問其原因,對方笑而不答。「諸侯悉至,至而無寇,褒姒乃大笑」(《史記·周本紀》)。看到這種場面,褒姒忍不住開懷大笑。看到褒姒終於開了笑口,而且笑時姿態更美,昏君樂得忘乎所以。風塵僕僕的諸侯終於明白,烽火報警,調兵遣將,原本為博寵妃歡心。王命如山,無可奈何,只得怏怏離去。為討褒姒再開笑顏,幽王故伎幾度重演。 後來褒姒生了兒子,幽王十分高興,取名伯服。公元前774年,幽王廢了申王後和太子宜臼,立褒姒為王後,伯服為太子。同時重用善諛好利的奸臣虢石父為卿,國人怨聲載道。申王後和宜臼把這些情況告訴父親申侯,申侯非常憤概,毅然聯合兩個諸侯攻打西周。兵臨城下,宮涅慌忙命令點燃烽火報警。屢受戲謔的諸侯以為又是昏君在討好美人,按兵不動,鎬京陷落,幽王被殺,西周300年歷史宣告結束。這就是「一笑失天下」典故的真像。古人總結這一歷史教訓時認為,「赫赫宗周,褒姒滅之」(《詩經·小雅》)。並發出女色禍害之大,足以亡國的哀嘆!他們還把「幽王烽火戲諸侯,褒姒一笑失天下」搬上舞台,以警示後來者引以為戒。 認真分析這一歷史事件不難看出,西周從強盛到滅亡,有其自身的歷史軌跡。它的滅亡與褒姒之笑無直接因果關系。美女褒姒笑的是昏君愚昧,佞臣醜陋。幽王荒淫昏庸,不愛江山愛美人;大臣阿諛好利,不為百姓為君主;舉國上下人心所背,危機四伏,這才是西周滅亡的真正原因。正如史學大師郭沫若所述:「奴隸主貴族對奴隸和平民的殘酷的經濟剝削和政治壓迫,促使社會矛盾不斷發展,終於導致了宗周的滅亡」。
㈢ 烽火戲諸侯的典故是什麼
姬宮湦繼位後王畿所處的關中一帶發生大地震,加以連年旱災,使民眾飢寒交迫、四處流亡,社會動盪不安,國力衰竭。而姬宮湦是個荒淫無道的昏君,他不思挽救周朝於危亡,奮發圖強,反而重用佞臣虢石父,盤剝百姓,激化了階級矛盾;又對外攻伐西戎而大敗。這時,有個大臣名褒珦,勸諫姬宮湦,姬宮湦非但不聽,反而把褒珦關押起來。褒珦被關了三年。褒族人千方百計要把褒珦救出來。他們聽說姬宮湦好色,正下令廣征天下美女入宮,就藉此機會尋訪美女。在褒城內找到一位姒姓女子,教其唱歌跳舞,並把她打扮起來,起名為褒姒,獻於姬宮湦。替褒珦贖罪。
姬宮湦見了褒姒,驚為天人,非常喜愛,馬上立她為妃,同時也把褒珦釋放了。姬宮湦自得褒姒以後,十分寵幸她,一味過起荒淫奢侈的生活。褒姒雖然生得艷如桃李,卻冷若冰霜,自進宮以來從來沒有笑過一次,姬宮湦為了博得褒姒的開心一笑,不惜想盡一切辦法,可是褒姒終日不笑。為此,姬宮湦懸賞求計,誰能引得褒姒一笑,賞金千兩。這時有個佞臣叫虢石父,替姬宮湦想了一個主意,提議用烽火台一試。烽火台本是古代敵寇侵犯時的緊急軍事報警信號。由國都到邊鎮要塞,沿途都遍設烽火台。西周為了防備犬戎的侵擾,在鎬京附近的驪山一帶修築了20多座烽火台,每隔幾里地就是一座。一旦犬戎進襲,首先發現的哨兵立刻在台上點燃烽火,鄰近烽火台也相繼點火,向附近的諸侯報警。諸侯見了烽火,知道京城告急,天子有難,必須起兵勤王,趕來救駕。虢石父獻計令烽火台平白無故點起烽火,招引諸侯前來白跑一趟,以此逗引褒姒發笑。
姬宮湦採納了虢石父的建議,馬上帶著褒姒,由虢石父陪同登上了驪山烽火台,命令守兵點燃烽火。一時間,狼煙四起,烽火沖天,各地諸侯一見警報,以為犬戎打過來了,果然帶領本部兵馬急速趕來救駕。到了驪山腳下,連一個犬戎兵的影兒也沒有,只聽到山上一陣陣奏樂和唱歌的聲音,一看是姬宮湦和褒姒高坐台上飲酒作樂。姬宮湦派人告訴他們說,辛苦了大家,這兒沒什麼事,不過是大王和王妃放煙火取樂,諸侯們始知被戲弄,懷怨而回。褒姒見千軍萬馬召之即來,揮之即去,如同兒戲一般,覺得十分好玩,禁不住嫣然一笑。姬宮湦大喜,立刻賞虢石父千金。姬宮湦為此數次戲弄諸侯們,諸侯們漸漸地再也不來了。
姬宮湦為進一步討褒姒歡心,又罔顧老祖宗的規矩,廢黜王後申氏和太子宜臼,冊封褒姒為後,褒姒生的兒子伯服為太子,並下令廢去王後的父親申侯的爵位,還准備出兵攻伐他。申侯得到這個消息,先發制人,聯合繒侯及西北夷族犬戎之兵,於公元前771年進攻鎬京。姬宮湦聽到犬戎進攻的消息,驚慌失措,急忙命令烽火台點燃烽火。烽火倒是燒起來了,可是諸侯們因上次受了愚弄,這次都不再理會。烽火台上白天冒著濃煙,夜裡火光燭天,可就是沒有一個救兵到來。使得姬宮湦叫苦不迭。鎬京守兵本就怨恨姬宮湦昏庸,不滿將領經常剋扣糧餉,這時也都不願效命,犬戎兵一到,便勉強招架了一陣以後,一鬨而散,犬戎兵馬蜂擁入城,姬宮湦帶著褒姒、伯服,倉皇從後門逃出,奔往驪山。途中,他再次命令點燃烽火。烽煙雖直透九霄,還是不見諸侯救兵前來。犬戎兵緊緊追逼,姬宮湦的左右在一路上也紛紛逃散,只剩下一百餘人逃進了驪宮。姬宮湦採納臣下的意見,命令放火焚燒前宮門,以迷惑犬戎兵,自己則從後宮門逃走。逃不多遠,犬戎兵又追了上來,一陣亂殺,只剩下姬宮湦、褒姒和伯服三人。他們早已被嚇得癱瘓在車中。犬戎兵見姬宮湦穿戴著天子的服飾,知道就是周天子,就當場將他砍死。又從褒姒手中搶過太子伯服,一刀將他殺死,只留下褒姒一人做了俘虜(一說被殺)。至此,西周宣告滅亡。
此時,諸侯們知道犬戎真的打進了鎬京,這才聯合起來,帶著大隊人馬來救援。犬戎看到諸侯的大軍到了,把周朝多少年聚斂起來的寶貝財物一搶而空,縱火退卻。犬戎攻破鎬京,殺死姬宮湦退走後,申侯、魯侯、許文公等共立原來的太子姬宜臼為天子,於公元前770年在申即位。因鎬京已遭戰爭破壞,而周朝西邊大多土地都被犬戎所佔,姬宜臼恐鎬京難保,於公元前770年在秦護送下遷都洛邑,在鄭、晉輔助下立國。東遷後的周朝。史稱東周。
2012年初,北京清華大學整理獲贈的戰國竹簡(「清華簡」)時,發現竹簡上的記述與「烽火戲諸侯」相左。清華大學收藏的戰國竹簡記載:姬宮湦主動進攻原來的申後外家申國,申侯聯絡戎族打敗周王,西周因而滅亡。
㈣ 烽火戲諸侯的故事,原文!!
烽火戲諸侯的故事
在古代周朝的時候,有一個王叫作周幽王。他在歷史上是一個極其殘暴的君王,而且異常的腐敗,奢靡。周幽王有一個愛妃,她的名字叫做褒姒,長得自然是很美麗,她眉清目秀,皮膚嫩得像白色的玉脂,而且唇紅齒白,秀長的頭發烏黑亮麗。褒姒的容顏雖然有沉魚落雁之美,但是她卻從來沒有開口笑過。
所以,周幽王為博取美人一笑,發出了一個皇榜,他說誰能讓他的愛妃笑,就打賞那個人一千斤金子。後來有個人想出了一個辦法,就是去點起烽火以此戲耍諸侯,以此想換取娘娘的笑。所以在一天的傍晚,周幽王帶著愛妃去登上了城樓,並且命令手下,讓他們去點起城樓上的烽火。
烽火引起了周圍諸侯的注意,以為是西戎前來進犯,烽火是警報的意思,於是領了各自的兵隊馬上趕去救援。但是如此著急趕到了之後,卻發現周幽王這里燈火通明,鑼鼓喧天,很是熱鬧,一詢問才知道是為博愛妃一笑才點燃烽火。諸侯們也沒有辦法,只好怒氣而歸。褒姒看見這樣的情況,淡淡一笑。
但是沒過了多久,西戎的軍隊真的前來進犯,周幽王那時急忙點起烽火,可是沒有援兵前來幫忙。原來是因為諸侯們還是以為周幽王是戲弄他們,純屬故伎重演,不相信真的有外敵侵犯。結果周幽王被殺死了,他的都城被西戎攻佔,從此以後西周滅亡。
(4)烽火戲諸侯擴展閱讀:
烽火戲諸侯背景
周宣王死後,其子宮涅繼位,是為周幽王。 當時周室王畿(wáng jī)所處之關中一帶發生大地震,加以連年旱災,使民眾飢寒交迫、四處流亡,社會動盪不安,國力衰竭。而周幽王是個荒淫無道的昏君,他不思挽救周朝於危亡,奮發圖強,反而重用佞臣虢石父,盤剝百姓,激化了階級矛盾;又對外攻伐西戎而大敗。 這時,有個大臣名褒珦,勸諫幽王,周幽王非但不聽,反而把褒珦關押起來。
褒珦(xiàng)在監獄里被關了三年。褒族人千方百計要把褒珦救出來。他們聽說周幽王好美色,正下令廣征天下美女入宮,就藉此機會尋訪美女。在褒城內找到一位姒姓女子,教其唱歌跳舞,並把她打扮起來,起名為褒姒,獻於幽王。替褒珦贖罪。
幽王見了褒姒,驚為天人,非常喜愛,馬上立她為妃,同時也把褒珦釋放了。幽王自得褒姒以後,十分寵幸她,一味過起荒淫奢侈的生活。褒姒雖然生得艷如桃李,卻冷若冰霜,自進宮以來從來沒有笑過一次,幽王為了博得褒姒的開心一笑,不惜想盡一切辦法,可是褒姒終日不笑。為此,幽王竟然懸賞求計,誰能引得褒姒一笑,賞金千兩。這時有個佞臣叫虢(guó)石父,替周幽王想了一個主意,提議用烽火台一試。
烽火本是古代敵寇侵犯時的緊急軍事報警信號。由國都到邊鎮要塞,沿途都遍設烽火台。西周為了防備犬戎的侵擾,在鎬京附近的驪山(在今陝西臨潼東南)一帶修築了20多座烽火台,每隔幾里地就是一座。一旦犬戎進襲,首先發現的哨兵立刻在台上點燃烽火,鄰近烽火台也相繼點火,向附近的諸侯報警。諸侯見了烽火,知道京城告急,天子有難,必須起兵勤王,趕來救駕。虢石父獻計令烽火台平白無故點起烽火,招引諸侯前來白跑一趟,以此逗引褒姒發笑
㈤ 烽火戲諸侯 什麼意思
周幽王烽火戲諸侯,只為討紅顏一笑,結果的國破家亡!
㈥ 烽火戲諸侯講了什麼的故事,烽火在當時所起的作用是
烽火戲諸侯,指西周時周幽王,為褒姒一笑,點燃了烽火台,戲弄了諸侯。褒姒看了果然哈哈大笑。幽王很高興,因而又多次點燃烽火。後來諸侯們都不相信了,也就漸漸不來了。後來犬戎攻破鎬京,殺死周幽王,後來周幽王的兒子周平王即位,開始了東周時期。
烽火在當時的作用是:
古代邊防軍事通訊的重要手段,烽火的燃起是表示國家戰事的出現。古代在邊境建造的烽火台,通常台上放置乾柴,遇有敵情時則燃火以報警--通過山峰之間的烽火迅速傳達訊息;古有周幽王為褒姒一笑,博烽火戲諸侯而失信於天下,導致周朝衰敗的典故。
(6)烽火戲諸侯擴展閱讀:
烽火戲諸侯 時代背景:
周宣王死後,其子宮涅繼位,是為周幽王。 當時周室王畿所處之關中一帶發生大地震,加以連年旱災,使民眾飢寒交迫、四處流亡,社會動盪不安,國力衰竭。
而周幽王是個荒淫無道的昏君,他不思挽救周朝於危亡,奮發圖強,反而重用佞臣虢石父,盤剝百姓,激化了階級矛盾;又對外攻伐西戎而大敗。
幽王見了褒姒,驚為天人,非常喜愛,馬上立她為妃。幽王自得褒姒以後,十分寵幸她,一味過起荒淫奢侈的生活。 褒姒雖然生得艷如桃李,卻冷若冰霜,自進宮以來從來沒有笑過一次,幽王為了博得褒姒的開心一笑,不惜想盡一切辦法,可是褒姒終日不笑。
為此,幽王竟然懸賞求計,誰能引得褒姒一笑,賞金千兩。這時有個佞臣叫虢石父,替周幽王想了一個主意,提議用烽火台一試。
㈦ 烽火戲諸侯是怎麼回事
周朝統治的800多年中,最腐敗、最衰落的年代要數是西周幽王執政時期。
周幽王是個昏君,他上台期間不理朝政,整天只顧吃喝玩樂。當時,他命令大臣到各地選美女送到宮里,讓他盡情玩弄。選來的美女當中,有個叫褒姒的,美貌絕倫,周幽王非常寵愛她,專門把她留在宮中。
褒姒是個平民百姓的女兒,抓來以後,常常思念自己的親人,過不慣宮中的生活,整天眉頭緊鎖,有時哭哭啼啼,鬧著要回家,這可把周幽王急壞了,他想了很多辦法想使褒姒有個笑臉。然而,辦法倒想了不少,可就是不見效,周幽王不知所措。
一天,朝廷里有個叫虢石父的大臣來了,此人奴顏媚骨,專會奉承拍馬,出鬼主意。只見他低頭彎腰,跟周幽王耳語了一陣,周幽王聽了之後連連稱贊說:「妙!妙!真是妙主意,事成後一定重賞。」
一天周幽王根據虢石父的意圖,帶著褒姒來到驪山的城樓上賞月,城樓上備滿了許許多多水果、點心,周幽王便和褒姒對飲起來,接著,又命人在烽火台上點起火來,一時間,狼煙四起。
烽火台上狼煙升起來了,四方的諸侯以為北方的敵人戎狄打過來了,便帶領人馬,一齊奔向驪山援救。當各路大軍趕到驪山腳下時,才發現這里太平無事,根本沒發生什麼軍情,抬頭朝城樓一看,周幽王和褒姒正在一邊喝酒,一邊讓舞女跳舞助興呢!諸侯們和士兵見了非常氣憤,掉過頭來就往回走,可是,後面仍有信以為真的援兵朝驪山腳下開來,進的進,退的退,成千上萬的兵馬在這里亂成一團。諸侯上當受騙的情景,終於使褒姒看得笑了起來,周幽王第一次見到褒姒的笑容,心裡高興得無法形容,當場重賞了虢石父500千克金子。
不久,戎狄真的對周幽王發動了進攻,戎狄帶領大軍一直打到驪山腳下,周幽王連忙命人點起烽火。
狼煙又升起了,可是,這次諸侯們都以為是跟上回一樣,不再相信了,一路兵也沒來援救,結果,戎狄的軍隊攻佔了驪山一帶,殺了周幽王,搶走了褒姒。接著又攻下了都城鎬京。
周幽王死後,兒子平王即位,於公元前770年遷都洛邑(今河南洛陽)。歷史上把遷都前稱為西周,遷都後稱作東周。
㈧ 烽火戲諸侯的古代故事
烽火戲諸侯的故事
在中國歷代的封建王朝中,國王是國家的最高統治者,享有至高無上的權力,但是如果國王把國家權力當作兒戲,為所欲為,最終只能導致自己的滅亡。
周幽王是公元前8世紀周朝的最後一個君王。他當政的時候昏庸無道,不管理國家,整天在後宮和美人嬉戲。周幽王特別寵愛一個叫褒姒的妃子,什麼都滿足她,可是褒姒卻總是不高興,很少露出笑容。周幽王想了很多辦法來逗褒姒,想讓她笑一笑,可是,他越是想讓褒姒笑,褒姒越是沉著臉,故意不笑。為了博得美人一笑,周幽王真是傷透了腦筋。
有一天,周幽王帶著褒姒到外面遊玩,他們到了驪山烽火台。周幽王向褒姒解釋烽火台的用處,告訴她這是傳報戰爭消息的建築。那時候,從邊疆到國都,每隔一定距離修一個高土台,派士兵日夜駐守,當敵人侵犯邊境的時候,烽火台上的駐兵立刻點燃烽火,向相鄰的烽火台報警,這樣一路傳遞下去,邊境發生的情況很快就能傳到京城。而一旦國都受到威脅,驪山的烽火台也點燃烽火,向附屬於周朝的諸侯國傳遞消息,諸侯國就會立刻派兵來援助。
褒姒聽了周幽王的話後,不相信在這樣一個高土堆上點把火,就能召來千里之外的救兵。為了討得褒姒的歡心,周幽王立即下令,讓士兵點燃烽火。烽火在一個接一個的烽火台上點燃,各地的諸侯很快就得到了消息,以為國都受到進攻,紛紛率領軍隊前來救援。
可是當各路諸侯匆忙趕到驪山腳下時,卻看見周幽王正和妃子在高台上飲酒作樂,根本就沒有什麼敵人,才知道自己被國王愚弄了。諸侯們不敢發脾氣,只能悻悻地率領軍隊返回。褒姒看到平時氣度不凡的諸侯們,被戲耍後都是一臉的狼狽相,覺得很好玩,忍不住微微一笑。周幽王一見寵愛的妃子終於笑了,心裡痛快極了。
等諸侯王都退走了以後,周幽王又讓士兵再點燃烽火,諸侯們又急匆匆地帶著軍隊趕來了。周幽王和褒姒一見諸侯們又上當了,在烽火台上一起哈哈大笑。就這樣,周幽王反復點烽火,戲弄諸侯。最後,當烽火再點燃時,已經沒有一位諸侯再上當了。
過了不久,周幽王想立褒姒為皇後,立褒姒的兒子為太子。為了達到目的,他廢掉了皇後和太子。皇後的父親是申國的國王,聽到自己的女兒被廢,非常生氣,立刻聯絡別的國家,發兵攻打周朝。周幽王趕緊下令點燃烽火,召喚諸侯。
可是諸侯們已經不再相信周幽王了,任憑烽火不斷,就是沒有一個諸侯前來救援。很快,周朝的國都就被攻破了,周幽王被殺死,褒姒被抓走,周朝滅亡了。
(8)烽火戲諸侯擴展閱讀:
烽火戲諸侯背景
周宣王死後,其子宮涅繼位,是為周幽王。 當時周室王畿(wáng jī)所處之關中一帶發生大地震,加以連年旱災,使民眾飢寒交迫、四處流亡,社會動盪不安,國力衰竭。而周幽王是個荒淫無道的昏君,他不思挽救周朝於危亡,奮發圖強,反而重用佞臣虢石父,盤剝百姓,激化了階級矛盾;又對外攻伐西戎而大敗。 這時,有個大臣名褒珦,勸諫幽王,周幽王非但不聽,反而把褒珦關押起來。
褒珦(xiàng)在監獄里被關了三年。褒族人千方百計要把褒珦救出來。他們聽說周幽王好美色,正下令廣征天下美女入宮,就藉此機會尋訪美女。在褒城內找到一位姒姓女子,教其唱歌跳舞,並把她打扮起來,起名為褒姒,獻於幽王。替褒珦贖罪。
幽王見了褒姒,驚為天人,非常喜愛,馬上立她為妃,同時也把褒珦釋放了。幽王自得褒姒以後,十分寵幸她,一味過起荒淫奢侈的生活。褒姒雖然生得艷如桃李,卻冷若冰霜,自進宮以來從來沒有笑過一次,幽王為了博得褒姒的開心一笑,不惜想盡一切辦法,可是褒姒終日不笑。為此,幽王竟然懸賞求計,誰能引得褒姒一笑,賞金千兩。這時有個佞臣叫虢(guó)石父,替周幽王想了一個主意,提議用烽火台一試。
烽火本是古代敵寇侵犯時的緊急軍事報警信號。由國都到邊鎮要塞,沿途都遍設烽火台。西周為了防備犬戎的侵擾,在鎬京附近的驪山(在今陝西臨潼東南)一帶修築了20多座烽火台,每隔幾里地就是一座。一旦犬戎進襲,首先發現的哨兵立刻在台上點燃烽火,鄰近烽火台也相繼點火,向附近的諸侯報警。諸侯見了烽火,知道京城告急,天子有難,必須起兵勤王,趕來救駕。虢石父獻計令烽火台平白無故點起烽火,招引諸侯前來白跑一趟,以此逗引褒姒發笑
參考資料:烽火戲諸侯-網路
㈨ 「烽火戲諸侯」是什麼意思
1、釋義
烽火戲諸侯,指西周時周幽王,為褒姒(bāo sì)一笑,點燃了烽火台,戲弄了諸侯。褒姒看了果然哈哈大笑。幽王很高興,因而又多次點燃烽火。後來諸侯們都不相信了,也就漸漸不來了。後來犬戎攻破鎬京,殺死周幽王,後來周幽王的兒子周平王即位,開始了東周時期。
2、過程
公元前718年,周幽王宮涅繼承王位。當時差距發生地震,可幽王卻不思救火之災,反而縱情於聲色犬馬之中,醉生夢死。幽王三年,褒國為取悅幽王,進獻美女褒姒。褒姒可謂名不虛傳的絕色佳女。細柳腰,冰肌玉膚、花顏妖嬈、色眼微動,便可令人魂不守舍。
褒姒進宮後,幽王便不理朝政,終日在皇宮尋歡作樂,帶褒姒和文武百官去驪山溫泉游幸,為了游幸的安全,在驪山西綉嶺第一峰上修築報警設施——烽火台。卻說褒姒入宮後,幽王集眾愛於褒姒一身。不久,褒姒便為幽王生得一子名伯服,幽王倍寵褒姒。
可此時的褒姒卻整日雙眉顰蹙,鳳目含憂,幽王看在眼裡,痛在心上,以為褒姒思鄉懷舊,遂令樂工彈琴為其解悶,希望得到美人一笑,可幽王使出了渾身解數,也未能如願,於是面諭百官,「誰能使王妃一笑,賞黃金萬兩。」寵臣虢石父說他有妙計可使妃子一笑。
幽王大喜,催其快講:「王妃常憂,是恐大王三年之後,她母子無容身之地,大王若能立伯服為太子,點燃烽火,叫王妃看千軍萬馬的壯觀場面,褒姒肯定笑顏常開。」幽王聽後即令詔書廢申皇後和太子宜臼,立褒姒為皇後,伯服為太子,即駕幸驪山。
幽王來到驪山溫泉行宮,命令點燃烽火,但見狼煙四起,火光沖天,各路諸候看見烽火,急忙調動三軍,直奔驪山。近前卻聽樓閣里,琴瑟聲聲,觥籌交錯,卻不見一兵一卒,可此時的褒姒看見驚恐萬狀的各路諸候,卻嫣然一笑,幽王見褒姒嫵媚百生,不覺欣喜若狂,於是重賞虢石父。
之後幽王又多次點燃烽火。後來諸侯們都不相信了,也就漸漸不來了。後來犬戎攻破鎬京,殺死周幽王,後來周幽王的兒子周平王即位,開始了東周時期。
(9)烽火戲諸侯擴展閱讀
歷史背景
周宣王死後,其子宮涅繼位,是為周幽王。當時周室王畿(wáng jī)所處之關中一帶發生大地震,加以連年旱災,使民眾飢寒交迫、四處流亡,社會動盪不安,國力衰竭。而周幽王是個荒淫無道的昏君,他不思挽救周朝於危亡,奮發圖強,反而重用佞臣虢石父,盤剝百姓,激化了階級矛盾;又對外攻伐西戎而大敗。
這時,有個大臣名褒珦,勸諫幽王,周幽王非但不聽,反而把褒珦關押起來。褒珦(xiàng)在監獄里被關了三年。褒族人千方百計要把褒珦救出來。他們聽說周幽王好美色,正下令廣征天下美女入宮,就藉此機會尋訪美女。在褒城內找到一位姒姓女子,教其唱歌跳舞,並把她打扮起來,起名為褒姒,獻於幽王。替褒珦贖罪。
幽王見了褒姒,驚為天人,非常喜愛,馬上立她為妃,同時也把褒珦釋放了。幽王自得褒姒以後,十分寵幸她,一味過起荒淫奢侈的生活。褒姒雖然生得艷如桃李,卻冷若冰霜,自進宮以來從來沒有笑過一次,幽王為了博得褒姒的開心一笑,不惜想盡一切辦法,可是褒姒終日不笑。
為此,幽王竟然懸賞求計,誰能引得褒姒一笑,賞金千兩。這時有個佞臣叫虢(guó)石父,替周幽王想了一個主意,提議用烽火台一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