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金屬是什麼材料
就是由金屬元素組成的材料。
金屬材料是指具有光澤、延展性、容易導電、傳熱等性質的材料。一般分為黑色金屬和有色金屬兩種。黑色金屬包括鐵、鉻、錳等。
金屬是一種具有光澤(即對可見光強烈反射)、富有延展性、容易導電、導熱等性質的物質。 地球上的絕大多數金屬元素是以化合態存在於自然界中的。
這是因為多數金屬的化學性質比較活潑,只有極少數的金屬如金、銀等以游離態存在。金屬在自然界中廣泛存在,在生活中應用極為普遍,是在現代工業中非常重要和應用最多的一類物質。
(1)金屬鋼材擴展閱讀:
常見金屬及其用途:
1、鎢(W)在各種金屬元素中,鎢是最難熔化和最難揮發的金屬元素。鎢主要用於製造合金鋼;純鎢則主要用於製造燈炮中的鎢絲,也用於電子儀器、光學儀器等。
2、鉻(Cr)鉻是銀白色金屬,硬度極高,具有抗腐蝕性,用於電鍍和製造特殊鋼材。本世紀,當人們致力於研究鉻的堅硬性質時,無意中發現了它的耐腐蝕性,從而誕生了不銹鋼。現在,不銹鋼及鍍鉻製品已在醫療器械、飲具、餐具等領域得到廣泛應用。
3、錳(Mn)純凈的錳性堅而脆,難以在生產和生活中應用,但錳的合金則有廣泛的用途。錳鋼既堅硬、又堅韌,是製造鐵軌、軸承、裝甲板的理想材料。
4、鋰(Li)鋰是最輕而比熱最大的金屬元素。鋰不僅用於製造超輕合金和鋰電池,而且是尖端技術的重要材料。鋰合金在航天工業上可大大減輕重量而降低能耗,在原子能工業上有重要作用;在冶金工業中,鋰常用作脫氧劑和脫氣劑,以消除金屬鑄件中的孔隙和氣泡。
5、鈦(Ti)鈦的比強度(強度與比重的比值)在所有金屬元素中最高。鈦及鈦為主體的合金是新型的結構材料,質硬而輕,主要用於製造飛機、潛艇、耐腐蝕化工設備及各種機械零件。鈦合金在-253~ 500°C的溫度范圍內,都可保持高強度,是理想的航天材料。在煉鋼中,少量的鈦還是良好的脫氧、除氮及脫硫劑
『貳』 鋼材型號有哪些
鋼材一般分為四大類,型材、板材、建材、管材。
其中型材和板材的材質主要為Q235B、Q345B、Q355B的分類,而建材主要材質為HRB400E,管材的材質也主要為Q235B。型材的型號有H型鋼、工字鋼、槽鋼、角鋼。其中板材有中厚板、花紋板、花紋卷、開平板。
鋼材長度尺寸是各種鋼材的最基本尺寸,是指鋼材的長、寬、高、直徑、半徑、內徑、外徑以及壁厚等長度。鋼材長度的法定計量單位是米(m)、厘米(cm)、毫米(mm)。在現行習慣中,也有用英寸(″)表示的,但它不是法定計量單位。
1. 鋼材的范圍定尺
是節省材料的一種有效措施。范圍定尺就是長度或長乘寬不小於某種尺寸,或是長度、長乘寬從多少到多少的尺寸范圍內交貨。生產單位可以按這個尺寸要求進行生產供貨。
2. 不定尺(通常長度)
凡產品尺寸(長度或寬度),在標准規定范圍內,而又不要求固定尺寸的叫不定尺。不定尺長度又叫通常長度(通尺)。按不定尺交貨的金屬材料,只要在規定長度范圍內交貨即可。
例如,不大於25mm的普通圓鋼,其通常長度規定為4-10m, 則長度在此范圍內的圓鋼都可以交貨。
3. 定尺
按訂貨要求切成固定尺寸的稱為定尺。按定尺長度交貨時,所交金屬材料必須具有需方在訂貨合同中指定的長度。例如,合同上註明按定尺長度 5m 交貨,則所交貨的材料必須都是5m長的,短於5m或長於5m均為不合格。
但實際上交貨不可能都是5m 長,因此規定了允許有正偏差,而不允許有負偏差。
4. 倍尺
按訂貨要求的固定尺寸切成整倍數的稱為倍尺。按倍尺長度交貨時,所交金屬材料的長度必須為需方在訂貨合同中指定的長度(叫單倍尺)的整數倍數(另加鋸口)。
例如,需方在訂貨合同中要求單倍尺長度為 2m ,那麼,切成雙倍尺時長度即為4m,切成3倍尺時即為6m,並分別加上一個或兩個鋸口量。鋸口量在標准中有規定。倍尺交貨時,只允許有正偏差,不允許出現負偏值。
5. 短尺
長度小於標准規定的不定尺長度下限,但不小於允許的最短長度的叫短尺。例如,水、煤氣輸送鋼管標准中規定,允許每批有 10% 的(按根數計算)2-4m長的短尺鋼管。4m即為不定尺長度的下限,允許的最短長度為2m。
『叄』 常用鋼材一覽表
1、鋼材的概念:鋼材是鋼錠、鋼坯或鋼材通過壓力加工製成我們所需要的各種形狀、尺寸和性能的材料。
鋼材是國家建設和實現四化必不可少的重要物資,應用廣泛、品種繁多,根據斷面形狀的不同、鋼材一般分為型材、板材、管材和金屬製品四大類、為了便於組織鋼材的生產、訂貨供應和搞好經營管理工作,又分為重軌、輕軌、大型型鋼、中型型鋼、小型型鋼、鋼材冷彎型鋼,優質型鋼、線材、中厚鋼板、薄鋼板、電工用硅鋼片、帶鋼、無縫鋼管鋼材、焊接鋼管、金屬製品等品種。
2、鋼材的生產方法
大部分鋼材加工都是鋼材通過壓力加工,使被加工的鋼(坯、錠等)產生塑性變形。根據鋼材加工溫度不鋼材同以分冷加工和熱加工兩種。鋼材的主要加工方法有:
軋制:將鋼材金屬坯料通過一對旋轉軋輥的間隙(各種形狀),因受軋輥的壓縮使材料截面減小,長度增加的壓力加工方法,這是生產鋼材最常用的生產方式,主要用來生產鋼材型材、板材、管材。分冷軋、熱軋。 鍛造鋼材:利用鍛錘的往復沖擊力或壓力機的壓力使坯料改變成我們所需的形狀和尺寸的一種壓力加工方法。一般分為自由鍛和模鍛,常用作生產大型材、開坯等截面尺鋼材寸較大的材料。
拉撥鋼材:是將已經軋制的金屬坯料(型、管、製品等)通過模孔拉撥成截面減小長度增加的加工方法大多用作冷加工。
擠壓:是鋼材將金屬放在密閉的擠壓簡內,一端施加壓力,使金屬從規定的模孔中擠出而得到有同形狀和尺寸的成品的加工方法,多用於生產有色金屬材鋼材
一、黑色金屬、鋼和有色金屬 在介紹鋼的分類之前先簡單介紹一下黑色金屬、鋼材鋼與有色金屬的基本概念。
1、黑色金屬是指鐵和鐵的合金。如鋼、生鐵、鐵合金、鑄鐵等。鋼和生鐵都是以鐵鋼材為基礎,以碳為主要添加元素的合金,統稱為鐵碳合金。
生鐵是指把鐵礦石放到高爐中冶煉而成的產品,主要用來煉鋼和鋼材製造鑄件。 把鑄造生鐵放在熔鐵爐中熔煉,即得到鑄鐵(液狀),把液狀鑄鐵澆鑄成鑄件鋼材,這種鑄鐵叫鑄鐵件。
鐵合金是由鐵與硅、錳、鉻、鈦等元素組成的合金,鐵合金是煉鋼的原料之一,在鋼材煉鋼時做鋼的脫氧劑和合金元素添加劑用。
2、把煉鋼用生鐵放到煉鋼爐內按一定工藝熔煉,即得到鋼。鋼的產品有鋼錠、連鑄坯和直鋼材接鑄成各種鋼鑄件等。通常所講的鋼,一般是指軋製成各種鋼材的鋼。鋼材鋼屬於黑色金屬但鋼不完全等於黑色金屬。 3、鋼材有色金屬又稱非鐵金屬,指除黑色金屬外的金屬和合金,如銅、錫、鉛、鋅、鋁以及黃銅、青銅、鋁合金和軸承合金等。另外在工業上還採用鉻、鎳、錳、鉬、鈷鋼材、釩、鎢、鈦等,這些金屬主要用作合金附加物,以改善金屬的性能,其中鎢、鋼材鈦、鉬等多用以生產刀具用的硬質合金。以上這些有色金屬都稱為工業用金屬,鋼材此外還有貴重金屬:鉑、金、銀等和稀有金屬,包括放射性的鈾、鐳等鋼材。
二、鋼材的分類
鋼是鋼材含碳量在0.04%-2.3%之間的鐵碳合金。為了保證其韌性和塑性,含碳量一般不超過1.7%。鋼的主要元素除鐵、碳外,還有硅、錳、硫、磷等。鋼的分類方法多種鋼材多樣,其主要方法有如下七種:
1、鋼材按品質分類
(1) 普通鋼(P≤0.045%,S≤0.050%)
(2) 優鋼材質鋼(P、S均≤0.035%)
(3) 高級優質鋼(P≤0.035%,S≤0.030%)
2.、按化學成份分類
(1) 碳素鋼:鋼材a.低碳鋼(C≤0.25%);b.中碳鋼(C≤0.25~0.60%);c.高碳鋼(C≤0.60%)。
(2) 合金鋼:a.低合金鋼(合金元素總含量≤5%);b.中合金鋼(合金元素總含量>5~10%);c.高合金鋼(合金元素總含量>10%)。
3、鋼材按成形方法分類:(1) 鍛鋼;(2) 鑄鋼;(3) 熱軋鋼;(4) 冷拉鋼。
4、鋼材按金相組織分類
(1) 退火狀態的:a.亞共析鋼(鐵素體+珠光體);b.共析鋼(珠光體);c.過共鋼材析鋼(珠光體+滲碳體);d.萊氏體鋼(珠光體+滲碳體)。
(2) 正火狀態的:a.珠光體鋼;b.貝氏體鋼;c.馬氏體鋼;d.奧氏體鋼。
(3) 鋼材無相變或部分發生相變的 5、按用途分類
(1) 建築及工程用鋼:a.普通碳素結構鋼;b.低合金結構鋼;c.鋼筋鋼。
(2) 鋼材結構鋼
a.機械製造用鋼:(a)調質結構鋼;(b)表面硬化結構鋼:包括滲碳鋼、滲氨鋼、表面淬火用鋼;(c)易切結構鋼;(d)冷塑性成形用鋼:包括冷沖壓用鋼、冷鐓用鋼。
b.彈簧鋼
c.軸承鋼
(3) 工具鋼:a.碳素工具鋼;b.合金工具鋼;c.高速工具鋼。
(4) 特殊性能鋼:a.不銹耐酸鋼;b.耐熱鋼:包括抗氧化鋼、熱強鋼、氣閥鋼;c.電熱合金鋼;d.耐磨鋼;e.低溫用鋼;f.電工用鋼。
(5) 專業用鋼——如橋梁用鋼、船舶用鋼、鍋爐用鋼、壓力容器用鋼、農機用鋼等。
6、綜合分類
(1)普通鋼
a.碳素結構鋼:(a) Q195;(b) Q215(A、B);(c) Q235(A、B、C);(d) Q255(A、B);(e) Q275。
b.低合金結構鋼
c.特定用途的普通結構鋼
(2)優質鋼(包括高級優質鋼)
a.鋼材結構鋼:(a)優質碳素結構鋼;(b)合金結構鋼;(c)彈簧鋼;(d)易切鋼;(e)軸承鋼;(f)特定用途優質結構鋼。
b.工具鋼:(a)碳素工具鋼;(b)合金工具鋼;(c)高速工具鋼。
c.特殊性能鋼:(a)不銹耐酸鋼;(b)耐熱鋼;(c)電熱合金鋼;(d)電工用鋼;(e)高錳耐磨鋼。
7、按冶煉方法分類
(1) 按爐種分
a.平爐鋼:(a)酸性平爐鋼;(b)鹼性平爐鋼。
b.轉爐鋼:(a)酸性轉爐鋼;(b)鹼性轉爐鋼。或 (a)底吹轉爐鋼;(b)側吹轉爐鋼;(c)頂吹轉爐鋼。
c. 電爐鋼:(a)電弧爐鋼;(b)電渣爐鋼;(c)感應爐鋼;(d)真空自耗爐鋼;(e)電子束爐鋼。
(2)鋼材按脫氧程度和澆注制度分
a.沸騰鋼;b.半鎮靜鋼;c.鎮靜鋼;d.特殊鎮靜鋼。
『肆』 鋼材包括哪些
鋼材有色金屬又稱非鐵金屬,指除黑色金屬外的金屬和合金,如銅、錫、鉛、鋅、鋁以及黃銅、青銅、鋁合金和軸承合金等。另外在工業上還採用鉻、鎳、錳、鉬、鈷鋼材、釩、鎢、鈦等,這些金屬主要用作合金附加物,以改善金屬的性能,其中鎢、鋼材鈦、鉬等多用以生產刀具用的硬質合金。以上這些有色金屬都稱為工業用金屬,鋼材此外還有貴重金屬:鉑、金、銀等和稀有金屬,包括放射性的鈾、鐳等鋼材。
『伍』 新型金屬材料有哪些
目前,市場上已經存在的新型金屬材料主要有:
一、形狀記憶合金:
形狀記憶合金是一種新的功能金屬材料,用這種合金做成的金屬絲,即使將它揉成一團,但只要達到某個溫度,它便能在瞬間恢復原來的形狀。
形狀記憶合金
二、儲氫合金:
一種新型合金,一定條件下能吸收氫氣,一定條件能放出 氫氣:循環壽命生能優異,並可被用於大型電池,尤其是電動車輛、混合動力電動車輛、高功率應用等等。 目前儲氫合金主要包括有鈦系、鋯系、鐵系及稀土系儲氫合金。某些金屬具有很強的捕捉氫的能力,在一定的溫度和壓力條件下,這些金屬能夠大量「吸收」氫氣,反應生成金屬氫化物,同時放出熱量。其後,將這些金屬氫化物加熱,它們又會分解,將儲存在其中的氫釋放出來。這些會「吸收」氫氣的金屬,稱為儲氫合金
三、納米金屬材料:
納米金屬材料的開發對金屬材料進行嚴重塑性變形可顯著細化其微觀組織,使晶粒細化至亞微米(0.1~1微 米)尺度從而大幅度提高其強度。但進一步塑性變形時晶粒不再細化,材料微觀結構趨於穩態達到極限晶粒尺寸,形成三維等軸狀超細晶結構,絕大多數晶界為大角 晶界。出現這種極限晶粒尺寸的原因是位錯增殖主導的晶粒細化與晶界遷移主導的晶粒粗化相平衡,其實質是超細晶結構的穩定性隨晶粒尺寸減小而降低所致。
四、金屬間化合物:
鋼中的過渡族金屬元素之間形成一系列金屬間化合物,即是指金屬與金屬、金屬與准金屬形成的化合物。其中最主要的有σ相和Loves相,它們都屬於拓撲密排 (TcP)相,它們由原子半徑小的一種原子構成密堆層,其中鑲嵌有原子半徑大的一種原子,這是一種高度密堆的結構。它們的形成除了原子尺寸因素起作用外,也受電子濃度因素的影響。合金元素對鋼的臨界點、鋼在加熱和冷卻過程中的轉變都有著強烈的影響。鋼中加入合金元素經過熱處理來影響鋼中的轉變,改變鋼的組織,以得到不同的性能。
金屬間化合物
五、非晶態金屬:
非晶態金屬是指在原子尺度上結構無序的一種金屬材料。大部分金屬材料具有很高的有序結構,原子呈現周期性排列(晶體),表現為平移對稱性,或者是旋轉對稱,鏡面對稱,角對稱(准晶體)等。而與此相反,非晶態金屬不具有任何的長程有序結構,但具有短程有序和中程有序(中程有序正在研究中)。一般地,具有這種無序結構的非晶態金屬可以從其液體狀態直接冷卻得到,故又稱為「玻璃態」,所以非晶態金屬又稱為「金屬玻璃」或「玻璃態金屬」。
『陸』 金屬是什麼材料
金屬元素或以金屬元素為主構成的具有金屬特性的材料的統稱。包括純金屬、合金、
金屬材料.
金屬間化合物和特種金屬材料等。
(註:金屬氧化物(如氧化鋁)不屬於金屬材料)意義:人類文明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同金屬材料關系十分密切。繼石器時代之後出現的銅器時代、鐵器時代,均以金屬材料的應用為其時代的顯著標志。現代,種類繁多的金屬材料已成為人類社會發展的重要物質基礎。種類:金屬材料通常分為黑色金屬、有色金屬和特種金屬材料。①黑色金屬又稱鋼鐵材料,包括含鐵90%以上的工業純鐵,含碳
2%~4%的鑄鐵,含碳小於
2%的碳鋼,以及各種用途的結構鋼、不銹鋼、耐熱鋼、高溫合金
不銹鋼
、精密合金等。廣義的黑色金屬還包括鉻、錳及其合金。②有色金屬是指除鐵、鉻、錳以外的所有金屬及其合金,通常分為輕金屬、重金屬、貴金屬、半金屬、稀有金屬和稀土金屬等。有色合金的強度和硬度一般比純金屬高,並且電阻大、電阻溫度系數小。③特種金屬材料包括不同用途的結構金屬材料和功能金屬材料。其中有通過快速冷凝工藝獲得的非晶態金屬材料,以及准晶、微晶、納米晶金屬材料等;還有隱身、抗氫、超導、形狀記憶、耐磨、減振阻尼等特殊功能合金,以及金屬基復合材料等。
性能:一般分為工藝性能和使用性能兩類。所謂工藝性能是指機械零件在加工製造過程中,金屬材料在所定的冷、熱加工條件下表現出來的性能。金屬材料工藝性能的好壞,決定了它在製造過程中加工成形的適應能力。由於加工條件不同,要求的工藝性能也就不同,如鑄造性能、可焊性、可鍛性、熱處理性能、切削加工性等。所謂使用性能是指機械零件在使用條件下,金屬材料表現出來的性能,它包括力學性能、物理性能、化學性能等。金屬材料使用性能的好壞,決定了它的使用范圍與使用壽命。在機械製造業中,一般機械零件都是在常溫、常壓和非常強烈腐蝕性介質中使用的,且在使用過程中各機械零件都將承受不同載荷的作用。金屬材料在載荷作用下抵抗破壞的性能,稱為力學性能(過去也稱為機械性能)。金屬材料的力學性能是零件的設計和選材時的主要依據。外載入荷性質不同(例如拉伸、壓縮、扭轉、沖擊、循環載荷等),對金屬材料要求的力學性能也將不同。常用的力學性能包括:強度、塑性、硬度、沖擊韌性、多次沖擊抗力和疲勞極限等。
『柒』 金屬材料包括哪些
金屬材料包括:
1、黑色金屬:又稱鋼鐵材料,包括雜質總含量<0.2%及含碳量不超過0.0218%的工業純鐵,含碳0.0218%~2.11%的鋼,含碳大於 2.11%的鑄鐵。廣義的黑色金屬還包括鉻、錳及其合金。
2、有色金屬:是指除鐵、鉻、錳以外的所有金屬及其合金,通常分為輕金屬、重金屬、貴金屬、半金屬、稀有金屬和稀土金屬等,有色合金的強度和硬度一般比純金屬高,並且電阻大、電阻溫度系數小。
3、特種金屬材料:包括不同用途的結構金屬材料和功能金屬材料。其中有通過快速冷凝工藝獲得的非晶態金屬材料,以及准晶、微晶、納米晶金屬材料等;還有隱身、抗氫、超導、形狀記憶、耐磨、減振阻尼等特殊功能合金以及金屬基復合材料等。
(7)金屬鋼材擴展閱讀
性能:
1、物理性能
金屬材料的物理性能主要有密度、熔點、熱膨脹性、導熱性、導電性和磁性等。由於機器零件的用途不同,對其物理性能要求也有所不同。例如,飛機零件常選用密度小的鋁、鎂、 鈦合金來製造;設計電機、電器零件時,常要考慮金屬材料的導電性等。
金屬材料的物理性能有時對加工工藝也有一定的影響。例如,高速鋼的導熱性較差,鍛造時應採用低的速度來加熱升溫,否則容易產生裂紋;而材料的導熱性對切削刀具的溫升有重大影響。又如,錫基軸承合金、鑄鐵和鑄鋼的熔點不同,故所選的熔煉設備、鑄型材料等均有很大的不同。
2、化學性能
金屬材料的化學性能主要是指在常溫或高溫時,抵抗各種介質侵蝕的能力,如耐酸性、鹼性、抗氧化性等。
對於腐蝕介質中或在高溫下工作的機器零件,由於比在空氣中或室溫時的腐蝕更為強烈,故在設計這類零件時應特別注意金屬材料的化學性能,並採用化學穩定性良好的合金。如化工設備、醫療用具等常採用不銹鋼來製造,而內燃機排氣門和電站設備的一些零件則常選用耐熱鋼來製造。
3、工藝性能
工藝性能是金屬材料物理、化學性能和力學性能在加工過程中的綜合反映,是指是否易於進行冷、熱加工的性能。按工藝方法的不同,可分為鑄造性、可鍛性、焊接性和切削加工性等。
在設計零件和選擇工藝方法時,都要考慮金屬材料的工藝性能。例如,灰鑄鐵的鑄造性能優良,是其廣泛用來製造鑄件的重要原因,但他們的可鍛性極差,不能進行鍛造,其焊接性也較差。又如,低碳鋼的焊接性能優良,而高碳鋼則很差,因此焊接結構廣泛採用低碳鋼。
『捌』 常用金屬材料
(一)金屬材料的種類
金屬材料通常分為黑色金屬和有色金屬兩大類。鋼、生鐵及鐵合金(合金鋼)稱為黑色金屬;除此之外的所有其他金屬及合金稱為有色金屬,如銅、鋁、鎂、鈦……以及其合金。
(二)金屬材料的性能
金屬材料的性能包括物理性能、力學性能及其切削加工性能等。在地勘鑽探施工使用的機具中,對金屬材料的力學性能和切削加工性能涉及考慮較多;特作如下介紹。
1.金屬材料的力學性能
金屬材料的力學性能是指金屬材料在外力作用時表現出來的性能。力學性能包括強度、塑性、硬度、韌性及疲勞強度等。
(1)強度
金屬抵抗塑性變形或斷裂的能力稱為強度,強度大小通常用應力來表示。根據載荷作用方式不同,強度可分為抗拉強度、抗壓強度、抗彎強度、抗剪強度和抗扭強度共5種。一般情況下多以抗拉強度作為判別金屬強度高低的指標。
(2)硬度
材料抵抗局部變形,特別是塑性變形、壓痕或劃痕的能力稱為硬度。
硬度是各種零件和工具必須具備的性能指標。鑽探用鑽頭、切削具、管材等,都必須具備足夠的強度,才能保證其使用性能和壽命。
(3)塑性
斷裂前金屬材料產生永久變形的能力稱為塑性,塑性指標由拉伸試驗測得,金屬材料拉伸時最大的相對塑性變形用拉斷後的伸長率和斷面收縮率來表示。
(4)韌性
金屬材料抵抗沖擊載荷作用而不被破壞的能力稱為韌性。
(5)疲勞強度
許多機械零件(如軸、齒輪、軸承、葉片、彈簧等)在工作過程中會受到交變應力的作用。雖然零件所受應力大小未超過材料的屈服點,但經過較長時間的工作而產生裂紋或突然發生完全斷裂的過程稱為金屬的疲勞。對於黑色金屬,一般規定應力循環107周次而不斷裂的最大應力稱為疲勞強度。有色金屬、不銹鋼等取108周次。
2.金屬材料的切削加工性能
切削加工性能又稱為機械加工性能或可切削性,是指刃具對金屬材料切削加工成符合要求的工件的難易程度。一般通過零件切削加工後的表面粗糙度、允許的切削速度、切削刀具的磨損程度等來衡量金屬材料的切削加工性能。
切削加工性能與金屬的化學成分、硬度、韌性、導熱性、金相組織和加工硬化程度等許多因素有關,還與切削刀具的幾何形狀、耐磨程度、切削速度等因素有關,因此評價金屬的切削加工性能較為復雜。一般來說,金屬材料硬度越高,切削難度越大。此外,硬度不高但韌性優良的金屬(如含Ni25%~30%的鋼)也難以切削。鑄鐵、銅合金、鋁合金等均有較好的切削加工性能,相對而言,鋼的切削加工性能較差,特別是一些不銹鋼。有的鋼材在切削加工時會產生很長的切屑,影響加工。為改善此類材料的切削性能,可在鋼中加入少量S、Se、Pb等元素。
『玖』 鋼材知識
可以從網路里搜索到很多資料。
了解鋼材成份,就搜索:鋼材成份
了解鋼材類型,就搜索:鋼材類型
了解鋼材用途,就搜索:鋼材用途
想了解什麼就搜索什麼,網上很多資料供你學習的。還可以搜索:鋼材價格、鋼材市場、鋼材生產流程等等。
歡迎登錄鋼鋼好了解價格行情。
『拾』 金屬材料分類
金屬材料通常分為黑色金屬、有色金屬和特種金屬材料。
1、黑色金屬又稱鋼鐵材料,包括雜質總含量<0.2%及含碳量不超過0.0218%的工業純鐵,含碳0.0218%~2.11%的鋼,含碳大於 2.11%的鑄鐵。廣義的黑色金屬還包括鉻、錳及其合金。
2、有色金屬是指除鐵、鉻、錳以外的所有金屬及其合金,通常分為輕金屬、重金屬、貴金屬、半金屬、稀有金屬和稀土金屬等,有色合金的強度和硬度一般比純金屬高,並且電阻大、電阻溫度系數小。
3、特種金屬材料包括不同用途的結構金屬材料和功能金屬材料。其中有通過快速冷凝工藝獲得的非晶態金屬材料,以及准晶、微晶、納米晶金屬材料等;還有隱身、抗氫、超導、形狀記憶、耐磨、減振阻尼等特殊功能合金以及金屬基復合材料等。
(10)金屬鋼材擴展閱讀
金屬機械性能
應力的概念,物體內部單位截面積上承受的力稱為應力。由外力作用引起的應力稱為工作應力,在無外力作用條件下平衡於物體內部的應力稱為內應力(例如組織應力、熱應力、加工過程結束後留存下來的殘余應力…等等)。
機械性能,金屬在一定溫度條件下承受外力(載荷)作用時,抵抗變形和斷裂的能力稱為金屬材料的機械性能(也稱為力學性能)。
金屬材料承受的載荷有多種形式,它可以是靜態載荷,也可以是動態載荷,包括單獨或同時承受的拉伸應力、壓應力、彎曲應力、剪切應力、扭轉應力,以及摩擦、振動、沖擊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