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工信部與科技部有什麼區別啊,管理職能方向
兩部委在職能上有很大不同
科技部職能偏向新技術研發,評估,技術轉化,很多概念性產品都有非常高的社會價值,但難以工業化生產,只能以實驗室技術形式存在,不具備推廣價值,或技術研究方向超前,科研價值大於產品價值,例如改性瀝青的工業化生產與應用課題,是在80年代做出的,但真正應用還是在90年代末。
工信部主要做工業品價值鏈上的工作,比如,較為成熟的技術升級改造,節能降耗,區域工業發展規劃等等
建議你關注兩個部委的網站
如果遇到具體問題,可以單獨溝通,不方便站內信件,可可以直接郵件給我
[email protected]
如果我懂得 會回復給你
⑵ 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部批准設立的獎項屬於什麼級別
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部批准設立的獎項屬於省部級別。
一、省部級獎勵:
省部級獎勵是指各省、自治區、直轄市黨委或人民政府直接授予的獎勵和國家各部委授予的獎勵。
經國家科學技術部批准、由社會力量設立、面向全國評選的經常性科學技術獎(中國汽車工業科學技術進步獎、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獎、光華工程科技獎、中華醫學科技獎、冶金科學技術獎等)在統計時一般被歸入省部級獎勵范疇。
二、國家科學技術獎勵:
為了獎勵在科學技術進步活動中做出突出貢獻的公民、組織,調動科學技術工作者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加速科學技術事業的發展,提高綜合國力,1999年4月28日國務院第16次常務會議通過《國家科學技術獎勵條例》,設立下列國家科學技術獎:
1、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
2、國家自然科學獎;
3、國家技術發明獎;
4、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
5、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際科學技術合作獎。
國家技術發明獎授予運用科學技術知識做出產品、工藝、材料及其系統等重大技術發明的科技工作者。國家技術發明獎分為一等獎、二等獎2個等級。國家自然科學獎、國家技術發明獎、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每年獎勵項目總數不超過400項。
國家技術發明獎每年評審一次,由國務院頒發證書和獎金。
國家自然科學獎、國家技術發明獎、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的獎金數額由國務院科學技術行政部門會同財政部門規定。
⑶ 中國有幾個部比如科技部,國防部之類的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
(一)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辦公廳
(二) 國務院組成部門
1 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
2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防部
3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4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5 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部
6 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和信息化部
7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民族事務委員會
8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安部
9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安全部
10 中華人民共和國監察部*
11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政部
12 中華人民共和國司法部
13 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
14 中華人民共和國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
15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土資源部
16 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部
17 中華人民共和國住房和城鄉建設部
18 中華人民共和國交通運輸部
19 中華人民共和國鐵道部
20 中華人民共和國水利部
21 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
22 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
23 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
24 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
25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人口和計劃生育委員會
26 中國人民銀行
27 中華人民共和國審計署
(*中華人民共和國監察部與中國共產黨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合署辦公,機構列入國務院序列,編制列入中國共產黨中央直屬機構)
(三) 國務院直屬特設機構
1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 委員會
(四) 國務院直屬機構
1 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總署
2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稅務總局
3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
4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
5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廣播電影電視總局
6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新聞出版總署(國家版權局)
7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體育總局
8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
9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統計局
10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林業局
11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知識產權局
12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旅遊局
13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宗教事務局
14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參事室
15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機關事務管理局
16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預防腐敗局*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預防腐敗局列入國務院直屬機構序列,在中華人民共和國監察部加掛牌子.)
(三) 國務院辦事機構
1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僑務辦公室
2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港澳事務辦公室
3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法制辦公室
4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研究室
(四) 國務院直屬事業單位
1 新華通訊社
2 中國科學院
3 中國社會科學院
4 中國工程院
5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
6 國家行政學院
7 中國地震局
8 中國氣象局
9 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
10 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
11 中國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
12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電力監督管理委員會
13 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社會保障基金理事會
14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
15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台灣事務辦公室*
16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
17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檔案局*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台灣事務辦公室與中國共產黨中央台灣工作辦公室`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與中國共產黨中央對外宣傳辦公室,一個機構兩塊牌子,列入中國共產黨中央直屬機關的下屬機構.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檔案局與中國共產黨中央檔案館,一個機構兩塊牌子,列入中國共產黨中央直屬機關的下屬機構.)
(五) 國務院部`委員會管理的國家局
1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信訪局
2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糧食局
3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能源局
4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國防科學技術工業局
5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煙草專賣局
6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外國專家局
7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公務員局
8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海洋局
9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測繪局
10 中國民用航空局
11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郵政局
12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文物局
13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食品葯品監督管理局
14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中醫葯管理局
15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外匯管理局
16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煤礦安全監察局
17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保密局*
18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密碼管理局*
19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航天局*
20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原子能機構*
21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
22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國家核安全局*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保密局與中國共產黨中央保密委員會辦公室`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密碼管理局與中國共產黨中央密碼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一個機構兩塊牌子,列入中國共產黨中央直屬機關的下屬機構.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和信息化部對外保留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航天局`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原子能機構牌子.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對外保留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牌子.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部對外保留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核安全局牌子.)
(六) 國務院議事協調機構
1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國防動員委員會
(具體工作由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參謀部`中國人民解放軍總政治部`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後勤部承擔)
2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邊海防委員會
(具體工作由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參謀部承擔)
3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中央軍事委員會空中交通管制委員會
(具體工作由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參謀部承擔)
4 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愛國衛生運動委員會
(具體工作由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承擔)
5 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綠化委員會
(具體工作由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林業局承擔)
6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學位委員會
(具體工作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承擔)
7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防汛抗旱總指揮部
(具體工作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水利部承擔)
8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婦女兒童工作委員會
(具體工作由中華全國婦女聯合會承擔)
9 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擁軍優屬擁政愛民工作領導小組
(具體工作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政部`中國人民解放軍總政治部承擔)
10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殘疾人工作委員會
(具體工作由中國殘疾人聯合會承擔)
11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扶貧開發領導小組
(單設辦事機構)
12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
(具體工作由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承擔)
13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減災委員會
(具體工作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政部承擔)
14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科學技術教育領導小組
(具體工作由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辦公廳承擔)
15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軍隊轉業幹部安置工作小組
(具體工作由中華人民共和國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承擔)
16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禁毒委員會
(具體工作由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安部承擔)
17 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老齡工作委員會
(辦公室設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政部,與中國老齡協會合署辦公)
18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西部地區開發領導小組撤銷其單設的辦事機構,具體工作由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承擔)
19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振興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領導小組
(撤銷其單設的辦事機構,具體工作由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承擔)
20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抗震救災指揮部
(具體工作由中國地震局承擔)
21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信息化領導小組
(具體工作由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和信息化部承擔)
22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應對氣候變化及節能減排工作領導小組對外視工作需要可稱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應對氣候變化領導小組或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節能減排工作領導小組)
(具體工作由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承擔)
23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能源委員會
(具體工作由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能源局承擔)
24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安全生產委員會
(具體工作由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承擔)
25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防治艾滋病工作委員會
(具體工作由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承擔)
26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森林防火指揮部
(具體工作由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林業局承擔)
27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三峽工程建設委員會
(單設辦事機構,工作任務完成後撤銷)
28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南水北調工程建設委員會
(單設辦事機構,工作任務完成後撤銷)
29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糾正行業不正之風辦公室
(保留名義,工作由中華人民共和國監察部承擔)
地方省自治區直轄市特別行政區
(一) 省
1 河北省(冀)
2 山西省(晉)
3 遼寧省(遼)
4 吉林省(吉)
5 黑龍江省(黑)
6 江蘇省(蘇)
7 浙江省(浙)
8 安徽省(皖)
9 福建省(閩)
10 江西省(贛)
11 山東省(魯)
12 河南省(豫)
13 湖北省(鄂)
14 湖南省(湘)
15 廣東省(粵)
16 海南省(瓊)
17 四川省(川或蜀)
18 貴州省(黔或貴)
19 雲南省(滇或雲)
20 陝西省(陝或秦)
21 甘肅省(甘或隴)
22 青海省(青)
23 台灣省(台)
(二) 自治區
1 內蒙古自治區(內蒙)
2 廣西壯族自治區(桂)
3 西藏自治區(藏)
4 寧夏回族自治區(寧)
5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新)
(三) 直轄市
1 北京市(京)
2 天津市(津)
3 上海市(滬)
4 重慶市(渝)
(四) 特別行政區
1 香港特別行政區(港)
2 澳門特別行政區(澳)
http://www.gov.cn/gjjg/2005-08/01/content_18608.htm
⑷ 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部是歸中科院管轄嗎
不是,是歸國務院管。
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部是國務院組成機構,中科院是國務院直屬事業單位,不存在誰管誰。
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部是國務院組成機構,其主要工作是研究提出科技發展的宏觀戰略和科技促進經濟社會發展的方針、政策、法規;研究科技促進經濟社會發展的重大問題;研究確定科技發展的重大布局和優先領域;推動國家科技創新體系建設,提高國家科技創新能力。研究提出科技體制改革的方針、政策和措施;推動建立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和科技自身發展規律的科技創新體制和科技創新機制;指導部門、地方科技體制改革。
⑸ 中國科技部科學技術交流中心副主任什麼級別
屬於正廳局級。
中心簡介
中國科學技術交流中心經國務院批准於1982年成立,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部領導下的,具有獨立法人地位的國家級對外科學技術交流專業機構。其宗旨是通過對外科技交流活動,促進中國與世界其他各國和地區的科技、經濟和社會發展等方面的合作與交流,為推動中國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增進與各國人民的友誼做出貢獻。
歷經30 年的發展,交流中心現已與世界上4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130 多個機構及著名企業集團建立了合作關系,形成了對美洲和大洋洲、歐洲、亞洲和非洲及港澳台地區合作交流的局面,在國際和港澳台地區的科技合作與交流中發揮著重要作用。
中國科學技術交流中心主任--陳家昌
陳家昌,男,漢族,中國共產黨黨員,研究員,管理學博士。中國科學技術交流中心主任兼黨委副書記。
1988年參加工作,1991年調入原國家科委,歷任原國家科委工業科技司副處長、駐義大利使館科技處二秘、科技部高新技術發展及產業化司處長,2006年調任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副所長,2011年調任科技部高新技術發展及產業化司副司長,2014年任科技部國際合作司副司長,2017年1月調入交流中心任現職。
⑹ 我國「科學技術部」成立的具體時間
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部是國務院主管國家科學技術工作的部門, 其前身是國家科學技術委員會,成立於1956年5月。1958年11月23日,第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102次會議決定撤銷國家技術委員會,設立科學技術委員會。1970年6月22日中央決定撤銷該機構,1977年9月恢復科學技術委員會。1978年改為國家科學技術委員會。根據1998年3月10日九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通過的《關於國務院機構改革的決定》,國家科學技術委員會更名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部。
⑺ 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部的機構簡介
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部是國務院組成機構,其主要工作是研究提出科技發展的宏觀戰略和科技促進經濟社會發展的方針、政策、法規;研究科技促進經濟社會發展的重大問題;研究確定科技發展的重大布局和優先領域;推動國家科技創新體系建設,提高國家科技創新能力。研究提出科技體制改革的方針、政策和措施;推動建立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和科技自身發展規律的科技創新體制和科技創新機制;指導部門、地方科技體制改革。
⑻ 中國科協和科技部區別
科協是社團組織,科技部是行政部門
中國科學技術協會(CAST)是中國科學技術工作者的群眾組織,由全國學會、協會、研究會和地方科協組成,組織系統橫向跨越絕大部分自然科學學科和大部分產業部門,是一個具有較大覆蓋面的網路型組織體系。1958年9月,經黨中央批准,全國科聯和全國科普合並成立中國科學技術協會。
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部是國務院組成機構,其主要工作是研究提出科技發展的宏觀戰略和科技促進經濟社會發展的方針、政策、法規;研究科技促進經濟社會發展的重大問題;研究確定科技發展的重大布局和優先領域;推動國家科技創新體系建設,提高國家科技創新能力。研究提出科技體制改革的方針、政策和措施;推動建立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和科技自身發展規律的科技創新體制和科技創新機制;指導部門、地方科技體制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