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股票資訊 » 東西城合並
擴展閱讀
2017年長春高新股票價格 2025-07-05 16:57:40

東西城合並

發布時間: 2021-11-17 16:52:01

❶ 請問北京為什麼合區呢

北京城區合並的好處

對於這幾個核心區來說,目前繼續發展的餘地並不大。相似的城區資源和發展水平造成各區在招商引資方面同質化競爭現象嚴重,也因此造成了無謂的內耗。

近日,將北京市東城、西城、崇文、宣武四個城區合並為兩個中心城區的消息在人群中引起了廣泛關注,一時間成為街頭巷尾議論的焦點。

據我了解,解放後,北京的行政區劃范圍曾經歷五次調整,到1961年,形成了今天16區、2縣的格局。其中地處北京二環路以內的東城區、西城區、崇文區和宣武區四個行政區是傳統意義上的內城區,也是首都功能核心區。在此之後,朝陽區、海淀區、豐台區和石景山區四個城市功能拓展區也被認為是城內地區,與核心區一起,形成了「城八區」的概念。近年來,先後還有數個近郊縣改為區。

但是,隨著城市的不斷發展,原有的行政區劃分顯示出了種種弊端。崇文區面積為16.52平方千米,宣武區面積為18.91平方千米。西城雖然面積稍大,有31.62平方千米,但比起面積455.08平方千米的朝陽區、面積430.73平方千米的海淀區來說仍然顯得太小了。

對於這幾個核心區來說,目前繼續發展的餘地並不大。相似的城區資源和發展水平造成各區在招商引資方面同質化競爭現象嚴重,也因此造成了無謂的內耗。其實,中心城區行政區劃調整的提出並非首次。早在王岐山就任北京市市長期間,有關部門就曾經提出合並中心城區的想法,但由於種種原因沒有付諸實施。時隔幾年,這個想法再次被提出,有其必然性。

近一年來,上海、天津、深圳等國內部分城市已經開始出現大手筆改革調整行政區劃。其主要動因就是解決相對固化的行政區劃與產業聚集發展之間的不適應,理順功能區與行政區的管理體制,使優惠政策發揮最大效益。今年2月,北京大興區和亦庄的行政資源也進行了整合,高層領導交叉任職,為兩區下一步行政整合做好鋪墊。而宣武和崇文最近也打破行政區劃,以「北京城南文化」的統一形象聯合申報「國家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

合並行政區的好處顯而易見,政府管理層次可以隨之減少,這樣會更符合北京歷史名城、政治中心、文化中心的發展定位。但是,這個建議真正實施起來難度仍然很大。這幾個具體的調整都不是微調,而是很大的行政區劃調整動作。四個城區的政府構架是長期形成的,非常完整,其中不僅涉及各個黨政機關,市民就醫、入學等問題,也會因行政區的合並遇到一定的麻煩和不適應。因此,我也建議,北京四個中心城區的調整一定要進行充分的論證,聽取各方面的意見,權衡利弊,進行系統的調查研究。同時,北京市現在的空間布局還要和未來的大北京一並統一考慮,內部行政區劃的調整也要和周邊的天津、河北放在一起考慮

❷ 崇文區並入東城區,宣武區並入西城區,北京為什麼會把四個城區變為兩個好處是什麼

北京市政府消息稱,此次涉及北京最核心區的區劃調整,有利於推進核心區南北區域均衡發展,有利於提高核心區的承載能力和服務水平,有利於加強歷史文化名城的整體保護,有利於降低行政成本,提高行政效率。

北京這輪行政區劃的調整主要是因為崇文區、宣武區經濟發展相對緩慢,合並之後可以利用原來的東城區、西城區來帶動發展。但有專家提出,這會不會導致東城區、西城區的商業化發展的模式向崇文區、宣武區復制的疑問。

❸ 東西城合並後叫什麼區

這怕難哦,本身管轄區域就挺大的,再合並的話就有點鞭長莫及了

❹ 東西城合並為中央行政區,對房價利空還是利好

房價繼續上漲。

❺ 北京取消了崇文區和宣武區!

可惜老北京的文化在一點一點的消亡啊

❻ 北京如果東西城合並,成立中央政務區,房價會不會進一步上漲

利空與否要看是否鎖區,如果鎖區只能有東西城兩區戶口的人買房子的話,那就是利空,因為有資格購買房子的人群非常小。如果不鎖區的話,就是利多。

❼ 北京城四區合並的問題

強強聯合,優勢互補,東西城有錢,沒地,文武有地沒錢。集中管理,居民外遷,就能騰出更多的商業地塊,發展經濟。對百姓來說,曾加就業崗位,不過就都被移到郊區住了。

❽ 中央政務區成立後,西城戶籍但已無房產的怎麼辦

還沒有開始呢,如果真的實施了,如果是空掛戶,肯定會清理出核心區。

❾ 北京:東城、西城、通州又有新動作

隨著通州被定義為行政副中心之後,通州也是兩天一小動,三天一大動。近日,東城、西城又傳出要合並的消息,這一波接一波的,北京動作真不小。

動作一:通州行政副中心規定建設納入年度協商計劃

近日,市政協常委會工作報告明確了2016年協商工作任務書。據介紹,市政協協商年度工作計劃從去年開始實行,由中共北京市委制定,交由市政協具體實施,這份「協商大單」是市政協一年工作的重中之重。

那麼這個市政協協商年度工作計劃都有哪些主要內容呢?

具體而言,可以作如下列舉。高水平規劃建設市行政副中心、全面放開二孩後的政策銜接、推進服務業擴大開放綜合試點、京津冀協同發展中的產業對接配套政策、加強城市管理優化提升首都核心功能、降低機動車使用強度加快治理交通擁堵、加強空氣重污染防治和應對等直面首都改革發展的關鍵性問題等。

除此之外,市政協還有四個民主監督組的具體課題:

城市管理民主監督組計劃對行政副中心污水處理設施建設和水環境治理開展民主監督;

財政預算民主監督組重點就規范管理和化解地方政府債務工作進行調研;

法治建設民主監督組的工作則圍繞法治政府建設展開;

新聞輿論民主監督組將繼續關注本市媒體融合問題。

動作二:東城、西城功能重合 將合並為中央政務區

近日,著名城市專家、市政協委員、北京國際城市發展研究院院長連玉明在北京兩會上拿出提案,建議推動老城重組,優化調整東城區、西城區行政區劃,加快建立中央政務區。

據連玉明介紹,2010年國務院批准北京市的東、西、文、武四區變兩區。這提高了行政效率,促進了優質資源的均衡發展。但隨著北京市行政副中心的建設和行政功能的逐步疏解,東西城功能高度重合,分設兩區面臨重復建設、重復投入、重復消耗問題,再單獨設區已經意義不大。同時,分設兩區的行政體制,對於歷史文化名城的整體性依然會造成嚴重影響和體制制約。

中央明確「四個中心」首都城市戰略定位和京津冀協同發展,為建立中央政務區提供了最好的時機。連玉明提出,建立中央政務區的正確路徑應該是進一步推進東西城合並建立專門服務於中央和國家的北京政務中心區,成為一個以中央政務服務為主導功能的首都核心功能區。

根據連玉明分析,一旦合並東、西城區,將會完善北京歷史文化名城保護體制。屆時需要整合兩區各自獨立的歷史文化名城保護委員會,統籌東西城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規劃、修繕等工作,將北京老城區作為整體進行保護,將首都的傳統文脈作為北京建設世界級城市群中心城市的根基。

連玉明建議,有關方面應盡快啟動東西城行政區劃調整研究工作,梳理原四區合並形成的經驗與問題,加快研究行政區劃調整的名稱、級別、空間范圍、職能部門整合及其機制,特別是針對機構調整與幹部任用安置等現實性問題,形成優化調整方案。

對於老百姓而言,大多數人可能覺得東西城合並影響不大,但是有孩子的家長也就不這么認為了。合並之後,在

這個中央政務區約92平方公里的范圍內,將包含著27所北京市市級示範高中。在同等面積內創下中國重點中學數量之最,也是學生人均佔有優質教育資源第一的中國區域、高考一本率、二本率、三本率國內最高的地區。相信如此多的教育資源聚集於此,相應的教育地產也會發生一些變化。

大家都知道,北京一直在疏解非首都功能,通州作為行政副中心,承接北京的行政功能。東西城打造中央政務服務區似乎也是告訴大家:東西城區域內的北京市行政部門都有可能遷往通州,為打造中央政務騰出空間。

(以上回答發布於2016-01-21,當前相關購房政策請以實際為准)

點擊查看更多房產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