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普希金的妻子娜塔麗婭到底是怎樣的一個美女
100多年來,人們往往把普希金之死的主要責任歸咎於他的妻子娜塔麗婭·普希金娜。俄國文學界的一些權威論著,在對娜塔麗婭這個人物並沒有掌握充分資料的情況下,一直說她是個輕浮淺薄、與詩人在精神上毫無共同之處的庸俗女子。娜塔麗婭幾乎成了歷史罪人,長期受到譴責與謾罵。 直到1963年,普希金研究家奧布多夫斯卡婭和傑緬季耶夫經過不懈努力,挖掘出一批珍貴的新史料——岡察洛夫家(娜塔麗婭的娘家)的書信,其中包括普希金和娜塔麗婭的法文親筆信札,有了可喜的突破性的新發現。隨後他們又著手研究娜塔麗婭寫給第二個丈夫蘭斯科依的信,以及她的兩個姐姐的信件。兩位專家出於恢復歷史本來面目的高度責任感,以這數百封經過論證的信件為基礎,陸續撰寫了多部專著,相繼於20世紀70—80年代出版。其中最重要的一部《普希金娜傳》在我國已有中譯本,書名改為《普希金夫人傳》(團結出版社,1991年)。此外,蘇聯女作家庫茲涅佐娃的作品《「我愛你的心靈」——普希金娜的故事》也早已譯成中文,書名改為《普希金娜的故事》(新華出版社,1983年)。這些著作的問世提出了對普希金夫人的新評價:在詩人之死的問題上,她非但不是禍首,而且還是受害者;她是個心靈與外貌同樣美好的女性。 作者們根據翔實的新史料描繪出另一個娜塔麗婭。她純潔善良,受過良好教育。她之所以能攫住詩人的心,不僅僅是由於姣好的容顏,更重要的是她優美的內在氣質。若娜塔麗婭是個頭腦空虛的庸俗美人,實際就是貶低了偉大詩人普希金! 盡管娜塔麗婭由於年輕(她比詩人小13歲)對普希金的復雜的內心世界和他的作品都難以有深刻理解,不過她崇拜他,尊敬他,支持他的創作。還在蜜月期間,她就為丈夫謄寫詩稿。普希金的每一部新作誕生,總要先朗誦給她聽。後來普希金想出版文選,娜塔麗婭便向哥哥求援,要了87令白紙。她還為普希金辦理過許多出版事務。詩人遇害前半年,娜塔麗婭為減輕丈夫的負擔,瞞著他再次請求哥哥接濟。 普希金在給妻子的信中寫道:「你的美貌舉世無雙,令人傾倒。但我愛你的心靈勝於你的容貌。」在給岳母的信中詩人寫道:「我的妻子非常可愛。和她共同生活的時間越長,我對她的愛就與日俱增。上天賜給我這樣一位溫柔美麗、純潔善良的天使,我實在受之有愧。」 這正是普希金夫婦愛情的基石。 普希金是位追求自由、反對專制的進步詩人。沙皇政府和上流社會把他視若大敵,千方百計摧殘他,欲置之死地而後快。而娜塔麗婭是彼得堡第一美女,不知有多少男人為之傾倒,同時也遭到貴族小姐太太們的極大嫉妒。既是一位叛逆詩人的妻子,又有千百雙仇恨的眼睛在注視著她的一舉一動,可是涉世不深、天真單純的娜塔麗婭並不知道丈夫和自己的險惡處境,仍快快活活地參加各種社交活動。沙皇尼古拉一世對她垂涎三尺,法國軍官丹特士狂熱追求她……其實娜塔麗婭何罪之有?她天生麗質,這不是過錯。如果她有錯,就錯在過分天真和輕信,另外還有上流社會女子的通病——虛榮。她是個普通人,自然會有這樣或那樣的弱點。不過她是清白的,對丈夫始終忠誠。 普希金信任自己的妻子,並深深地愛著她,同時也明白像她這樣的絕色女子是很難逃脫悲慘命運的。為捍衛自己和愛妻的名譽,他付出了生命的代價。 普希金與丹特士決斗。對方先開槍,他受了致命的重傷。被抬回家後,他在痛苦中安慰妻子:「你放心,你沒有任何過錯!」當劇痛難忍時,他就讓她走開,不願讓她看著自己受傷痛折磨的樣子,嘴裡不斷地說:「我可憐的妻子!」並派人去安慰她。在疼痛間歇時,便把她喚到身邊,反復向她解釋,她是無辜的,他永遠愛她…… 給普希金治傷的御醫阿連特目睹了這一切,感嘆道:「對普希金來說,沒有被當場打死是他的不幸,因為他受盡折磨,痛苦不堪。但對他妻子的聲譽來說,他活著回來卻是不幸中的大幸。因為所有在場的人都看到她的無辜,以及普希金對她忠貞不渝的愛情是毋庸置疑的。」 彌留之際,普希金囑咐妻子:「我死後,你帶著孩子們到鄉下去住。為我服兩年喪你就嫁人,一定要嫁個正派的人。」 普希金逝世後,娜塔麗婭的處境不堪設想。她才24歲,還有4個年幼的兒女。丈夫猝亡帶來的撕心裂肺的悲慟,再加上經濟窘困,對她已是夠殘酷的了,她還得承受來自各個方面的指責。更有甚者,她竟成了舉世聞名的反面教員,人們都以普希金錯選了娜塔麗婭招致殺身之禍為教訓。把普希金之死這一重大的歷史悲劇歸罪於一個弱女子顯然是很不公平的。這也是娜塔麗婭的最大痛苦。 娜塔麗婭沒有死,是個奇跡。孩子們給了她力量,使她頑強地活下來。兒女們就是她的生命,她已沒有了自己的生命。 娜塔麗婭服了兩年喪,而她的心卻服了一輩子喪。盡管命運多舛,但善良的天性使她總是十分同情身處逆境的人們。青年作家謝德林被流放,這讓她想起普希金當年遭放逐的情景。她為謝德林奔走,終於使他獲釋。後來她還幫助了另一位無辜受害的年輕人。 普希金逝世7年後,淳樸善良的軍人蘭斯科依理解她,同情她,愛她,也愛她的孩子們。他向她求婚。她嫁給了他,但內心的傷疤總在隱隱作痛,一生鬱郁寡歡,51歲病逝。臨終前惟一使她感到欣慰的是,此時她和普希金所生的4個兒女都已長大成人。 作為普希金的妻子,娜塔麗婭是無愧於偉大詩人的。由此人們也更能理解普希金對她的愛——「我愛你的心靈勝於你的容貌」。 但是由於長期造成的深遠影響,在我國仍有許多人對普希金夫人持傳統觀點。 近些年來,經常可在報刊上讀到一些國內著名作家造訪俄羅斯,參加莫斯科和彼得堡普希金故居後寫下的觀感。文中每每提及詩人之妻都毫無例外地持否定態度。一位作家寫道:「娜塔麗婭不是個信守諾言的人。在普希金逝世後不久,她就改弦更張,嫁給一位追求她的法國貴族。這也許是她對普希金的一種報復。」另一位作家寫道:「普希金和娜塔麗婭的結合註定是不幸的。她沒有給他愉悅和幸福,帶來的是鬱郁寡歡和悲劇式的結局。……在愛情方面普希金是敗者,是輸家。」還有一位作家認為:「普希金的婚姻『下錯了一步棋』,舉足輕重的一步棋!」新近又有作家寫道:「岡察洛娃」(即娜塔麗婭——本文作者)除去給普希金生孩子,對普希金的精神痛苦視而不見,完全漠不關心。」
⑵ 娜塔麗婭·岡察洛娃的介紹
俄國女畫家、雕刻家和舞台設計師。出身於貴族家庭,在莫斯科美術學院學習繪畫和雕刻。早期專注於雕刻,1904年開始認真作畫,隨後幾年進行立體主義和未來主義風格的嘗試。在綜合這兩種風格的基礎上創立了「射光派」,追求在兩度空間中描繪反射光的空間特性。1912年參加弗賴(Roger Fry)的後印象主義在倫敦的展覽和慕尼黑的第二屆藍騎士展覽。曾以其為卡梅尼(Kamerny)劇院設計的布景和服裝而在莫斯科獲得很高聲譽。1914年移居巴黎後,成為佳吉列夫俄羅斯芭蕾舞團的舞台設計師,為芭蕾舞《金雞》(Coq d'Or)所作的充滿活力的拜占庭風格的設計最為有名1。
⑶ CCTV8播映的電視連續劇<東歸英雄>中,飾演俄羅斯公主娜塔麗婭的是誰
馬景濤-飾渥巴錫 寧靜-飾央金 斯琴高娃-飾賈恩 斯琴格日勒-飾宗金 孫鐵-飾達什敦 伊拉-飾女沙皇 娜塔莎-飾公主
⑷ 有個外國著名的作家,喜歡一個夜夜笙歌的女人,從此自甘墮落,最後和情敵決斗,好像死了吧,有這個作家嗎
普希金1799年6月6日出生。1830年5月6日,他同莫斯科第一美女岡察洛娃訂婚。1831年2月18日,婚禮儀式在尼基茨基門的教堂進行。1837年,法國籍憲兵隊長丹特斯瘋狂追求普希金的妻子,普希金和丹特斯決斗。決斗中普希金身負重傷,1837年1月29日不治身亡,年僅38歲。
⑸ 諜影特工中娜塔麗婭怎樣被俄國人發現
定時炸彈 ,Ticking Bomb - Aloe Blacc。
歌詞:
Ticking Bomb - Aloe Blacc
The whole world sitting on a ticking bomb
The whole world sitting on a ticking bomb
So keep yo calm, carry on
The whole world sitting on a ticking bomb
Sun may never rise again
The question ain;t if but when
Sea will mourn and the sky will fall
The sun may never rise again
The silent war has begun
The staring down loaded gun
No refuge found no solid ground
Assuming race can;t be one
Don;t wait say to goodbye, you;re running out of time
Whatever you believe it;s easy to see
The whole world sitting on a ticking bomb
The whole world sitting on a ticking bomb
So keep yo calm, carry on
The whole world sitting on a ticking bomb
The whole world, the whole world
The whole world, the whole world
My future is dying
Laying in a ditch in the dark
I need you here but all I hear
Is the beating of a broken heart
Don;t wait to say goodbye, you;re running out of time
Whatever you believe it;s easy to see
The whole world sitting on a ticking bomb
The whole world sitting on a ticking bomb
So keep yo calm, carry on
whole The world sitting on a ticking bomb
And it;s about to explode
The whole world, the whole world
The whole world, the whole world
And it;s about to explode
The whole world, the whole world
The whole world, the whole world
The whole world sitting on a ticking bomb
The whole world sitting on a ticking bomb
And it don;t care what side you;re on
The whole world sitting on a ticking bomb
The whole world, the whole world
The whole world, the whole world
So keep yo calm, carry on
The whole world sitting on a ticking bomb
⑹ 俄花樣游泳運動員娜塔莉亞的詳細資料
中文名 :娜塔莉婭·伊什琴科 娜塔莉婭·伊什琴科
英文名: Natalia Ishchenko 性別: 女 身高: 177厘米 體重: 60公斤 國籍: 俄羅斯 出生年月: 1986年4月8日 職業: 花樣游泳運動員
編輯本段個人成績
2005年蒙特利爾游泳世錦賽集體項目冠軍。 2006年歐錦賽花樣游泳單人冠軍。 2008年北京奧運會花樣游泳集體項目冠軍。 2009年世錦賽花樣游泳單人技術自選、自由自選冠軍,雙人自由自選冠軍。 2011年7月17日,上海游泳世錦賽,以98.300分獲得花樣游泳單人技術自選金牌。 2011年7月18日,上海游泳世錦賽,在花樣游泳雙人技術自選決賽中,娜塔麗婭·伊什琴科/斯維特蘭娜·羅瑪什娜以98.200分奪得冠軍。 2011年7月20日,上海游泳世錦賽,以98.550分獲得女子花樣游泳單人自由自選冠軍。 2011年7月21日,上海游泳世錦賽,花樣游泳集體自由自選組合,俄羅斯以98.47分奪得冠軍。 2011年7月22日,上海游泳世錦賽,花樣游泳雙人自由自選比賽,娜塔麗·伊什琴科/斯維特蘭娜·羅瑪什娜以98.410分獲得金牌。 2011年7月23日,第14屆國際泳聯世錦賽,獲得團體花樣游泳集體自由自選金牌。
⑺ 娜塔麗婭·尼古拉耶夫娜·岡察洛娃的人物生平
娜塔麗婭·尼古拉耶夫娜·岡察洛娃1812年出生在莫斯科,是莫斯科貴族岡察洛夫的女兒。她的母親是遠近出名的管家嚴厲之人,家裡的繁文縟節、條條框框壓得人透不過氣來。平日,孩子們只要不慎做錯一點事,就會挨母親不留情面的耳光。這位嚴厲的母親甚至不允許孩子們看稍微帶有些許浪漫色彩的小說,她們家有家庭教師,但只是學習法語和舞蹈。幼年時代的娜塔麗婭得到良好的教育, 擁有社交圈必不可少的見識、口才、儀態和氣質。真正值得一提的是她的美貌,這是改變她既定命運的根源。 二人的婚禮最後定於1831年2月18日舉行,婚禮儀式在尼基茨基門的教堂進行。新人相互交換戒指之時,一個指環不慎被滑落到了地上,普希金的臉色陡然大變,與此同時,他手中燃燒著的蠟燭也突然熄滅了。從教堂出來時,詩人的額頭上滲滿了豆大的汗珠,他憂心忡忡地說了句:「這是不祥之兆。」錯誤從這一刻起就不可挽回地開始了,可惜他們都未從婚前的種種預兆中得到警示,及時地從這場註定悲劇的婚姻中解脫出來。隨著教堂鍾聲的響起,毀滅的進程也拉開了帷幕。
婚前,普希金在阿爾巴特街53號租下了房子,住房在二樓,共有5個房間。詩人將其按照自己的心願修繕一新。從此,普希金與他的新娘子在這里開始了真正的家庭生活。但是普希金同妻子家庭生活並不美滿。首先,是兩人沒有共同的愛好,娜塔麗婭對於文學或詩歌毫無興趣,因而也就不可能與丈夫共享其中的樂趣。兩個人在一起時,普希金常常會覺得無話可說,他甚至會哈欠連天,並且想跑出去和別人暢談心扉,這使娜塔麗婭非常生氣。有一次,詩人寫了一首特別成功的詩,他手舞足蹈、興奮不已地跑上前來念給妻子聽,不曾想,卻換來她不耐煩的抱怨:「上帝!普希金!又是你的詩,快把它們拿開,離我遠些,我厭倦極了!」。其次,詩人的多情(他會同時愛上幾個女人,即使是結婚之後,他也能在深愛自己的妻子的同時又迷戀於其他的女人),亦使娜塔麗婭在家庭生活中經受了不少嫉妒的苦楚和無奈。而尤其令她難以容忍的是,一些既外貌庸俗、又毫無才德的女人,也妄想前來誘惑她那偉大天才的丈夫。
枯燥乏味的家庭生活對娜塔麗婭來講,無異於是一種折磨。好在,作為一個超然絕世的美女,燈紅酒綠、浮華璀璨的上層社會為她敞開了大門。無論是她那花明雪艷的肌膚、秋波流慧的明眸,還是那風流惹人的蜂腰,都會讓所有第一次見到她的人為之驚嘆、傾倒和頻頻回首。很快,娜塔麗婭的美麗便引起了宮廷的注意。在很短的時間內,她就同當時最高階層的貴族、官員們一一相識了,大凡見到過她的男人,沒有不迷戀於她的。一向貪戀女色的沙皇尼古拉一世更是特別傾心於這位絕世美女,在每次的宮廷晚宴上都要堅持與她坐在一起。娜塔麗婭的生活從此變成了一連串的歡樂節日和盛大舞會,從此,她每天頻頻周旋於權貴們的珠光寶氣和迎來送往之間,總是要在凌晨四、五點鍾才回家。入寢很晚,起床也晚,晚上八點鍾是她用午餐的時間,顛倒了白晝,紊亂了生物鍾。餐後,她盛裝一番,接著還是參加舞會。詩人本人不喜歡跳舞,卻不得不一次次地陪同妻子參加舞會。在那一場場熱鬧的舞會上,詩人通常都是孤單地立於牆邊,心不在焉、懶洋洋地看著別人翩翩起舞,
不過,從某種角度來說,在家庭生活中,娜塔麗婭還算得上是一位賢惠的妻子。她在尼古拉一世大舉公開追求自己時,為了保住丈夫的尊嚴,始終巧妙地與之周旋,與其保持著一定的距離。結果,尼古拉一世費盡了心機也只能望洋興嘆。後來,迫於無計可施,便乾脆扮演起了一個很關心她的長輩的角色,竟像慈父一般地教導起這個美麗的妙人來,要她在上層社會里時時謹慎行事,萬不可使自己聲名狼藉,也不要給別人創造講閑話的機會……但是,總的來說,這位麗人對自己丈夫的心是相當冷淡的。
普希金的風流天性使他註定不適合成家立業,娜塔麗婭所受的傳統教育使她註定不適合與性情如此狂放的詩人共同生活,而他們之間原本脆弱的情感紐帶更註定經受不起風流時代對夫妻感情的強大沖擊。 普希金想起德國女占卜師A·F·克赫戈夫對自己命運的四種預言:發財、陞官,命中有兩次流放,將備受國人尊崇,以及如果普希金在一生的第三十七年不遇到來自一名高個子金發白膚男人的不幸,他就可能活到長壽。但當時,誰都不知道預言究竟意味著什麼。
1834年,一位新的娜塔麗婭的追求者出現了。他的名字叫喬治·查理·丹特士,是一位年輕英俊的法國貴族,因為波旁王朝被推翻而逃到俄國來。此人倜儻風流、相貌堂堂而又自命不凡,聰慧的頭腦加上能說會道,往往使他妙語如珠,他善於周旋、偽裝,專以勾引女色為能事,是一位不折不扣的厚顏無恥之人。他在聖彼得堡上流社會深受貴族婦女的青睞,不僅如此,由於他的善於逢迎,亦頗受沙皇尼古拉一世的寵愛,這就更加使得他驕狂無度、無所顧忌起來。他同普希金一家認識之後,便開始肆無忌憚地公開追求娜塔麗婭,丹特士深諳滿足各類女人的虛榮心之道,娜塔麗婭很快也被丹特士的翩翩風度迷住了。悲劇悄悄向普希金逼近。
顯然,普希金他無法忍受自己的妻子被別人追求。特別是那個叫丹斯特的漂亮男人出現後,他變得更加憂慮重重。他們的第一次見面就讓普希金極為不快。不可否認,丹斯特是個很會討女人歡心的有男性魅力的傢伙,娜塔麗婭與他的交往是愉快的。雖然一開始,娜塔麗婭表現出一位忠於家庭的好妻子的正直,多次拒絕丹斯特的求愛,但隨著交往的深入和丹斯特不懈的努力,以及普希金的敵人們的撮合,他們開始幽會。後來更是與普希金反目成仇,不讓普希金再進她的房間。
普希金同丹斯特約定決斗。1837年2月8日,普希金在與丹斯特的決斗中,被丹斯特提前開槍擊中。他掙扎著向丹斯特開槍射擊,以為射死了丹斯特,就放棄了第二次射擊機會,但擊中的只是丹斯特軍服上的一顆金屬紐扣,丹斯特裝死得以僥幸逃生,荷蘭公使宣布決斗結束,上尉便從地上爬起來,普希金要求補上第2槍,被公使拒絕。 據說,沙皇「聽從」了普希金的「勸告」,雖曾派人阻止這場決斗,但派出的人卻被故意說錯了地方,沒趕上決斗。
1837年2月9日,普希金被送回家中,呻吟了1天1夜,普希金在呻吟中對普希金娜說:「你沒有任何過錯。」 1837年2月10日,普希金去世。丹斯特被降為列兵,驅逐出國,帶著妻子到法國度過餘生。
普希金曾為太太寫道,「我愛你的心靈,勝於你的容貌」,這一點,普希金說得沒錯。彌留之際,普希金囑咐妻子:「我死後,你帶著孩子們到鄉下去住。為我服兩年喪你就嫁人,一定要嫁個正派的人。」普希金死後第7年,有一位正派軍人,不僅愛普希金娜,也愛普希金的孩子。她嫁給了他,但內心的傷疤總在隱隱作痛,一生鬱郁寡歡,承受著紅顏禍水的猜測和指責,直到51歲病逝。臨終前惟一使她感到欣慰的是,此時她和普希金所生的4個兒女都已長大成人。
⑻ 娜塔麗婭·岡察洛娃的生平
岡察洛娃·娜塔麗婭·尼古拉耶芙娜(一譯為龔佳洛娃)Nathalya,Goncharova(1881~1962) ,拉里昂諾夫的妻子,俄國前衛藝術的早期代表。她出生於圖拉省的貴族之家,曾就學於莫斯科繪畫雕塑建築學校,從1900年開始展出作品。其畫風多變,曾探索過立體主義、未來主義,也採用過新原始主義風格進行創作。後來,她與拉里昂諾夫共同創立了輻射主義,力求用色線表現由物體反光所構成的空間形式。她參加了1913年及1914年在莫斯科舉辦的兩次輻射主義畫展,並與拉里昂諾夫一起在巴黎舉辦輻射主義紀念畫展。其作品受到阿波利奈爾的贊賞,阿波利奈爾在畫展前言中將之作為法國先鋒派予以介紹。岡察洛娃的輻射主義探索結束於1914年中期。以後她移居法國,投身於俄國芭蕾工作,從事布景、服裝及舞台設計。
⑼ 普希金詩歌《致娜塔麗婭》中費里蒙是誰
普希金 | 娜塔麗婭,是我的第一百一十三次愛情
為了妻子與士兵決斗而死的普希金,可謂是個情種。然而他不僅痴情,還是個多情人士,他寫給妻子的「娜塔麗婭——是我的第一百一十三次愛情」,其實並不誇張。
普希金一生經歷過多少次愛情呢?有過多少情人呢?這個問題很難回答。盡管有人研究過、統計過,結果還是沒有定論。
娜塔莉亞
有人說,凡是普希金見過的美人他都愛。這句話也許有些誇張,不過普希金自己倒是有過一個答案。這是他1829年在烏沙科娃姐妹的紀念冊上寫下的兩份名單(見普希金1835年日記,原稿上名單沒有標題)。這兩份名單被稱為「唐璜名單」。
⑽ 求托洛茨基夫人娜塔莉亞的生平資料。
此人不怎麼受關注 只能找到一些簡單的資料
作為托洛茨基的第二個妻子娜塔麗婭·謝多娃起初也是「革命者」。有一段時期,他們化名住在彼得堡。謝多娃後來一直同丈夫生活在一起,既與他分享革命和戰爭年代的高升,也共嘗在異國他鄉無盡頭的漂泊之苦。托洛茨基第二次結婚後生了兩個兒子。長子列夫一直生活在父親身邊,後來成為托派,在父親被驅逐後,他神秘地死於巴黎。小兒子謝爾蓋在托洛茨基還住在克里姆林宮時就離開了家,宣稱他「厭惡政治」,埋頭於科學研究。他拒絕與其父一起被放逐,但他因為是托洛茨基之子,放逐不可避免。1937年1月,《真理報》說,「托洛茨基的兒子謝爾蓋·謝多夫企圖毒死工人」,並宣布此時已流放到克拉斯諾雅爾斯克的謝多夫為「人民的敵人」。最近,蘇聯最高法院宣布為謝多夫平反。托洛茨基本人1940年8月20日在墨西哥遭暗殺,兇手是扎克·莫爾納爾。娜塔麗婭·謝多娃與丈夫共同生活了13年,死於1953年。